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belle的生活- 痞客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雪盧老人講大學時,則以「在明明德、在親民」為兩綱,各領四目,明明德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親民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謂為兩綱八目,而「在止於至善」 ...
關閉廣告
belle的生活
跳到主文
分享心情生活和食譜與美食,歡迎大家閱讀和逛街
但我不缺老師與父親母親,所以不需要給予指導或教導
但是歡迎分享和討論,因為這是我家,你可以選擇不要來
部落格全站分類:心情日記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Dec24Fri201010:22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只能跟你說這句話跟家裡乾不乾淨沒關係你我先自修其身比較好不過我是沒倒算修身啦
我就是想要享樂度日誰知道我還能活多久壓人事無常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這種大道理留給聰明有慧根的人事去做吧我平庸膚淺缺乏慧根可說是一翹都未通不是合我
讓我下地獄吧
一句話我對孔子的尊敬僅只於教師節現在教師節都不放假了
我實在不太想念他老人家
還有你當初說出此言要我打掃家裡
我想你只是開玩笑吧
由其是齊家這可深奧了
家裡就算打掃成無塵室也不一定齊的了家
連我們敬愛的偉人們也沒幾個做得到壓
恩引用最近看的康熙王朝唉.......齊家這點做得好嗎?
至於治國和平天下恩恩還ok吧
「齊家」就是整治其家,在倫理上要父子有親,長幼有序,使家庭親親和藹。
你血壓上升了嗎恩恩好啦我會盡量再不打擾你的情況下骯髒不要在念我了好嗎
拜託林爸爸謝謝
以下引述網路維基百科等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典出於《禮記》的《大學》篇,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
《大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內文的撰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尚未定論。
一說是曾子所作[1];一說是孔門七十子後學者所作。
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過。
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開始推崇《大學》與《中庸》。
北宋時司馬光編撰《大學廣義》,是為大學獨立成書之始。
程顥、程頤又編撰《大學》原文章節成《大學定本》。
南宋時朱熹編撰《大學章句》,並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編為《四書》。
按照朱熹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
因此,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大學》原不分章節。
後來朱熹按其內容,朱熹《大學章句》,將《大學》分為經一章,傳十章。
並說:「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朱熹《中庸章句序》也寫到《中庸》是「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
」但這種說法並不可靠。
清代學者戴震小時問老師說:「此何以知其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其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師應之曰:「此朱文公所說」。
但戴震接着指出周代離宋代有兩千年之遙,為什麼朱子能知道這些事呢?問的老師無言以對。
內涵及應用
《大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兩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窺儒家之門。
該文從實用主義角度,對現代人如何做人、做事與立業等等均有深刻的啟迪意義。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作《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中第六講題提到;「我們現在要能夠齊家、治國,不受外國的壓迫,根本上便要從修身起,把中國固有知識一貫的道理先恢復起來,然後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復。
」且《三民主義》亦為《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之內含。
可見研讀《大學》亦有助理解《中華民國憲法》法源依據。
《大學》的哲學思考
《大學》的哲學思想主要是在於傳授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
全書融合了倫理、哲學、政治為一體,闡述個人修養與社會政治的關係。
宋代儒者藉此提出了三綱領、八條目理論。
三綱領指的是:
明明德
親民
止於至善
八條目指的是: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第一章是綱要所在,朱熹稱為經文,所講訴的是三綱領與八條目的連貫性,由個人之「明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做起;發揮到「親民」(齊家,治國,平天下),以達到「止於至善」的境地。
三綱領與八條目又可解釋為內聖外王,內聖就是自身的管理與修養;外王是自己對外界的管理與行動。
而以八條目中的「修身」為根本,「內聖」是「明明德」,包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礎與方法;而「外王」指的是「親民」,包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
