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來西亞華人也称大馬華人,是马来西亚的本地民族之一。

... 马来西亚华裔主体是清朝末年及民国成立後自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遷徙至馬來亞的移民及其後代。

在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華人 語言 監視 編輯 馬來西亞華人也稱大馬華人[註2],是馬來西亞的本地民族之一。

馬來西亞華人OrangCinaMalaysia(馬來語)MalaysianChinese(英語) 鄭景貴 葉亞來 張弼士 陳禎祿 李孝式 林梧桐 林冠英 魏家祥 謝富年 楊肅斌 陳志遠 廖中萊 李宗偉 楊紫瓊 蔡明亮 梁靜茹 總人口約690萬公民(2021)[1]分佈地區 馬來西亞吉隆坡(首都)、喬治市(檳城州)、怡保(霹靂州)、新山(柔佛州)、古晉(砂拉越州)、亞庇(沙巴州)、麻六甲市(麻六甲州)等各大城市 新加坡新加坡338,501(2010)[2] 澳洲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聖誕島 紐西蘭奧克蘭 加拿大多倫多 英國倫敦 美國舊金山、紐約語言新馬華語(現代標準漢語)其他漢語(以閩、粵、客為主)英語、馬來語(通用於學校和政府機關)宗教信仰多數為華人民間信仰、儒教、道教、佛教少數為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回教)及印度教相關族群峇峇娘惹、新加坡華人、印度尼西亞華人、汶萊華人、泰國華人、海外華人馬來西亞華人漢語名稱正體字馬來西亞華人簡化字马来西亚华人標音官話(現代標準漢語)- 漢語拼音MǎláixīyàHuárénMǎláixīyǎHuárén- 威妥瑪拼音Ma³-lai²-hsi¹-ya⁴Hua²-jên²Ma³-lai²-hsi¹-ya³Hua²-jên²- 國際音標[màlǎiɕíjâxwǎɻə̌n]閩語- 白話字Ma-lài-sè-aTǹg-Láng- 潮州話拼音bhe2lai5sai1a1hua5jin5- 閩東語平話字Mā-lài-să̤-āhuà-nè̤ng粵語- 粵拼Maa5loi1sai1aa3Waa1yan1- 國際音標[ma̬ːlɔ́ːysɐ́i.āːwáː.yɐ́n]- 耶魯拼音MáhlòisāiaWàyàn客語- 客語白話字Mâ-lòi-sî-âFà-ngìn漢語別稱正體字馬來西亞華裔簡化字马来西亚华裔標音官話(現代標準漢語)- 漢語拼音MǎláixīyàHuáqiáoMǎláixīyǎHuáqiáo- 威妥瑪拼音Ma³-lai²-hsi¹-ya⁴Hua²-ch'iao²Ma³-lai²-hsi¹-ya³Hua²-ch'iao²- 國際音標[màlǎiɕíjâxwǎ.tɕʰjǎu]閩語- 白話字Ma-lài-sè-aHôa-kiâu- 潮州話拼音bhe2lai5sai1a1hua5kiao5粵語- 粵拼Maa5loi1sai1aa3Waa1kiu1- 國際音標[ma̬ːlɔ́ːysɐ́i.āːwáː.kʰiːú]- 耶魯拼音MáhlòisāiaWàkiù客語- 客語白話字Mâ-lòi-sî-âFà-kiaau馬來語名稱馬來語OrangCinaMalaysia馬來西亞華裔主體是清朝末年及民國成立後自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遷徙至馬來亞的移民及其後代[3]。

在馬來西亞公民中,本土華人是第二大民族,總數約有690萬人[1]。

馬來西亞華人佔馬來西亞公民的23.2%[1],主要分佈於吉隆坡(首都)、喬治市(檳城州)、怡保(霹靂州)、新山(柔佛州)、古晉(砂拉越州)、亞庇(沙巴州)和麻六甲市(麻六甲州)等各大城市。

此外,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華人也是首都吉隆坡的第二大民族,佔該直轄區總人口的43.2%(馬來人佔44.2%)[4]。

