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這是《禮記·大學》中的一句名言。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說明齊家是治國的先決條件,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2020-12-19新華網客戶端   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指出:「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抓好家風。

《禮記·大學》中說:『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關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係黨風政風。

」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這是《禮記·大學》中的一句名言。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說明齊家是治國的先決條件,治國則是齊家的最終效果,兩者緊密相連。

治國要從教育自己的家人開始,假如做不到這一點,也就沒有資格更沒有可能去教育別人、教化百姓,國家當然不可能治理好。

  《大學》強調「治國必先齊其家」,把「齊家」提升爲實現國家治理的先決條件,這又和儒家所倡導的「德政」理念密切相關。

《論語·爲政》說:「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又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可見領導者的威望,是靠自身良好的道德建立起來的,而以道德教化百姓,是領導者理所當然的職責。

如此,則百姓「日遷善而不自知」,國泰民安的局面才可以期盼。

  那麼道德教化如何才能有效實現呢?《大學》從反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並特別指出,在這件事情上,絕對沒有例外。

這裡的「教」包含兩層意義。

首先是用良好的道德觀念去教育和影響家人,理順家庭關係。

在中國古代,這樣的觀念主要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

《顏氏家訓·治家》說:「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

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

」這就說明,「齊家」靠的是所有家庭成員相互成就,相互影響,只有父親、兄長、丈夫用良好的道德觀念和作爲去教育影響兒子、弟弟、妻子,後者才能同樣以孝順、恭敬、和順的態度對待前者。

正是在彼此的良性互動中,和睦的家庭關係才得以建立。

《大學》認爲,這樣做的意義並不局限於家庭,而是能夠上升到國家良性治理的高度:「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

」對待君主、長者、百姓,同樣需要對待家人的這種「孝」「弟」「慈」,將家庭的美德推而廣之,用來對待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人,國家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被治理好的。

這與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同樣的道理。

  「教」的第二層意義,是要用道德準則去要求和約束家人。

對於掌握權力的領導者而言,這尤爲重要。

《大學》從正反兩方面闡說統治者的家風對國家的影響:「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這裡的「一家」指國君的家庭,「一人」指國君本人。

假如國君的家庭沒有形成好的家風,國君的貪婪暴戾,最終會導致國家的動亂。

這是對國君的警示,也是對一切領導者的告誡。

因爲領導者擁有權力,其家庭成員也會連帶擁有影響力,因此領導者一旦喪失了道德準則,家人也會隨之失去約束,肆意妄爲,國家因之而敗亡。

  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如《左傳·隱公元年》中著名的「鄭伯克段於鄢」一節,鄭莊公弟弟共叔段之所以會起兵叛亂,就是因爲從小受母親姜氏的溺愛,而鄭莊公自己又不及時教育弟弟,制止他的行爲,最終導致弟弟出奔,莊公與母親差點兒決絕。

《左傳》將整個事件歸咎於莊公沒有妥善處理自己的家庭關係,並總結道:「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

」共叔段根本不像個弟弟,兄弟二人像兩個國君,爭得你死我活,《春秋》稱「鄭伯」而不稱「鄭莊公」,這是諷刺他不重視對弟弟的教育,不能處理好家庭內部的矛盾。

雖然這個事件的根本原因是統治者對權力的貪婪,鄭莊公家庭失教,無疑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

  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家風,建立起來或許需要幾十年,甚至更久,破壞起來卻可能只緣於一兩件錯事。

清初文學家張潮曾刻印過其父張習孔編纂的《家訓》,其中一條說得非常好:「凡禮義之家,內而雍和肅穆,少長有庠;外而謙謹溫良,應務得宜。

久之而德行孚於鄉,名望尊於衆。

禍患之來,或能免矣。

然此非可易言也。

循循然行之,數十年不見其益,一二事乖張已甚,遂失人心。

慎毋忽斯言也!」張習孔告誡家人,千萬不要忽視這番話。

幾百年過去了,今天我們對照著《大學》「治國必先齊其家」的說法共讀之,以古鑒今,不免感慨萬千。

(作者:方笑一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孺子不可教也?? 此語實屬無稽,千百年來流行於不少夫子自居者之口,不知有幾多父母心碎,子弟神傷,然庸師洋洋而不自知。

嗚乎!主觀臆斷,妄下結論,實乃師之陋也!愛迪生入學僅三個月便因「弱智」被逐出校門,由母親教導成爲曠古發明王;愛因斯坦曾被三所中學拒絕入學,後來他的科學成就劃開了人類的思維時代;子路少年惡劣,經孔聖教誨,成爲國家棟樑;上海學生韓寒留級又退學,一枝辣筆成爲八0後翹楚不勝枚舉的精英,都曾被斷言「不可教也」,其後來的成長發展卻讓人刮目相看。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到底是「孺子可教」還是「孺子不可教」? 有時候,當長輩教育孩子,孩子能夠聽從長輩教導,長輩就會夸孩子「孺子可教也」;有時候,當長輩教育孩子,孩子怎麼都不聽從教導,依舊我行我素時,長輩就會嘆息:「孺子不可教也」。

如果聽過這兩句話的人,大概會非常疑惑:孺子指的是什麼意思?到底是「可教也」還是「不可教也」? 「治國必先齊其家」(一) 白子超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了凡四訓》: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了凡先生在《立命之學》中說:「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這個世界並非有純粹一物而成形,它是複雜的,多面的。

