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這四步,讓你變身「讀書達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只要找對方法,從一年只能讀完三本書,到年閱讀量300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從2014年開始,央視每天都會播放一條以「讀書」為主題系列的公益廣告,旨在大力倡導全民閱讀,使閱讀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
我們知道有很多名嘴主持,比如:白岩松、楊瀾、汪涵等等,還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明星,比如:陳道明、胡歌、徐靜蕾、俞飛鴻、劉若英等人,都是非常喜愛閱讀的。
在廣告中,有句宣傳語是: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只要認識字的大概都可以說會讀書吧,但是會讀書不等於就善於讀書哦。
我愛人很喜歡下廚做菜,當我聽他說曾經花錢特地去培訓學習過時,還嗤之以鼻,調侃他說就平時炒炒家常菜至於嗎。
後來,當第一次嘗到他做的菜時,同樣一盤炒生菜,從色香味各方面,就是做得比我和我爸媽的好吃。
同做菜一樣,讀書也是講究方法和技巧的,當你找到、掌握和運用了這些讀書的方法和技巧時,那就是善讀書了。
那麼何為善讀書呢?也許有人會說一年讀書300本,閱讀速度快就是善讀書。
那麼讀書這麼快這麼多,你都記住書中的內容了嗎?假使都記住了,那麼你有學以致用,讓這些知識產生價值嗎?
如果這些你都沒有做到,或者此時在閱讀過程中也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和困惑,那麼我推薦你看看大岩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相信看完後你會和我一樣在書中找到答案的。
大岩俊之,曾擔任4家公司的法人銷售,個人銷售業績始終保持第一。
後來獨立創業,期間曾創下年閱讀量300本書的記錄,但是卻完全記不住書中的內容;於是開始反思,研究自創了速讀法、讀書記憶術等閱讀方法,並自我實踐,從此能夠牢記讀過的每本書的重要內容。
在閱讀的過程中,他根據自己的目的,來選書,看書,以及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最終實現了目標,成為了一名研討會講師。
《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就是大岩俊之根據自己多年來的閱讀經驗和親身實踐所著的,此書只有短短的162頁,共有五個章節,分別是:如何提高閱讀效率、如何做好讀書筆記、如何牢記書中內容、如何將書中內容學以致用,以及讀書對作者本人產生怎樣影響的實例分享。
各個章節環環相扣,串聯起來就是一整套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作者希望讀者看完本書後,能夠運用書中的這套方法和技巧,讓讀書這件事從事倍功半變成事半功倍,在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還能將書中的知識轉化成能力,為我所用。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大岩俊之的腳步,來詳細解讀本書中介紹的這套讀書方法吧!
一、如何高效閱讀
所謂高效閱讀,那就是不僅要讀的快,還要理解並吸收書中的內容。
比如我以前很喜歡看小說,從剛開始看完一本書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到後來是三天,最後是一天甚至幾個小時就看完了,這在時間上是明顯提速了。
但是雖然用時少了,卻並沒有影響我對故事內容的整體把握和理解。
嘿嘿,現在想來,原來我也曾高效閱讀過。
那麼,對於難度較大的技能實用型書籍我們又該如何高效閱讀呢?我們來看看大岩俊之的方法:
1、帶著目的去閱讀。
閱讀前我們不妨花點時間(通常5-10分鐘)想清楚閱讀此書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帶著這樣的目的去書中尋找答案。
那麼書中與你目的無關的內容就可以選擇跳過不讀或者一眼帶過,這樣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和精力。
2、一定要看序言、目錄和後記。
「序言」通常會概括書中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寫作此書的前因後果;通過翻閱「目錄」就能大致知道本書的框架結構;「後記」則會再次對本書內容做個總結,與序言相呼應。
對於這三者,作者強調一定要記得看。
這個方法我已經在看小說的時候實踐過了,用在其他類型的書籍上也同樣很有用。
3、設定時間限制。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其實做任何事都是一樣,有了時間的限制,才有壓力和緊迫感,從而激發動力和潛力,促使我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完成任務。
當我們對閱讀有了時間意識後,就會帶著閱讀目的集中火力直奔我們需要的那部分內容,閱讀效率也將大大的提高。
4、輸出。
這裡包括兩個部分:說和寫。
也就是要帶著「完書後要向他人講解或者寫出書中主要內容」的意識來看書。
這同時也是加深記憶的一種方法。
5、並列讀書法。
如果整天只讀同一本書,我們的眼睛和大腦很快便會「審美疲勞」,從而降低閱讀效率。
而如果一天中不同的時間地點換著看不同類型的書,則可以刺激我們的大腦加速思考,進而提高閱讀效率。
比如我現在就按照大岩俊之的這個方法,每天的閱讀安排如下:
1)早上精力最好,大腦最清醒的時候看實用技能型書籍;
2)中午大腦疲憊需要休息的時候看休閒類書籍;
3)晚上與寶寶互動時,剛好看看育兒方面的書。
6、選擇適合自己的書。
關於此點,作者在書中分享了自己的選書經驗,那就是先在網上看好自己想要讀的書,然後去實體書店親自翻閱下書中內容,看後確定是自己需要的再購買。