目次 1歷史 2人口 2.1人口比例 2.2部分州屬人口的變遷 3祖籍及族群 3.1閩人 3.1.1閩南人 3.1.1.1福建人(泉漳人) 3.1.1.2潮州人 3.1.2福州人(閩東人) 3.1.3興化人(莆仙人) 3.1.4建寧人(閩北人) 3.1.5海南人 3.2廣府人 3.2.1廣東人 3.2.2廣西人 3.3客家人 3.4三江人 3.5北方人 4語言及方言 4.1華人語言主要通行地區 4.2州屬人口使用語言比例 4.3方言群人口比例 5宗教 5.1佛教、道教和中國民間信仰 5.2基督宗教 5.3伊斯蘭教 5.4印度教 6文化 6.1名字 6.1.1各籍貫漢語(方言) 6.1.2華語 6.1.3英文名 6.1.4穆斯林(阿拉伯)名字 6.2料理 6.2.1傳統中華菜 6.2.2本地化中華料理 6.2.3馬來-中華菜 6.3媒體 7與中國的關係 7.1馬來亞獨立前 7.1.1與清朝的關係 7.1.2孫中山的影響和辛亥革命 7.1.3抗日戰爭 7.2馬來亞獨立後 7.2.1華人與現代中國 7.3歷史遺留問題 8馬來西亞的華人節慶 9教育 9.1國家教育政策 9.2華語教育 9.3基礎教育 9.4高等教育 9.5人才流失 10社團 11政治參與 12內閣成員 12.1現任 12.2曾任 13社會地位 13.1公民權 13.2社會契約論 13.3種族歧視問題 14通婚和移民 14.1通婚 14.1.1和馬來人通婚 14.1.2和印度裔通婚 14.2移民 14.2.1新加坡 14.2.2澳大利亞 14.2.3其他西方英語系國家 15對國家的貢獻 16政府評價 17參見 18註釋 19參考文獻 19.1引用 19.2來源 20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主條目:馬來西亞華人史和馬來亞華人與中國的關係 參見:馬來西亞歷史 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溯至漢代[5],唐、宋時中國和馬來群島已有頻密的商業活動和文化交流[6],元代時已有中國人在當地定居的明確記載[7]。

到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麻六甲(明史稱為滿剌加)停留,後來將麻六甲、巨港(今屬印尼)、泗水(今屬印尼)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

至今麻六甲仍然留有大量與鄭和有關的遺蹟。

一些華人與當地人通婚,開始在麻六甲定居,漸漸受馬來文化影響,繁衍開來。

自此,華人開始在麻六甲形成聚落定居,成為麻六甲的一個重要民族。

明朝衰弱後,這些通婚華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海禁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係疏遠,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峇峇娘惹(Baba-Nyonya)。

峇峇娘惹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閩南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峇峇娘惹語(PeranakanHokkien),但依然保留了華人的風俗儀式。

而華人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清朝戰敗,中英簽署《北京條約》,清廷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苦力)。

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許多華工(或稱為苦力)被輸送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

在蒸汽船使用後,華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

此時到來的華人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

這時期馬來半島華人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是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多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

1929年,全球開始經濟大蕭條。

此時華僑婦女開始大量移民馬來亞,男女人口比例結構趨向平衡。

二戰後世界進入冷戰時代,英屬馬來亞正值馬共叛亂,移民條例收緊,華人抵馬的移民潮逐漸減少甚至停止。

此後,華人參與了馬來亞獨立運動與馬來西亞的建國運動,並在當地繁衍開來。

隨著馬來西亞建國獨尊土著(馬來語:Bumiputera)的政策,華人在社會上受到許多不平等待遇。

由於華人生育率較低,預估2040年馬來西亞華人比例將下滑到低於總人口20%,不利於華人的參與權及決策權。

[8] 人口編輯  2018年馬來西亞國會選區華人與土著選民的人口比例分佈■偏紅則表示華人所佔比例較高■偏綠則表示土著所佔比例較高■偏褐色則表示兩者比例相當■顏色越深則表示其他非土著種族(如印度裔)所佔比例越高 在2021年馬來西亞約有690萬華裔公民[1],是馬來西亞公民中的第二大民族,僅次於馬來族公民(約2060萬人),華裔公民人口是第三位印度裔公民(約200萬人)的3倍以上[1]。

華人人口在某些城市(如:新山、檳城、怡保、巴生、麻六甲、古晉、詩巫)佔的比例較重,有些更超過半數。

大馬華人的主要祖籍包括:福建(約四成的大馬華人屬於福建籍貫,佔最多數,包括泉漳人、客家人、福清人、福州人、興化人)、廣東(廣東人、潮汕人、客家人)、海南(海南人)等。

另外有部分大馬華族長期受馬來和其他文化影響而形成了新的華人族群,稱為峇峇娘惹或土生華人,但基於國家宗教政策,此現象已不復存在。

馬來西亞政府的數據顯示,1957年,馬來亞華人約佔總人口的40%(不包括共組馬來西亞時加入的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人口),到2010年則下降至24.6%,預測到2020年將降至20.7%;加上穆斯林多生多養的文化,如果生育數不見起色,華人的資源會逐步被侵蝕。

