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混凝土施工工藝標準及施工流程工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適用範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中大型設備基礎、高層建築箱基底板等超厚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
施工準備
原料的要求
水泥:優先採用水熱化低的礦渣矽酸鹽水泥、火山灰矽酸鹽水泥,水泥應有出廠合格及進場實驗報告。
砂:優先選用中砂或粗砂,為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含泥量嚴格控制在2%以內。
石子:選用自然連續級配的卵石或碎石,粒徑5~40mm,為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含泥量嚴格控制在1%以內。
水:宜採用用飲用水。
如採用其他水,其水質必須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89)的規定。
外加劑:其摻量應根據施工需要通過實驗確定,質量及應用技術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外加及應用技術》GB50119等和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
主要機具
混凝土上攪拌設備
混凝土自動計量設備,混凝土攪拌機,裝載機,水箱、水泵。
混凝土運輸設備
混凝土攪拌罐車、混凝土泵車、布料機、機動翻斗、手推車、串筒、溜槽。
混凝土振搗設備
插入式振搗器、平板振搗器。
混凝土測溫設備
電阻型測溫儀、熱電偶測溫儀、玻璃溫度計、濕度儀。
作業條件
編制混凝土澆築方案,制定施工指示圖標,確定流水分段劃分,澆築程序、原材料運輸、混凝凝土配料、輸送、澆築、搗固方法以及設備移動,施工平面布置等。
準備好混凝土攪拌、運輸和澆築機具設備,並進行一次全面檢修,按施工平面布置圖進行安裝就位和試運轉,施工需要用具亦按數量做好準備,放在規定地點備用。
基礎鋼筋已綁紮完畢,並已經驗收,內外模板已支設好,並支撐牢固,板縫已堵嚴,並塗刷隔離劑,在模板上已彈好混凝土澆築標高線。
配置混凝土用的水泥、砂、石及粉煤灰、外加劑等材料,經檢驗質量符合有關標準要求,並準備足夠數量,能滿足混凝土連續澆築的需要,實驗室已按實際材料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根據混凝土澆築方案,搭設好進入基坑的腳手馬道和澆灌腳手平台。
檢查覆核基礎軸線、標高,大面積澆築的基礎,每隔3m左右釘上水平樁。
作業人員
主要作業人員:機械操作人員,混凝土工。
施工人員應經過專業安全和技術培訓,並接受了專項施工技術交底。
操作工藝
大體積混凝土防裂措施
選用中低熱水泥,摻加粉灰煤,摻高效緩型減水劑,均可以延遲水化熱釋放速度,降低熱峰值。
摻入適量的U型混凝土膨脹劑,防止或減少混凝土收縮開裂,並使混凝土至密化,使混凝土抗摻型提高,再滿足混凝土泵送的條件下,儘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石子,儘量降低砂率,一般宜控制在42-45%之間。
在基礎內預埋冷卻水管,通循環低溫水降溫。
控制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和澆築溫度,冬季在不凍結的前提下,採用冷骨料,冷水攪拌混凝土,夏季如當時氣溫較高,還應對砂石進行保溫,砂石料場設簡易遮掩裝置,必要時向骨料噴冷水。
混凝土攪拌要按配合比嚴格計量,要求車車過磅;裝料順序:石子→水泥→砂子;如有添加劑時,應與水泥一併加入;粉沫狀的外加劑同水泥一併加入,液體狀的與水同時加入。
為使混凝土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得少於90秒鐘,當冬季施工或加有添加劑時,應延長30秒鐘。
混凝土自攪拌機卸出後應及時運送到澆築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的「離析」,水泥漿流失、塌落度變化和產生初凝等現象,如有發生應立即報告技術部門採取措施。
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後到澆築完畢的延續時間,不超過《規範》規定的時間。
混凝土水平運輸採用混凝土攪拌罐車或裝載機,垂直運輸採用混凝土泵車。
泵送混凝土必須保證混凝土泵能連續工作,如發生故障停歇時間超過45分鐘或混凝土已出現「離析」現象,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它方法沖洗凈管內殘留的混凝土。
大體積混凝土澆築: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築方法分三種類型:(1)全面分層法(2)分段分層法(3)斜面分層法。
斜面分層法:混凝土澆築採用「分段定點,循序推進、一個坡度、一次到頂」的方法——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澆築方法,能較好地適應泵送工藝,提高泵送效率,簡化混凝土的泌水處理,保證了上下層混凝土不超過初凝時間,一次連續完成。
當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端部模板時,改變混凝土的澆築方向,即從頂端往回澆築。
分段分層法:混凝土澆築時採用分層分段進行時,每段澆築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程度決定,一般分層高度為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25倍,最大不得超過500mm。
混凝土澆築時,嚴格掌握控制下灰厚度、混凝土振搗時間,澆築分為若干單元,每個澆築單元間隔時間不超過3小時。
大體積混凝土振搗和泌水處理:
每澆築一層混凝土都應及時均勻振搗,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
混凝土振搗採用趕漿法,以保證上下層混凝土接茬部位結合良好,防止漏振,確保混凝土密實。
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約50毫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槎。
平板振動器移動的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範圍,以振實振動部位的周邊。
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適當的時間內給與兩次振搗,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握裹力。
兩次振搗時間間隔宜控制在2小時左右。
混凝土應連續澆築,特殊情況下如需間歇,其間歇時間應儘量縮短,並應在前一層混凝土凝固以前將下一層混凝土澆築完畢。
間歇的最長時間,按水泥的品種及混凝土的凝固條件而定,一般超過2小時就應按「施工縫」處理。
