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歷史故事上的能高越嶺西段(上) @ 獨眼小魚的旅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維基百科: 能高越嶺古道原是泰雅族古道,西自南投縣霧社,東至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初音。

日治時期,1918年利用此古道修築能高越警備道路。

1950年,美國撥給台灣電力公司130 ... 獨眼小魚的旅行旅行回來,我總是想把精彩的過程寫下紀錄在網誌、紀錄在心裡、分享給朋友們...然後,過一些時候,再回頭來看這些文字與照片當時的感動與美景,會一一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讓我重溫當時的美好!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403022157走在歷史故事上的能高越嶺西段(上)?高山百岳(奇萊山區與東稜)這是我第五次前往天池山莊,從能高越嶺西段的登山口出發,就能感受跟前幾次完全不同的心情。

應該是2011年秋天上映的賽德克巴萊電影帶來的影響吧!這條能高越嶺道的確是當年賽德克人對抗日軍時賽德克族燒毀駐在所的路線,我腦海中都是莫那魯道帶著弟兄在林道上奔跑的影像,加上朋友的解說,歷史故事就歷歷在目了! 2006年第一次走能高越嶺西段爬奇萊南峰與南華山,我還是爬山的新手,入門一年多,奇萊南峰是我第三顆百岳,南華山是第四顆。

然後在2009年的秋天及冬天連續三個月,我又跟朋友走了能高安東軍以及奇萊連峰(卡羅樓斷崖),然後在2010年1月再跟ㄚ亮忠誠去能高主峰淨山,這樣來來回回走在能高越嶺西段四次,只是為了不同的目的地。

這次在2014年228假期再訪,因為多了賽德克巴萊的故事,看的景色變得有故事有感情了!這次同行的蠻投大哥是念台灣歷史的學者,一路講起的賽德克巴萊故事有夠精彩,每顆山頭每個景點突然變成更有感覺。

出發前幾天連續加班再加上深夜才抵達春陽山莊投宿沒睡好,我們還是準時五點半起床吃吃完早餐,開車約30分沿著台14線開到終點99K來到登山口,這兩年霧社到屯原的馬路已經修得很好,原本很擔心我的新車底盤會被路面刮傷,後來一路開起來只有少部分路段有些凹凸不平要小心慢載通過,大部分路段都很平坦好走。

(我們還在半路遇到載農藥的大型卡車開過。

)現在停車場也很大,分好幾處可停30幾台車。

(最好還是不要停路邊,否則被路過的大卡車擦到就不划算了。

) 整理好行李準備出發,我才發現我被assign當領隊走第一個。

(誰叫我來過最多遍。

)老實說這條往天池的能高越嶺西段這麼大條路(大部分路段都有兩米寬),除了幾處坍方外,還真的是迷不了路。

台14線從彰化到南投霧社屯原共99K,然後從花蓮的銅門、龍澗到仁壽,中間的消失的45K是已經解編的能高越嶺東西段。

台14線從日據時代就已經是規劃中第一條中橫公路,但是因為太平洋戰爭的影響,只興建霧社到屯原段。

光復之後,這段計畫中的道路始終因為興建困難(東段的天長斷崖地形太過破碎)以及環保的原因,遲遲沒有動工,終於在2009年解編,走入歷史。

維基百科:能高越嶺古道原是泰雅族古道,西自南投縣霧社,東至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初音。

日治時期,1918年利用此古道修築能高越警備道路。

1950年,美國撥給台灣電力公司130萬美元的外交援助,其中40萬美元指定興建這條東西輸送線路。

台電總工程師孫運璿率領工程人員,在此興建了電力輸送線。

  能高越嶺古道上的屯原駐在所(又稱屯巴拉)在1918年時修建(在離登山口500公尺附近的山坡下),在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網站有相關影片介紹:http://vcenter.iis.sinica.edu.tw/watch.php?val=aWQ9TWxGTU1Uaz0= 越嶺道上,一直可以看見馬海濮富士山在右側。

