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以致用一個工具-RIA便簽讀書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書籍應有助於達到以下四個目的的一個:獲取智慧,變得虔誠,得到歡樂,或便於運用---德納姆
《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正是四個目的中的「便於運用」,整本書就是講了為什麼要學以致用,什麼是學以致用及如何學以致用。
為什麼要學以致用?
成人教育的三大問題
1.沒時間,沒精力---壓力與學習的矛盾
2.看不懂,記不住--搞錯學習主體
3.看不下去---不明學習目的。
解決三大問題的方法要同時滿足:不會額外增加壓力,可利用零碎時間;以學習者自己為主體;學習目的致力於提升能力改變行為。
而我們熟悉的應試教育方法與成人教育理論相違背,所以成人不願意讀書,寧可花成千上萬參加培訓,或者即使讀了很多書,能運用到自身非常有限。
培訓班的課程正是以成人教育5大公理(自我導向,關聯經驗,注重實踐,聚焦解決實際問題,內在驅動)來設計的,完全符合成人教育需要,所以效果比讀書好。
可核心知識同樣來自書籍,但是培訓費卻比書費貴了N倍,其中最大的差距來自一般讀者缺少主動促進引導環節,這一過程尊重和滿足了成人教育的特點。
正是基於成人教育的三大問題下和成人教育的理論指導下,作者提出了拆書幫RIA讀書法:
R=Reading(核心知識閱讀)
I=Interpretation(以學習者為中心+激活經驗+促動參與+催化運用)
A=Appropriation(體驗+反思=拆為己用)
I是靈魂,可以幫助學習者
那麼,什麼是學以致用?
古人說:學不必博,要之有用。
該書作者趙周強調,一本書不必全都看完,只要能從中抓取幾點對自己有啟發有幫助的知識點,結合自身經驗,日後能應用到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
這才是讀書的價值所在。
書中舉的好幾個例子,我都深受啟發,比如:《杜拉拉升職記》一書,作者能讀出我們讀不出的很多職場內容,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就拿我自己來說,有關106頁的一段,我當時只是覺得杜拉拉很專業也有心計。
而作者卻是從從何做才能讓自己顯得專業來思考,得出了專業的基礎要求是要「注重事實,關注細節」,細節才有力量,而不是帶著情緒發表觀點。
還有一段印象也很深,關於《社會性動物》一書26頁,社會性影響(依從,認同,內化)被如何拆解為賣家是怎樣影響買家的案列。
再舉一個片段,關於如何提升說服的能力,由提問引導別人親自得出結論遠遠比你直接告訴他結論有效。
書中舉了很多有關職場的核心能力拆解片段,我覺得這對職場人士尤其初入職場的人非常有用,可以快速獲得一些基礎職場能力,也能對你以後的職場提升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如何達到學以致用?
作者給出了一套方便簡單的工具
工具:三種不同顏色的便簽紙,一組指示標籤,一隻筆
R=reading 閱讀書中的某一片段
I 用自己的話重述知識
A1 聯結自己的經驗
A2 設想日後的應用
方法:
I A1,A2分別寫在三種不同顏色的標籤紙上貼到書中對應片段上
在邊緣貼上指示標籤。
讀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點,都用這種方法記錄,全部完成。
把所有的A2便簽紙取出貼到自己抬頭可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自後應用,做出改變行為。
我的評價
這種方法開始主要針對致用類圖書運用,掌握方法之後,成為自己的拆書家,或者更有能力,可以幫助成為別人的拆書家,那時,不管什麼書,都能找到拆為己用的知識點。
這本書,雖然被很多人認為功利等等,我覺得作者開始就說的很客觀了,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成人,職場人士快速提升職場能力。
畢竟,對於現代社會,時間和學習矛盾不可避免,我認為能運用這種方法取得一些小小成就感,增強內在驅動,更有餘力去系統化學習某一能力,這不失為一個開啟讀書習慣的好方法。
最後,再送給大家一句名言共勉
書籍對於人類原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是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無用的---俄國 烏申斯基
在信息社會,做一個高級學習者
如今,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從一睜眼就在接收著這個世界發生的各種過去,正在,將來的種種信息,如果不加以過濾的接受,我們真的就被信息綁架了,跟著信息打轉,沒有自己的想法了。想想都可怕,你想想...
每天一本書丨這樣讀書就夠了(拆書幫)
每天一本書,簡短的介紹加上我的讀書筆記,一來讓讀者先感受一下是否有必要去讀這本書,二來是讓沒時間去讀這本書的讀者對此書有個大概了解。人類的意義在於探索宇宙,而個人的意義在於提升自我。讓我們一起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