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在教育中發揮作用?老師才是那把關鍵的鑰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拜訪學校行程第三站是Gordon College ,以色列最早的師範大學,1953年建立,3500名在校個學生,也是以色列第一個建立多文化教育中心(猶太人、阿拉伯人、基督教等)的大學,其中一個宗旨是希望培養教師擁有對不同種族、不同宗教學生的教學能力,學校倡導學生們積極參與全球事務,因此設立了國際關係合作事務中心,校方組織老師們在全球實踐各類項目:如在烏克蘭幫助教學特殊兒童;以及剛做的一個項目「Do It 」,促進兒童個人成長,幫他們爭取權利,另外也建立了大屠殺中心和反對種族歧視項目組。

這個學校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們「培養下一代教師」的理念:在新時代需要的教師職責是什麼,什麼樣是新的教師?

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們都非常清楚未來對人才的需求已經發現重大改變,而老師是教學行為中重要的主體之一,對新型教師的培養同樣意義重大。

在Gordon College 的未來學習中心,校方給我們展示了培養未來教師的方式之一:運用科技融入教學,一位大二的學生同樣給我們上了一堂體驗課,老師持pad,學生用自己的手機即可,工具用的是Nearpod,令我詫異的是,整個教學環節並沒有因為工具和軟體而破壞體驗,互動效果很好,核心在於老師對於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教學過程的把控,非常流暢,毫無違和感。

課程結束之後,我個人最大的感受是:有什麼樣的文化,便有什麼樣的老師,也就有什麼的孩子。

在國內,也有做得好的地方,比如去年,教育部成立「中國教師引航工程」,計劃以新技術、新課程和新模式先期培養出1萬名教研員中,成為教育理念和教育科技的首批應用者,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破壁者。

除此之外,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啟動「教師在線教育」課堂研究,以及教師「在線教育技能認證」等項目,教師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在線教育技能學習。

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曾德華表示:「中國教育信息化從基礎設施、數字資源、人才培訓、關鍵技術及標準等方面都有了 長足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關鍵的發展期。

然而,教育信息化發展至今仍面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例如,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模式及有效應用機制尚未形成,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仍不夠深入,教育裝備使用率低,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無法滿足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需求等。

早在2013年,教育部已印發《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要求至2017年底完成全國1000多萬中小學 (含幼兒園)在職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此次培訓將作為教師評優、評定職稱、評級的基本條件;2014年10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專項督導檢查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對教育信息技術未來發展規劃、資金保障、人才培養、監督實施等制定規範,保障了教師信息技術通識技能的順利開展與實施。

所有的改革都將在艱難中前行,永遠對未來充滿信心。

從2014年下半年起,芥末堆陸續走過了美國、英國、卡達、以色列、日本、韓國、巴西。

帶著好奇心,去看每一個國度的教育現狀和教育科技的發展,取長補短的同時也帶著困惑,試圖回答開篇的問題: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科技如何在教育中發揮作用?」

嗯,我想,首先,我們得做到「think out of the box」。

2、芥末堆不接受任何軟文投放以及公關費、車馬費,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告訴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蘇州:「未來教室」支撐教學變革

「中國教育信息化在線」每周五開設「案例分享」欄目,主要分享推廣教育信息化成功案例經驗供大家交流學習。歡迎踴躍投稿,優秀的案例有機會在《中國教育信息化》雜誌上發表。選題討論QQ:15406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