(不是前面那顆,是後面那顆,我跟銘源當前景。

) 馬海濮是莫那魯道的故鄉,他是馬海濮社的頭目,越嶺道這邊則是算是春陽社的地盤,每個"社"都有自己的獵場互不侵犯,如果打起來應該就是像電影裡頭一樣會砍人頭的! 當年日軍追不到莫那魯道帶領的叛軍,最後就是在越嶺古道到馬海濮山之間的山區違反國際公約大量空頭化學彈造成賽德克族人大量死亡,後來莫那魯道是在馬海濮山山腰的一個岩窟自殺,過了幾年才被自己族人的獵人發現到,屍體被日軍運下來帶到台灣大學(帝國大學)人類學研究收藏。

1973年才又被學界發現,最後將遺體葬於霧社公園內。

  馬海濮富士山,馬海濮是賽德克語,富士山是日本人加上去,因為馬海濮山形像富士山,才被加上去。

馬海濮其實就是馬赫坡(賽德克語:Mahebo),大家在賽德克巴萊電影中看到的古戰場,就是馬海濮山下的地方(在廬山溫泉附近)。

  能高越嶺古道最早是由泰雅族的大支族賽德克人巴雷巴奧群所開發的,他們在偶然的狩獵中,發現東部地區一片曠野可居住,於是部份族人開始遷徙定居,爾後並往來於埔里與花蓮之間,和花蓮的阿美族人交易貨品。

1917-1918年日本人為了攻打太魯閣族所以利用泰雅族的古道興建警備道(能高越嶺道),沿途並興建了櫻、賀哥、博阿倫(此三個都在台14線上)、屯原、尾上、能高駐在所,在1931年霧社事件後都被燒光。

之後,日本警察又重建住在所,又增加了富士見和松原兩的駐在所。

富士見就是取名可以看見馬海濮富士山的意思,位置在2K處附近古道上方。

而新尾上駐在所重建的位子在4.5K處(原來燒毀的尾上駐在在6.5K),光復之後就由台電接收做為維修東店西送電塔工作人員的中繼站,稱為雲海保線所。

目前的建築還是原來日據時代的樣子,只是裝修門與門窗而已,原來的彈藥庫已經變成儲藏室。

新尾上駐在所(現今雲海保線所)以及附近700公尺遠的尾上山登山口是根據日本人的名字而命名的。

在抵達雲海保線所前,會經過一間土地公廟,是台電人員在天池山莊(能高駐在所)旁邊供奉,後來因天池山莊因山友不小心遭到祝融燒毀,才被遷移至此。

雲海保線所的影片介紹: http://portal.tacp.gov.tw/onthisdate_archive_detail_for_subsite/9043 228這天我們走在越嶺道上天氣相當好 四年前來訪時還相當危險的斷崖現在都變成康莊大道。

不過誰知道一場夏天的豪雨可能又會造成土石崩塌,所以如果夏天要前往天池山莊得要先上林務局網站查看一下路況比較好,一年總是要封好幾次的天池山莊,這段5.5K附近的大崩塌點永遠是大家的痛。