施工縫處理:混凝土的強度不小於1.2Mpa,才能澆築下層混凝土;在繼續澆混凝土之前,應將介面處的混凝土表面鑿毛,剔除浮動石子,並用清水沖洗乾淨後,再澆一遍高標號水泥砂漿,然後繼續澆築混凝土且振搗密實,使新老混凝土緊密結合。
混凝土的泌水處理:斜面分層法澆築混凝土採用泵送時,在澆築、振搗過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漿將順坡向集中在坡面下,應在側模適宜部位留設排水孔,使大量泌水順利排出。
採取全面分層法時,每層澆築,都須將泌水逐漸往前趕,在模板處開設排水孔使泌水排出或將泌水排至施工縫處,設水泵將水抽走,至整個層次澆築完。
大體積混凝土養護和測溫:
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採用保濕法和保溫法。
保濕法,即在混凝土澆築成型後,用蓄水、洒水或噴水養生;保溫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後,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材料養護或採用薄膜養生液養護。
在混凝土結構內部有代表性的部位部置測溫點,測溫點布置應在邊緣與中間,按十字交叉布置,間距為3-5m,沿澆築高度應布置在底部中間和表面,測點距離底板四周邊緣要大於1米。
通過測溫全面掌握混凝土養護期間其內部的溫度分布狀況及溫度梯度變化情況,以便定量、定性地指導控制降溫速率。
測溫可以採用信息化預埋傳感器先進測溫方法,也可以採用埋設測溫管、玻璃棒溫度計測溫方法。
每日測量不少於4次(早晨、中午、傍晚、半夜)。
冬期施工:
冬期澆築的混凝土摻負溫複合外加劑時,應根據溫度情況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負溫外加劑。
且在使用前必須經專門試驗及有關單位技術鑑定。
冬期施工前應制定冬期施工方案,對原材料的加熱、攪拌、運輸、澆築和養護等進行熱工計算,並應據此施工。
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污垢。
運輸和澆築混凝土用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
運輸澆築過程中,溫度應符合熱工計算所確定的數據、如不符時,應採取措施進行調整。
採用加熱養護時,混凝土養護前的溫度不得低於2℃。
整體式結構加熱養護時,澆築程序和施工縫位置,應能防止發生較大的溫度應力,如加熱溫度超過40℃時,應徵求設計單位意見後確定。
混凝土升、降溫度不得超過規範規定。
混凝土試塊除正常規定組數製作外,還應增設二組與結構同條件養護,一組用以檢驗混凝土受凍前的強度,另一組用以檢驗轉入常溫養護28d 的強度。
質量標準
主控項目
原材料
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並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GB 175等的規定。
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矽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進行復驗,並按復驗結果使用。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檢查數量:按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等級、同一品種、同一批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袋裝不超過200t為一批,散裝不超過500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少於一次。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混凝土中摻用外加劑的質量及應用技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範》GB 50119等和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當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劑時,混凝土中氯化物的總含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 50164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鹼的總含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和設計的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原材料試驗報告和氯化物、鹼的總含量計算書。
混凝土攪拌及澆灌
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用於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築地點隨機抽取。
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當一次連續澆築超過10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記錄及試件強度試驗報告。
對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結構,其混凝土試件應在澆築地點隨機取樣。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應少於一次,留置組數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試件抗滲試驗報告。
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混凝土運輸、澆築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築,並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築完畢。
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後,澆築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
一般項目
原材料
混凝土中摻用礦物摻合料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等的規定。
礦物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和進場復驗報告。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細骨料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注: 1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顆粒粒徑不得超過構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過鋼筋最小凈間距的3/4。
