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方營養學觀點,解讀中醫食物五性學說 - 健康營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傳統中醫的食物學並不提營養素而是以食物五行學來說明食物所具備的生理 ... 平性食物──指的是不具有溫熱也不具有涼寒性的中間穩定性質,事實上絕大 ... 訂閱       取消訂閱       搜尋 Togglenavigation 健康營家 認識營養師 營養師說營養 食在健康營養站 專欄作者 聯繫我們 ×Close 訂閱文章 請輸入您的email,有新文章發布我們將會寄給您 關閉 送出 ×Close 取消訂閱文章 請輸入您的email,我們將會取消您的訂閱 關閉 送出 ×Close 全站搜尋 搜尋 關閉 由西方營養學觀點,解讀中醫食物五性學說 傳統中醫的食物學並不提營養素而是以食物五行學來說明食物所具備的生理功能。

此食物五行學包括食物的五性、五味和五色。

所謂食物「五性」乃根據食物攝入後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依多數人的經驗累積值做程度上的分級,區分為熱、溫、平、涼、寒五種性質。

黃淑惠 2018-07-10 20855閱覽 傳統中醫的食物學並不提營養素而是以食物五行學來說明食物所具備的生理功能。

此食物五行學包括食物的五性、五味和五色。

所謂食物「五性」乃根據食物攝入後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依多數人的經驗累積值做程度上的分級,區分為熱、溫、平、涼、寒五種性質。

熱性食物──指能加速血液循環,讓身體產生溫熱感,提振精神改善手腳冰冷現象的食物,像是羊肉、辣椒、肉桂、胡椒、花椒、龍眼乾、杏桃果乾、紅棗、黑棗等。

溫性食物──可以幫助造血補血也讓身體產生溫熱感,但程度上略低於熱性食材。

像是五穀中糯米、栗子。

乳類中羊乳,肉類中雞肉、牛肉、內臟、沙丁魚、草魚等。

水果中李子、桃子、木瓜、番石榴、櫻桃、榴槤等。

蔬菜中韭菜、九層塔、洋蔥、畺、大蒜、蒜苗等氣味濃蔬菜。

還有杏仁、松子和核桃等堅果。

平性食物──指的是不具有溫熱也不具有涼寒性的中間穩定性質,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食物都屬平性食物,也就是任何體質的人都可食用。

涼性食物──可以清熱身體,令人感到涼爽舒適的食物,如麥粉、麵筋、豬肉、牡蠣、蘿蔔,菠菜、莧菜,紅鳳菜、洋菇,萵苣、大頭菜,絲瓜等。

還有水果中柿乾、枇杷、芒果和蜂蜜等。

寒性食物──通常指的是具有利水性,可以除濕清熱身體,消炎鎮靜降壓的食物。

包括主食中綠豆、薏仁、小麥、麥苗。

肉類中螃蟹、蛤、鴨肉、豆漿、豆腐等。

蔬菜中芽菜(綠豆芽黃豆芽等)、筍、瓜果、白菜和藻類。

水果中柑橘、柳橙、西瓜、哈密瓜、香瓜、水梨、奇異果、香蕉和蕃茄等。

還有中醫認為不同的烹調方式也會改變食物的屬性,像白蘿蔔因為含水量多,生食時屬寒涼性,但如果加熱烹煮就轉為平性了。

豆腐也是,涼拌豆腐屬涼性,但紅燒豆腐就平性,炸豆腐就偏溫了。

會隨著加熱程度不同而轉變。

其實從西方營養學角度來探究,不難發現含有特殊辛辣物的食材或熱量特高的食材通常被歸為熱性食物。

含有比較多糖份的水果、或特殊含硫化合物的蔬菜和油脂含量較高的肉類堅果會因提供熱量多,加上特殊的植化素會促進血循達到溫熱身體而被歸為溫性食物。

相反的含水量多,膳食纖維多、含鉀量高的蔬菜水果,或低脂的水產類會因熱量低利水性強而被歸類為寒涼性食物。

怎麼利用食物的五性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健康的人其生理是會隨季節產生變化,春偏暖、夏偏熱、秋偏涼、冬偏寒。

