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教育火熱的背後:缺人才缺優質內容 產品同質化嚴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未來網(www.k618.cn)北京7月7日電(記者 楊佩穎)剛剛過去的世界智能大會讓人工智慧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其實自去年以來,人工智慧就從概念進入現實。

在工業機器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信息處理系統等領域,人工智慧都正在悄悄取代人類。

有聲音認為,幾乎所有行業都有可能被人工智慧顛覆或取代,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前不久,高考機器人和高考狀元展開了一場解答高考數學題的較量,雖然機器人最終落敗,但其理解語義、邏輯分析以及快速學習的能力令人驚嘆。

教育領域正掀起一股人工智慧教育變革的浪潮。

不論是新東方、好未來等教育上市公司還是有教育業務的上市公司都開始聚焦人工智慧+教育,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

人工智慧到底能給教育帶來什麼?

人工智慧如何變革教育?

「未來的人工智慧可能會讓我們的教育制度下培養學生的優勢蕩然無存。

」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談到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時這樣說道。

人工智慧機器人在場外參加了一場高考數學卷的考試。

在職業教育領域,有觀點認為,人工智慧和信息化驅動的新工業革命將導致全球性的人才需求變化,2025年現有50% 的職業崗位將會不復存在。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認為,人工智慧+教育會產生無限可能,機器會替代人改卷子、出題目,給每個學生形成個性化的教育服務,把老師和學生解放出來。

主打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的乂學教育,其創始人栗浩洋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對教育最大的顛覆是教學效率的顛覆。

人工智慧讓每個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被個性化對待而不是一刀切。

人工智慧的方式可以智能偵測到學生學習的盲點,從而減少其重複學習的時間,從而提高效率。

栗浩洋舉例說,「以前一個班30個或50個學生,100個知識點裡面有的學生20個不會,有的學生有15個不會,但老師必須把100個知識點講完。

人工智慧可以實現1對1的人工教學。

可以十倍的提升教學效率。

人工智慧賦予教育行業,在於把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當前的傳統教育場景內,更好地解決問題。

好未來CTO黃琰認為,「第一類效果工具,通過AI技術,讓系統更了解學生,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第二類效率工具,它的本質是機器和AI可以更多地代替老師,把他們從很多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第三類:量化工具。

很多傳統的教育教學效果、上課過程評估,都是典型的主觀評定,而量化工具,可以精準地評估你聽懂了70分還是95分。

這個過程一旦量化、數字化表達以後,就會積累下來,催生大量新的產品創新和產品優化。

目前業界對「AI+教育」的未來描繪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分擔老師繁重複雜的工作,實現智能批改作業、試卷;個性化教學,通過掌握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課業完成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輔導;解決區域教育不均衡的情況,助力實現教育公平。

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主要是個性化學習、智能學習反饋、機器人遠程支教等。

高素質技能人才是稀缺資源

基於人工智慧是否能取代教師的問題討論一直不斷。

百度教育事業部總經理張高表示,在教育領域,人工智慧註定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而不會代替人類。

滬江創始人、網際網路教育老兵伏彩瑞直言不諱地指出,「人工智慧與教育的結合,可能導致20%的老師被淘汰,最懶惰的老師肯定會被淘汰,那些不願意改變、喜歡重複、缺乏創新的人,也可能被淘汰。

這種觀點被多數人認同,人工智慧能倒逼教育方式和教師從根本上作出改變。

摒棄應試教育中重複性教學,更多的轉向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工作中。

雖然未來人工智慧應用於課堂教學可以替代很多基於數據的重複性的工作,但依然需要一些助教老師,因為教育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師的作用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需要通過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引導教會學生做人、塑造學生的品質等。

助教老師一方面要會利用智能設備提供智能教學。

另一方面彌補人工智慧做不到的情感投入和思想引導工作。

在人工智慧人才缺口嚴重的情況下,人工智慧與教育的結合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人才。

當前,自2003年北京大學提請建立智能科學系,並於2004年招收首批本科生後,至今十多年的時間裡,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此專業,從事有關智能科學發展的研究並培養相關人才。