在此,作者也一再強調,想要高效閱讀最好是買書來看,而不是借書。
關於借書,作者列舉了以下缺點:
1)到點要還。
相信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同一本書,每次看後的感悟收穫都不一樣。
如果是借書來看的,那可能我們只能匆匆看過一遍就要歸還,就不能更深層次的理解書中的內容。
2)時間等待。
圖書館一般都沒有剛上市的新書,即使有那也很少,需要排隊等候,這無形中就消磨掉了我們最初對這本書的期待和熱情。
3)不能在書上做筆記。
看書的時候有時看到打動我們的句子,我們或許習慣直接在書上劃線做標記,或是記下當時的靈感。
但是借來的書就不能這樣做。
4)不能隨時查閱。
特別是技能型書籍,在需要用到時我們時不時要翻閱書中內容,再次核對。
但是借來的書就不能做到馬上即可查閱。
5)消極心理作用。
借來的書總想著不是自己的,隨便看看就好了,認真看書吸收書中精華內容的意識比較低。
二、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我們看完一本書後,如果不及時做筆記,那麼很快就會遺忘書中的內容。
作者從以下兩個方面講解了如何做好一本書的讀書筆記:
(一)記錄筆記
記錄筆記一般是在我們閱讀時邊看邊做的,具體方法有:
1、在書上直接做筆記。
比如對重點內容用劃線、特殊符號、折頁等來做標記,或者是在空白處寫下當時的讀書靈感。
總之,不用擔心在書上寫寫畫畫弄髒書,儘管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你覺得有用的東西,這才是最重要的。
2、摘錄。
即把你閱讀過程中覺得重要的內容摘錄到一個專用筆記本上,摘錄時需要注意幾點:
1)直接摘錄書中內容時,挑你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控制在4-5處,每處至多摘錄3-4行來進行,並記錄下你摘錄的頁碼,以便今後查詢。
2)分項羅列摘要。
在做摘要前,最好自己先行思考下,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濃縮成短小精悍的精華語句,分門別類的記錄在筆記本上。
3)記錄自我感想。
這點特別重要,我們看一本書就是希望能夠對自己有所啟發和幫助,當我們帶著思考走心的閱讀時,那讀後的心得體會就是我們閱讀時的收穫了,說明我們理解了書中的內容,這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前提。
所以,請務必將你看書時的感想記錄下來。
(二)整理筆記
當看完整本書後,我們還需要將記錄的這些零零散散的筆記整理成有邏輯順序的正式筆記。
對此,作者重點推薦一個整理筆記的方法:思維導圖法。
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家托尼。
伯贊(Tony Buzan)發明的一種思考方法,類似於我們大腦中的神經系統,主要特點是「放射性思考」。
1、思維導圖的優點:
1)整理筆記的同時,還可以加深記憶;
2)放射性的思考容易產生新的創新思維
3)簡潔明了的圖線不僅讓書中內容一目了然,而且能夠刺激眼球,不易產生視覺疲勞;
4)簡單易上手。
作為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思維導圖的小白,以下是我根據作者介紹的方法做的關於本書的思維導圖
2、做思維導圖需要的工具:空白A4紙、彩色水筆(6-12色),閱讀書籍
3、思維導圖的基本規則:
1)A4橫向擺放作圖
2)用彩筆作圖
3)正中央的圖像要有立體感,用至少三種以上顏色
4)從中心開始呈放射狀來作圖
5)分枝上寫關鍵單詞
6)多利用圖畫、符號等形式
此外,大岩俊之還提醒大家不必局限於規則,跟著自己感覺自由作圖效果會更好。
除了手畫思維導圖外,還可以使用電腦軟體作圖,比如:iMindMap、x-mind(免費)
4、 思維導圖分類
1)根據目錄章節、標題和小標題等順序來總結作圖,如下 :
2)根據自己看書時的要點內容來作圖 ,如下:
3)根據閱讀目的及答案,自我總結來作圖,如下 :
從不同角度出發,做出來的思維導圖重心也不一樣,我們根據自身需要來選擇即可。
三、如何牢記書中內容
看完整本書後,也記錄並整理了閱讀筆記,但不一定就表示我們已經記住了書中內容。
那麼如何牢記書中內容呢?大岩俊之在書中介紹了以下幾個方法:
1、反覆閱讀。
根據艾賓斯記憶曲線,我們的大腦會快速遺忘前一天所看到的74%的內容,只有不斷主動記憶,才能牢記大部分內容。
比如我們讀書時背單詞和古詩詞,一般都要集中精力重複閱讀十幾二十遍才能把它背誦出來。
2、牢記20%內容。
我們知道有名的「二八定律」,即社會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
大岩俊之認為這個定律同樣適用於閱讀,即整本書的重要內容只占此書的20%。
因此我們只要找到並記住這20%的精華內容即可。
3、帶著感情閱讀。
我們大腦中的「海馬體」是負責接收記憶,「海馬體」旁邊的「扁桃體」是主管情緒處理的。
當我們情緒發生變化時,將會給予「扁桃體」一定的刺激,從而影響「海馬體」加深記憶。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生活體驗:當正在經歷某件特別開心或者傷心的事時(比如大學畢業典禮、婚禮或者葬禮),那麼即使很多年後,我們依然還會記得那件事(這也是為何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典故了)。
同理,當閱讀時看到某段特別有感觸的能引發我們情感共鳴的語句時,那麼也就特別容易記住這段話。
4、輸出。
作者在第一章節高效閱讀中就強調過,帶著輸出意識來閱讀,不僅能夠提高閱讀效率,還能加深記憶。
5、故事。
記住你覺得重要內容中的關鍵詞,然後運用自己的想像力,整理成一個故事來牢記書中內容。
6、首字母。
將書中重要內容(比如每個章節、每個標題或者每段話)的首字母整理出來,串聯成上口易記的順口溜來記憶。
7、形象記憶。
這裡指的是不僅要創建形象,還需要和其他形象聯繫起來記憶。
8、便利貼法。
