「好日子」咋養不出「壯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缺少體育鍛鍊和特長,中國孩子未來堪憂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params:{"google_ad_client":["ca","pub","2923"+"1528"+"6638"+"5027"].join("-"),"google_ad_slot":"7278175363","google_ad_layout":"in-article","google_ad_format":"fluid","google_ad_channel":"7355297342"}});

近日,《人民日報》報導稱:「來自東北某市中學生運動會的數據引發輿論關注,女子800米紀錄40年未被打破,女子100米、男子110米欄紀錄也分別保持了38年和36年。

無獨有偶,前不久的徵兵體檢中,湖北某市逾55%的年輕人身體不達標。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報告稱,目前中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逾七成,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

日子越過越好,孩子的身體卻越來越差,這是為啥?體育運動,有多少人能明白它的真正分量呢?

不想鍛鍊,不願鍛鍊,不敢鍛鍊

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不想鍛鍊,不願鍛鍊,不敢鍛鍊。

所謂不想,就是青少年的業餘愛好從「體力型」轉到了「腦力型」。

倒退幾十年,踢毽子、推鋼圈、跳房子、捉迷藏是孩子的最愛,既鍛鍊身體,還結交夥伴。

現如今,捧著手機或平板電腦打「王者榮耀」成為孩子的首選,孩子們對體育鍛鍊「不感冒」甚至敬而遠之。

所謂不願,就是現代生活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變成了「宅男」「宅女」。

過去即便不想鍛鍊,吃飯、上課、上廁所總得動一動吧?現在可好,購物有淘寶、吃飯有外賣、娛樂有網遊、手機能聽課、宿舍有衛生間,於是乎,「葛優躺」和「宅文化」成了時尚,對「深夜擼串喝大酒、學習娛樂不下床」習以為常。

視力下降、體重超標、脂肪肝、血壓高……這些中老年疾病早早敲開了年輕人的「命門」。

所謂不敢,主要是對學校而言,體育鍛鍊、組織春遊等戶外活動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一旦出現問題,家長不依不饒,上級主管部門追責問責,學校和老師「吃不了兜著走」,確實讓人害怕。

因此,一些「精明」的學校乾脆連學生運動會都取消了,春遊更甭想,反正「無過便是功」。

這樣一來,還能拿出更多時間上文化課,家長「放心」、學校「安心」,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於是,在鍛鍊身體的問題上,「老年人在奮起,中年人在覺醒,青少年在沉睡」。

可孩子們的身體就在這「不想、不願、不敢」中變差、變弱了。

輕視體育,孩子容易錯過身體發展的最佳時期

資深社會學者文先生對本報記者說,體育與學習,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里,一直處於矛盾之中。

這種矛盾既是家長的困惑與矛盾,也是教育部門的困惑與矛盾,當然如果往大了說,這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戰略的問題。

家長難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發展嗎?大家都希望孩子有更多的運動和愛好,可孩子的命運前途最重要,課餘時間必須補課、學習。

但是家長忽略的是,在繁重的課業中,孩子錯過了身體發展的最佳時機!

青少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特別需要體質的發展、對體育精神的理解以及從運動當中獲得的智慧。

等到20歲以後,一切都不能從頭再來了。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歲數大的人特別熱衷於鍛鍊,年輕的孩子幾乎沒有,這是一個很大的弊端,也是無法解決的矛盾。

有些家長甚至認為孩子的一切特長和發展都是與學習相矛盾的。

我要選擇體育、藝術,文化課成績必然要下降,否則體育生、藝術生的高考分數線憑什麼那麼低?家長從小就給孩子灌輸這種理念,特別違反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看起來是玩,其實是在接受本能的訓練,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運動並非是學習的調劑,而是在間接學習

文先生表示,現如今,一些家長已經了解到了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認為運動是學習的調劑。

實際上,運動並非只是調劑,它是一種間接的學習。

我注意到一種現象,凡是學習特別好的孩子,課餘時間都特別充足,愛好都十分豐富,基本上什麼也不耽誤,又喜歡看課外書,又喜歡文藝,還有很多的體育特長;而那些總是嚷嚷著沒時間的孩子和家長,學習往往都不好。

很多家長搞不清楚,一樣的學習環境,一樣是早出晚歸,為什麼孩子之間的成績差異巨大。

其實,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多數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用來學習,其大腦和思想都在跑神,真正花在上課認真聽講的時間極少。