2 對混凝土實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且不得超過40mm。
拌制混凝土宜採用飲用水;當採用其他水源時,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
檢查數量:同一水源檢查不應少於一次。
檢驗方法:檢查水質試驗報告。
混凝土施工
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前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確定。
施工縫的處理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
後澆帶的留置位置應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確定。
後澆帶混凝土澆築應按施工技術方案進行。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採取有效的養護措施,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在澆築完畢後的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並保濕養護;
混凝土澆水養護的時間:對採用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於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於14d;
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於濕潤狀態;混凝土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
採用塑料布覆蓋養護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並應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
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注: 當日平均氣溫低於5℃時,不得澆水;
當採用其他品種水泥時,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應根據所採用水泥的技術性能確定;
混凝土表面不便澆水或使用塑料布時,宜塗刷養護劑;
對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應根據氣候條件按施工技術方案採取控溫措施。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
允許偏差項目
特殊工藝或關鍵控制點的控制:
質量記錄
水泥出廠質量證明書及進場複試報告
石子試驗報告
砂試驗報告
摻合料出廠質量證明及進場試驗報告
外加劑出廠質量證明及進場試驗報告、產品說明書
混凝土試配記錄
混凝土試塊強度試壓報告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設計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混凝土施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混凝土施工日誌(含冬期施工記錄)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降溫收縮裂縫:
採用水化熱低的材料。
在保證混凝土不出現施工縫的前提下,儘量延緩上層覆蓋下層表面的時間,使混凝土內部熱量得以充分散發。
澆築時,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如超過2m時則必須採用下串筒等措施。
表面溫度裂縫:
基礎混凝土終凝前進行表面二次抹壓,以消除其早期硬化過程中產生的表面硬化收縮裂縫。
蜂窩:
混凝土攪拌時嚴格控制配合比,經常檢查,保證材料計量準確。
混凝土應拌合均勻,顏色一致其延續攪拌最短時間按相關規範執行。
搗實混凝土拌合物時,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應大於其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器至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振搗器有效作用半徑的1/2。
縫隙夾層: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繼續澆築混凝土前,應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鬆動石子或軟弱混凝土層,並充分濕潤和沖洗乾淨,殘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應予清除。
在澆筑前,施工縫宜先鋪抹水泥漿或與混凝土相同的減石子砂漿一層。
成品保護
安裝模板和澆築混凝土時,應注意保護鋼筋,不得攀踩鋼筋。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一般不小於50mm.其鋼筋墊塊不得遺漏。
冬期施工應覆蓋保溫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凍。
拆模時應避免重撬、硬砸,以免損傷混凝土和鋼模板。
冬期施工在已澆的模板上覆蓋時,要在鋪的腳手板上操作,儘量不踏腳印。
環境因素辨識及控制措施
註:表中內容僅供參考,現場應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辯識。
小夥伴想獲得關於工程造價的課程,在評論區回復關鍵詞「建築雲學院」更多工程造價課程。
私信小編,關鍵詞:工程造價可獲得建築雲學院VIP,免費觀看建築雲學院所有關於造價的課程
技術交底——磚混結構混凝土施工
磚混結構混凝土施工本工藝規程適用於磚混結構,外磚內模、外板內模的構造柱、圈樑、板縫等混凝土澆築工藝。一、材料要求1水泥:用32.5~42.5級礦渣矽酸鹽水泥或普通矽酸鹽水泥。2砂:粗砂或中砂,含...
來學習下獨立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要求
一、 施工準備(一) 作業條件1、 辦完地基驗槽及隱檢手續。2、 辦完基槽驗線驗收手續。3、 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準備好試驗用工器具。(二) 材料要求1、 水泥:水
技術交底——地下室混凝土澆築
地下室混凝土澆築本工藝規程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地下室混凝上施工。一、材料要求1水泥:品種應按設計要求選用,其強度等級不應低於32.5MPa,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的水泥,並不得將不同品種或不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