8K處有一個木炭窯遺址,附近100公尺可能也是已經消失的松原駐在所的興建處,8.4K有流動的水源也很方便,因為附近松樹鐵杉多,才取名松原。

木炭窯以相思樹及九芎燒製木炭為主,供應沿途駐在所使用。

中午,我們在8.6K附近水源午餐一小時。

(大部分一早出發的山友都會這樣安排,這是附近唯一乾淨的水源)   不過吃完午餐後,阿寶決定護送身體不適的阿舅下山,所以剩下九人繼續往天池山莊挺進。

路上的摩托車是山莊物資運送的主要方式,每天都至少有3-4個車次運送食物瓦斯等用品。

如果真的用人工搬運(像是排雲山莊),可能成本就要翻好幾倍,山友就要收費更貴了。

不過摩托車來往速度很快,山友走在山徑真的要很小心,聽到摩托車就要靠邊,以免被擦撞。

這棵大鐵杉相當漂亮,附近的鐵杉林不輸玉山的鐵杉林。

大部分的越嶺道都是這樣寬敞好走,因為當年日軍必須利用這些不算崎嶇沒有陡上的越嶺道路運送大砲道駐在所,對準太魯閣族以及賽德克族村落,用此控制他們的方法。

天池山莊莊主李正一在一個訪談中談到,當年他們的長輩出門根本不走警備道,而是走山下的獸徑小路,走在警備道上根本是直接跟日本人面對面對上。

走著走著已經快要接近天池山莊,這個角度可以很清楚看到山莊下方是個大崩壁吧! 來到六號吊橋處,。

吊橋下是塔羅灣溪的上游,旁邊是漂亮的能高瀑布有三層樓高。

已經快要接近天池山莊,路邊開始出現殘雪,這是9天前下的大雪。

天池山莊(能高駐在所)在霧社事件燒毀後,日本人重建一次,然後光復後台電續用,改稱為天池山莊,到民國75年再被燒毀,在民國82年再次重建用到民國99年再被拆掉重建全新的兩層樓高的豪華山屋。

花費六千萬興建的天池山莊上面寫著101年興建完成,不過因為驗收加上颱風道路坍方,直到102年秋天才正式開放。

我前四次拜訪看到的山屋是民國82年重建僅能住60個人通舖設計的簡單山屋。

比起現在的龐然大物,之前的山屋真是小巧玲瓏,前方草坪是山友露營的最愛。

再多po點豪華山屋的內外部: 寬敞餐廳,還有給山友煮飯用的大廚房  二樓有4-12人等不同人數的房間,還有可以看山景的大陽台 山莊有太陽能發電跟大量的電池,也有接受訂餐服務    但是山莊旁邊的露營的都被"訂光了",有繳錢租帳棚的人,山莊"先幫"他們占好位置,雖然我們下午兩點半很早抵達山莊,也只能跟其他山友把自己的帳篷搭在最下層的空地上。

  晚上的餵食秀是山莊一大特色,有訂餐的山友拿著碗筷等開飯。

菜一上桌大家就搶成一團了!想想有200個人在一個房間搶食是多麼激動的事情......事實是我的山友很可憐被旁邊的男生架拐子了!大家真是為了吃什麼都幹得出來的! 不過山莊上了五六道菜,真的有餵飽大家,吃飽飯後回到帳篷就要準備睡覺,因為明天三點要起床,吃完早餐就要出發攻奇萊南峰及南華山,還是趕緊躲進去睡袋裡補眠了。

  參考網路資料: http://club.ntu.edu.tw/~mtclub/database/prefoot.htm  1906年四月,有「理蕃」總督之稱的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其積極的作   為讓世居高山的原住民族遭到近乎流離失所的命運。

佐久間從1910年起推   動「五年理蕃事業」,開始以武力征剿原住民族,對全島十二個地區的原住   民族展開搜繳槍械、彈藥的行動,並迫使歸順。

而其中又以1914年的「太   魯閣征伐戰」規模最為驚人,影響也最大。

 太魯閣征伐戰       經過長久的準備,以及幾次成功的偵察,佐久間總督決定在1914年5   月發動「五年理番事業」的最後一場戰爭,總共動員武裝警察、陸軍部隊、   腳伕、「蕃人隊」等總數超過二萬人,編列預算380萬日圓,分別組成立   霧溪討伐隊、巴托蘭溪討伐隊、陸軍第一守備隊、陸軍第二守備隊,希望一   舉擒服據守天險卻不斷抗拒日人統治的太魯閣族(即居住於東部的托魯閣群   人)。

       5月16日,佐久間抵埔里之討伐軍司令部,大規模戰事接著展開。

立   霧溪討伐隊自立霧監督所出發,掃蕩立霧溪流域與三棧溪流域的部落;巴托   蘭溪討伐隊自多摩南監督所出發,進入木瓜溪流域,掃蕩兩岸的巴托蘭部落   ;陸軍第一守備隊經波阿倫駐在所(今蘆山部落)往東越過奇萊南峰,攻擊   巴托蘭(此路線即能高越嶺路之雛形);陸軍第二守備隊經合歡山攻擊內太   魯閣(沿途所開之路即為合歡越嶺古道)。

       戰爭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日軍擁有優勢的火力、人力,以及源源不絕   的補給,太魯閣族自非其敵手。