所以,花了一天時間「學習」下來後,發現真正有效利用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其他時間都浪費了。

不是他們不想集中精力,而是他們不具備這個能力素質。

因此,家長們不能計較說「孩子今天出去玩了,半夜必須看書複習把時間補回來」。

表面上,他的學習時間是增加了,可是半夜困得要命,第二天上課睡著了,反而得不償失。

對於體育的態度,家長和學校急需改變。

「比如說野遊,因為一個地方出現的事故,全國所有的學校都不組織野遊了。

因為體育占用時間,所以體育課被壓縮到一周只剩一節到兩節」。

傳統的教學,不僅讓孩子身體累,而且還讓孩子染上了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拖拖拉拉的毛病。

通過家長和老師口頭教育「要集中精力聽講」是沒有用的,為了提高思考的效率,最好的辦法是學習一項體育專長,讓孩子通過鍛鍊具備這種能力。

用「讀書」和「背書」的方法來教孩子,孩子很快可以寫一篇議論文來闡述這些品質的重要性,說一大堆漂亮話。

但是,他在生活中可能根本做不到,但用體育來訓練這種素質,就容易和直接得多。

運動能建立更好的學習體系與方法

從運動中汲取的知識,是枯燥的學習永遠無法獲得的。

通過運動還能建立起更好的學習體系和學習方法。

家長們甚至可以做一點犧牲,比如這段時間我讓孩子少做一點作業,少上個補習班,讓他親近一次大自然,讓他在陽光下有一次運動,有一次旅遊,看一次比賽,找一找勝負的規律,尤其是一些對抗性強的項目,心理學布局謀劃特別多,這對孩子的收穫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此外,孩子的體育運動多了,他自己就會意識到,我這一輩子不是為了玩來到這個世界的,我要成就自己,我既要訓練,也要學習,既然玩占用了時間,我要把時間找回來。

這樣的孩子更容易發現學習的規律。

「我要走捷徑,我不要傻學,原來這樣學習效果會更好。

」樂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在體育中發現了樂趣,在學習中,他也會發現類似的樂趣。

文先生總結道,體育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數理化,它是看不見的「高考」。

打個比方,體育鍛鍊所占的分數起碼是100分以上。

如果孩子從小喜歡體育,並參加體育鍛鍊,高考中他會間接得到這100分;相反,無論孩子多累,參加多少個補習班,他也會失去這100分。

體育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增長自信

孩子熱衷體育鍛鍊,才能夠了解什麼是真正的運動之美。

文先生說:「作為男孩子,是不允許他不喜歡體育的。

試想,一個男人,這輩子不喜歡體育,沒有一項運動特長,這是沒有魅力的表現,說白了,這還叫男人嗎?家長是在培養女孩子還是男孩子?男孩從小就要有鍛鍊身體的意識,以身強體健為美。

你看現在的年輕人,天天喝酒吃烤串,衣服往上一掀,滿大街走,顯擺自己的大肚子,以此為美,這太可怕了!你對自己的身體都駕馭不了,你還能有什麼追求?」

「體育運動是唯一能夠幫助你學習如何駕馭自己身體的課程。

當你能夠駕馭身體的時候,你也同時駕馭了你的思維和精神,而且你也獲得了寶貴的自信。

孩子由於經常鍛鍊,身高比別人高,體質比別人好,在某個項目上獲得的名次更會成為孩子的驕傲和自信。

就算不能成為專業運動員,但是因為體育鍛鍊擴充了自己的知識面,同學之間說起哪個運動健將,你會有更多的談資,其他同學也會很羨慕這樣的孩子。

孩子參與體育運動,家長能收穫無限的快樂

孩子在全面發展中收穫的快樂是無限的,愛好廣泛,成績提高,孩子變得活潑陽光,身體也好了。

作為這樣孩子的家長,幸福感太強了!如果家長單純對孩子進行教育,家長將陷入無邊的痛苦當中,你得陪著孩子學習,天天為孩子發愁,親子關係惡化,孩子不喜歡的事兒你偏要讓他做,孩子喜歡的事兒你一個也不讓他做。

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痛苦;對孩子的影響,更是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彌補。

