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六第八期訓練營~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想寫的內容是關於閱讀力的,如何在一小時之內讀完一本書,成為閱讀的國王。

首先,先問一個問題,現在的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答案很好理解:網,事,人,書。

網絡:現在網絡很發達,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學到很多知識,比如名牌大學的網課,公眾號文章,但是,這些都屬於碎片化的學習,受限於篇幅,僅僅在1000-2000字之間。

人:我們可以在行約老師,也可以聆聽長輩的教誨,還可以接觸一些大神,通過他們,來增加我們的系統知識,但是,由於時間關係,想要在短時間內獲得系統化知識,除非你是大神的學徒,否則,接觸到的仍是一些碎片化的學習。

事:我們可以通過換崗位,從事新行業,比如小六哥現在在做網際網路,也在做出版,那麼他就可以在全新的行業中,在做事中提升自己。

書:每本書都會有一個體系,從書中獲得的知識,碎片化低,系統化程度高。

但是我們現在的閱讀能力,還停留在初高中階段,我們知道讀書有用,但是獲取難度大,所以對閱讀有著這樣那樣的困惑。

了解了提升自己的方法後,那麼新知識的獲取分為哪幾點?

輸入~內化~輸出

輸入,我們通過看,聽,感覺,知覺,觸摸,獲得大量的信息,在大腦中進行內化,分析,整理,然後輸出,分享,可以是講一節課,也可以是寫一本書,反正最後輸出為自己的能力。

學會大量的輸入,能夠開拓自己的視野,改變自己的心智。

其實,閱讀量本質上就是「加大信息不對稱」,當我們比別人先知道,先理解,我們就掌握了這種不對稱,我們也就擁有了自己的個人品牌。

當我們閱讀量少的時候,在很多時候,往往沒有主意,沒有見識,很多東西都沒有經歷過。

很多先輩們已經把這種經驗整理出來了,當你閱讀量加大的時候,你就能大幅度減少這種信息不對稱,當你做決策的時候,分析問題的時候,也會增加你的判斷能力。

我們現在的狀態是:讀不完,沒時間,記不住,用不上。

這種狀態實質上對於閱讀過程沒有真正理解,比如讀《高校演講》的時候,你知道了演講要用到講故事與做結論的方法,但是這些僅僅停留在文字上,要想把這些知識變成你的技能,你需要站在舞台中央去動手,去練習。

了解了這些之後,你可以問問自己,通過練習,動手,我可以得到什麼,是崗位提升?還是演講與口才能力?從而使他最終變成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也可以問問自己,當前的閱讀你停留在哪個層面?是信息階段?還是已經變為了知識?還是已經養成了動手能力?更或者是已經成為了你的一項技能?

很多人的閱讀只停留在數據—信息上,不清楚書中有什麼東西可以提煉出來?更別說變成自己的知識,技能了!

其實,閱讀永遠沒有快慢之分,閱讀的最終效果是把數據轉為信息,把信息轉化為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這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

明白了這些知識,下面講一下閱讀的分類。

閱讀可以分為:生存閱讀,思想閱讀,工具閱讀,主題閱讀。

生存閱讀:又叫主食閱讀,工作與能力提升方面的書籍。

思想閱讀:歷史,文學,哲學

工具閱讀:ppt,手繪,查閱類型方面的

休閒閱讀:讓自己放鬆的書籍,小說類

這些裡面最重要的還是生存閱讀,也就是實用類書籍。

那麼,什麼是實用類書籍呢?

第一種,有明確的說服或者行動建議,如《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小強升職記》

第2種,規則形成,說明現象的狀態,用過程論述給你看,這種往往是自己去總結,然後得到技巧與方法。

如《萬萬沒想到》

快速閱讀一般針對的都是實用類書籍。

閱讀的四個階段: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那麼閱讀為什麼要有目的性?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雖然平時也讀了很多書,但是總是感覺沒有收穫,大腦依舊空空。

這時就需要我們帶有強烈的目的性,或者功利的心態去讀書,問問自己,我能通過這本書得到什麼?

