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循環不佳」容易死於心血管疾病?忽略3大關鍵更致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飲食西化、缺乏適度運動、三高控制不良下,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日益增加,若未及時治療、疏通血管,可能面臨截肢命運;「糖尿病足」就是常見的原因之一 ...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 你還沒有登入/加入會員唷! 馬上成為會員就可以收藏你喜歡的文章囉! 登入/加入會員 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播出時間:CH56每週六、日下午1點及晚上6點意見反映:[email protected]觀眾服務專線:02-2656-1599 ©TVBSMediaInc.AllRightsReserved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醫療 「周邊循環不佳」容易死於心血管疾病?忽略3大關鍵更致命 王家瑜報導 2020/02/0315:14 字體放大 「周邊血液循環不佳,等於是邁向心血管疾病死亡!」這樣的因果關係一直以來受醫學界深信不疑;以往普遍認為,縱使疏通了血管,仍有不計其數的患者因為預後不佳而死於心血管疾病;不過國內醫師進行長期研究,卻顛覆了這項認知,獲得廣大迴響。

  糖尿病、洗腎患者當心末梢血液循環出狀況 飲食西化、缺乏適度運動、三高控制不良下,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日益增加,若未及時治療、疏通血管,可能面臨截肢命運;「糖尿病足」就是常見的原因之一,另外像是抽菸、洗腎、感染、免疫疾病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末梢血液循環不良。

延伸閱讀:這個病比癌症更可怕!美研究「糖尿病足」5年死亡率高   示意圖/TVBS   早期觀念認為,凡是危急性末肢循環不良病患,全身循環狀況同樣不好,因此接受治療後仍死亡的主要原因應以心血管疾病為主。

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主任黃玄禮帶領團隊在《台灣醫學會雜誌》發表研究指出,「營養狀態、免疫力、活動能力」才是決定肢體末端嚴重缺血的患者在治療後能否長期存活的主因。

  這項研究追蹤自2005年起至2018年底曾接受「通血管」治療的936位慢性周邊血管缺血病患,結果發現2年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僅40%,其餘6成的死亡原因皆與心血管疾病不相關。

  研究團隊分析,接受通血管治療後,若營養狀態、免疫力與活動能力都不佳,患者恐因感染或敗血症死亡,兩年存活率只有20%;但三者都很好的病患,兩年存活率能高達80%。

延伸閱讀:保養血管神級好食材!強化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   疏通周邊血管還要提升「3大關鍵力」 60歲黃先生為例患有心臟病、糖尿病,4年前左腳背的傷口大到體無完膚、深層肌肉筋膜皆無血色、肢體冰冷到疼痛,原本醫師建議他小腿以下截肢,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後,黃玄禮為他疏通髂動脈與淺股動脈阻塞的血管,考量患者營養指標白蛋白過低,免疫能力衰退,因此除了注射營養針劑外,也照會營養師調配高蛋白飲食與糖尿病飲食,以維持足夠的營養和免疫能力。

延伸閱讀:腳麻非小事!4大危險徵兆代表血管塞住了   9個月後,黃先生發炎指數下降,白蛋白上升,營養狀態與免疫能力趨於正常,最後僅截除因缺血而壞死的5根腳趾而已,免於小腿以下截肢命運。

4年過去,黃先生透過不間斷的復健與追蹤,復原良好,已能靠輔具自己行走。

  ▲黃玄禮帶領團隊發表研究指出,改善營養狀態、免疫力和活動能力可有效提升周邊血管病變患者的整體存活率。

  黃玄禮提醒周邊血液循環不佳的患者,除了以內科藥物治療並接受通血管治療外,補充營養、改善免疫力也相當重要,還要貫徹運動復健;如此提升「營養狀態、免疫力、活動能力」3大關鍵,才能改善治療後的生活品質,提升整體存活率。

延伸閱讀:入坐前的預備功夫:3分鐘調整氣息、增加血液循環   血管病變初期,許多病患會將間歇性跛行誤認為關節、肌肉問題而忽略,直到末端肢體疼痛發麻、潰瘍感染才就醫,卻往往因血管多處阻塞而面臨截肢。

