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用學中的「情」與「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要:

基於對語用學派別底層所蘊涵的情與理的發掘以及二者間的博弈進行梳理後發現,作為研究語言使用的人文探索,對情感的重視表明了語用學研究的轉向:從理性到情感、從抽象概括到具體分析、從宏觀探索到微觀精細化的趨勢,研究更加關注主體情感態度對語言交際與含義推導的影響,回歸了對語言使用者和主觀語境的關注。這也體現了Kecskes (2014)所倡導的社會認知語用學的研究取向:交際的個體特徵與社會特徵並重,也契合姜望琪(2014a/b/c, 2015)對語境主觀因素的強調。

理性 情感 社會認知語用學 主觀語境 人際語用學

作者簡介:

姚曉東,北京林業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語用學、話語分析。

基金項目:

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項目「語用學思想史研究及其中國化:1930-2012」(YETP0784)

注釋:

參考文獻:

(本文刊於《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6年第23卷第1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認知語用學

摘 要: 認知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相結合產生了「認知社會語言學」,認知語用學兼顧社會因素產生了「語用學的社會認知分析法」。通過深入考察這兩個學科以及相關研究我們發現:緊密結合「認知」和「社會」兩大...

語用學促進人類自我認知升華

光明網07-27 13:17顯示圖片西方哲學經歷了「語言學轉向」以後,於20世紀70年代進入了「語用學轉向」。哲學的語用學轉向是各種「語用思維」綜合發展的結果。可以說,是英國的言語行為理論、法國...

英語國際通用語背景下的語用能力思想新探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已由外語(EFL)轉變為通用語(ELF),不同於英語作為外語的交際範式及語用特徵相應出現,這引發了對於語用能力思想及其研究的新思考。本文首先從歷時角度考察語用能力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