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主流英語教學法,歷時200餘年,毀人不倦的同時又成就了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學外語,方法用錯毀半生,但這不是你的錯,誰也不是天生就會說外語的,都是被老師和學校教出來的,只是語言的教學方法也是幾百年來一點點摸索出來的,就看你趕在哪個時代,擁有多少資源,自己是哪種人,才有可能受教於最好的,也最適合你的外語教學方法。
對於已經走出校門,離開老師,獨自學習英語的人們,是否該審視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是否真的高效?是否可以藉助英語的快速提高改變未來的你?
按時間排序的英語教學法主要流派
一、語法翻譯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語法翻譯法可謂是外語教學中最古老的教學體系,它提倡用母語教授外語,以翻譯為基本手段,強調語法的中心地位,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強調閱讀原著和名著,不注重口語。
是否有一種極為熟悉的感覺?好像是從新中國建國以來到現在一直不曾放棄的教學方法吧?有多少代人是在這種教學法之下成長起來的?這種教學法造就了多少英語達人和高級翻譯?
這種教學法造就了多少英語達人和高級翻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種教育法造就了浩如煙海的「啞巴英語」。
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案例,他不是英語專業畢業,但讓他考專八,托福,托業,都沒有任何問題,裸考就能過,憑藉的卻只是高中英語打下的堅實功底,但他只會考試,不會交流,在工作中與外國人打交道總是磕磕絆絆……
話說,我們的學校用18世紀的古老方法培養了七零後、八零後和九零後,乃至零零後,是否有種集體穿越的趕腳?
二、直接法 Direct Method
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教外語的方法。
這種方法的產生有其特殊歷史背景,在19世紀的歐洲,各國爭相拓展殖民地,他們需要奴化教育,也不屑去學殖民地的語言,自然用教母語的方式去教外語,所以這種方法是完全不用母語的,只通過指示實物,圖畫或演示動作來講解。
可想而知,這種方法能教出什麼高深的語言來?就好像兒童咿呀學語一般,根本說不出邏輯豐富的句子來,因為這種方法是沒有辦法用外語講授外語語法的,他們只能讓學生背誦句子,機械地背誦,根本不求分析句子和詞與詞的關係。
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快速培養出一批聽說能力很好的學生來,至少符合當時的社會需求,殖民地的人能聽懂他們歐洲人的簡單指令就夠了,就像培養一批文盲一樣,能聽懂他們說什麼,能回答他們要問的問題,僅此而已,至於讀和寫,那從來都是有錢人上學校之後的結果,跟窮人無關。
那麼,而今這個年代,還在用這種方法教英語的學校和機構以及老師是否該反思一下?你們這是在教文盲嗎?這種方法教幼兒還可以,用來教小學生都是褻瀆!
三、聽說法 Audio-Lingual Method
顧名思義,這種方法注重的也是聽和說,但這種方法不是歐洲人發明的,而是美國人發明的,也不是基於特殊的時代要求,而是基於理論基礎建立起來的,即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下的結構主義語言觀。
行為主義源於英國心理學的聯想說(associationism),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反應(stimulus-response)的過程。
而結構主義語言觀把語言看成是一種行為,是一系列的刺激-反應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行為。
顧名思義,結構主義語言觀就只注重語言的結構,說白了就是形式,而忽視了意義的研究。
所以,可以想見,基於這種理論發展而來的外語教學方法能是個完備的教學法嗎?
但不管怎麼說,聽說法都要比直接法進步得多,至少它不會完全避免母語在教學中的使用,也不再背句子了,而是背句型,並第一次把語言技能分成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只不過,它強調聽說為先,而後以讀寫來鞏固聽說效果,教學效果倒是不錯,但這種教學法培養出來的學生有一個缺陷,因為讀寫的滯後,所以對單詞在不同語境的意義掌握不夠靈活,影響交際,致使學生後勁不足。
換句話說,聽說法可以培養出來一個小學生,但還不足以培養出來一個中學生,就更別說是大學生了。
如果你發現你的英語遇到了瓶頸,那麼是否該反思一下是否你用的是聽說法?若是的話,你可以考慮換換方法了。
四、情景法 The Situational Approach
情景法又稱視聽法,顧名思義,就是要視覺聽覺相結合,以情景為中心,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其理論基礎跟聽說法一樣,只不過多了完形主義心理學的影響。
完形主義心理學,顧名思義,強調完形。
可不是完形填空,是強調整體性。
情景法除了與視聽法一樣注重聽說忽視讀寫之外的一大進步就是這個「完形」。
情景法通過一組組圖像和一段段完整的對話,使語音,語調,詞彙,語法在對話中被整體感知,隨後再進行單項訓練。
其教學順序與我們中國學生熟悉的順序剛好相反,乃是「對話——句子——單詞——單音」。
教學過程分為感知,理解,練習,活用四個步驟。
聽起來有沒有一種高大上的趕腳?
