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英語怎麼都學不好?主要缺習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橙果果說:
今天的分享是絕對的「乾貨」「硬貨」,您讀起來可能會有點費力!但這些理論、觀點對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外語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大家理解和認可了,才能更加堅定地去實踐,不是嗎?
全文:2524字▏4分鐘
推薦星級:★★★★★
目前,咱們中國孩子學習英語有兩條路:一條是「外語學習」之路,一條是「二語習得」之路。
這兩條路有什麼區別呢?前者是培養「業餘選手」,後者是培養「專業選手」。
如果家長您為孩子確定了「雙語兒童」的目標,希望孩子中英文齊頭並進,又或者您計劃讓孩子將來出國留學,那就要按「專業選手」的路子來培養孩子,即走「二語習得」之路。
如果您沒有這麼高的目標,也不妨多借鑑這個方法和路線,根據自己的條件進行取捨,讓孩子有相對的英語特長。
英語「學」、「習」大不同
學得(learning),是指有意識地學習和研究一種語言。
比如中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語言翻譯法」,學習的核心是語言形式(language form),學教材,背單詞,學語法,是典型的「學得」。
習得(acquisition),指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潛移默化地學會一種語言,比如,小孩獲得母語能力,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潛意識過程,並沒有經過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學習,這一過程就是「習得」。
如果語言存在「學得」和「習得」,
那麼很多人學不好外語,
是不是少了「習得」的原因呢?
絕大多數學習者都在學課文、做題和考試中循環往復,埋頭苦學,很少有人把精力投入在聽故事,讀小說等無意識的習得上。
英語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在「學得」上花了很多工夫,在聽說讀寫各項機能上卻都達不到理想程度。
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習得」均沒有收到應得的重視。
說到這,我不得不提,每每有家長跟我說「我們沒辦法,不得不去應試」的時候,我真的是扼腕嘆息,想使出洪荒之力讓他們回頭。
【習得】才是最適合兒童的方法
「二語習得」是外語教學界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
「二語習得」理論是在研究「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和原理」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早期的研究者稱其為the natural way(自然法)。
研究者們發現,兒童都是習得語言的天才!放在什麼環境中,都能輕而易舉地學得那個環境的語言。
那麼,兒童是如何成語語言高手的呢?儘管他們所接受的語言是有一定控制的,但是他們沒有「有意識」地被人教過,也不是「有意識」地學習過。
他們和成年人(通常是父母)之間的語言交流伴隨著真實的情景,他們使用語言的能力來自於大量無意識的交流,他們通過「自然的吸收」掌握了語言。
因此,「二語習得」理論是目前最值得我們家長去了解的學習方法。
「二語習得理論」對我們培養孩子有哪些有用觀點
1、無意識的輸入成果大於有意識的學習
有意識地學習叫學得,無意識的輸入才是習得。
習得的效果比學得好。
習得是無意識的吸收,是一種隱性的學習。
孩子的關注點,只是語言的「意思」,他聽的和看的,是語言所傳達的信息,而不太關注語言結構和詞彙。
通常嚴格意義上的二語習得發生在目標語言環境中,比如一個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小孩,每天處於英語的自然交際環境中,他會習得第二種語言。
自然交際環境有如下四個特點:1)真實語境,2)交際需要,3)大量接觸,4)交流互動。
能否習得的重要條件,就是能不能模擬這種「處於目標語中」的環境。
每次啟橙組織教師培訓的時候,我都會跟老師們特彆強調這一點,一定要創造一個讓孩子們有需要用這些目標單詞和句子交流的情境才可以,而不是機械的重複。
在家裡讓孩子看原汁原味的英語電影和動畫片,聽英語故事或歌曲,閱讀英文書籍,大量聽讀,沒有學習任務,沒有考核,孩子就可以做到「習得」。
但如果家長把看英語電影當作一種學習任務,要求孩子一句一句的跟讀,就不是習得了,而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比較枯燥的學得。
這裡做「習得」和「學得」的區分,並不是說學得和操練不好,而是提醒大家:習得是無意識的獲取,效果更好,也更適合低齡兒童。
2、「聽、說、都、寫」順序不容顛覆
「二語習得理論」的重要觀點是先大量聽,獲得必要的輸入。
在兒童階段尤其應該如此。
英語啟蒙是「英語聲音的啟蒙」。
首先要建立孩子的英語語音意識。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建立「聲音」與「圖像」或者「情境」的直接對應,這種對應關係不藉助於文字對應得越好,英語就會越流利。
聽說領先,對英語這種拼音文字尤其適用,因為英語單詞的拼寫和它的發音密切相關,孩子先熟悉了聲音,會為後面的認字、閱讀打下非常必要的基礎,事半功倍。
3、遵循「i+1」的可理解性輸入原則
「可理解性輸入」是「二語習得論」的核心觀點,原則是「i+1」。
i是自己的現有水平,+1就是在這基礎上加一點點的新知,以達到「可理解」(comprehensible)。
輸入要可理解,這是一個多麼樸素的道理啊!
