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類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第一級)
《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第一級)》是國家對學前教育專業辦學的基本要求,主要依據國家教育法規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專業教學相關標準制定。
本標準適用於普通高等學校培養幼兒園教師的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
維度 |
監測指標 |
參考標準 |
|
課程與 教學 |
1 |
教師教育課程學分[1] |
必修課≥44學分(三年制專科≥40學分、五年制專科≥50學分) 總學分≥64學分(三年制專科≥60學分,五年制專科≥72學分) |
2 |
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課程學分占總學分比例 |
≥10% |
|
3 |
支撐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相關課程學分占總學分比例[20] |
≥20% |
|
合作與 實踐 |
4 |
教育實踐時間[2] |
≥18周 |
5 |
實習生數與教育實踐基地數比例[3][4] |
≤20:1 |
|
師資 隊伍 |
6 |
生師比[5] |
≤18:1 |
7 |
專任教師占本專業教師比例[6] |
≥60% |
|
8 |
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8] |
≥學校平均水平 |
|
9 |
具有碩博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9] |
≥60%(專科≥30%) |
|
10 |
幼兒園兼職教師占教師教育課程教師比例[10] |
≥20% |
|
支持 條件 |
11 |
教學日常運行支出占生均撥款總額與學費收入之和的比例[11][12][13] |
≥13% |
12 |
生均教學日常運行支出 |
≥學校平均水平 |
|
13 |
生均教育實踐經費[14] |
≥學校平均水平 |
|
14 |
生均教育類紙質圖書[15] |
≥30冊 |
|
每6個實習生配備教師教學參考書≥1套 |
|||
15 |
保育實踐、實驗教學、教學技能訓練、藝術技能訓練(舞蹈、美術、鋼琴等)等教學設施 |
有 |
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第二級)
《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第二級)》是國家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的合格要求,主要依據國家教育法規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專業教學相關標準制定。
本標準適用於普通高等學校培養幼兒園教師的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
一、培養目標 |
1.1[目標定位] 培養目標應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國家、地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戰略需求,落實國家教師教育相關政策要求,符合學校辦學定位。 |
1.2[目標內涵] 培養目標內容明確清晰,反映師範生畢業後5年左右在社會和專業領域的發展預期,體現專業特色,並能夠為師範生、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所理解和認同。 |
1.3[目標評價] 定期對培養目標的合理性進行評價,並能夠根據評價結果對培養目標進行必要修訂。 |
二、畢業要求 |
專業應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制定明確、公開的畢業要求。 |
n 踐行師德 2.1 [師德規範]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 |
2.2 [教育情懷] 具有從教意願,認同教師工作的意義和專業性,具有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 |
n 學會教學 2.3 [保教知識] 具有一定的科學和人文素養,理解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了解相關學科基本知識,掌握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注重知識的聯繫和整合。 |
2.4 [保教能力] 能夠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運用幼兒保育與教育知識,科學規劃一日生活、科學創設環境、合理組織活動。 |
n 學會育人 2.5 [班級管理] 掌握幼兒園班級的特點,建立班級秩序與規則,合理規劃利用時間與空間,創設良好班級環境,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和師幼關係,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
2.6 [綜合育人] 了解幼兒社會性—情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注重培育幼兒良好意志品質和行為習慣。 |
n 學會發展 2.7 [學會反思] 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 |
2.8 [溝通合作] 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組互助和合作學習體驗。 |
三、課程與教學 |
3.1 [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應符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專業教學相關標準,能夠支撐畢業要求達成。 |
3.2 [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體現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必修課與選修課設置合理。 |
3.3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體現學前教育的專業性,注重基礎性、科學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德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中。 |
3.4 [課程實施] 重視課堂教學在培養過程中的基礎作用。 |
3.5 [課程評價] 定期評價課程體系的合理性和課程目標的達成度,並能夠根據評價結果進行修訂。 |
四、合作與實踐 |
4.1 [協同育人] 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建立權責明晰、穩定協調、合作共贏的「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基本形成教師培養、培訓、研究和服務一體化的合作共同體。 |
4.2 [實踐基地] 教育實踐基地相對穩定,能夠提供合適的教育實踐環境和實習指導,滿足師範生教育實踐需求。 |
4.3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體系完整,專業實踐和教育實踐有機結合。 |
4.4 [導師隊伍] 實行高校教師與優秀幼兒園教師共同指導教育實踐的「雙導師」制度。 |
4.5 [管理評價] 教育實踐管理較為規範,能夠對重點環節實施質量監控。 |
五、師資隊伍 |
5.1 [數量結構] 專任教師數量結構能夠適應本專業教學和發展的需要,生師比不高於18:1[5]。 |
