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行新股之股份轉讓限制 - 聲威法律事務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但員工於限制轉讓期間內與他人訂立之買賣契約,如約定「於轉讓限制期間後始為移轉股份者」,依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3號判決見解,若雙方之真意係「預期於不能之情形除去 ...
關於我們aboutus
律師陣容team
最新消息news
服務項目service
友善連結link
聯絡我們contact
分類
全部
司法案例選析7期刊著作全部63103年1月--中國如何保護「商業秘密」7101年9月--天外飛來的繼承債務5 100年2月--逃漏稅的犯罪構成要件899年1月--律師的偵查辯護797年11月--只提出「文書影本」能打贏官司嗎693年12月--不動產掛名登記的法律探討491年陳律師工商時報文章2090年12月--新學友債權和解方案解讀5法律新聞8聲威通訊103契約範例12書狀範例19智慧財產權4訴訟範例2大陸事務14
ShopAll公司發行新股之股份轉讓限制
公司發行新股之股份轉讓限制
公司發行新股之股份轉讓限制
分享到
商品說明
公司發行新股之股份轉讓限制 陳慶尚律師(上)公司法第二六七條規定:「公司發行新股時,應保留發行新股總數百分之十至十五之股份由公司員工承購」(第一項)。
「公司發行新股時,除保留員工承購者外,應公告及通知原有股東,按照原有股份比例儘先分認,並聲明逾期不認購者,喪失其權利」(第三項)。
「新股認購權利,除保留由員工承購者外,得與原有股份分離而獨立轉讓」(第四項)。
「公司對員工依第一項、第二項承購之股份,得限制在一定期間內不得轉讓。
但其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二年」(第六項)。
就本條「員工認股部分」,最高法院認為:「依公司法第二六七規定公司發行新股保留給員工認股之部分,公司得印製『新股認購權利證書』發給員工,作為員工之新股認購權利憑證。
此『新股認購權利證書』與『新股權利證書』不同,『新股權利證書』乃係認購新股或者獲得新股分配後,因為公司須變更章程,才能發行新股,為恐時間稽延,損害投資人權益,而事先發行之表彰新股權利之證書,此乃認購新股或受分配新股後之事。
例如公司法第二百四十條、第二四一條之規定,增資發行新股後,於上市買賣前所先印製表彰股東權之證書」。
員工依公司法第二六七條所認股份,公司得限制在一定期間內不得轉讓,但其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二年。
此外,公司不得強制員工於離職時應將承購之股份轉讓給特定對象,否則其規定與股份自由轉讓原則有違,應屬無效。
員工如已離職,也不得再向公司主張公司法第二六七條保留給員工之新股承購權,此乃因員工新股承購權,是基於員工之身份而取得,已離職員工自無此權利。
實務上,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往往會在員工取得之股票上加註:「本股票係員工認股,在民國○年○月○日前,禁止轉讓」之字樣。
茲有疑義者為,員工得否將「新股認購權利」,預先轉讓他人?或者員工於行使認購權,取得認購之股份後,將此股份轉讓他人?此等約定之效力如何?按公司法第二六七條既規定公司發行新股保留員工認購之股份,公司得限制於二年內不得轉讓;既然行使認購權後取得之股票不得轉讓他人,否則其約定無效;基於舉輕以明重之法理,員工未行使新股認購權前之「新股認購權利」,自亦不得轉讓他人,否則此轉讓約定應屬無效。
但最高法院86年度訴字第109號之判決卻認為:「認股權,並非股份之轉讓,應無公司法之適用,而認股權之轉讓,法律並無明文禁止,亦無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並非無效」,此判決見解不無可議。
員工承購之新股,如於轉讓限制期間內與他人訂立股份轉讓買賣契約,此股份買賣契約因違反公司之限制轉讓規定,固屬無效;即便於限制轉讓期間內,設定質權給他人,依民法關於證券質權設定、限制處分及其實行之規定,出質人因已喪失對該股票佔有、收取股票上應受給付及任意處分等權利,則此一設定質權之行為,亦屬違法。
但員工於限制轉讓期間內與他人訂立之買賣契約,如約定「於轉讓限制期間後始為移轉股份者」,依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3號判決見解,若雙方之真意係「預期於不能之情形除去後為給付」之情形,依民法第二四六條第一項規定,其契約應屬有效。