「明明德」的意思就是使光明的德行興盛起來,是對內的。
「親民」則是使民眾能日新月異,進步不已,革新民意,是對外的。
「止於至善」所指的是把自己的道德和社區的道德都達到或處於極善的境況中並堅守不移。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
「致知」就是達到真知灼見,把正確的答案找出來,增加知識。
「誠意」就是要意念真誠,表裡如一(所以要慎獨),不虛偽,不自欺欺人。
「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靈,消除邪惡之心。
「修身」就是把自己的身子(包括思想言行)培養好。
「齊家」就是整治其家,在倫理上要父子有親,長幼有序,使家庭親親和藹。
「治國」就是把國家治理的好,除了教化,還須政令。
「平天下」就是平治天下(包括許多國家),主要是用政令來平。
整個大綱的意思就是在於把自己靈明的德性能夠彰明出來,在親愛民眾,使人人革新,以達成至善的境界。
要想使人能彰明自己的明德,先要治好自己的國
家;要想治好自己的國家,先要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治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養己身;要修好己身,先使自己的心平正;要想使自己的性情得當,先使自己的意念
真實無妄;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實無妄,先增加自己的知識。
要想增加自己的知識,在於能做到即物窮理。
接下來的則是解釋如何治國平天下。
主要推廣絜矩之道和三大法則:
理財法則
用人法則
愛民法則
其他版本
《大學證釋》為天津救世新教於民國十五年(1926)扶鸞而出,另有《中庸證釋》、《易經證釋》。
此本以列聖觀點將通行朱子本之誤處加以改正補充,重要之處更加以闡明,企圖還原大學原文之內容與本旨,強調全文之理氣一貫,使後人得以悉知孔門一貫之道。
其成書之方式雖無法為現今科學所理解,但該書所提供之觀點與論述則為學界所深感興趣,亦有學者以該書為對象發表研究論文。
其中提出「四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
對於「格物」的觀點,融合「窮物理」、「去物慾」之說,並根據中庸導入「盡物之性」的概念,如此方能「要在明乎物而不為所蔽,適於物而不為物所役」(列聖
著述:《大學證釋》,台北:明德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頁98。
)
引用http://www.dfg.cn/big5/chtwh/rxjj/24-dxzd.htm
古
人註解大學,大都將「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列為三綱,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列為八目。
雪盧老人講大學時,則
以「在明明德、在親民」為兩綱,各領四目,明明德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親民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謂為兩綱八目,而「在止於至善」一句即為兩綱的總結,意
謂明明德與親民實行到至善之境,纔算成就大學之道,也就是成了聖人。
如此講解,深合經文章法。
明
德就是聖人之德,聖人以此明德,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無不明白,如尚書多方篇說:「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蔡沈、孫星衍等,據鄭康成注,都以「通
明」解釋聖人。
又如虞書稱帝堯為「欽明」,稱帝舜為「文明」,也都以聖人為明人,所以大學「明德」就是聖人之德,聖人有此明德,一般人也有此明德,但因一
般人自心幻生物相,以致不明,所以大學教人明明德。
明德的德字,古文是悳,說文:「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從真心。
」段注:「內得於己,謂身心所自得。
外得於人,謂悳澤使人得之。
」依此解釋,吾人欲明明德,固须發明自心的明德,但同時也要以德澤人,希望人人都能明明德,所以大學之道又須親民。
假使不能親民,則為德不廣,自心的明德就不能完全發明。
更進言之,縱然自心明德完全發明,而天下蒼生尚有未明者,仍須親民教化,不能自己。
大
學兩綱並行,不可偏廢,兩綱所領的條目先後聯貫,而不相紊。
明明德所領的格物致知,須在治國平天下的事相上用功,始易於著力,否則不但難用工夫,而且流於
自修自足的小人儒。
親民所領的治國平天下,須以格物致知為根本,始能成己成物,否則不知如何教民,縱使國民財富增加,而人民的心靈苦於閉塞,以致物質愈富
有,精神愈貧窮,政治不能安定,天下不會太平。
所以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
這一段經文說得很清楚,治國平天下,旨在教天下人明明德,惟有教天下人明明德,纔能使天下永遠太平,所以大學又說:「物格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
」以至「家齊而後國治。
國治而後天下平。
」
大
學之道即以明明德教人自明而又明人,明明德的道理就在格物。
而雅釋詁:「格、至也。
」釋言:「格、來也。
」格物就是來物,或是物至。
吾人明德,本來光明,
本無一物,但因自心妄生物相,為妄相所轉,遂使光明變為昏暗,因而不明事實,不見真理。
妄生物相就是格物,也就是孔子在周易系辭傳裡說的「易有太極,是生
兩儀。
」易系辭傳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太極未生兩儀,就是「形而上」,無形,無生死變幻等無常之相。
既生兩儀,就是「形而下」從此
有形,有生死吉凶禍福種種無常之相。
大學教人明明德,其故在此。
學道的人即在格物致知上用功。
自心每起一念,即觀察其自何而起,落在何處。
此念起落如果皆
在時間空間等一切假相之內,便是陷入形而下,也就是本有的明德妄生物相,大學名之為「格物」,當下即知,不使繼起,此即「致知」。
用功時,固須如此觀心,
平常無論從政,或從事任何行業,也要注意自己的動機是善是惡,善者可為,不善者不可為,這當然不是真正的用功,真正的用功就是觀察自己的心念,談不上善
惡,但日常注意善惡動機,大有助於格物致知之道。
格物致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到:導航,