英語學習要特別注意用舊語法呈現新語言,用舊語言呈現新語法,循環往復,螺旋上升。
這也是為什麼啟橙在選擇教材的時候特別的科學嚴謹,經過大量的篩選,所選的教材都是目前最科學最適合孩子們的。
4、語言輸入要大量、有意義、有興趣
「二語習得」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材料的特徵是「大量、有意義、有興趣」。
「大量」指二語習得需要大量的接觸和運用,需要時間。
而且,需要一定時期內集中的時間投入,如果一周只學習兩三個小時,即使學十年,也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要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學習三到五千小時是很有必要的。
習得沒有捷徑,唯有大量、堅持接觸。
若有人向你保證只要很少的時間便能取得非常好的學習效果的話,那定是不負責任的。
「有意義」和「有興趣」,說的是二語學習者必須要對習得的材料感興趣,能聽得懂,看得懂,知道說的是什麼,願意再聽或讀下去。
習得是在不知不覺中,在非常愉悅的,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發生的。
5、尊重沉默期
沉默期是兒童二語習得的正常現象。
「二語習得論」認為,無論成人或兒童,在掌握外語能力的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沉默期,一般是6個月-1年。
在學習者能把大量的內容逐漸內化,達到一定思維能力和有足夠自信之前,不強求開口。
如果跳過沉默期,在外語聽力還很低時,過早用外語交流,有可能造成口語的「石化」,停留在一個水平不再提高。
外語「說」的能力,要比「聽」來得慢得多,而且它是自然到來的。
聽得多了,孩子自然就會說了。
下期預告:
訂閱「啟橙學科英語」,橙果果告訴你如何進行二語習得!
互動話題:
如果您在教育孩子和英語學習上有任何疑問,歡迎點擊文末「寫評論」告訴橙果果,啟橙200+教師團將給您排憂解難!
「二語習得」英語啟蒙,你真的懂嗎?
第二語言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簡稱二語習得),通常指母語習得之後的任何其他語言學習。二語習得理論是在研究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和原理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孩子學英語會影響母語學習?那是你不知道二語習得的優勢!
LANGUAGE很多反對孩子從小學習英語的聲音都指向這樣一個聲音:英語擠占了孩子學習母語的時間,甚至影響了他們學習母語。遙想我們的學生時代,很多英語學得不好的學生都調侃說他學不好英語是愛國,學好...
傳承語教育與海外漢語教學
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漢語熱在世界各地持續升溫。 與過去相比,海外漢語學習者的兩個新特點尤為引人關注。第一,學習者總體呈現低齡化態勢。過去,海外的漢語教學主要集中在...
專家視點:語言習得研究前沿
作者簡介:袁博平/張輝/盧植/蔡金亭/張萍/曾濤/常輝袁博平(劍橋大學):二語習得研究長期以來一直在圍繞「成人二語習得為什麼不成功?」「為什么兒童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就能掌握自己的母語,而成人花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