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教育如何擔當先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陳玉琨

「將去未去」意味著應該退出歷史舞台而又未退出歷史舞台的社會現象。

我國中小學教育在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培養出一大批高素質勞動者,為中國成為世界「製造大國」奠定了厚實的人力和人才基礎。

在從「製造大國」向「創新強國」轉型的變革中,教育理應起到先導性作用。

但是,由於歷史的慣性,我國甚至全球的基礎教育,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的變革尚未能如願實現。

技術將引領教育變革

當下,科技改變了各行各業,但學校或許是這場科技革命沒能席捲的最後一個角落。

任何人只要仔細地觀察都會發現:今天的課堂,傳授的都是昨天的知識,今天的知識還沒有編進教材,更不用說走進課堂。

但我們卻希望培養面向明天的人才,希望他們能引領明天社會的發展。

在知識呈指數級增長的時代,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培養學生時,必須考慮如何適應時代。

這也是我們今天特彆強調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智能化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教育部已經發布一系列文件,重點聚焦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智能化。

上海對教育信息化也有高度認識。

2014年,本市發布 《基礎教育信息化藍皮書》,用了兩個「最」:第一,技術第一次走上了教育改革的「最前台」;第二,「最根本」,即技術帶來的變革是根本性變革,不是表面的膚淺變革。

這兩點都表明技術將成為教育變革的引領,將從根子上改變現代人才培養模式。

今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特彆強調:「實施全民智能教育,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體、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這段話意味著我們要鼓勵、引進、利用社會力量提升我國基礎教育質量。

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今年7月,受教育部科技司邀請,筆者參與了全國160個地區學校教育信息化試點的現場評審工作。

評審發現,一大批試點單位藉助於教育信息化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成效顯著。

華東師大慕課中心成立四年來,從全國名校徵集了兩萬餘件優質微視頻,滿足了部分資源缺乏型學校的需要。

但是教育信息化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從全國來看,教育資源共享離設想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師不願意實現教育的信息化、數字化。

要知道,有些教師確實害怕信息化會搶走他們做家教的「飯碗」。

其次,每個縣市都建有自己的一套平台。

我國有2800多個縣級單位,如果建2800多家教育資源平台與管理平台,那要花多少錢? 如果由國家相關機構牽頭,精心打造一個平台,由各地分享,那麼這兩者成本相差有多大?

而且,客觀上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智能教育剛啟動。

我國教育產品的生產商與供應商數以萬計,他們是否提供了適合學校實際需要,能夠解決學校痛點、熱點問題的軟體與其他產品? 如果教育產品的供應商都自娛自樂,那很難受學校歡迎。

所以,打通這樣一個「腸梗阻」,使之更好地促進基礎教育在信息化時代更健康的發展是當務之急。

中小學重在培養創新精神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 (即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研究中心的支持下,STEM教育發展共同體已經開發出一個「MOOS」(Massive Open Online Study,即大規模在線研究性學習)平台,旨在讓學生如「著魔般」學習,讓學生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讓學生學會像工程師一樣創造,讓學生學會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為中國從「製造大國」轉向「創新強國」奠定厚實的人才基礎。

「MOOS」基於學生興趣,是以項目設計和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在線開放課程。

Study在英文中既有學習又有研究之意,因此稱作研究性學習是恰當的。

研究即創造知識,應當是大學的功能,中小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中國的老師,尤其是中小學老師非常智慧,在傳授知識方面無與倫比。

但是當談到創新人才培養的時候,我們還有差距,還需要努力。

「MOOS」鼓勵學生基於問題和項目進行學習。

不可否認,這有一定難度。

從全球來看,最大的困難就在於缺乏具有跨學科綜合素質的教師,所以師範教育必須改革。

在跨學科研究性學習中鼓勵學習奇思妙想

教育信息化的另一問題是:缺乏對跨學科教育的研究。

教師們都知道,學生只有讀完小學才能讀初中,讀完初中才能讀高中,這是階梯。

跨學科的STEM教育或者項目學習,其實也有階梯,只有拾級而上,學生才能成功。

項目學習,人們必須考慮四個因素:學習任務與目標;學習內容,即完成這個任務學生需要掌握的背景知識;學習的途徑與方法;學習結果。

接受性學習是把學習任務與目標、學習內容、學習的途徑與方法、學習結果都告知學生。

然而,把結果直接告訴學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但是,如果老師只告訴學生需要完成一項任務,大多數學生事實上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學生需要一個「學習的階梯」。

「學習的階梯」包括三個層級:一、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與目標,掌握必要的背景知識與探究的手段與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的結果;

二、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與目標,掌握必要的背景知識含義,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最恰當的探究手段與方法,並通過探究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與目標,然後去尋找完成任務必要的知識,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最後在實踐中獲得科學的結論。

學生學習需要循序漸進,需要台階,急於求成是不現實的。

尊重事實、尊重規律,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在跨學科研究性學習中,我們要鼓勵學生的奇思妙想,這個過程,比奇思妙想的結果更為重要。

同時,我們更要鼓勵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

學生需要讀書,要掌握知識和技能,但一定還要動手。

中國教育在上世紀50年代深受凱洛夫教育思想影響。

學校課堂教學最本質的規律就是「傳授間接知識」,它把人類幾千年來積累的文明用概念、原理的方式傳遞給下一代人。

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演繹知慧創穫的過程。

課堂教學效率高的根本所在,就是「間接知識學習」。

但這也是凱洛夫教育思想的局限,人們學了卻未必知道意義和價值所在。

所以我們強調動手與動腦並重,融合體驗獲得的直接知識與書本獲得的間接知識,從而使學生學習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考試與評價研究院院長)

文章來源 | 文匯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