搜尋
儒家
顯示▼隱藏▲儒學理論
仁義禮知信
天命良知天理心性中庸誠敬
三綱四端五常五倫七情六慾八德
忠恕孝悌廉恥名節
格物致知內聖外王教化和諧大同
道統聖賢君子小人
經權文質禮樂
仁政王道宗法井田
顯示▼隱藏▲儒門人物
堯舜禹
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孔子孟子
四配
復聖顏子宗聖曾子
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
十二哲
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
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
顯示▼隱藏▲古代儒者
中國
董仲舒何邵公文中子
邵康節周敦頤張載程頤程顥
朱熹陸九淵
薛瑄呂坤曹端王陽明羅欽順
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
顏元方苞段玉裁曾國藩
俞樾吳汝綸
日本
桂庵玄樹南村梅軒藤原惺窩
林羅山木下順庵新井白石
室鳩巢雨森芳洲祇園南海
石田梅岩山下龍二加地伸行
朝鮮
王仁崔致遠薛聰白頤正
安珦禹倬權簿李齊賢李穡
鄭夢周鄭道傳權近李崇仁吉再
徐敬德趙光祖李彥迪李退溪李栗谷
越南
朱文安黎括阮廌阮秉謙
黎貴惇潘廷逢張定
琉球
程順則向象賢蔡溫
顯示▼隱藏▲儒家經典
《四書》《五經》《十三經》
顯示▼隱藏▲古典儒學
中國儒學
經學
程朱理學陸王心學
實學樸學
日本儒學
明經道紀傳道薩南學派海南學派
聖學古義學古文獻學
水戶學石門心學
朝鮮儒學
退溪學派畿湖學派
越南儒學
琉球儒學
顯示▼隱藏▲當代儒學
學者
熊十力梁漱溟馬一浮
唐君毅牟宗三方東美徐復觀張君勱
蔣慶杜維明成中英劉述先蔡仁厚
學派
新儒家孔教運動學衡派波士頓學派
顯示▼隱藏▲相關事項
六藝諸子百家孔子弟子綱常
儒教書院孔廟祠堂宗族
衍聖公科舉國子監
儒家文化圈
檢 • 論 • 編 • 歷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
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1],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東漢鄭玄最早為「格物致知」作出註解,而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為《四書》的一部後,「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後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以至於今。
現在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份觀點,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
《現代漢語詞典》將其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現今流行觀點和朱熹觀點的差異,乃是在關於「致知」的解釋。
朱熹所謂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與知識─而現代流行觀點的「知」只是指知識,這種觀念變異可能是由於現今社會流行唯物論觀點所產生的影響。
雖然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但他對於「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成為主流,並非是因為獲得後世儒家學者的普遍贊同。
事實上,朱熹學說在南宋當時還因政治黨爭而被斥為「偽學」,而後世的許多儒家學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學說觀點。
但因為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元朝中葉就被官方採用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而自從明太祖開始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歷時五百餘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
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在數百年的官方教條權威下,成為後世社會上的普遍流行觀點。
所以在清末的洋務學堂中,就把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格致」[2],即「格物致知」的簡稱。
上海等地還成立科學技術學校,稱為格致書院。
歷史上的學說觀點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
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一千餘年,至今仍無定論。
明末劉宗周[3]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由劉宗周至今,又歷三百餘年,更增加了許多不同見解。
關於中國歷代學者對於「格物致知」的觀念爭議,可以參考[4]、[5]、[6]。
以下就重點例舉一千餘年來儒學界的主要各家解釋原文,並以粗體文字簡略描述各家觀點大意:
東漢
主條目:東漢
【鄭玄】: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
:『格,來也。
物、猶事也。
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
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
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此致或為至。
』[7]
唐朝
【孔穎達】: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
: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
格,來也。
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