黃玄禮也呼籲,患有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建議維持適度運動,保持肢體血液循環,如有不適需盡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延伸閱讀:走路腿無力當心周邊動脈疾病10年死亡率倍增!   ◎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太恐怖!蚊子叮一口險截肢3症狀小心周邊血管阻塞 痠麻走不動,休息一下又能繼續走?3大症狀小心「腳中風」 手腳發冷又麻,你的血液循環順暢嗎?心臟權威教你1招自測 瑜伽名師教你!睡前10分鐘,改善血液循環不駝背 腳痠按摩竟致死?醫師說這些情形不能亂按摩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周邊血液循環下肢末梢循環糖尿病足慢性病洗腎疏通血管營養免疫力活動力截肢心血管疾病死亡黃玄禮腳中風血栓 延伸閱讀 糖尿病「足病變」嚴重恐截肢70%因為穿錯鞋!醫師提醒「3不2要」 2020/09/2816:28 糖尿病足反覆潰瘍恐截肢!5招預防糖尿病足醫師教你正確選鞋技巧 2020/11/2411:05 天冷穿襪「糖尿病人」要小心!糖尿病足防護教學,遠離潰瘍截肢 2021/01/2211:02 糖尿病足最怕潰瘍截肢!居家護理5要點,切記乳液不能「這樣」抹 2021/05/0514:28 7旬老翁傷口久不癒合沒知覺!竟是骨科醫師聞之色變的「夏科氏足」 2020/10/2817:09 手腳冰冷不單純!3種人慎防血管危機 2020/04/1319:00 人氣排行榜 1 美魔女藤原紀香靠「奇蹟伸展操」!關節伸展促血液循環身體變柔軟、恢復肌力 2 一天可以吃幾顆雞蛋?吃蛋膽固醇會過高?營養師公布正確吃法4種烹調安心吃 3 小心高血脂造成中風!研究發現3食物降膽固醇日常飲用1茶飲改善高血脂、肥胖 4 喝豆漿降膽固醇!營養師盤點豆漿4大好處「這款豆漿」還能阻止糖分過量吸收 5 喝咖啡會造成膽固醇上升!研究顯示:咖啡兩大成分影響血中膽固醇這種沖泡法影響小 6 越洗越髒!洗碗海綿像細菌培養皿譚敦慈:快改用這2種避免細菌傳播保持乾燥是關鍵 7 吃水果也能預防骨質疏鬆!營養師盤點水果4大超級營養素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8 只是咳嗽,竟變成肺癌末期!她成功超越4%存活率抗癌10年全靠「好習慣」 9 他吃清冠一號喉嚨還是痛!中醫師曝清冠一號正確吃法預防後遺症、二次感染 10 優酪乳可以補鈣!燕麥奶、豆漿可以代替牛奶嗎?醫師盤點4大飲品含鈣量 11 漂白水消毒用錯會致命!確診婦「做錯1件事」3周後變毛玻璃肺炎 12 凍齡!39歲王心凌童顏肌、59歲湯姆克魯斯男神肌,醫揭3大關鍵心法 人氣排行榜 1 美魔女藤原紀香靠「奇蹟伸展操」!關節伸展促血液循環身體變柔軟、恢復肌力 2 一天可以吃幾顆雞蛋?吃蛋膽固醇會過高?營養師公布正確吃法4種烹調安心吃 3 小心高血脂造成中風!研究發現3食物降膽固醇日常飲用1茶飲改善高血脂、肥胖 4 喝豆漿降膽固醇!營養師盤點豆漿4大好處「這款豆漿」還能阻止糖分過量吸收 5 喝咖啡會造成膽固醇上升!研究顯示:咖啡兩大成分影響血中膽固醇這種沖泡法影響小 6 越洗越髒!洗碗海綿像細菌培養皿譚敦慈:快改用這2種避免細菌傳播保持乾燥是關鍵 7 吃水果也能預防骨質疏鬆!營養師盤點水果4大超級營養素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8 只是咳嗽,竟變成肺癌末期!她成功超越4%存活率抗癌10年全靠「好習慣」 9 他吃清冠一號喉嚨還是痛!中醫師曝清冠一號正確吃法預防後遺症、二次感染 10 優酪乳可以補鈣!燕麥奶、豆漿可以代替牛奶嗎?醫師盤點4大飲品含鈣量 11 漂白水消毒用錯會致命!確診婦「做錯1件事」3周後變毛玻璃肺炎 12 凍齡!39歲王心凌童顏肌、59歲湯姆克魯斯男神肌,醫揭3大關鍵心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