人口比例下滑的原因之一是華人注重對子女的培養與教育以應對未來挑戰,而不願因「多生粗養」來承受過多經濟的壓力。

因此,相對富裕的階層或知識水平較高者不願多生孩子。

在鄉村地區,由於生活水平和教育水準不高,一般孩子較多[9]。

不過,馬來西亞華裔人口不是「絕對」減少,而是「相對」下降,也就是說華裔人口依舊在上升,只是沒有其他族裔上升得快。

據當地媒體報導,從1961年至2000年的近40年裡,馬來西亞華人人口從300萬增加至560萬,增長87%。

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主任文平強表示,華人人口其實是在增加,但是速度很慢,比例下降也是對比其他族群的增長率來說的。

如在出生率方面,1957年,印度族人為7.9%,華人是7.3%,馬來人是6.0%;到1995年,華人出生率開始大幅下滑,比例跌至2.5%。

人口比例編輯 根據馬來西亞2020年人口普查,馬來西亞華人人口在各州的比例為:[10] 州屬 人口 比例 柔佛 1,246,715 31.2% 吉打 263,414 10.2% 吉蘭丹 36,427 1.6% 麻六甲 228,815 23.7% 森美蘭 236,791 21.4% 彭亨 225,649 13.4% 霹靂 702,452 29.9% 玻璃市 19,613 6.6% 檳城 691,840 44.9% 沙巴 453,568 12.8% 砂拉越 640,179 25% 雪蘭莪 1,702,983 25.5% 登嘉樓 19,753 1.2% 聯邦直轄區 人口 比例 吉隆坡 680,470 41.1% 納閩 10,014 13.4% 布城 479 0.7% 馬來西亞歷史上華人比例 年份 1835 1911[11] 1931[12] 1947[13] 1957[13] 1970[13] 1980 1991 2000[14] 2010[15][16] 2020[1]華人人口 1,285,000 1,871,000 2,398,000 3,274,000 4,623,900 5,691,900 6,600,000 6,910,000 比例 8.0% 29.6% 45.9% 42.4% 39.6% 35.8% 32.9% 30.1% 28.1% 24.6% 23.2% 部分州屬人口的變遷編輯 以下列表只列出佔有一定華族人口的州屬。

檳城 主要集中區域:喬治市、北海、大山腳、新邦安拔 年份 總人口 馬來族人口 百分率 華族人口 百分率 1812[17] 26,107 9,854 37.7% 7,558 28.9% 1820 35,035 14,080 40.2% 8,595 24.5% 1860 124,772 71,723 57.4% 36,222 29.0% 1891 232,003 92,681 39.9% 86.988 37.5% 1970[18] 775,000 247,000 30.6% 436,000 56.3% 1990[19] 1,150,000 399,200 34.5% 607,400 52.9% 2000 1,313,449 637,023 48.5% 537,200 40.9% 2005[20] 1,511,000 624,000 41.3% 650,000 43% 2010 1,561,383 642,286 43.6% 670,400 45.6% 2020 1,854,711 788,286 42.5% 731,286 39.4% 柔佛 主要集中區域:依斯干達公主城、新山、古來、居鑾、拉美士、峇株巴轄、昔加末、麻坡、東甲、小笨珍。

年份 總人口 馬來族人口 百分率 華族人口 百分率 1931[21] 505,311 209,200 41.4% 234,464 46.4% 1947[21] 738,251 243,055 48.1% 221,326 43.8% 2000 2,740,625 1,564,900 57.1% 970,181 35.4% 2010 3,348,283 1,811,139 58.9% 1,034,713 33.6% 霹靂 主要集中區域:華都牙也、怡保、太平、曼絨、安順、務邊、金寶 年份 總人口 馬來族人口 百分率 華族人口 百分率 1891[22] 94,345 44.0% 1901[22] 329,665 150,239 45.6% 2000 2,051,236 54.7% 32.0% 2010 2,352,743 1,302,166 57.0% 693,397 30.4% 雪蘭莪 主要集中區域:梳邦再也、蒲種、沙登、巴生市、八打靈再也、安邦再也、加影、萬撓 年份 總人口 馬來族人口 百分率 華族人口 百分率 1891[23] 81,592 23,750 50,844 1931[21] 533,197 23.1% 45.3% 1947[21] 710,788 26.4% 51% 2000 4,188,876 53.5% 30.7% 2010 5,462,141 2,877,254 57.1% 1,441,774 28.6% 2020 6,485,167 3,815,422 58.8% 1,713,000 26.4% 祖籍及族群編輯 閩人編輯 主條目:閩海民系 閩南人編輯 馬來西亞華人最大的族群是閩南民系,總共約277.2萬人。