今年4月,慧科集團與微軟、阿里雲、百度等發布國內首個「人工智慧AI+」教育解決方案,其旗下開課吧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6所高校所屬軟體學院的相關專業方向中落地;涉及了碩士、本科及專科三個層次。

但人工智慧的高精尖人才以及與各領域結合的人才都很稀缺。

目前全國人工智慧研究方向的一流高校實驗室總共二三十個,平均每個實驗室每年能產出1.5名博士生,4名碩士生,總人數不足200人。

人工智慧對相關的從業者提出更高的素質技能要求。

在人工智慧應用教育方面,國內沒有人工智慧教育的專業,要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懂人工智慧,另一方面又要懂教育,對人才的要求很高。

業內人士反映,國內的大多數布局人工智慧教育的企業人士,要麼是懂技術不懂教育,要麼是懂教育不懂技術。

同質化問題嚴重 變革教育沒有那麼快

看好人工智慧對教育的應用,以乂學教育為代表的一些企業探索自適應學習、個性化教育。

通過收集學生作業、課堂行為、考試等數據,對不同學生的學情進行個性化診斷,並進一步為每個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輔導和練習。

包括高考機器人在內的教育機器人被看成是人工智慧與教育行業的結合點。

自主研發智能高考機器人的學霸君將所有學生的行為數據全部記到智能教育機器人系統裡面,學生每天的作業經由數字化傳輸並在後台由機器批改。

除了這些深耕機器人提供個性化輔導的企業,越來越多的企業研發的智能教育機器人出現在各種場合。

展會上的智能早教機器人。

未來網記者 楊佩穎 攝。

經過深入了解,未來網記者注意到,很多教育機器人產品的功能都大體相似,跳舞、唱歌、答疑、語音講解、早教學習……停留在低層次的語音識別階段。

「現在的機器人用的晶片都是單片機的,所以你看機器人上的顯示屏像素不高,其實應該用手機的CPU。

」某機器人公司的技術人員曾向記者透露,「很多機器人公司都是先融資再去做,比如融資了500萬,如果用高通的晶片來做,各種成本計算下來,這500萬可能就只能做出一個機器人,成功就成功了,失敗就沒戲了。

該技術人員稱,目前市面上機器人解決方案的公司總共也就那麼幾家好一點的,很多機器人公司會採用他們的方案,而這些方案除了語音、影像等,也並無多大創新。

因此,做出來的機器人雖然外觀各異,但功能上大同小異。

所以,在眾多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紛紛關注人工智慧的表象下面,優質內容缺失同質化問題嚴重等就會導致人工智慧對教育的變革沒有那麼快。

一位從事教育機器人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很多研究人工智慧+教育的企業都是以技術為導向並非以用戶為導向,提供給用戶現成的產品,讓人去適應機器,而不是以用戶的需求及服務者的需求去提供相應的產品。

這也是人工智慧應用教育面臨的問題。

他表示「人工智慧對教育的作用是要應用,研發投入非常大,你還不能只埋頭做技術,還要想辦法讓它應用,這些都是成本。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將對教育產生深刻的變革。

但人工智慧與任何領域的融合要做出優質內容需要很大的研發投入,再加上教育行業自身的慢熱特點,人工智慧要變革教育還有很長的過程,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道阻且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教育 未來已來

今年,教育行業的熱詞,不得不提「人工智慧」,近日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對於教育領域提到,將建立在線智能教育平台,逐步完善人工智慧教育體系;鼓勵實施全民智...

教育應如何應對人工智慧?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人工智慧教育體系,建設人工智慧學科,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毋庸置疑,人工智慧正加速襲來,衝擊著人們生產、生活、學習...

人工智慧與教育四問

去年AlphaGo戰勝李世石,成為人工智慧發展的標誌性事件,發展人工智慧的熱潮席捲全球。而今年兩會上,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科技部部長萬鋼在答記者問時也表示,人工智慧或將被考慮增加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