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腹直肌分離修復,產後還必須練臀——4種情況,4套練習方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已經深入人心,但是,產後媽媽臀,同樣通過練習,可以重新訓練恢復。

這篇文章針對產後為什麼要練臀和4種不同情況的產後臀部情況,提出四種不同的訓練思路。


PART 1:為什麼產後要練臀?

產後修復我們常見的是腹直肌修復和盆底肌修復。

可是為什麼產後修復里,臀部練習,其實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點呢?

1、 產後臀部、骨盆結構會發生變化

產後的臀部會出現臀部下垂、鬆弛,骨盆會變寬(造成假胯寬);導致主要的原因是產後骨盆恢復不良,肌肉彈性減弱、脂肪堆積所致;而產後骨盆變寬,是因為骨盆是胎兒娩出的重要產道之一。

2. 臀部肌肉與盆底肌以及腹橫肌、腹直肌是一個整體

臀部是與盆底連接在一起,臀部相當於在外面支撐,臀部的運動可以提升盆底肌的彈性;

盆底肌、腹橫肌、膈肌和腰椎多裂肌形成一個圓柱體。

盆底肌並不是獨立工作,它們與腹橫肌(腹部深層肌肉)和膈肌協同工作,盆底肌收縮時,腹橫肌協同收縮。

而腹橫肌的訓練可以間接激活盆底肌,因此腹橫肌的訓練也成為盆底肌訓練的一部分,盆底肌與深層腹肌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


產後臀部的練習里主要是修復骨盆底肌、髖骨與內收肌,增強骨盆內器官的支撐力量,保護我們腹部內臟器官以及女性子宮;另外,臀部肌肉訓練可以提高臀部的力量並支撐我們上半身的重量。


PART 2:產後四種不同情況的臀部對應練習方案

在產後的不同時期,比如4個月,或者8個月,身體情況是不同的;不同人/不同的臀型特點也需要不同的練習方案,以下主要列出4中常見狀況中的主要練習思路,融合瑜伽普拉提與健身塑形訓練思路於一體。

產後修復是集孕產/運動康復/減脂塑形幾大專業內容於一身,大多數練習者需要在專業老師指導下練習。

1) 狀況: 產後8個月內,臀圍變寬(俗稱假性髖)、骨盆軟組織鬆弛

A: 雙角式一

目標:改變假性髖,增強內收肌

練習方法:雙腳打開,一條腿的寬距,雙腳腳掌向內轉15°, 雙手扶髖,大腳趾及腳掌用力踩地,讓大腿股四頭向內旋,內側肌肉向內收緊,呼氣,屈髖,身體向前90°,保持15-20個呼吸; 高階版:雙手可抓同側的腳踝或者大腳趾;(如果大腿內側肌肉找不到收緊的感覺,可以拿一個大瑜伽球放在大腿內側,然後去夾瑜伽球);

注意點:腹部收緊,尾巴骨要回勾,不塌腰,背部延展;

B:臀橋夾瑜伽磚(或其他物品代替)

目標:臀部、大腿內收肌,骨盆核心穩定

練習方法:躺在墊子上,雙腿屈膝90°,雙腳踩在墊子上與坐骨隔一個手掌的距離,雙膝中間放一塊瑜伽磚,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掌心朝下,呼氣,膝蓋向前推,臀部、腰椎、胸椎依次離開地面向上,吸氣向下(不落地,感受大腿後側、臀部肌肉的伸展)、呼氣向上推(腳後跟用力蹬地,感受大腿後側、臀部肌肉收縮)動態體式上下重複15-20次;

注意點:肩胛骨貼地,避免腰椎、手臂借力;

2) 狀況:產後3個月至6個月,臀圍穩定,臀部塑形

A:單腿臀橋

目標:臀部、骨盆核心穩定

練習方法:平常我們都是雙腿踩地臀橋,現在這個做的是在臀橋的基礎上,做單腿臀橋,如右腳屈膝踩地,左腿抬離地面向前伸直或者屈膝90°停留在半空中保持,右腿腳後跟發力蹬地向上,臀部一直懸空不落地,做動態臀橋10次,結束後換另一側練習;

注意點:固定骨盆,保持骨盆水平沒有向一側傾斜;在做動態上下移動時,支撐的腿膝蓋向前,保持朝向第二個腳趾,懸空的腿不落地;避免腰椎發力;

B:臀橋預備式+魔術圈

目標:大腿內收肌,盆底肌,臀部

練習方法:仰臥在墊子上,屈膝90°踩地,腳後跟靠近坐骨一個手掌距離,雙腿分開與坐骨同寬,雙手自然放在臀部兩側,掌心朝上,再把魔術圈放在大腿內側,吸氣,大腿內側肌肉發力帶動雙腿向內夾,呼氣,雙腿分開還原,動態練習一收一放15-20次;進階版:臀橋體式,再把魔術圈放在大腿內側;