是指將我們需要記憶的內容寫在便利貼上,然後貼在不同的位置,展開聯動記憶,當看到或想到這個位置時便記起該位置對應的需要記住的內容。
這裡的不同位置最好是同一個地方或東西的不同部位。
以上這些方法很多,大家根據選擇適合自己的來用即可。
比如我自己好用常用的是1-4這幾個方法,後面用不習慣就棄之不用。
四、如何將書中內容學以致用
《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封面上還有個副標題是:把讀到的知識轉換成能力。
可見作者非常重視把書中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這個環節。
其實之前我也看過類似的工具書,比如秋葉大叔的《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後,書中的知識點都get到我了,但我還是沒有進步和收穫,為何呢?原因就在於我沒有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也就是沒有學以致用。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是強調行動的重要性。
我們閱讀的最終目的也是希望能將書中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轉化為我們的能力,提高生活和工作質量。
圍繞著這個目的,作者大岩俊之結合自我親身經歷,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客觀分析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
假如目標是100%,那麼現在的自己是XX%呢?
2、確定目標。
在現狀的基礎上加上10%作為近期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如下圖:
3、按照SMART法則,細化目標。
如果有多個目標需要同時行動,請根據目標的輕重緩急安排好優先次序。
4、選擇最易實施的目標,使用5W1H法(時間、地點、目的、對象、人員、方法),再想出儘可能多的具體的行動方案來。
5、想像目標達成後的樣子,比如想像目標達成後你的狀態、心情和VAK(視覺、聽覺、體感)是怎樣的。
6、將你的目標、行動及結果公布告知他人,督促行動。
根據大岩俊之的行動建議,我嘗試著將自己「一年後,成為書評人」這個目標付諸行動。
首先,用SWOT法客觀分析了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是10%,在此基礎上,20%就是我近期要努力的目標,具體內容是「三個月內,參加書評培訓班,在老師指導下寫出六本書的書評樣稿」。
然後,細化目標。
需要做的事情有:參加書評培訓班、五天看完一本書、半個月內寫出一篇書評(至少3000字)、學會畫思維導圖、多看多學習他人的優秀書評。選擇最易實施的「參加書評培訓班」作為首個目標,根據5W1H法,決定從現在開始,馬上報名,在家用電腦立刻學習。
想像自己寫出第一篇書評後的狀態應該是神采飛揚的,心情是愉悅的,聽到他人的認可感覺很有成就感。
並將自己的目標行動告訴愛人,讓他來監督我的行動。
就這樣,用以上方法,現在我已經在寫本書的書評了,看,是不是很有效!
《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雖然給我們提供了這麼一整套非常實用的善讀書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大家也沒有必要把裡面的方法都用上,可以先一一嘗試下,再找出適合自己的來運用即可,畢竟本書的作者大岩俊之也一再強調「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讓其產生價值,才是真正的 「會讀書」。
如何達到一年閱讀300本書?
最近讀《高效能閱讀》,其中提到了快速閱讀的竅門,先閱讀目錄,找到你認為重要的章節,標記下來,接著跳讀,在你認為重要的章節處仔細閱讀。並且要帶著問題閱讀,在看目錄的時候假設你是作者,想像你會怎麼寫...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前兩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上百本書,但對大多數書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我的生活也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經常有一種無奈: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作者大岩俊之曾...
做學生16年,你知道怎麼把書里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嗎?
從上小學開始,我們跟著老師學習教科書里的知識,相對順利地通過各種各樣的小考、大考,以及後來的中考與高考,直到大學畢業。十六年的學習生涯,表面上看,似乎獲得了很多知識,比如語文課知道如何更好地表達...
最實用的8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真正會讀書的人都在用!
也許你們會和我有同樣的困惑,明明讀了很多書,卻都沒留下什麼印象,別人問起來只能說一句「讀過」,其餘的再也說不上個所以然來。其實,沒記住的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做筆記,如果每閱讀完一本書就做一本書的筆記...
高效讀書,把知識轉化成能力,你需要做這些事
一、你真的會讀書麼?你確實能高效率地讀書麼?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這話實在對。沒有哪個成功人士是不讀書的。日本大岩峻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裡頭還有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