有沒有感覺好像是在教我們看美劇,看美劇,看美劇?
但親們看了美劇多少年了?多少部了?英語長進了多少呢?
好像看美劇扔不掉中文字幕的人還是浩如煙海,無窮無盡吧?
情景法的缺陷就在於它過分強調整體感知,忽視語言的精確分析和分解,並排斥母語在學習中的作用,一個外教配上一百部美劇能培養出來一個語音語調十分端正的學生,卻培養不出來一個翻譯,甚至培養不出來一個能寫好論文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中國留學生在外國僱人寫論文的原因之一。
五、認知法 Cognitive Approach
認知法又被稱為「認知-符號法」,它算是對前三種教學法的顛覆,因為它反對聽說為先,卻也有對最古老的語法翻譯法的敬意,因為它重視語法,允許使用母語教學。
認知法基於的理論也完全不同於前三種教學法,而是認知心理學理論下的轉換生成語言觀,這種觀點認為語言學習是大腦積極思維的結果,所以認知法主張發揮學習者的智力作用,通過有意識地學習語音,詞彙和語法知識,理解發現掌握語言規則,並能從聽說讀寫四方面全面地,創造性地運用語言。
那麼問題來了,認知法重在認知,對學習者的智力水平是有要求的,所以這種方法是不適合初學者的,更不適合幼兒英語教育,初學者一竅不通,難以認知,幼兒智力低下,也難以認知,所以這種方法只對有一定外語基礎的人有用。
值得一提的是,認知法在對待學生的錯誤的態度上很是開放,只要不影響交際的錯誤都不予以糾正,與聽說法嚴格糾正錯誤的特點形成鮮明對比。
有人覺得只要不影響交際,錯誤可以忽視,以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人覺得若是看到錯誤不糾正的話,勢必會讓學生對錯誤使用語言形成習慣。
至於誰對誰錯,我個人覺得要看學生處於什麼階段,若是剛開始學用英語交際,羞於開口,或可不必糾正錯誤,但若已經越過心理障礙,能隨意表達觀點,就得時時刻刻注意其錯誤,幫他糾正,讓他改正成正確的,地道的英語表達。
六、交際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際法又稱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
從這個教學法的諸多名稱上來看,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教學法側重的是什麼,是交際,是意念,是功能。
也就是說,這個教學法側重的是交際功能,是語言的實際意義,是如何真實有效地使用外語。
又感覺高大上了有木有?
交際法是基於社會學理論下的功能主義語言觀,在吸取以上所有教學法的優點之後創造的,其精髓是讓學習者處於情境之中,身臨其境地感受氛圍,用英語進行交際。
親們可以想像一下如何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外語的氛圍?最好是在國外住著,慢慢就學會了是嗎?
如果真的這麼簡單的話,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留學生依舊不能像native speaker那樣流暢地說英語呢?
大家是否感覺困惑了呢?
不止是你困惑,我也很困惑,使用這種教學法的人也很困惑,沒有人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因為根本就沒有找出問題的所在。
這個教學法,把所有高大上的東西擺出來之後卻沒有具體實施方案,只說以語言功能項目為綱,但這個語言功能項目如何確立?確立語言功能項目的標準是什麼?不同的第二語言教學需要多少語言功能範疇?如何科學地安排功能項目的科學順序?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那麼這個教學法就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空談,或者說,是以上諸多教學法的大雜燴!因為沒有細化到根本,所以沒有實踐基礎,便也只是水中月,鏡中花,美則美矣,僅此而已。
七、任務型教學法 Task-based Language
如果說交際法給人一種懸在天上的感覺,那麼任務型教學法就讓交際法落在了地面上,踏踏實實地為學外語的人民服務。
我這樣說,是因為任務型教學法就是交際法的發展,繼承了交際法的全部優點,也就是繼承了以往所有教學法的全部優點,而在具體實施上又給出了明確的理論和方法,即「在做中學」的理論,和設置任務的方法。
任務的類型
上圖中的六種任務類型只是最基本的,更複雜的任務是需要更有頭腦和責任心的老師來設置的。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任務教學法好是好,但有一個高度的要求很難達到,那就是要求實施教學的老師教學能力很強,教學水平很高才行。
因為所有的任務設立要具有真實性,功能性,連貫性,可造作性,實用性和趣味性。
這種要求放在每一天每一堂課上的教學上並不容易,沒有高水平的教學能力的老師很難做得到。
所以,至少在目前這個世界來講,很難保證依靠這種方法來大面積地提升教學質量,只有極少部分的好學校會有這樣的老師教人外語,那麼普通人想用這種方法來學外語怕是不大可能,說穿了,好東西,包括教學法,也得是非富即貴的人的特權。
縱觀兩百餘年的主流英語教學法,我們是否感覺到一絲困惑,英語究竟該如何學才最高效?