即使最高的、最純粹的「道」,也是由既相生又相剋、既矛盾又融洽爲一體的「陰與陽」組成。

沒有哪個人生來便是最高智慧的聖賢,即便孔子也是從「吾十有五至於學」開始,通過一生不斷的積累,學而知之,最終從「無知」慢慢修得爲「聖賢之師」,而這才是最爲真實的世界。

地之穢者多生物。

大自然的偉大在於其海納百川,育生萬物,並能使萬物和泰共生。

同樣,成爲聖賢之人,則在於其心的「包容大度之廣,虛懷若谷之深」,對於人世間,看透卻不看破。

古人言「水向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孺子不可教也‖蔣曉雲 「我願與您前往試一下,爭取說服他能和您一同前往。

」慕甲榮誠懇地說。

可是,天難遂人願,他陳枳能桃李滿天下,親手教出那麼多秀才、舉人,還有進士,偏偏這兩個孫子卻如此淘氣,不服管教。

陳枳搖了搖頭嘆息道:「真是孺子不可教也!我太失敗了,兩個孫子不可教也!」慕甲榮看陳枳提起孫子時那焦慮的神態,就明白了陳枳這些年不願外出教書的原因,他推託年齡大是一方面,最大的癥結,是想在家裡好好教育兩個孫子,而兩個孫子並沒有如陳枳期待的那樣,相反令老先生更加頭疼。

求忠必於孝子之門 求忠必於孝子之門  像父母對自己那樣,來愛父母,天下幾個人能夠做到?  文|南懷瑾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

每天學點國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原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西漢戴聖《禮記·大學》)【註譯】全句譯意爲:古代要把光明的德性闡明給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他自己的國家。

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首先要修養好他自已本身。

劉老師:孺子不可教也 不僅僅是呆頭這個感覺智商不太夠的人,還有一羣同學和劉仁老師都是十分搞笑的,那麼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走進呆頭的校園生活吧!爆笑校園:呆頭練成魔鬼身材?劉老師:孺子不可教也不得了了!呆頭身材竟然這麼好?高大威猛,腹肌健美,肌肉壯碩,特意只穿三角褲到處展示,路人都大吃一驚,紛紛稱讚呆頭肯定是健身達人,呆頭聽到衆人的稱讚心裡樂開了花,。

願每個人都能做到,常回家看看,不管生活怎樣艱難 成都52歲送貨員蔡玉俊帶92歲母親上班,說的這句話最讓我感動,「母親爲這個家操勞了一輩子,不管生活怎樣艱難,照顧好母親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什麼是孝?晉朝以後,各朝個代無不提倡以孝治天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百行孝爲先。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其機如此。

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四書五經之《大學》: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修身! 四書五經之《大學》——欲治國,必先齊家!欲齊家,必先修身!四書五經之《大學》·治國必先齊家原文:「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

張岱|人無辟者,因其無深情也 其繪樓幔閣、祕室曲房,故故匿之,不使人見也。

山之左爲桃源,峭壁回湍,桃花片片流出。

右孤山,種梅千樹。

渡澗爲小蘭亭,茂林修竹,曲水流觴,件件有之。

竹大如椽,明靜娟潔,打磨滑澤如扇骨,是則蘭亭所無也。

——張岱《陶庵夢憶·范長白》22、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

九月:佛了,孺子不可教也 九月:佛了,孺子不可教也哈嘍,各位朋友們!歡迎來到小編精心打造的動漫樂園,又到了輕鬆一刻的時間啦,現在讓我們一起進入本期《非人哉》漫畫吧!某年某月的某天,九月剛從外面見完客戶回公司,剛走進辦公室就看見了哮天,只見他一臉認真的尋思著什麼,手中還拿著一支筆。

欲治其國先齊其家 《大學》中說:「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將齊家列在治國之先,其意爲何?我的理解是國家國家,國和家聯爲一體,不可分割。

家者,國之小也;國者,家之大也。

就是說,家庭是小國;國是一個大家。

無數個家庭組成一個國家。

把國比成一個肌體,那麼一個個小小的家庭就是這個肌體的細胞。

只有每個細胞都健康了,才能確保肌體的健康。

當然,肌體的每個細胞也是需要營養來保證細胞的正常運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人而無信,一無是處啊。

信爲什麼這麼重要?這段話把人而無信解釋得非常到位了,讀著真是觸目驚心哪。

沒有信的人,是要衆叛親離、滅國毀家的。

朱子語類:人無信則語言無實,何處行得?處家則不可行於家,處鄉黨則不可行於鄉黨,與「言不忠信,雖州里行乎哉」之意同。

朱子語類的解釋,也是人而無信,寸步難行的意思。

朱子集註:「大車,謂平地任載之車。

輗,轅端橫木,縛軛以駕牛者。

艾國:觀畫者如品其人 曰:觀畫者如品其人,人有二相,一者表相,二者內相,畫亦如是,如近人有名家分內美外美者。

又古曰「六法」,其氣韻生動者即說內相,餘五法表外相。

然外相易識,內相不易識,唯飽學多聞方可正辨。

如世長者閱歷自深,行人至前,舉足一二,已知八分,亦如小兒於母前,思行無藏,獼猴於世尊前,行跡畢露。

 故畫之於目,首感其氣,以定品性,次觀表相,而明所緣。

小學生不及格試卷火了,爸媽混合雙打,語文老師:孺子不可教也! 小學生不及格試卷火了,爸媽混合雙打,語文老師:孺子不可教也!大家都知道每年高考都會有流傳出來的0分作文,其實都是網絡寫手用來譁眾取寵的,但是下面的這些小學生0分作文是真的皮,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小學生的0分作文,你服不服? 《山西家規家訓精選》——司馬光之《溫公家范(節選)》 《大學》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爲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