作為家長必須要讓孩子喜歡體育,參與體育,熱愛體育,即使在學習上受了點影響,畢竟他還有一個健壯的體魄和健全的智力。

觀念變了,年輕父母更注重孩子運動

中學體育老師譚明對本報記者說,孩子們的身體越來越弱了?也許從統計上說的確如此。

但隨著年輕一代父母成為家庭教育的主力軍,我反而看到越來越多的家庭擺正了對於體育運動的認識。

學習成績很重要,但愛運動、身體好更重要。

首先,是社會大環境變了。

不管什麼年齡,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健身。

不是我誇張,就連身邊那些以前從來不運動的朋友,如今也成了馬拉松的愛好者;還有一些上學時連800米都跑不完的女同學,如今也常去健身房報到——無他,就是因為當前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變了,事業成功是一方面,身體不好、精神狀態不好同樣不「成功」。

其次,80後成為養育孩子的主力軍。

這一代人是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成長起來的,他們深知應試教育對孩子運動時間的擠壓,不想這一切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

與此同時,更為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不管是哪種教育理念,都充分肯定體育對孩子的身體和精神成長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身體驗加上教育理念的雙重作用下,年輕父母普遍對孩子的體育運動更加關心。

一個可喜的現象是,雖然學習壓力還是很大,但是身邊的父母都在想方設法讓孩子多運動。

儘管每個人的出發點可能不同,但對運動的重視是一致的。

比如有的媽媽希望孩子有一個好視力,嚴格堅持讓孩子每天戶外活動一小時;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多交朋友,提高社交能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就讓孩子多參加足球籃球這樣的團體運動……只有家長自己先轉變觀念,孩子才能「強」起來。

學霸不吃香,體育明星才萬眾矚目

哈佛大學的李思懿告訴本報記者,在美國的中小學,體育是所有學生的必修科目。

不是一周一兩節的體育課,而是學生每天下午放學後參加各種體育俱樂部。

除了專職教練,美國很多教其他課程的老師也都做兼職體育教練,指導學生正確訓練,並帶隊參加比賽。

美國如此重視學校體育,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更是將孩子培養成「完人」的重要手段。

通過體育鍛鍊,孩子的領導能力、團隊精神、挑戰自我、永不放棄等各方面素質都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而這些也都是名校錄取、名企選人的重要標準。

所以,家長會積極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運動,特別是競技性運動項目。

美國中小學間的校際比賽也十分豐富,有專業的機構負責組織,一般會按照城市、地區和州分為不同級別的比賽。

比如,打開一所美國中學的官方網站,就會發現每個周末都被各種項目的比賽安排得滿滿當當,每次主場比賽都是全校師生、學生家長,甚至當地社區的一件盛事。

而從中學聯賽,到大學聯賽,再到職業聯賽的培養制度,使美國社會建立起完備的體育人才培養金字塔,一茬接一茬的優秀運動員也隨之湧現。

另外,在一些已開發國家的中學和大學裡,還有一個十分特別的現象:「學霸」並不特別吃香,「體育明星」才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所有的學生都想和他們交朋友,他們也是各個大學爭搶的目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果我們能借鑑好的經驗,在機制和制度上創新,逐漸建立起全民重視體育的社會觀念和環境,又何愁未來孩子體質不強?何愁各種中小學運動會紀錄不破?(李子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體育鍛鍊正從學校延伸到家庭

來源標題: 體育鍛鍊正從學校延伸到家庭隨著中考體育考試的臨近,游泳館、健身房裡來了中學生,體育鍛鍊成了不少孩子的生活常態。在培訓機構、學校體育項目之外,不少家長也為孩子找尋新的鍛鍊方式,其中,「...

你家孩子運動能力怎麼樣

★熱點★「不會游泳,即便考上了清華,也可能拿不到畢業證。」近日,這則新聞引發關注。原來,清華大學2017年全校教職工會上傳出消息,新生入學後將進行游泳測試,不會游泳的學生必修游泳課,通過者才能獲...

別等孩子變得又懶又宅,你才想起來帶TA運動

兒童和青少年是人一生之中最有生機和活力的階段,然而自2010年後,我國就不斷爆出軍訓中數人暈倒、中學生運動會記錄「沉睡」許久無人能破等相關新聞。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體質下滑早已不是新鮮話題,然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