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新手不宜參加半程或全程馬拉松——重慶半馬又傳噩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年來,中國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馬拉松熱潮,馬拉松比賽似乎已成為城市體育文化的象徵,成為廣大市民參與全民健身的一個標誌。

目前我國已進入馬拉松高峰期,許多國際金標賽事都集中在9-12月份。


雖然參與馬拉松比賽本身就是一件很激勵人心的事,但建議跑友們應根據自身運動能力及身體狀況去選擇適合的級別參賽,而不是盲目地追逐潮流。

特別是參加全馬和半馬的跑友,應該提前做好體檢工作及賽前訓練。

幾乎每個馬拉松比賽都有許多在比賽中受傷的跑友。

沒有賽前訓練和做好跑馬的相關準備是導致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馬拉松比賽猝死事件也不時發生。

根據數據統計,近三年的馬拉松賽場上猝死的選手已超過了16人,這些選手都是因為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而死亡的。

2017年11月19日重慶國際半程馬拉松一名33歲首次參加半馬比賽的男子在19公里處倒地,心臟驟停、呼吸停止,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據澎湃新聞報導,死者是當地一支業餘足球隊的隊長,一直有運動習慣,這是他的第一次半馬,沒想到變成最後一次了。

有運動習慣的跑者尚且如此,更何況運動新手。

而在2017年11月5日,河南新鄉半程馬拉松賽也發生了一起業餘跑者猝死事件。

在2017年5月29日進行的首屆銀川國際馬拉松賽上,一名半馬選手在距離終點僅為2.5公里的終點倒地,搶救無效,第二天上午死亡。

在同年2月的香港馬拉松賽事中也出現一名52歲女跑手終點前暈倒,事後搶救無效的死亡事件。

在2016年12月10日上午舉行的2016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跑者林某在距離終點4.5公里處倒地,臨近的醫療志願者和騎行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醫師在2分鐘內趕到現場,發現該跑者心臟驟停、呼吸停止,立即開展心肺復甦、電除顫。

120接警後,迅速趕往現場繼續搶救,並送往海滄醫院搶救。

跑者吳某某在到達終點後倒地,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瞳孔放大,現場醫療點醫護人員立即開展心肺復甦、電除顫等搶救措施,並迅速送往海滄醫院繼續搶救。

兩位跑者送抵醫院後,搶救後無效死亡。

在2016年3月20日廣東清遠馬拉松比賽中,參賽者運動損傷頻發,根據清遠市衛計局的不完全統計,本屆清遠馬拉松比賽近2萬人參賽,但在比賽中受傷並接受救治的總人數為12208人次,其中肌肉痙攣9838人次,扭傷1743人次,擦傷194人次,暈倒20人次,腹痛107人次,虛脫等306人次。

出動救護車23次,其中送院救治17人,危重症5人,其中3人入住ICU,2人入住心內科,被稱為「最受傷馬拉松賽事」。

離清遠馬拉松僅相距20天,在2016年4月10日舉行的武漢馬拉松比賽中,武漢市急救中心有11台救護車參與漢馬醫療保障,120共出動救護車27次。

據相關部門報導,約2萬人參賽, 6849人接受醫療服務,其中絕大多數以肌肉拉傷、抽筋、水泡、肌肉酸痛等症狀接受救治,僅少數人昏厥、休克,送醫進一步救治,有3名男選手因「超級中暑症」被送往ICU救治。

而在此前的許多馬拉松比賽中,暈厥、猝死等現象也時有發生,如2014年的蘇州環金雞湖半程馬拉松,一名25歲女選手在跑到18公里處時突然暈倒,後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這些都表明了目前廣大民眾飽雖然含參與全民健身的激情,但是缺乏關於科學運動的知識及賽前的預適應訓練。

馬拉松比賽是一項挑戰心理與身體極限的運動,選手需量力而行,全方面做好準備。

建議參賽者報名前應考慮自身身體條件選擇適宜的項目類別,尤其是沒有跑步習慣或體育鍛鍊習慣者,應提前3個月進行適應性的訓練,運動新手不宜參加半程或全程馬拉松,即便是5公里跑也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將運動風險降至最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拉松又双叒叕猝死了,是時候冷靜想一想了!

跑步,是( )的?如果給你一個填空題,你會寫什麼?剛開始跑步時,我認為跑步是文藝的。是村上春樹《當我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里,令人溫暖的浪漫和哲思。愛上跑步後,我認為跑步是挑戰的,是一次又一次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