[24] 狹義的閩南民系指福建閩南人,廣義上包括了潮州人。

福建人(泉漳人)編輯 主條目:閩南人 來自福建漳州、廈門和泉州的馬來西亞閩南裔華人是馬來西亞華人社區當中最大的民系。

第一批華裔閩南人移民主要定居在麻六甲,佔麻六甲華人人口的3%,也被稱為峇峇娘惹(Peranakan)。

[25] 第二波華裔福建人從19世紀起定居在馬來亞,掌控馬來亞的橡膠種植經濟和金融經濟[26],構成了許多州最大的漢語語言群體。

許多漳州閩南人移民到馬來半島的北部城市,包括檳城、吉打、吉蘭丹、登嘉樓;而泉州閩南人則移民到馬來半島的南部城市,包括麻六甲和柔佛。

[27][28]在東馬的砂拉越也有不少來自泉州的閩南移民。

[29][30] 潮州人編輯 來自潮汕地區的潮州人從18世紀開始大量移民馬來西亞,主要在威省和吉隆坡附近的吉打定居。

這些移民是主要在馬來亞植物園種植管理鉤藤和辣椒。

更多的潮州人在19世紀天猛公依不拉欣的鼓勵下移居到柔佛,許多新城鎮由移民來此擔任種植工的潮州人建成。

新山[31]以及柔佛西部沿岸的主要城鎮(笨珍主要華人民系,和麻坡與峇株巴轄的次要華人民系)以及馬來半島中部州屬內陸地區城鎮分布許多潮州人[28],他們大部分是依據在柔佛港主制度下來種植甘蔗和胡椒的種植工後裔[32]。

其他州屬也有潮州人社群,在雪蘭莪的沙白安南縣的潮州人主要工作為種稻而定居的(適耕莊)[32],在麻六甲內陸地區(如亞羅牙也和野新(馬來語:Jasin))也有分布[33]。

福州人(閩東人)編輯 為數不少的閩東人從19世紀開始移民馬來西亞,主要來自福建福州,和之後的閩清和古田縣。

東馬砂拉越有大量閩東人社群,特別是拉讓江流域的詩巫[34]。

西馬的幾個城鎮也有大量閩東人聚居,特別是霹靂的實兆遠[35]、柔佛的永平和雪蘭莪的雪邦區。

[36][37] 興化人(莆仙人)編輯 興化人主要來自福建莆田和仙遊,人數少於閩南人、閩東人。

興化人主要散居在雪隆、霹靂、麻六甲、柔佛、砂拉越等地的城鎮,大多從事自行車、機車和汽車零件配備行業[38]。

建寧人(閩北人)編輯 閩北人主要來自福建原建寧府地區,包括建甌、建陽、崇安、松溪、政和、浦城,人數甚少,是馬來西亞閩民系社群當中最小的群體。

閩北人主要定居在檳城,不少亦受當地閩南人的影響而改說檳城福建話。

海南人編輯 海南人從19世紀前就移居到馬來亞和北婆羅洲,但人數比泉漳籍、潮州籍、廣府籍移民少。

來自海南島的人從事食品餐飲業或漁業,或被聘為峇峇娘惹家庭的廚師。

登嘉樓甘馬挽(馬來語:Kemaman)[39]和雪蘭莪吉膽島有大量海南人聚居,檳城和柔佛新山也有相當規模的海南人社區。

[40]東馬砂拉越和沙巴的城市和城鎮也有小規模的海南人社區,他們主要經營咖啡店。

[41] 廣府人編輯 主條目:廣府人 馬來西亞第二大的華人社群為廣府人,約188萬人[24],來自廣東和廣西。

[42] 廣東人編輯 廣東人主要來自廣東廣州、佛山、三水、江門(五邑)、澳門、中山一帶,定居在吉隆坡和其周邊各大衛星城鎮,如八打靈再也、莎阿南和梳邦再也(八打靈縣)、怡保、芙蓉市、東馬沙巴山打根、砂拉越泗里街[43]。