要知道我們的大腦分為三層結構:腦幹—邊緣腦—大腦皮層

我們每天聽到的聲音,看到的圖像,觸覺,感受,都是通過邊緣腦過濾,再經過大腦皮層識別,最後才能轉化為我們的知識。

邊緣腦充當信息過濾器,將新的信息與既有經驗進行分析比較。

當你帶著目的性去閱讀的時候,你看到的東西會有針對性,這種目的性會告訴人腦你需要看到什麼,

需要關注什麼,人腦才會有意識的把這些信息過濾進來。

閱讀理論二:我們如何學習新知識?

要想記住一條信息,必須將其與既有的知識網絡連結在一起,我們通過大量的閱讀,就是來構建自己的牆,方便把牆上的磚頭隨時替換下來,讀書就跟砌牆一樣,如果地基還沒走打好,就把梁拿過來,那麼梁也沒地方放~

當我們讀到一個不理解知識的時候,先跳過去,說明這個知識你當下無法接受,等你把整本書讀完,再回過頭來看的時候,突然發現你已經理解了。

那麼,如何判斷一本書能不能速讀?

大前提就是必須是實用類。

1.非虛構類

2.是否屬於實用類

3.結構是否清晰

4.僅僅想獲取信息,達到「知道」的水平

5.時下暢銷書或者熱門

閱讀前的準備:

目的(目的,時間,內容)

狀態(注意力集中)

工具(便簽,筆,紙)

目的:我讀這本書是為了……

它對我的好處是……

了解要點,還是記住具體的情節?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準備花多長時間?

例如,我要在接下來的30分鐘閱讀這本書,好讓自己充分利用時間,或是獲得靈感。

好好思考一下,我想通過這本書得到什麼?不知道能得到什麼的情況下,建議先把這本書放一放,因為大腦已經得到信息:這本書跟我沒多大關係,那我就幫你把所有信息都過濾掉吧~

還可以使用番茄鍾,是指把任務分成半小時左右,集中精力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如此視做種一個番茄。

哪怕工作沒有完成,也要定時休息,然後再進去下一個番茄時間,收穫四個番茄後,能休息15至30分鐘。

最後介紹一下一小時讀完一本書的四個步驟。

步驟一,預習

在看書之前,先看一下這本書的封面封底,目錄,序言,了解這本書的構成,洞悉作者意圖。

確定關鍵詞。

看完目錄之後,停下來判斷:

1.這本書我預習完之後,是否能達到我的目的。

如果不能,請果斷放棄。

2掃讀

先把書大致掃一遍,重點看一些標題,粗體字,圖片,表格,陌生詞(新知識)

這個過程就像我們遊覽遊樂園一樣,先拿著地圖看一看,然後再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重點遊覽。

我們也一樣,用螢光筆標出自己感興趣的,和目的貼合的,不懂的地方,然後找一個時間重點閱讀。

步驟3:跳讀

跳讀的時候,記住八二法則,我們標記過的地方進行仔細閱讀,一本書可以讓你真正折角的地方不到20處,而這20處記載的是自己很陌生,或者不熟悉的內容,需要深入考慮或者內容複雜的部分。

再或者是對自己來說非常重要,想要探索更多的內容。

其實,對於實用類書籍,一個小時就可以讀完,對於特別重要的章節,再一個字一個字去讀。

步驟4,複習。

對於學習的內容,如果長久不複習的話,是很容易遺忘的。

這時我們需要在學習完的幾個小時之內複習一下。

複習方法一,RIA便簽

閱讀片段—用自己的話重述內容—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嗎?我看完這個案例後,決定怎麼做?

這樣問自己的話,相當於一個知識點複習了三遍。

複習方法二,圖形化,用手繪,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正確打開姿勢是:蓋上書—畫出你對這本書記憶的思維導圖,而不是這本書的目錄結構。

好了,這就是閱讀的四個步驟,大家掌握了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集中精神看資料?

今天有時間,把這個問題展開一下回答,寫一個長一點的答案,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注意:下面的答案有條件範圍的,限定在資料已經收集完成並一個人的情況,否則再談談資料收集、合作性學習,還要寫好多,稍微擴展...

有哪些相見恨晚的高效學習方法?

2017年已經過去六分之一啦,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年初你定的計劃(立的flag)都完成了多少?練口語?考雅思?過四六級?還是學一門日語、韓語、法語等二外?有拖延症不要緊,目標定的太高也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