5.2 [素質能力] 遵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人師表,言傳身教;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具有較強的課堂教學、信息技術應用和學習指導等教育教學能力;勤于思考,嚴謹治學,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 |
5.3 [實踐經歷] 專業教師熟悉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至少有一年幼兒園教育服務經歷[18],具有指導、分析、解決幼兒園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並有一定的教學研究成果。 |
5.4 [持續發展] 制定並實施教師隊伍建設規劃。 |
六、支持條件 |
6.1 [經費保障] 專業建設經費滿足師範生培養需求,教學日常運行支出占生均撥款總額與學費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於13%[11][12][13],生均教學日常運行支出不低於學校平均水平,生均教育實踐經費支出不低於學校平均水平[14]。 |
6.2 [設施保障] 教育教學設施滿足師範生培養要求。 |
6.3 [資源保障] 專業教學資源滿足師範生培養需要,數字化教學資源較為豐富,使用率較高。 |
七、質量保障 |
7.1 [保障體系] 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各主要教學環節有明確的質量要求。 |
7.2 [內部監控] 建立教學過程質量常態化監控機制,定期對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實施監控與評價,保障畢業要求達成。 |
7.3 [外部評價] 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以及學前教育機構、教育行政部門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制,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進行定期評價。 |
7.4 [持續改進] 定期對校內外的評價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能夠有效使用分析結果,推動師範生培養質量持續改進和提高。 |
八、學生髮展 |
8.1 [生源質量] 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能夠吸引志願從教、素質良好的生源。 |
8.2 [學生需求] 了解師範生髮展訴求,加強學情分析,設計兼顧共性要求與個性需求的培養方案與教學管理制度,為師範生髮展提供空間。 |
8.3 [成長指導] 建立師範生指導與服務體系,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夠適時為師範生提供生活指導、學習指導、職業生涯指導、就業創業指導、心理健康指導等,滿足師範生成長需求。 |
8.4 [學業監測] 建立形成性評價機制,監測師範生的學習進展情況,保證師範生在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 |
8.5 [就業質量] 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不低於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的平均水平,獲得教師資格證書的比例不低於75%[16],且主要從事教育工作[17]。 |
8.6 [社會聲譽] 畢業生社會聲譽較好,用人單位滿意度較高。 |
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第三級)
《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第三級)》是國家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的卓越要求,主要依據國家教育法規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專業教學相關標準及教育部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制定。
本標準適用於普通高等學校培養幼兒園教師的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
一、培養目標 |
1.1 [目標定位] 培養目標應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國家、地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戰略需求,落實國家教師教育相關政策要求,符合學校辦學定位。 |
1.2 [目標內涵] 培養目標內容明確清晰,反映師範生畢業後5年左右在社會和專業領域的發展預期,體現專業特色和優勢,並能夠為師範生、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所理解和認同。 |
1.3 [目標評價] 定期對培養目標的合理性進行評價,並能根據評價結果對培養目標進行必要修訂。 |
二、畢業要求 專業應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制定明確、公開的畢業要求。 |
n 踐行師德 2.1 [師德規範]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 |
2.2 [教育情懷] 具有從教意願,認同教師工作的意義和專業性,具有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 |
n 學會教學 2.3 [保教知識] 掌握通識知識和兒童發展知識,掌握學前教育專業領域知識體系、思想與方法,重點理解和掌握專業領域核心素養內涵;了解領域滲透與知識整合,對學習科學相關知識能理解並初步運用,能綜合領會並形成專業領域教學知識。 |
2.4 [保教能力] 理解教師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
n 學會育人 2.5 [班級管理] 掌握班級建設、班級教育活動組織、幼兒發展指導、綜合素質評價、與家長及社區溝通合作等班級常規工作的方法與要點,研究班級工作的規律。 |
2.6 [綜合育人] 樹立德育為先理念,掌握幼兒社會性-情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注重培育幼兒良好意志品質和行為習慣,使其獲得積極體驗。 |
n 學會發展 2.7 [自主學習] 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 |
2.8 [國際視野] 具有全球意識和開放心態,了解國外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和前沿動態。 |
2.9 [反思研究] 理解教師是反思型實踐者。 |
2.10 [交流合作] 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積極開展小組互助和合作學習。 |
三、課程與教學 |
3.1 [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應符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專業教學相關標準要求,跟蹤對接學前教育改革前沿,能夠支撐畢業要求達成。 |
3.2 [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體現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必修課與選修課設置合理,各類課程學分比例恰當,通識教育課程中的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課程學分不低於總學分的10%,支撐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相關課程學分不低於總學分的20%[20],教師教育課程達到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規定的學分要求。 |