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
應之。
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
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
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
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
』[8]
【李翱】:萬物所來感受,內心明知昭然不惑。
:『物者,萬物也。
格者,來也,至也。
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
』[9]
北宋
【司馬光】:抵禦外物誘惑,而後知曉德行至道。
:『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
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
何哉?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故也。
』『格,猶扞也、御也。
能扞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
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
』[10]
【程顥】:窮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牽役。
:『格、至也。
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
』『物來則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意誠不動。
意誠自定,則心正,始學之事也。
』[11]
【程頤】:窮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
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
』『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
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
間,皆是理。
』『格,至也,謂窮至物理也。
』『問:「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無非是物。
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
至於
君臣、父子之間,皆是理。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由曰窮齊理而已也。
』『物,猶事也。
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
』[12]
南宋
主條目:南宋
【朱熹】: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
:
『格,至也。
物,猶事也。
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
物,莫不有理。
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
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13]、『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
格者,極至之謂。
如「格於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
』[14]
【陸九淵】:修持心性不為物牽,回復天理之知。
:
『天之與我者,即此心也。
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此理本天之所與我,非由外鑠。
明得此理,即是主宰。
真能為主,則外物不能移,邪說不能
惑。
』『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來無事胡亂。
彼事物牽去,若是有精神,即時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壞了。
格物者,格此者也。
伏羲仰象俯法,亦先於
此盡力焉耳。
不然,所謂格物,末而已矣。
』『學問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實;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15]
【黎立武】:通徹研究《大學》所述的事物內容。
:
『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國、天下而言。
事有終始,指格、致、誠、正、修、齊、治、平而言。
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
由平治而溯至格物,終必有始
也。
』『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後之知,蓋通徹物之本末,事之終始,而知用力之先後耳。
夫物,孰有出於身心家國天下之外哉!』
明朝
主條目:明朝
【王陽明】: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
:
『「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
故謂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
也。
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
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
夫是之謂格。
』[16]、『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
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
