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評論-人民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與孔子所說“修己以安人”一致,突出了“修己”或“修身”的價值與意義。

怎樣修身?《大學》給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格物”要求“即物窮理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官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中國共產黨歷史網|中組部12380舉報網|中組部黨建研究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網統一戰線新聞網|旗幟網 |中國人才網|中國人事考試網|工會新聞網|女性之聲|中國僑聯|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紀念網|鄧小平紀念網 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 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光明日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楊朝明 2016年12月01日08:3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談及中國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

近期,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刊發的《習近平的文學情緣》一文披露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脫稿講述的15個故事,其中他深情地說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自小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大學》。

《大學》講“大學之道”,論述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樣成為經國濟世的人才。

  “修身”為“修齊治平”之始。

《大學》特別強調修身:“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概括了修身與社會和諧之間的關系,它包含有兩層含義:   其一,儒家主張“天下為公”,人們應該共擔社會責任。

既然社會成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就必須考慮自己的社會性內涵,講求公共意識和公共道德,不論身處社會基層的民眾,還是屬於貴族階層的大夫,乃至國君、天子,都要自覺修身。

  其二,由個人而家、國、天下,由身修到家齊、國治、天下平,這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過程。

社會要取得大同與和順,人們就必須自覺修身,由“明德”而“新民”,進而實現社會的“至善”。

這與孔子所說“修己以安人”一致,突出了“修己”或“修身”的價值與意義。

  怎樣修身?《大學》給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格物”要求“即物窮理”,在具體行為中增長見識﹔“致知”是在實際行動中探明本心,求得真知﹔“誠意”是在推致事物之理的基礎上誠實意念﹔“正心”是去除各種“未安”的情緒,保持心靈的寧靜。

修“身”落腳於修“心”,由此提高品德修養,整齊家族家庭,實行仁政德治,最終求得天下太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視為對“大學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學說的精髓所在。

儒家“修齊治平”之道也是自堯舜以來古聖先賢智慧的凝練與總結。

因此它才能夠在歷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無數的志士仁人都胸懷天下,心系蒼生,他們有崇高的價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儒學家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歷史上,不少人把《大學》看成中國的“聖經”,顯示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儒家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儒學教人“成人”,具備人的社會性內涵﹔更教人成為“君子”,成為社會管理人才。

“君子”一詞本義是為政者和貴族男子的統稱,引申義則是道德上的高尚。

孔子說“君子之德風”,既然責任大,就該要求高﹔既然是尊貴的人,就應是高尚的人。

“大學之道”強調人的全面成長,培養“大人”“君子”。

  近代以來,中國落后挨打,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嚴重受挫,在反思傳統時出現了很大偏差。

孫中山先生說,“修齊治平”之道“本屬於道德之范圍”,有時卻不得不“把它放在智識范圍內來講”。

事實上,“我們祖宗對於這些道德上的工夫,從前雖然是做過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去了之后,這些智識的精神,當然也失去了。

所以普通人讀書,雖然常用那一段話做口頭禪,但是,那是習而不察,莫名其妙的”。

直到今日,雖然人們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應該更加清楚它作為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豐富意涵,了解它對於中華民族數千年和睦和平的巨大意義。

  (作者系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責編:黃策輿、謝磊) 學習路上 時習之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中央文件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十四五”規劃編制 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 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