3.3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體現學前教育的專業性,注重基礎性、科學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德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中。 |
3.4 [課程實施]
重視課堂教學在培養過程中的基礎作用。 |
3.5 [課程評價] 定期評價課程體系的合理性和課程目標的達成度,並能夠根據評價結果進行修訂。 |
四、合作與實踐 |
4.1 [協同育人] 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建立權責明晰、穩定協調、合作共贏的「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協同制定培養目標、設計課程體系、建設課程資源、組織教學團隊、建設實踐基地、開展教學研究、評價培養質量,形成教師培養、培訓、研究和服務一體化的合作共同體。 |
4.2 [基地建設] 建有長期穩定的教育實踐基地。 |
4.3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體系完整,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遞進貫通,涵蓋師德體驗、保教實踐、班級管理實踐和教研實踐等,並與其他教育環節有機銜接。 |
4.4 [導師隊伍] 實行高校教師與優秀幼兒園教師共同指導教育實踐的「雙導師」制度。 |
4.5 [管理評價] 教育實踐管理規範,能夠對全過程實施質量監控,嚴格實行教育實踐評價與改進位度。 |
五、師資隊伍 |
5.1 [數量結構] 專任教師數量結構能夠適應本專業教學和發展的需要,生師比不高於16:1[5]。 |
5.2 [素質能力] 遵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人師表,言傳身教;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具有突出的課堂教學、課程開發、信息技術應用等教育教學能力;治學嚴謹,跟蹤學科前沿,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強,有較豐富的學前教育研究成果。 |
5.3[實踐經歷] 專業教師熟悉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每五年至少有一年幼兒園教育服務經歷[18],能夠指導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並有豐富的教學研究成果。 |
5.4 [持續發展] 制定並實施教師隊伍建設規劃。 |
六、支持條件 |
6.1[經費保障] 專業建設經費滿足師範生培養需求,教學日常運行支出占生均撥款總額與學費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於15%[11][12][13],生均教學日常運行支出高於學校平均水平,生均教育實踐經費支出高於學校平均水平[14]。 |
6.2[設施保障] 教育教學設施完備。 |
6.3 [資源保障] 專業教學資源及數字化教學資源豐富,使用率高。 |
七、質量保障 |
7.1[保障體系] 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各主要教學環節有清晰明確、科學合理的質量要求。 |
7.2[內部監控] 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並有效執行,運用信息技術對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實施全程監控與常態化評價,保障畢業要求達成。 |
7.3 [外部評價] 建立畢業生持續跟蹤反饋機制以及學前教育機構、教育行政部門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多元社會評價機制,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進行定期評價。 |
7.4 [持續改進] 定期對校內外的評價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能夠有效使用分析結果,推動師範生培養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形成追求卓越的質量文化。 |
八、學生髮展 |
8.1 [生源質量] 建立符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的制度措施,能夠吸引樂教、適教的優秀生源。 |
8.2 [學生需求] 充分了解師範生髮展訴求,加強學情分析。 |
8.3 [成長指導] 建立完善的師範生指導與服務體系,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夠適時為師範生提供生活指導、學習指導、職業生涯指導、就業創業指導、心理健康指導等,滿足師範生成長需求,並取得實效。 |
8.4 [學業監測] 建立形成性評價機制,對師範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與評估,鼓勵師範生自我監測和自我評價,及時形成指導意見和改進策略,保證師範生在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 |
8.5 [就業質量] 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不低於75%,獲得教師資格證書的比例不低於85%[16],且主要從事教育工作[17]。 |
8.6 [社會聲譽] 畢業生社會聲譽好,用人單位滿意度高。 |
8.7 [持續支持] 對畢業生進行跟蹤服務,了解畢業生專業發展需求,為畢業生提供持續學習的機會和平台。 |
卓越教師培養項目與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
作者簡介:虞永平(1961-)男,江蘇蘇州人,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 210097)。 內容提要:卓越教師培養項目是國家為提升師範院校...
資訊丨未來的中小學教師咋培養?教育部說要加強師範生教育實踐
如何更好地培養未來的中小學教師?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師範生教育實踐的意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意見》指出,師範生教育實踐是教師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培養的必要環節。舉...
小學全科型卓越教師培養的主要國際經驗
作者簡介:於書娟,江南大學人文學院 副教授 博士 214122 內容提要:推進我國全科型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進一步借鑑已開發國家成熟經驗,順應國際教師教育的共同趨勢。通過全面考察,國外關於全科...
西安職業技術學院讓學生走進幼兒園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近日,西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36名學生帶著精心編排的節目為世紀星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送上了2017年六一國際兒童節的祝福,該院動漫軟體與教育學院院長劉建偉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