我說一句因人而異,大家可別噴我。
真的是因人而異,比如非富即貴之人可以選擇任務型教學法,嬰幼兒可以選擇直接法,小學生可以選擇聽說法,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人可以選擇認知法,能出國的人可以選擇情景法,想當翻譯的人也得選擇語法翻譯法……
上一段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我大腦思考的。
只是,上一段里概括不了一個問題,就是學英語是終身事業,你要如何根據自身情況終身學習英語?
當然了,如果可以,有人想要嬰幼兒時接受直接法,小學時接受聽說法,中學時接受認知法,出了國之後再情景法,將來相當翻譯,再接受語法翻譯法,如此一來,即便不是大富大貴之人,也能學好英語。
但這法子真的可行嗎?
誰都想在嬰幼兒時期被進行直接法的教學,但一來要求家境殷實,父母能從小就把你放在純外語環境中,二來其實也未必是好事,因為人總要有一個思維語言,如果因為直接法而擾亂了思維語言的建立,當真是得不償失,一個思維混亂的人,語言再好,也是沒有邏輯,除了會外語,還會什麼呢?
至於聽說法,認知法和情景法,甚至是任務教學法和語法翻譯法,我覺得只要你覺得你有條件這樣學,你需要這樣學,就選其中一個方法來學,當然這是對我們成人而言。
學校以內的學生們,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家長提供的條件,和學校的辦學理念,還有老師的教學水平,他們沒得選,就像國家也不想再用最古老的語法翻譯法來教學,但卻苦於沒有足夠的聽說能力強的老師來教學,更沒有那麼多資金為每一個學校的每一個班級都配備外教。
所以成人的我們可以為自己定製專屬於自己的教學方式來自學英語。
比如有些人出於工作需要,就只需要聽說,那就聽說法打頭,而後情景法,哪天遇到讀寫的需求,再研究認知法和語法翻譯法,而那個對老師要求極高的任務型教學法,若是你並非大富大貴之人,那麼就只能把你自己變成那個善於編制符合學習需求和效果的任務的老師,自己給自己布置任務,自己教自己學會最地道精準的英文。
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弊端和優點,而每一個學英文的人都有其個體差異性,但只要想學好英語,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將是殊途同歸,因為只要學外語到瓶頸期,想突破的人自然會尋求更好的辦法,那麼這些教學法就可以成為我們突破瓶頸的利器,自己缺失什麼,就用對應的教學法補充什麼,在而今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學英語已經不是難事。
各種英文網站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真實原文可供閱讀,各種視頻節目可以讓我們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口語,各種app幫助我們找到機械訓練的途徑,在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老師帶領你繼續前行了,出了校門的學生學習在前路上應該為自己點燈照亮前途。
縱觀這七種外語教學法,我們其實會發現,想把英語真正的學好,聽說讀寫,樣樣得學,不但要從整體感知語言,還要深耕細作每一個語言點,方能在英語一途上越走越遠……
文/Yolanda巒音(簡書作者)
以上,感謝閱讀~如果想學說一口洋腔洋調的英語,可關注我的微信公號【豎起耳朵聽】裡面還有英語角噢~皮卡丘等你來撩!
海歸「學渣」自述:英語從24分到120分!我只是轉變了思維!
很多家長加了我微信過來,都在問我:「老師!謝謝你給我的記單詞的英語記憶法,很實用,我孩子背單詞又快有準,可是英語還是不會學,到底應該怎麼學呢?我看書上說有種英語思維,說得很玄乎,到底如何做,才能...
談教材教法中的情境教學法
在很多地區的招教考試中,常常會涉及到教學法這樣的題目,這種題型的考試要麼是以選擇、填空、簡答的直接考察形式出現,要麼是以教學設計、案例分析這種大題的間接考察形式出現。那麼,何為情景教學法?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