為讓身體達到達平衡,建議最好選擇相對性食物,春季多選平性食物,夏秋則考慮寒涼性食物,寒冬初春則選用溫熱性食物。

如果身體處在失衡狀態時必需先做體質判定再選擇食物,例如感冒發燒處在發炎狀態下身體此時偏熱,就建議選擇寒涼性食物。

相反的長期抵抗力弱手腳冰冷者身體偏寒則建議溫熱性食物,待身體改善後則回到一般調理。

不論是西方營養或傳統中醫,飲食觀點都是強調均衡,也就是六大類食物均需攝取。

還是建議以全穀類為能量來源,豆蛋魚為優質蛋白來源,蔬菜水果大量攝取時則需依時節時令選擇,因為人與環境互補,不同節令所產的蔬果就可以補合當時人體之所需。

就像夏天喝綠豆湯、冬瓜蛤蠣湯,冬天則是紅豆湯、麻油雞湯。

Disclaimer:此圖片及內容由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彙集製作,歡迎您在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以原網頁連結的轉貼方式分享我們的文章與圖片。

TaggedIn 均衡飲食 關於作者文章一覽 黃淑惠 台北市郵政醫院營養師、台灣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 曾任台北市台安醫院營養師、台南市嘉南藥理科大食品衛生專任講師、實踐大學幼教學成課程【幼兒餐點與營養】講師 AskaQuestion 送出 熱門文章 多喝水能降低高血壓??? (41473閱覽) 感冒原來要這樣吃才會快點好 (41022閱覽) 水果謠言傳不停?營養師揭秘闢謠 (33801閱覽) 顧筋骨該吃什麼? (24160閱覽) 由西方營養學觀點,解讀中醫食物五性學說 (20855閱覽) 低血糖不可吃糖?!驚嚇指數百分百 (18217閱覽) 運動後聰明吃,加速減重 (16014閱覽) 飲料聰明選,營養師教你健康喝 (15426閱覽) 運動受傷了怎麼吃?淺談運動員受傷之營養補充 (11203閱覽) 突破減重撞牆期的全方位策略 (10401閱覽) Categories 營養新知 健康飲食 營養衛教小短劇 營養調理 健康生活 生命期營養 社區營養 Tags 五蔬果 湯圓 膳食纖維 全穀類 火鍋 減重 年菜 早餐 感冒 地雷食物 營養師 運動 兒童 外食 餐盒 偏食 副食品 保健食品 飲料 粽子 糖尿病 健康食品 高血壓 環保 銀髮族 失智 點心 保鮮 均衡飲食 共餐 抗發炎 抗氧化 紓壓 植化素 癌症 輕食 堅果 學童營養 母奶 海鮮 魚 旗魚 魷魚 咖哩 薑黃 紅龍果 孕期 新型冠狀病毒 生命期營養 媽媽 懷孕 孕期營養 癌症飲食 迷思 鈣 骨骼 骨質疏鬆 維生素D 鎂 素食 蔬果汁 營養 素食營養 素食健康 COVID-19 食品安全 購物 免疫力 蔬果 多彩蔬果 慢性病 三高 懷孕料理 孕婦料理 孕期調理 我的餐盤 健康飲食 六大類食物 端午節 麥得飲食 無花果 百合片 煲湯 ×Close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係依政府公布之營養師法而設立,本會以聯合全國營養師,協調同業之關係,增進營養專業知能,共謀營養專業發展,促進國民營養,並維護營養師權益及提昇營養師地位為宗旨。

本會於民國84年6月在台北市創立,由章樂綺營養師擔任第一屆理事長,並續任第二屆;李蕙蓉營養師擔任第三、第四屆理事長,金惠民營養師擔任第五、六屆理事長,蔡玲貞營養師擔任第七屆理事長,現任(第八屆)理事長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營養室主任金美雲。

本會設置理事十五人,監事五人、秘書長1人共同綜理業務。

目前(2016年8月)共有14個地方營養師公會,會員人數約3,500人,其中近四分之一會員擁有碩士以上學歷。

本會會員執業範圍廣泛,主要可區分為「臨床營養」「團體膳食供應與管理」及「社區營養」三大類,職場範疇包括醫療院所、長照服務機構、營養諮詢機構、學校、衛生機構、團膳供應場所、食品公司及食品工廠等。

營養師在各自領域中根據服務對象的特性與需求提供完整的營養照護(營養評估、營養診斷、營養介入、營養監測與評值)與供膳管理,為大眾的健康把關。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