這些廣東人早期的定居點都發展成了主要城鎮。

大多數廣東人早期從事錫礦工工作。

[42] 廣西人編輯 廣西人主要使用廣西桂南片粵語,人數比廣東人少,主要聚居在彭亨的文冬縣、文德甲和勞勿縣。

[43][44] 客家人編輯 客家人為馬來西亞華人第三大社群,共計約162萬人。

[24] 早期移民至馬來西亞的客家人主要為礦工,他們的後代主要住在雪蘭莪[45]和霹靂(主要是太平和怡保),[46]砂拉越、沙巴和森美蘭形成了大型的客家人社區。

[47]由於20世紀黃金和錫礦業的經濟重要性下降,許多人轉向橡膠工業。

西馬的檳城、麻六甲、彭亨、吉打、柔佛(主要在古來,在新山和居鑾也有分佈)有大量客家人聚居。

[48]在1990年代統計沙巴的華人有57%是客家後裔,[49][50]大都從事農業工作。

霹靂近打縣的客家人主要來自廣東梅州梅縣,而吉隆坡的客家人主要來自廣東惠州。

沙巴客家人主要來自廣東寶安縣。

根據馬來西亞客家公會的數據,祖籍惠州的客家人在這近年人口穩定上升,其他的祖籍例如梅縣、龍川和河婆都持續下滑,主要是大多數的梅縣人聚集地地方,在怡保,客家人已完全被廣府人影響,也因如此梅縣客家人本身只會說廣東話、福建話或惠州客家話,只剩年長者會說梅縣話。

[51] 祖籍 1990人口 2000人口 2010人口 2020人口 惠州 473,656 887,433 1,215,700 1,442,116 梅縣 279,605 257,862 231,780 206,798 其他 245,861 203,990 172,250 156,789 三江人編輯 三江人或上海人主要來自浙江、江蘇和上海,為馬來西亞華人第二小的社群。

主要從事中文教育、裁逢和建設行業。

[43] 北方人編輯 中國北方人移民為馬來西亞華人最小的社群,他們使用各種官話方言。

在沙巴,有華北人聚居的小社群[52],祖先主要來自河北、北京、天津和山東,但他們自稱為天津人[44]。

包括漢族和回族移民。

他們與吳越人一起成立三江(長江、黃河和黑龍江)協會。

[43][53] 語言及方言編輯  馬來西亞華裔在華祖籍分布圖[54]  大馬城市華裔祖籍分佈: 泉漳人 廣府人 客家人 福州人 海南人 潮州人 廣西人 福清人 不確定 華人語言主要通行地區編輯 語言 通行地區 福建話 檳城、霹靂太平、麻六甲[55]、柔佛昔加末以南[56]、吉打亞羅士打[57]、雪蘭莪巴生、砂拉越古晉、吉蘭丹[58]、登嘉樓瓜拉登嘉樓[59]廣東話 吉隆坡、雪蘭莪巴生谷[60]、霹靂怡保、務邊、金寶、打巴、美羅[61]、吉蘭丹[58]、森美蘭芙蓉[62]、彭亨關丹[63]、柔佛豐盛港[56]、沙巴山打根 客家話 森美蘭[62]、雪蘭莪加影、安邦、沙登、霹靂怡保[61]、吉蘭丹[58]、玻璃市[59]、砂拉越多數地區、沙巴多數地區、柔佛古來[56]、柔佛居鑾[56]、檳城浮羅山背 潮州話 吉打雙溪大年[57]、大山腳[61]、霹靂吉輦縣[61]、吉蘭丹[58]、柔佛新山[56]、砂拉越地區 福州話 砂拉越分布廣泛,主要在詩巫、泗里街、民都魯地區、霹靂實兆遠[61]、柔佛永平[56]、雪蘭莪雙溪比力(馬來語:SungaiPelek) 海南話 登嘉樓龍運和甘馬挽縣[59]、柔佛哥打丁宜[56]在馬來西亞,現代標準漢語(華語)以外的各分支漢語(例如各種閩語、粵語、客語等)通常都被稱為「方言」。

與新加坡華人統一使用華語不同,馬來西亞政府沒有限制當地華人使用方言,馬來西亞華人之間普遍以華文或方言交流,如福建閩南話和廣東話(分為北馬檳城福建話、中馬吉隆坡廣東話和南馬柔佛潮州話)和客家話,而中文書面語則是官話白話文。

馬來西亞華人大多受中文教育長大,學校裡華文課皆用簡體中文,但繁體中文在坊間仍有一定流行程度,馬來語和英語則作為次要語言存在。

此外,也有部分華人以英語為日常語言,其中包括受英語教育的華人和半數受中文教育的年輕一輩華人。

根據2011年《馬來西亞內幕者》在一項對107位馬來西亞華裔成年人口的街頭訪問,其中有26.1%或28人不能夠流暢掌握或完全無法明白馬來語;接受訪問的75人當中,68%或51人認為馬來語是一個重要的語言;但和英語相比,只有33.3%或25人認為馬來語比英語重要,29.3%或22人認為英語比馬來語重要,20%或15人認為兩者同樣重要。

