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恐奪命! 醫點名「3大族群」小心視力模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尤其糖尿病患的腳動脈阻塞最為常見,初期因血流不順,偶爾會出現抽筋、間歇性跛行、抽蓄等症狀,這其實已出現警訊,若再等到更嚴重的血管阻塞時,雙腳恐須 ... 閱讀全文0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2022年1月11日上午9:30·2分鐘(閱讀時間)疫情解封之後,全台路跑活動陸續舉辦,然而,前陣子台北馬拉松賽事卻出現幾名跑者身體不適、甚至出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現象!醫師提醒,近日氣溫驟降,一旦保暖沒有做好,若高血壓、高血糖未控制良好的民眾,很容易造成心臟、血管的負擔,因此不建議在天冷之際從事劇烈活動。

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工作壓力大,罹患三高比例日趨增加,尤其更容易產生心血管循環的問題,平日保養可從飲食清淡、提升睡眠品質、適度運動,都有助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

血液循環出差錯?視力模糊、耳鳴、腳麻等警訊別忽略為什麼有些人的血液循環比較差呢?身心診所院長黃信得醫師解釋,高血脂患者,他的血脂愈多,血管彈性就愈差,一旦血壓升高,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而高血糖患者的全身性代謝出問題,也可能使得脂肪代謝變得不正常,影響血管正常運行;至於糖尿病患的血糖與體內血脂進行結合,易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造成血管循環變差,加上身體荷爾蒙出現異常,都容易導致末梢血液循環不佳,更可怕的是,患者很可能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視力模糊、腎功能下降或出現腳麻,才會發現身體出了狀況。

當血管逐漸硬化、血脂堆積後,輕則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重則出現動脈阻塞。

尤其糖尿病患的腳動脈阻塞最為常見,初期因血流不順,偶爾會出現抽筋、間歇性跛行、抽蓄等症狀,這其實已出現警訊,若再等到更嚴重的血管阻塞時,雙腳恐須截肢。

由於微血管遍布全身,糖尿病患除四肢冰冷問題外,偶發耳鳴、視力變差,皮膚無光澤、乾燥脫皮,免疫力低下,甚至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下降等,都是循環不良的症狀。

至於要診斷血液循環不良,臨床上會由血糖、血壓、糖化血色素,合併看血管發炎指數,如果數值異常,就要小心血管阻塞的風險增大,容易導致中風和心肌梗塞猝死的發生。

促進血液循環日常養成良好習慣很重要黃信得醫師指出,高血壓、高血糖患者平日應超前部署、防患於未然,想要維持Q彈血管不阻塞,就必須控制血糖,避免容易引起身體發炎的加工食品、含糖飲料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以降低血液濃稠度,強化末梢血液循環。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天冷手指凍到發紫是血液循環太差?醫師警告「3種顏色變化」小心會截肢·手腳冰冷最容易中招!半夜抽筋不理恐致肌肉拉傷自學「2階段處理原則」1.7年不穿內衣!女大生曬身體驚人變化網友超震驚2.冷氣開整天!美國「夏季電費」曝光3.新竹暗夜惡火後一早重回家園 陳父痛失8至親淚望無語4.借牌洗魚衝出口1/3靠養殖黑戶供5.孽子縱火8死!輪胎行Google零負評「老闆正氣」 網湧入哀悼輪胎行屋主悲痛招魂幼童「找不到路」擲筊逾10分鐘CTWANT陳時中咳到骨頭痛李秉穎示警:1周後要注意新頭殼縱火8死悲劇老鄰居慟:小朋友常赤腳出來玩CTWANT白帶魚一條喊價600元國人有錢也難買中時新聞網李秉穎估國內疫情:7月將至「平地階段」Yahoo奇摩(即時新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