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父母為孩子挑選運動項目,還在想當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原創 2017-11-28 王鈺 愛貝睿學堂
小愛對你說:大多數父母為孩子挑選運動項目時,都會想當然。
看看別人家孩子在學什麼,自己也報一個。
這樣盲目的挑選沒有遵循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容易對孩子發育不利,還會造成運動損傷。
今天,王鈺老師給大家講講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運動項目。
現在的爸爸媽媽真是超級忙,上班趕工作,下班看孩子。
我作為一個兩歲的媽媽,也是這樣的狀態,特別是加班,心情巨喪啊!
然而這還不是最喪的地方,最喪的是,身邊總有那麼一兩位″雞血長期在線″的同事。
他們成天都像就沒有累的時候。
工作每天超高效,業餘生活照不誤,看著人家經常旅遊曬照片,真是羨慕不已。
其實,我也知道,這是人家″體適能″指數高。
什麼是″體適能″,這又和挑選孩子的運動項目有什麼關係呢?
你可能一直在忽視″體適能″
體適能的概念起源於美國總統甘迺迪,他覺得美國國民體質與歐洲人相形見絀,干起活兒來不帶勁,所以想讓國民不僅能快樂工作、還要能享受生活。
經過隨後幾十年的努力,美國老百姓體適能指數刷刷地升。
運動科學研究發現,塑造個體的體適能,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心肺耐力
我自己以前是個非常依賴電梯的人,爬樓的極限是五層。
一到五樓,馬上就氣喘吁吁加一身汗。
這是為啥?心肺功能弱唄。
簡單來講,就是心肺及血管對於氧氣的吸入、運輸及使用能力弱。
這種弱會導致全身大肌肉缺乏進行長時間運動的能力,還極易產生心腦血管疾病。
全世界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高達 1500 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
那想要提高心肺耐力,怎麼辦呢?
走路就行,最有效增強心肺耐力的是全身大肌肉做有節奏、有規律、速度穩定的長時間運動。
肌肉適能
剛工作時,我中午在食堂吃飯。
有次看對面大姐打的飯菜不足自己的一半,沒動幾下就放下筷子。
作為一枚吃貨,十分不解,問了才知道是太累吃不下。
那時我還年輕,精力旺盛,心裡嘀咕著好矯情啊。
不料,沒出五年,我自己也開始矯情了。
究其原因,一旦肌肉適能開始衰退,肌肉本身往往無法勝任日常活動及緊張的工作負荷,就會出現忙了一上午,一鬆懈下來,馬上感覺好累甚至會產生肌肉疼痛現象。
提升肌肉適能的最佳途徑是從事肌力訓練,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重量訓練。
柔韌性
我家涵胖小時候,喜歡把腳趾頭塞到嘴巴裡面啃。
雖然開起來髒,可我內心是很挺羨慕的——因為我自己試過,不行啊。
我報的瑜伽班上,上了 50 歲的同學,基本上都無法完成左右手背後相扣的動作。
這是因為,人出生後,柔韌性便開始退化,柔韌性適能衰退的結果就是扣不住了。
柔韌素質是指關節所具有的最大活動範圍的能力。
久坐工作的人,平時又缺乏運動,關節組織間就會產生黏滯性,會引發諸如關節炎、駝背(脊柱後彎)及腰背痛等疾病。
促進柔軟性適能最好的運動方式是體操類的伸展操,譬如瑜伽等。
身體成分
健康體適能也強調個體需要保持時刻對於自己身體成分的警惕,就是人身體中脂肪與體重的組合比例。
當人體內的脂肪超過一定百分比後,人的健康和機體適能就會受到威脅,一堆病就會找上門。
我們可以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監察自己的脂肪含量,BMI=體重(公斤)/身高²(米²)。
成年人正常的 BMI 範圍是 20-25,較為理想的區間是 21-22.5。
珍惜兒童運動敏感期,為孩子挑選合適運動項目