經過三個月的激戰,太魯閣族傷亡慘重,日   軍則逐漸控制了整個山區。

經此一戰,太魯閣族諸部落氣勢大衰,而日人則   挾戰勝餘威在其他山區進行武力威服與收繳槍枝的軍事行動。

此後,山區原   住民族失去反抗能力,日人則因此而得寸進尺,不以人道對待及動輒打罵之   事時有所聞,原住民族終於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霧社   事件」。

1914年戰後至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前,日本警方以勸導與強制之雙   重策略,將東賽德克人的部落從深山地區移往淺山,以方便管理。

現今位於   木瓜溪中游台地的部落,即是由七腳川山東南山腹、木瓜溪上游以及銅門、   清水一帶的部落遷居而來;知亞干沖積平原之部族則是從木瓜溪上游遷來;   馬里巴希地區則為巴托蘭區及外太魯閣區遷來的部落。

此外,為加強控制泰   雅民族,日本政府於1917年開通能高越嶺道。

此路西起霧社,經蘆山、屯   原、尾上(雲海)、能高(天池),越過中央山脈,東下木瓜溪,經東能高   (檜林)、奇萊、磐石、水簾、銅門而抵花蓮,路寬1.8公尺,為當時最   寬的警備道,亦為當時橫斷中央山脈最便捷的道路。

        台灣山岳第100期  第140頁  主題:古道今選~中部 賽德克‧巴萊的最後決戰 文/圖黃柏勳 霧社抗日事件係以生命行動譜寫的淒美悲壯史詩,深深撼動人心,結局更造成原本強盛的霧社番勢力式微,甚至面臨部落氏族大遷徙窘境。

古道連結了迥異時空,忠實記錄了賽德克群族人英勇抗日始末。

【揭開古道神秘面紗】事發現場賽德克古道深藏於昔日台中州能高郡霧社蕃地,係昭和5年(1930年)10月27日,霧社抗日事件發生地所衍生的相關歷史場景。

古道群西以南山溪為界,東迄中央山脈能高山主稜;涵蓋賽德克族生活獵場,以及通往部落的綠色山徑;這些步道主要為警備道、隘勇路及早年霧社聯外山道,其間涵蓋著名的匹亞南、合歡警備道、萬大和能高越嶺道及守城大山銜接東眼山、關頭山、埋石山迤邐的中央隘勇線等,俱為日據時期重要的理番防務道路,形成內山縱橫交錯的山徑系統,係近代泰雅族賽德克群生活圈道路的開發濫觴。

賽德克‧巴萊部落影像賽德克群以白石山為祖靈聖地,族性強悍樂觀,日據時期被稱為霧社蕃,生活範圍遍及中台灣北港溪與濁水溪中上游山地,由12社部落組成,涵蓋馬赫坡、羅多夫、荷戈社、波瓦倫、斯庫社、塔羅灣社、布卡山社、卡茲茲庫、塔卡南、托干社、西巴烏社和巴蘭社。

其間1939年日本人為了興建萬大水庫,執意將巴蘭社群(巴蘭、塔卡南、卡茲庫)遷到北港溪中游台地,取名中原社,終讓巴蘭社舊部落群消失於歷史洪流之中。

而主導霧社事件六大部落,首推莫那魯道故居馬赫坡社,此傳統部落佇立馬海僕溪下游右岸河階,為抗日終戰古戰場;惟今遭焚毀的廢棄部落,早已蛻變為高山農園及泡湯露營區;毗鄰的荷戈社今屬春陽部落,分為上中下三處聚落,為花岡一郎和花岡二郎祖居地,今以溫泉湯屋及傳統編織工藝聞名;廬山部落古名波瓦倫社,一度易名富士社,係能高越嶺古道起點,亦是精英溫泉步道入口。

羅多夫社為事件平息後設立的保護番收容所,第二次霧社事件即發生於該社,今為仁愛國中和台大實驗農場一帶山地;斯庫社由聚居雲龍橋附近山地小社組成,霧社事件後,斯庫鐵索橋遭破壞,駐在所被焚毀,遺址便位於鐵線橋頭;日軍亦曾利用橋前空地集結,並在波瓦倫、巴蘭、櫻台廣設砲台轟擊部落,血染原民山河。