(下)前文提到,員工依公司法第二六七條所認股份,公司得限制在一定期間內不得轉讓,但其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二年。
但如果是原有股東,依原有股份比例認購之新股,依公司法第二六七第四項規定,原有股東之新股認購權利,得與原有股份分離而獨立轉讓,此與員工認股,公司得限制禁止轉讓期間之規定不同。
原有股東依原有股份比例認購之新股,原有股東有兩種選擇:¬原有股東得於公司決議發行新股後,尚未表示認股行為前,預將「新股認購權」出讓與第三人,或於認股行為完成,取得「新股認購權利証書」後,才將新股認購權出讓與第三人;此兩種轉讓方式均屬有效。
若採¬之方式,則受讓人須向發行新股公司以意思表示行使其受讓之新股認購權,才會發生認股之效果,始能進而請求發行公司交付股票(最高法院79年度重訴字第099號判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法第一六三條第一項固規定:「公司股份之轉讓,不得以章程禁止或限制之」。
但依最高法院70年度台上字第1025號判決意旨:「上訴人雖以其公司股東唐清山曾出具承諾書,約定讓售系爭股票,以轉讓於公司同仁為限,而被上訴人並非公司同仁不得受讓,並請過戶等語為辯;然此約定,無拘束第三人之效力。
且公司股份之轉讓,不得以章程禁止或限制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第一項定有明文,所辯自難成立」。
依此見解,公司對於股東似非不得以契約合意方式,限制股東之股份自由轉讓。
換言之,基於私法自治之契約自由原則,公司與股東間,或股東相互間,並非不得以訂立「契約」方式,限制股份之自由轉讓;但此限制或禁止轉讓之約定,只對簽約之當事人間有效;當事人不得以此契約,對抗契約以外之第三人。
如果股東之股份被債權人聲請法院假扣押時,對股東新股認購權之轉讓或行使,有無影響?依經濟部78年的解釋令認為:「股東之新股認購權,在其原有股份之行使未受限制前,依公司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項之規定,固得與原有股份分離而轉讓;惟如公司股東之股份經法院發佈禁止移轉命令後(例如,原有股東之股份,被債權人聲請法院假扣押或假處分),原有股份之行使即受到限制,不得再自由移轉其股份。
新股認購權如係基於原有股份衍生而來即應受相同之限制」。
依此見解,原有股東於股份被限制後,始將新股認購權利轉讓他人,則此一轉讓契約,應認為已違反民法第二四六條:「以不能之給付為契約標的者,其契約為無效」之規定,應屬無效。
相似產品
【房屋滲水、漏水瑕疵】爭議論侵害【營業秘密】之犯罪構成要件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之法律效力大陸地區偽造董事會議紀錄有無刑責
你瀏覽過的產品
電話:886-2-2363-6289
傳真:886-2-2362-0416886-2-2392-0908
郵件:[email protected]
地址:10647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81號10樓之1
Designby藝創媒體
延伸文章資訊
- 1公司發行新股之股份轉讓限制 - 聲威法律事務所
但員工於限制轉讓期間內與他人訂立之買賣契約,如約定「於轉讓限制期間後始為移轉股份者」,依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3號判決見解,若雙方之真意係「預期於不能之情形除去 ...
- 2法規名稱 - 證券暨期貨法令判解查詢系統
公司進行併購時,得以股東間書面契約或公司與股東間之書面契約合理限制下列事項: 一、股東轉讓持股時,應優先轉讓予公司、其他股東或指定之第三人。
- 3股權轉讓若干法律問題分析(上) - 台灣法律網-劉孟錦律師事務所
由於股權轉讓必須是轉讓方、受讓方的意思一致才能發生,故股權轉讓應為契約行為,須以協議的 ... 依法律的股權轉讓限制,即各國法律對股權轉讓明文設置的條件限制。
- 4惟股權轉讓限制契約畢竟僅係公司與股東間之契約關係
司法實務雖有認為此類股權轉讓限制契約有效(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上字第74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重上字第61號民事判決參照),惟 ...
- 5新創公司如何防止股東半路跳船?這篇文章教你章程該怎麼寫
至於講到很有可能不被允許的轉讓限制寫法,公司法第356條之5是規定「公司股份轉讓之『限制』」,既稱「限制」,就是章程可以規定股東轉讓股份時有「一定的界線或約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