知道什麼是體適能後,就明白為什麼有些人同時做那麼多工作,還天天神采奕奕,時不時去旅行。
我自己也在堅持鍛鍊身體,提高體適能,不過,對於成年人,天天運動真的好難堅持啊!要想真正省力省心地發展個體終身的體適能能力,還得從娃娃抓起。
因為個體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存在著″運動敏感期″。
敏感期內選對運動項目,可以讓兒童在身體素質上得到″一分投入三分收穫″,成年後體適能指數可以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選擇一個合適的運動項目,可以培養孩子一生運動的習慣;而如果選錯項目,反倒對孩子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接下來,我就按個體身心生長發育的成熟度、結合體適能,按先後順序一一介紹:
柔韌素質
在個體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柔韌性是天生的,幼兒(2-3歲)和學齡前兒童(4-6歲)的骨骼彈性較好、關節伸展的幅度大、可塑性大,這一時期是柔韌性發展的關鍵時期。
在此階段,應該為孩子選擇包含柔韌性運動的項目,如游泳、武術和體操等。
也有父母選擇親子瑜伽項目,但是要注意的是,成人瑜伽運動中包含較多的肌肉適能和心肺耐力的活動,這些是 6 歲前幼兒未發展完善的身體素質,因此,在親子瑜伽的過程中,要嚴格注意某些項目適用或不適用。
從年齡階段總體而言,運動科學一般不建議對學齡前兒童進行高強度的早期專項的訓練,6 歲之前的兒童的運動應該以遊戲活動為主,各個方面的發展均需涉足,而且要求每天的遊戲活動時間不能低於兩個小時,以促進身體素質的發展。
技能素質
技能素質,也可是稱為靈敏素質,指的就是與神經系統發育過程緊密聯繫的有關靈敏、動作技巧的學習等。
健康體適能強調個體在一生中最好有一兩樣興趣性的運動類型,很多運動類型是需要相應的運動技能的。
而運動技能學習的關鍵期就在 6-12 歲(小學階段),國內學者王嵛研究認為其中尤以 8-10 歲最好。
此階段是個體神經系統發育的敏感期,對於各項運動技能,處於″一學即會″的黃金年齡。
在此階段,結合個體心肺功能、肌肉、骨骼發展的特點,可以為孩子選擇桌球、羽毛球、輪滑等器械輕便類活動。
但是對於足球、籃球、網球、擊劍等也需要進行技能學習,但是同時對肌肉、心肺又要求較高的運動,怎麼辦呢? 比較好的方法是:採用特製的器械(相對於成人用的,兒童宜用小號)、改變比賽規則(如縮短跑動距離等)、注意運動的強度。
肌肉素質
肌肉和骨骼的發育敏感期在個體的青春期(13-18 歲,初高中),在此階段,個體可以進行較大強度的活動,特別是球類,如籃球、足球、排球等。
心肺耐力
心肺功能的發育是是需時最為漫長的。
兒童的心肌纖維較細、容量較小,心肌收縮力又較弱,到青春期後期(15-18 歲)才是心肺適能發育的敏感期,並且心肺功能的發展完善,甚至要一直持續到青年期(25 歲)才完成。
因此,任何與心肺適能相關的運動在青春期之前都不能大強度的進行,如高強度的長跑、遠距離的騎自行車、各種大強度球類運動等。
兒童期運動注意些什麼
那你可能會說,肌肉素質和心肺耐力適合大孩子鍛鍊,兒童期就不能練了嗎?
不是的,如果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在整體健康為目的的有氧練習,強度較小,可以較早進行。
父母可以為年幼的孩子(自如走路後)選擇諸如爬山(矮山)、遠足(其實不能太遠)、短距離跑和自行車等活動。
但是幼兒及學齡前兒童,還是應該以柔韌性為主。
任何運動項目的選擇,都需要注意性別和個體生長發育的差異,如女性的青春期發育比男性要早;肥胖兒童要特別注意運動項目和負荷的選擇。
一些籃球、足球的學習,在小學階段是技能學習的黃金階段,把球變成小號、練習強度減輕就好了。
雖然我早已錯過運動敏感期,但是,對於我家涵胖小朋友,我早已暗下決心,一定要注意珍惜運動敏感期,讓他以後″體適能″棒棒的,瀟洒自如地應對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