注意點:雙腳腳後跟要踩實地面,用大腿內側肌肉發力,腹部核心、盆底肌同時保持收緊;避免腰椎、肩膀借力;

3) 狀況: 產後4個月至1年,臀圍穩定,臀部肌肉鬆弛

A:箭步蹲

目標:臀大肌

練習方法:雙腳分開與坐骨同寬(一個半拳頭的距離),右腿向後撤一大步,腳後跟朝向天花板,前後腿保持微屈膝,雙手扶髖,軀幹向前30°左右,呼氣,右腿屈膝90°臀部向下,帶動左腿屈膝向下,不落地,吸氣向上,感受臀大肌的收縮與伸展,動態體式上下重複15-20次,結束後換另一側練習;(可負重雙手在胸前托住啞鈴或者槓鈴片)

注意點:前腳踩實地面,腳後跟發力向上與地板做對抗的力,主要是前腿做主動發力點,後側腿只是輔助不發力;

B:單腿站立前屈

目標:臀中、小肌

練習方法:雙腿分開與坐骨同寬(一個半拳頭的距離),重心放在左腳,雙手扶髖,呼氣,軀幹向前向下,右腿向後腳尖點地(或離地),感受臀部後側的伸展,吸氣軀幹立直,帶動右腿向前點地,感受臀部後側的收縮,動態體式單腿重複15-20次,前期剛練可以徒手,先找感覺,後期可以負重練習(如單手拿壺鈴、啞鈴、槓鈴片等器械,不要求哪一隻手)

注意點:在做動作時,腹部隨時都是收緊的,站立的腿始終保持微屈膝蓋,不完全伸直鎖死膝關節;不含胸拱北塌腰;

4) 狀況:產後1年以上,臀型下垂、臀線偏低

A:側弓步+壺鈴

目標:臀中、小肌

練習方法:雙腿分開一條腿的距離伸直,軀幹保持中正,尾巴骨微微回勾,雙手共拿一個10-15KG的壺鈴,呼氣,屈髖,身體重心向右,臀部向後,屈右膝,雙手垂落身前伸直讓壺鈴自然懸掛在上面,吸氣軀幹回正,呼氣,換左側的練習,動態體式左右交換各15次;進階版:①一側腳下放瑜伽磚,一側不放;②雙腿腳下都放瑜伽磚;自由選擇;

注意點:腹部核心始終收緊;屈髖臀部向後時尾巴骨要回勾,避免塌腰;屈膝時,大腿做一點點外旋,膝蓋朝向腳尖的方向,膝蓋儘可能保持不超過腳尖;放瑜伽磚的練習者需要注意安全;

B:中距深蹲+壺鈴(槓鈴片、槓鈴、啞鈴)

目標:臀部肌肉

練習方法:雙腿分開比肩寬一個腳掌的距離,如果是拿壺鈴練習,雙手就同時拿一個壺鈴,讓壺鈴自然懸掛在雙手,不用屈肘,雙手始終保持伸直;呼氣,屈髖,臀部向後坐,軀幹向前向下,帶動雙腿屈膝,膝蓋保持在踝關節的正上方,膝蓋對著腳尖的方向,吸氣腳後跟發力蹬地讓軀幹向上回正,軀幹回正的同時,保證我們雙膝不完全伸直,讓膝蓋留有一點空間放鬆,不鎖死;動態小幅度上下15-20次;其他的負重器械練習,如想嘗試需要諮詢教練或相關的產後修復老師;

注意點:臀部向後坐時,尾巴骨回勾,腹部核心收,不塌腰,保護腰椎;向後蹲坐時,不用太低;拿壺鈴的雙手保持自然向下伸直,一定不要屈肘提壺鈴向上;

PART3:結語

都說懷孕生子是女人的第二次重生;在產後1-3個月也是產後媽媽心理以及生理比較脆弱的時期,這段時間的修復好壞也會關係到以後身體、生理及生活健康的重要性;生產後的媽媽會出現盆底肌鬆弛、內臟以及子宮下垂、尿失禁、漏尿、脫髮、頭暈頭疼、腰背酸痛等現象,因此希望所有產後的媽媽都能夠重視產後修復這項康復運動。

(注•在國外沒有做月子的習俗,但是產後的恢復訓練卻深入人心,因此我們認為產後修複比坐月子更重要,很多所謂的月子病其實都可以通過產後修復訓練得到改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