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運動員年老後或退役若干年後膝蓋如何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先馬拉松職業跑者患膝關節疾患的風險肯定是有的。
但是相比不運動的普通人來說,發病率甚至更低。
英國《每日電訊報》發布的一則報導稱,相比普通人,馬拉松跑者的膝關節炎患病改路可能更低。
普通人而言,跑者更有可能避免關節疼痛。
美國托馬斯·傑斐遜大學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研究涉及31個國家,比較了這些國家中馬拉松愛好者和普通人的關節疼痛發病率。
共有675名跑友參與調查,這些跑者平均年齡為48歲,平均每周跑36英里。
調查報告顯示,關節炎在大眾中的普遍發病率為17.9%,但在馬拉松運動員中,這一比例僅為8.8%,馬拉松選手的關節炎發病率約為普通人的50%。
此前,很多科學家認為跑步不可避免地會對臀部和膝蓋造成一定的傷害。
這是因為跑步時的膝蓋受到的力大約是體重的8倍,臀部受到的力是體重的5倍。
不過,這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因為跑步者的骨密度、肌肉量和體重率往往都相對較好,再加上他們的大步幅和相對較短的著地時間,所以跑步時關節受到的力與走路時並沒有什麼區別。
研究人員發現,疼痛或關節炎與跑步持續時間、強度、每周里程或者跑過的馬拉松數量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
完成馬拉松的數量越多,關節疼痛的幾率可能越小,一部分被調查者已經跑了超過100場馬拉松,他們並沒有受到關節炎的困擾。
不過研究者也表示,這個結果包含了一種情況,在跑步中受到關節疼痛困擾的跑友,可能已經放棄了跑步,因此不在被調查之列。
台灣著名長跑運動員林義傑曾發表過自己過於跑步膝問題的看法:
第一、體重與距離
眾所周知跑步是很好的運動,馬拉松對心血管、眼睛等身體健康以及耐力、毅力、心裡承受力等等精神層面也有很大的益處,而且很多健身和飲食專家說,馬拉松日益成為堪比「迅速減肥食譜」的運動,
不過馬拉松運動非常需要跑者根據自身體重大小來選擇跑步的時間與運動量,
因為跑步對膝蓋的要求較高,跑步過程中對膝蓋的衝擊是與人體重量成正比關係的,
越胖相對跑步的時間要越短,否則高強度、高重量容易造成膝蓋半月軟骨的損傷。
跑步應隨著體重的逐漸下降而逐漸上升,達到標準體重後再進行馬拉松長距離訓練不容易出現傷病。
體重越輕的人馬拉松運動時傷害也會隨之減少,但是也要注意其他的一些問題。
第二、姿勢的重要性
馬拉松初跑者一定要請專業人士訓練正確的跑步姿勢,
因為有些姿勢不僅能減輕運動中的疲勞痛苦,也能減少運動中的傷害。
比如著地的腳在自然地登地之後向前擺出,這時踝關節要放鬆,所以腳登地之後, 膝關節以下部分就完全消除了緊張,依靠慣性向前擺動
小腿的這種運動與手臂的擺動有密切的關係,跑時對這點始終要加以注意,要把跑的速度、手臂的擺動和小腿的運動等相互協調一致把動作的節奏練習好
保持一定的跑速有賴於穩定的節奏,有了穩定的節奏還能減輕疲勞,減少疲勞時對膝蓋的負擔。
第三、路面選擇不合適
路面選擇,其實這也是馬拉松跑者的一種自我評估能力,一些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或者運動時間不是特別長的馬拉松跑者,不要一上來就跟專業運動員一樣跑各種路面、路段和超長距離,
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否則造成損傷很正常。
柏油路相對硬度大,跑起來會更累,對身體的單肌肉群、軟組織強度要求更高,
初跑者可以嘗試塑膠路或越野路,硬度相對比較低,多條肌肉分擔跑步壓力。
第四、肌肉群過度疲勞
一般的專業運動員,肌肉都是十分強壯的,強壯的肌肉會緊緊的包裹骨骼並對骨骼和軟組織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很少有專業運動員出現膝關節軟組織磨損的狀況,一般有損傷也都是一些扭傷、拉傷等等。
所以要求準備跑馬拉松或已經在跑的人應該適當訓練腿部的肌肉。
人體的肌肉共有1500萬條肌纖維,在體育鍛鍊中尤其馬拉松跑耐力訓練、力量訓練,都是超負荷、大運動量訓練,必然損傷人體某部位肌肉的肌纖維(肌纖維的數量是固定的)
人們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跑步重複周期動作使某些肌肉群力量得不到訓練,而經常使用的肌肉過度疲勞,所以應該加強訓練核心肌群。
另外也要注意在馬拉松訓練注重小肌肉群的訓練,如趾長伸肌;姆趾長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等等都是訓練的重點,因為小腿肌承受的力量是最大的。
同時上肢肌肉,前臂肌前群,前臂肌後群,都是擺臂時需要的力量,腹肌,腰肌都是跑馬拉松保持重心穩定的所需要的力量,了解基本知識,才能更加科學。
第五、能量補充
馬拉松跑是耐力訓練,有著獨特的能量供給的特點。
當馬拉松運動員跑到32-35公里時能量消耗極大的情況下,仍然跑得很快,這就是賽前能量儲備充足,
世界優秀馬拉松選手,儲備能量是驚人的,他們在跑馬拉松全程中,不補充能量,在2:15內跑完全程。
因為喝飲料,增加腸胃的負擔,在激烈的運動中腸胃蠕動大,吸收轉化成能量過程很複雜,影響高速度跑,所以平時、賽前補充能量是關鍵。
我們業餘選手跑馬拉松時,補充能量的占80%。
他們平時訓練的量遠遠不夠,儲存能量差,跑到32-35公里時,必須補充,否則肌肉要抽筋了。
所以我們在訓練中。
要學會適合自己的特點來補充。
補充的時機、補充能量的名稱、補充的量,時間長了,就得出了適合自己的一套規律,為自己提供了跑馬拉松能量供應的實踐經驗,保證高負荷運動時肌肉所需的能量,才能不至於使肌肉過度疲勞,增加骨骼負擔。
另外還有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跑鞋、護膝、運動後的休息調整等等,都跟這個息息相關,把所有工作做足,不要把一件原本很好的事情變成壞事,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世界上最有害身體的運動,卻每個人都在做
跑步是最有害的運動方式,每年造成的傷害超過所有其他運動的總和。但是現在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人參加跑步,而不是所有其他形式的健身相結合!1. 跑步不會導致關節炎,但我們跑步的方式會導致臀部和膝蓋周圍...
跑步百利唯傷膝?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掌握這三個原則就不傷膝!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跑步百利唯傷膝蓋」的說法,經常跑步是否容易導致關節炎,也一直有爭議。跑步時相當於帶著8倍的自身體重衝擊地面,而步行時大約是3倍體重,就平常人的理解來看,跑步是對膝關節有害的,...
流傳最廣的十大跑步謊言:你相信了幾個
跑步從來沒有像如今這個時代受到大眾的重視和追捧,但由於大眾缺乏專業辨識能力,往往聽信於一些流程甚廣的跑步經驗;這些所謂的經驗經過科學驗證或者嚴密的邏輯推理被證明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是時候向這些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