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為移民學生量身定製的英語課這樣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至今還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仍在以一定規模接受移民的國家,每年世界各地區數百萬計的移民湧入美國,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學齡兒童。

他們成為學校校園中特殊的群體——「ELL」,即英語為非母語的英語學習者(English language learns),這一定義是與美國本土的學生(Native students )相對應的。

這些學生中,母語是西班牙語的人數最多,其次是阿拉伯語,第三名是中文。

對於ELL學生來說,語言障礙是融入美國文化和社會的最大障礙,也是影響他們學業水平的關鍵因素。

一方面他們的英語水平遠遠低於本土學生,無法自如地交流、表達和閱讀,無法正常地學習英語課程;另一方面,如果語言關不過,所有課程的學習都會有困難。

語言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如果學生的語言問題得不到關注,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學生長期得不到語言輔導支持的話,會無法跟上學習進度,在學校中就會感覺是「失敗者」。

文化融合問題、語言壁壘會導致他們無法融入美國社會,還會引發種族和社群的割裂。

再如就業問題,語言是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如果語言不行,他們根本無法就業。

因此美國學校很重視ELL學生的英語針對性教育和輔導,專門為他們設置了一門獨特的課程:ELD(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課程,也就是英語學習者課程。

州和聯邦在法規和指導原則中規定,各個學區必須對所有母語非英語學生的英

語能力進行評估。

當移民學生剛到學校時,必須接受母語背景調查,如果母語為非英語的話,要接受語言發展測試,這個測試由學校語言服務協調員(LAC)負責,他會和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包括聽說讀寫各方面的內容,協調員根據測試評分標準為孩子打分,事後輸入州ELD學生信息庫。

系統會根據輸入的各項分數,形成一份個人報告,並給出最終的評價等級:高級、中級和初級,確定學生是否要參加ELD課程,參加哪個等級的課程。

ELD課程的特點是輔助沉浸式英語教學,常常是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英語語言教學,也就是開發和設置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英語分層課程,注重培養英語口語、聽力、閱讀和寫作技能等特殊教學;還有一種就是內容依託式教學,類似於學科內容區域教學,如數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學科中的語言特殊輔導和教學,整合各種輔助策略來使內容易於理解並學習特定內容領域的學術語言。

在鮑德溫·斯托克小學,我們觀摩了一節三到五年級的學生在一起的ELD英語課,這些學生的英語水平屬於初級,分成兩個組,交替學習,類似複式的教學。

一個組在老師帶領下學習和操練時,另一個組在電腦上進行自主學習,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單詞、語音等的強化練習,然後兩組交換。

我們看到語言能力較強的一組朗讀課文,回答老師的問題,以此來檢測其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並鍛鍊學生的英語語言聽說能力。

老師還對學生前一天回家作業進行逐一輔導,尤其是有大小寫、標點、拼寫、語法錯誤的,都一一說明、及時糾錯。

還有一組語言能力較弱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關於物質形式的三個英語單詞: solid、liquid、gas。

老師通過解釋、舉例等方式,讓學生理解這三個詞,並掌握它們的發音,會正確朗讀。

在老師的提示下,說說What is solid? What is liquid? What is gas?並用樹狀圖的形式將這些內容歸納整理。

與同年級的英語課相比, ELD課程的語言訓練低起點多反覆,並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將語言學習融入真實的生活場景,凸顯語言的工具性和實用性。

在課堂中,教師還會運用遊戲、角色扮演、對話、競賽等方式,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詞彙是英語交流和學習的基礎,對於學科內容的理解和教學活動指令的理解及完成也非常重要,因此在ELD課程中,詞彙受到高度重視。

英語學習者可能在一個階段後口語變得非常流利,能夠與人交流,然而要掌握學科中的專業詞彙卻不是那麼容易,至少得花費較長的時間。

學術詞彙是指學校中各學科共有的常用詞彙,常常指的是教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是指令或概念性質。

它不同於高頻的生活用語,也不同於晦澀的技術詞彙,而是師生在學科教學活動中常用的詞彙,具有學科普適性。

有些州以不同年級或不同學科為維度制定詞彙表,讓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教學和運用這些詞彙。

如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教育部開發了各年級核心學科的學術詞彙,如:五年級的英語學科為284個,數學學科為140個;六年級英語是277個,數學是142個;而七年級英語為258個、數學為154個。

學校會根據教學的進度或內容選定階段性的學術詞彙,如每周學術詞彙、每月學術詞彙等等,幫助教師融入學科教學。

這些學術詞彙就是學科內容的主要概念,也是所有課程學習的工具詞彙,對於英語學習者的學科學習至關重要。

將學術詞彙的學習和理解融入了其他課程或學科的學習,使得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反之,也良性地促進學科的學習。

一項研究表明,英語學習者至少需要4到10年才能和同齡的母語學習者達到同樣的學術水平

因此學生定期的測評、跟蹤分析和螺旋式教學變得尤為重要。

每過一個階段,語言服務協調員就會了解學生的語言發展情況;組織學生參加統一的寫作和閱讀評估系統,綜合他們的ELD測試成績、統考成績及任課教師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鑑定,來決定這位學生是否可以結束ELD課程,回歸正常學習。

而且,即使這些學生不再被認為是一名英語學習者,他的或她的學習成績將被跟蹤四年之久,直到他們的英語水平完全達成駕輕就熟的程度。

當一個學生來到人生地不熟的他鄉,會遭遇到很多困難,語言障礙是其中最容易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很多影響的因素。

如果他們的語言得不到特殊的輔導和照顧,學校缺乏針對性的課程,那他們永遠會成為他鄉的「陌生人」。

美國學校對於ELL學生的關注,充分體現了教育的「溫度」。

人性化的ELD課程,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起點,設計量身定度的學習課程,使得提高語言水平和學習能力,融入主流語言,這也是教育均衡的一種體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零基礎成年人如何學英語

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因此,中國孩子開始上英語課的時間從小學四五年級提前到了幼兒園,掌握英語技能如何幫你獲得職業優勢的傳說越來越多。時至今日,「英語四六級」似乎已經成了簡歷里無需過多...

英語通用語視角下語用教學的新思維

本文基於個人研究和教學,以交際教學法為指導,重新考察了語言、教學者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探討了在外語和通用語兩種不同框架下英語學習的標準和規範之間的差別,最後詳細描述了筆者使用通用語框架開展的...

走進中國十佳全日制外語培訓學校:珠海iBS外語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競爭日漸激烈,應聘好的工作除了學歷條件,還需要一些語言技能與外國商家打交道。越來越多人想通過學習實現本身的自我價值,希望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可是由於自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