[64] 另外,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多語混雜使用的情況也很常見,這種現像在當地被戲稱為「羅惹」的混合語[註3]。

根據2010馬來西亞人口普查,共有6,640,000華裔人口,其中華語(現代標準漢語)為大部分人的日常溝通語言。

馬來西亞華裔語言(2000) 人口 比例(%) 馬來西亞華裔語言(2010) 人口 比例(%) 馬來西亞華裔語言(2020) 人口 比例(%) 閩南話 1,948,900 34.2 華語 3,092,679 46.6 華語 4,518,023 59.1 華語 1,445,690 25.4 閩南話 1,561,378 23.5 廣東話 1,142,678 15 客家話 884,320 15.5 廣東話 992,716 14.5 閩南話 985,690 12.9 廣東話 835,719 14.7 客家話 615,780 9.3 客家話 476,930 6.2 潮州話 221,554 3.9 英語 321,780 4.7 英語 401,696 5.3 英語 185,705 3.3 潮州話 163,097 2.5 潮州話 97,101 1.3 海南話 68,912 1.2 福州話 31,712 0.5 福州話 10,725 0.2 福州話 64,705 1.1 海南話 29,156 0.4 海南話 7,482 0.08 其他 36,398 0.7 其他 31,702 0.4 其他 1,665 0.02 州屬人口使用語言比例編輯 州屬 新馬華語 福建話 廣東話 英語 客家話 潮州話 海南話 福州話 亞維語 峇峇語 廣西話 華北方言 其他方言 柔佛 56.3% 22.9% 9% 3.6% 3.1% 2.5% 1.8% 0.8% - - - - - 吉打 49.2% 34.5% 4.3% 0.3% 1.6% 10.1% - - - - - - - 吉蘭丹 27.1% 8.1% 30.9% - 2.4% 16.3% 10.9% - 4.3% - - - - 麻六甲 43.9% 36% 13.6% 0.6% 2.5% 1.3% - - - 2.1% - - - 森美蘭 56.8% 5.6% 20.9% 0.5% 16.2% - - - - - - - - 彭亨 5.5% 5.7% 78.1% - 0.4% - - - - - 10.3% - - 霹靂 28.2% 35.6% 30.4% - 1.9% 3.3% - 0.6% - - - - - 玻璃市 41.5% 12.3% 3.3% - 40.4% - - - - - - - - 檳城 13.8% 73.1% 1.5% 0.4% 0.5% 10.7% - - - - - - - 沙巴 22.6% 2.8% 8.7% - 60.1% - - - - - - 5.8% - 雪蘭莪 58% 17.8% 17.8% 1.4% 4.5% - - - - - - - 0.5% 砂拉越 43.4% 7.6% 2.3% - 44.1% - - 2.6% - - - - - 登嘉樓 50.9% 9.5% 1.1% - 10.6% - 27.9% - - - - - - 吉隆坡 45.4% 7.9% 30.4% 13.8% 2.5% - - - - - - - - 方言群人口比例編輯 在2010年馬來西亞人口普查裡,華人的方言被分為九大類,即閩南(福建)、廣東、客家、潮州、海南、廣西、福州、興化(莆仙)、福清及「其他」小語言群。

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2010年未出版的統計,華人人口為6,640,000。

以下所採用的統計來自馬來西亞國家統計局2010年人口調查未出版的數字[65]: 語言群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閩南 1,442,650 1,750,677 2,081,872 2,448,912 2,748,912 3,097,813 客家 548,390 768,931 999,122 1,349,285 1,505,583 1,806,703 廣東 487,905 590,672 767,665 1,001,313 1,467,025 1,652,607 潮州 293,271 368,712 405,683 432,156 467,280 473,815 福州 176,804 210,756 244,576 236,870 221,554 216,912 海南 81,902 133,481 157,189 139,816 116,709 92,703 廣西 32,604 44,862 49,631 45,662 43,258 37,651 華北 31,285 43,702 41,228 37,886 32,424 31,056 宗教編輯 馬來西亞華人宗教[66]宗教 百分比 佛教    83.56% 基督宗教    11.05% 道教/中國民間信仰    3.41% 伊斯蘭教    0.66% 印度教    0.23% 其他宗教    0.13% 無神論/未知    0.95%     馬來西亞中國民間信仰、儒教、漢傳佛教和道教的廟宇 佛教、道教和中國民間信仰編輯 根據大馬2010年的人口普查,雖然大馬華人多把自己歸類為佛教徒,但實際上他們大多也同時信奉中國民間宗教和道教。