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
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
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
』[17]、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
全其正。
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
即是窮理。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
格物。
』[18]、『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19]
【王艮】:規範反省自身行為,了知德行根本。
:
『格如格式之格,即後絜矩之謂。
吾身是個矩,天下國家是個方,絜矩,則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
是以只去正矩,卻不在方上求,矩正則方正矣,方正則成格
矣。
故曰物格。
吾身對上下前後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
』『物格知至,知本也;誠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貫,是故愛人治人禮人也,格物也。
不親、不治、
不答,是謂行有不得於心,然後反己也。
格物然後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
反之如何?正己而已矣。
反其仁治敬,正己也。
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此正己而物正
也,然後身安也。
』
【瞿汝稷】:止於應止之行,而可達致至善之知。
:『射有三耦,耦凡二人,上耦則止於上耦之物,中耦則止於中耦之物,下耦則止於下耦之物。
畫地而定三耦應止之所,名之物也。
故《大學》言物是應止之所也。
格,至也。
格物也者,至於所應止之所也。
』
【蕅益智旭】:修持唯心識觀,轉意識[20]為妙觀察智。
。
:『正其心者,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也,誠其意者,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識觀,了知天下國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現物,心外別無他物也。
』[21]
【憨山德清】:感通外境萬物,致以化為自心真知。
:
『物即外物,一向與我作對者,乃見聞知覺視聽言動所取之境。
知即真知,乃自體本明之智光。
』『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謂我以至誠感通,彼即化而歸我。
所謂
至誠貫金石,感豚魚;格也。
』『以妄知用妄想。
故物與我相扞格。
……。
向之與我扞格者,今則化為我心之妙境矣!物化為知,與我為一。
其為感格之格,復何疑
問。
』[22]
清朝
【孫奇逢】:???????:
『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涵而為純一之體,發而為靈明之用,其靈明之發而為最於一之念者,則良知是也。
即良知之發,而識吾性之真,因推極其良知之
用,以復還吾性之體;是王子良知之說,正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非者也。
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統而為彝倫之大,散而為萬事萬物之理,是萬事萬物之
理,即吾性之所存也。
本吾性之理,以格萬事萬物之理。
窮萬事萬物之理,而益明吾性之理,是朱子即物窮理之說,亦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為非也。
蓋王子得吾性
之要,朱子得吾性之全。
不得其要,則泛濫而無本;不得其全,則缺略而不該。
然所謂要者,即所以主宰其全,非於全理之外,而別有所謂要。
所謂全者,即所以統
具乎其要,非於要理之外,而別有所謂全,是吾所謂歸於一者也。
』
【顏元】:親自實踐驗證,致使知性通達事理。
:
『格物之格,王門訓正,朱門訓至,漢儒以來,似皆未穩。
元謂當如史書「手格猛獸」之格,「於格殺之」之格,即孔門六藝之教是也。
』『周公以六藝教人,正就
人倫日用為教,故曰「修道謂教」。
蓋三物之六德,其發見為六行,而實事為六藝,孔門「學而時習之」即此也;所謂「格物」也。
』
以上種種觀點原文,只是擇其重要學者加以摘錄略述,實際歷史上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觀點。
現代學者觀點
【何澤恆】:其義亦近乎孔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正名,亦與儒家「反求諸己」「思不出其位」之義相通。
然格物乃八目之始,實為學做人(修身)之基本立場與方向;逮其身之已修,功德圓滿,乃始是「止於至善」。
由是而言八目所涉,仍應在人事倫理範疇以內。
:
『文中強調經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並非如朱熹所說是結上文的語句,而是所以起下文者。
因此「格物」當與「物有本末」合併理解;而「物有本末」之「本
末」,亦應與下文「本亂末治」連結解讀。
「格」或訓至而止,或訓正,皆無不可;「物」則指己身變動不居之地位而言。
如是則整段文義上下可以貫串;而「格
物」實質含義當與孔門「正名」之義相通,其所涉範圍自限於人生倫理。
』[23]
[編輯]觀點爭議的問題根源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隨着時代思潮而遷變演化。
孔子雖是儒家的開創者,但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乃是繼承了春秋以前中國文明的民本思想傳統。
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在關心現世的政治與道德,並未在心性修為問題上多所關注,正如《論語·公冶長》記載了子貢對於孔子學問的感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