【參考文獻延伸閱讀】1.霧社事件作者-鄧相楊出版者:玉山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賽德克‧巴萊—走訪霧社事件之歷史足跡出版者:南投縣仁愛鄉公所3.仁愛鄉春陽村村長施宜宏熱情提供口述資料,特此致謝!賽德克古道導讀2011年魏德聖執導的史詩巨片《賽德克‧巴萊》在台灣大放異彩,讓國人掀起一股探索賽德克原鄉風潮;為重現賽德克風華,遂擷取霧社抗日事件歷史場景精華,規劃了四條人文生態古道,其一為埔霧古道與郡守橋遺址,並走訪人文色彩豐富的霧社舊街步道和霧?岡神社遺址。

此外,花岡山史努櫻生態步道,隱藏了古濁水溪沖刷切割成的雙環流丘地形,彌足珍貴。

而濁水溪南岸塔羅灣社及日軍指揮所步道,則銜接荷戈社、卡茲茲庫舊社及春陽溫泉和春陽、武令雙瀑,以及馬赫坡社抗日古戰場,更營造出賽德克古道經典人文生態印象。

【歷史古道時光機】深堀事件:明治31年(1898年),日本深堀陸軍上尉勘察中台灣鐵公路橫貫路線,隨行14名隊員慘遭波瓦倫社北方的泰雅族托魯閣群(今靜觀部落)原住民殺害,引致日本軍警鎮壓,史稱深堀事件,鄰近的深堀山和深堀瀧,即為紀念此事而命名,也為32年後霧社事件血腥鎮壓埋下伏筆。

明治39年(1906年),日軍於埔霧古道兩側高聳山地,陸續闢建總長約20公里的守城大山關頭山警備道,並於鳥踏坑設中央隘勇監督所,維護古道行旅安全。

霧社事件:霧社於台灣府志亦稱致霧社,位於匹亞南構造線東境,以常年多霧氣候得名;原被歸納為模範番社自治山區,卻因不滿日本巡查欺凌壓迫而聯合起事,爆發了台灣最後一場大規模武裝抗日戰役,並以升太陽旗為信號,襲擊公學校運動會場;晨5時馬赫坡駐在所杉浦巡查,成為首位殉職者,隨後義士切斷斯庫社鐵索橋,隔日軍警隨即展開討伐行動,戰事持續近2個月,最後蕃民迎向彩虹橋慷慨赴義,情操令人感動,此役造成霧社蕃傷亡慘重,瀕臨滅族命運,更引發日本帝國議會強烈質疑,且導致臺灣總督石塚英藏與總務長官及台中州知事下臺。

歷史不應遺忘,重新檢視80年前這起英勇抗日事件,仍讓人不勝唏噓;這趟賽德克古道巡禮,將跟隨歷史腳步前往深山幽谷拾遺,走訪真實精彩的賽德克‧巴萊人文自然風情,令人印象深刻。

       Yap/Xuite日誌/回應(1)/引用(0)緬甸Myanmar-仰光|日誌首頁|走在歷史故事上的能高越嶺西段(...上一篇緬甸Myanmar-仰光下一篇走在歷史故事上的能高越嶺西段(下)...回應 2021金選獎 加我為好友6年級前段班的水瓶座。

喜歡旅行、爬山、做菜、衝浪…。

日誌相簿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yap.taipei's新文章2021年底.好美好驚險之南投九九峰2021秋.陽明山魚路古道再開通2021春-玩真的!野外求生體驗營2021春暖花開-八通關上玉山下塔塔加2021春-郡大林道36K支線上清水、金子、西巒出雙龍林道(下)2021春-郡大林道36K支線上清水、金子、西巒出雙龍林道(上)2021春.桶後林道+桶後越嶺古道(烏來到宜蘭全程)2020年底.郡大溪中之線(下)-無雙社&無雙吊橋2020年底.郡大溪中之線(上)-馬西塔隆社&無雙溫泉BigAgnesBA帳篷營柱開花維修記 yap.taipei'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