同時,本地華人也有混合本土信仰,如拜拿督公。

基督宗教編輯 約有11%的大馬華人信奉基督宗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

伊斯蘭教編輯 一些大馬華人因為婚姻配偶關係(與馬來人通婚)而轉奉伊斯蘭教,也有大馬華人祖先為穆斯林。

印度教編輯 華人印度教徒只佔了非常小的比例,通常在印度教廟宇祈禱,且參加印度教節慶大寶森節。

 檳城極樂寺 吉隆坡樂聖嶺天后宮 武吉加里爾的各各他基督教會,為馬來西亞最大的基督新教禮拜堂 麻六甲華人清真寺,馬來西亞第三座以中國式風格建成的清真寺 文化編輯 參見:馬來西亞文化、國家文化政策和中華文化 名字編輯 主條目:中文名 各籍貫漢語(方言)編輯 在二十世紀前期(1920年代)標準官話(華語)在馬來西亞華人社群通用前,馬來西亞華人根據各自籍貫的漢語將名字羅馬化。

例如客家漢名葉亞來,將會寫成「YapAhLoy」;閩南漢名林梧桐,將會寫成「LimGohTong」。

華語編輯 二十世紀後半葉華語在馬來西亞華人社群興起,馬來西亞華人傾向於以各自籍貫漢語發音當作姓氏的發音,而以名字則使用華語發音。

英文名編輯 一些馬來西亞華人也採用英文名字,英文名字通常是在中文名之前寫的。

例如,楊紫瓊的名字為「MichelleYeohChooKheng」。

穆斯林(阿拉伯)名字編輯 在馬來西亞娶穆斯林的非穆斯林必須轉奉為伊斯蘭教。

這種改宗信徒通常採用穆斯林名字,除了原名之外還要使用穆斯林名字。

這些通常是短的阿拉伯名字,例如AbdullahTanYewLeong。

料理編輯 參見:馬來西亞中華料理(英語:MalaysianChinesecuisine) 馬來西亞中華菜與大中華地區(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及其他海外華人的料理口味差異很大。

許多馬來西亞華人料理受馬來人料理和印度菜的影響,口味往往偏辣。

一些馬來西亞華人茹素,有的為宗教信仰因素,也有健康因素。

傳統中華菜編輯 馬來西亞中華菜近似於華南的菜系,主要源於閩菜、粵菜、客家菜和潮州菜。

這些料理在中國南方菜系都能找到,如雲吞麵、點心、豆花和海南雞飯。

本地化中華料理編輯  炒粿條  源於巴生的肉骨茶 本地化中華料理為融入當地食材的華人料理,但口味並不偏辣 檳城炒粿條[67] 檳城福建麵[68] 七彩魚生 肉骨茶[69][70][71][72] 客家釀豆腐馬來-中華菜編輯 為與馬來菜融合的中華菜,如咖哩麵、咖哩雞和辣椒蟹。

娘惹菜如叻沙和米暹,為中國料理食材混合多種香料。

媒體編輯 主條目:馬來西亞報刊列表 20世紀初的馬來西亞華人對祖籍國有割捨不斷的感情,渴望加強與中國的聯繫,故早期的華文報刊內容多以中國新聞為主。

但在獨立後,馬來亞政府開放讓僑民入籍以及第二代馬來西亞華人的誕生,華文報刊也慢慢地轉變編輯方針,同時加強華人社群與政府及其他民族之間的訊息交流,扮演橋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50年代後的馬來西亞華文報刊也依然有特刊報導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新聞。

馬來西亞最初的華文報刊是1815年至1879年之間發行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尚存最長青的報刊是1910年由孫中山在檳城創辦的《光華日報》,當地華文報刊在反殖民統治、抵禦日侵和建國獨立等歷史事件上都發揮了反映民情的功能,漸漸由僑報轉型為主流報刊[73]。

目前在西馬較具地位的報刊有《星洲日報》、《南洋商報》、《中國報》、《光華日報》和《光明日報》。

與中國的關係編輯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2010年6月22日)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馬來亞獨立前編輯 與清朝的關係編輯 光緒年間,八國聯軍攻破北京,迫使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出走。