然而孔子當時的時代,早已有學者論述天道心性;例如孔子訪周所拜見的老子,就在《老子》一書講述「道」之玄理,還有《關尹子》一書也是當時的道家著作。
即使是《管子》一書,也有〈心術〉〈內業〉等篇論述心性修為。
可知此種後來形成道家傳統的心性修為傳統,決非是起於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傳統並非起於孔子;否則,需要心性修為才能成就的中醫傳統,就不可能發生於老子之前。
所以孔子逝後的儒家學者們,為了弭補孔子學說的不足之處,遂企圖要吸納融合當時道家與陰陽家的心性修為與自然哲學的傳統。
《子思子》之「五行觀」與《公孫尼子》之「養氣說」,就是戰國初期儒家學者的此類努力成果。
戰國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中庸」思想為基礎,而建構了儒家的心性理論。
然而先秦時期典籍從未出現「格物致知」的相關詞彙,所以「格物致知」應該不是先秦儒學思想,而是漢朝學者融貫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觀念產物。
而因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後世儒者理解上的困難,也就形成了千餘年來的觀點爭議。
「格物致知」之所以難於解釋,而使儒學界爭論達千餘年。
首先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乃是《大學》八目的基礎功夫,更是「誠意正心」的修持基礎,也就涉及了心性修為的根本基礎,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於先秦道家之學。
宋儒理學興起後,儒家學者往往貶斥道家與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難以理解其原始意涵。
在儒學歷史上宋儒為排佛道兩家,程頤自創「理」以取代「道」(孔子論道而未論理),而朱熹更是無視《史記》記載而硬要認為「孔子訪周所拜見的老子,並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其次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的字義訓詁難以適當,以致於不能適切解釋字義;這也是因為缺乏相關《大學》作者意旨的文獻,可供證明「格物致知」的正確意義。
遂使以後諸儒各家解釋,往往各自隨意發明而強行解釋,遂造成至今儒學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belle2012
belle的生活
belle2012發表在痞客邦留言(1)人氣()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隨便寫上一篇:聖誕節快樂
下一篇:我在無名也開了部落格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2022/09/02相簿、部落格功能維護公告[公告]2022/08/22、08/23應用市集部分功能維護公告[公告]痞客邦APP全新服務上線-美食優惠券
活動快報
痞客邦來吧!旅遊趣
【痞客邦來吧!旅遊趣】需要網友們一起來分享你部...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婚後生活(1)生活(0)黑洞(2)婚了頭(13)不會分類(1)轉貼(82)隨便寫(82)心(24)遊記(9)特殊區間onlyfor(5)抒發己見(28)你算哪根蔥(115)針對你(44)機車評論(8)專欄(4)賤嘴美食評論(31)未分類文章(157)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8五月(2)
2014八月(2)
2014五月(1)
2014四月(1)
2014二月(3)
2014一月(6)
2013四月(2)
2013三月(2)
2013二月(2)
2013一月(1)
2012十二月(9)
2012六月(1)
2012五月(6)
2012四月(34)
2012三月(32)
2012二月(10)
2012一月(3)
2011十二月(23)
2011十一月(10)
2011十月(9)
2011八月(2)
2011七月(6)
2011六月(20)
2011五月(27)
2011四月(35)
2011三月(40)
2011二月(30)
2011一月(75)
2010十二月(95)
2010十一月(13)
2010十月(32)
2010九月(11)
2010八月(4)
2010七月(14)
2010六月(21)
2010五月(7)
2010四月(2)
2010三月(13)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光明日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評論-人民網
這與孔子所說“修己以安人”一致,突出了“修己”或“修身”的價值與意義。 怎樣修身?《大學》給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要求“即物窮理 ...
- 2大學第四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每日頭條
- 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belle的生活- 痞客邦
雪盧老人講大學時,則以「在明明德、在親民」為兩綱,各領四目,明明德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親民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謂為兩綱八目,而「在止於至善」 ...
- 4如何理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1樓苦味精味苦《四書大學》原文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 ...
- 5三綱八目的追求
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我們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 縱覽四書五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