經過李鴻章的談判,清朝政府被迫簽下不平等條約及承擔「庚子賠款」。

檳城極樂寺的開山住持妙蓮法師將募化來的數萬銀元獻給清朝承擔「庚子賠款」。

為此,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分別御賜「大雄寶殿」和「海天佛地」兩幅匾額給檳城極樂寺,慈禧太后還御賜《龍藏經》[3]。

「錫礦大王」鬍子春在中國捐款建粵漢、蘇浙、漳廈三條鐵路,並為提倡教育而創辦永定師範學堂等五所學校,他還捐八十萬白銀給清朝購買軍艦以抵抗帝國主義侵略,因此被慈禧太后封為榮祿大夫,賞花翎頂戴。

不料,朝廷卻將八十萬白銀捐款拿去建頤和園佛香閣,這種心態造成往後甲午戰爭的失敗和割讓台灣的歷史[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孫中山的影響和辛亥革命編輯 清朝末年,孫中山數次來到馬來西亞的檳城、太平、怡保、吉隆坡、麻六甲等地宣傳革命。

馬來西亞華人前赴後繼支持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

有者傾家蕩產,有的如黃花崗烈士犧牲生命,這些華人為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孫中山先生於1910年11月在馬來亞的檳城開會密議廣州「三·二九」起義(史稱黃花崗起義)。

這次起義犧牲的華人有29名來自新加坡、馬來亞、越南、印尼等地[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年齡最大的是52歲的越南華僑羅聯,最小的則是出生在霹靂(Perak)年僅18歲的余東雄。

這些烈士中有工人15名,商人3名,其餘的則為學生、記者、教員和傳教士。

目前可考的有來自馬來亞的: 李炳輝,又名祖奎,別號路得士。

早年旅居霹靂州,入教會所設學校學習英文,後來由該校保送麻六甲某校肄業,分發新加坡英國長老會教堂從事傳教。

年僅20歲的他,途經香港時,即接到母親勸他不要去冒險的信件,但他卻寫下絕筆詩。

起義時,他隨黃興進攻兩廣總督衙門署,至高第街戰死。

李晚,祖籍廣東雲浮,(1874-1911),這位吉隆坡的裁縫工人,為了參加廣州起義,賣掉了自己的腳踏車作盤纏。

在攻打總督衙門的戰鬥中扛著大旗衝鋒在前,中彈而死。

李雁南,祖籍廣東開平,早年旅居馬來亞和緬甸,戰鬥中受傷被捕後押上刑場。

羅仲霍,廣東惠陽人,(1881-1911)。

名堅,字則君。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畢業於檳城師範學堂。

曾經協助籌辦吉隆坡尊孔學堂、荷屬火水山(今印尼棉蘭市)中華學堂,曾經擔任這兩間學堂的校長及當地報館主筆。

余東雄,祖籍南海,(1894-1911)生於霹靂務邊,1911年初回中國參與起義,他與羅仲霍、何克夫等攻進總督衙門,搜尋兩廣總督張鳴岐未獲,出署時與清軍相遇,激戰中犧牲,年僅18歲的余東雄是最年輕的犧牲者。

郭繼枚,祖籍廣東增城,(1892-1911),生於馬來亞霹靂州務邊,生前為礦工,年僅19歲的郭繼枚與余東雄是生死之交,共習武並結伴打獵。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務邊富商余東旋負起照料郭繼枚和余東雄之家屬的義務,分別將他們安置在務邊大街400號及404號。

據悉郭氏和余氏皆未留下後代,其家屬的最終下落也未明。

新加坡的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的入口處佇立著4座黃花崗烈士銅像。

其中兩名持刀槍者即為郭繼枚和余東雄供人憑弔。

根據新加坡孫中山南洋紀念館介紹,支持孫中山革命事業的著名馬來西亞華人還有: 吳世榮(1875-1944),檳城第二代華僑,早年為支持孫中山革命而傾家蕩產。

二戰期間,利用私人關係保護了許多抗日誌士。

鄭螺生(1865-1940),,在怡保經商,店號為吉興隆(KiatSengLiung),經營由鄰國運入的雜貨,長在檳城、峇株巴轄、兆運及木威等地設有分店。

曾參於黃花崗起義[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李源水(生平不詳),受英文教育,和鄭螺生是少數受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嘉獎的馬來亞華人。

陸秋傑(?-1918)雪蘭莪州聲名卓著的人物。

陸秋傑受英文教育及歸化為英籍,吉隆坡鬧市一條路是以陸秋傑為名(JalanChowKit),以紀念他對地方上的貢獻[8]。

陸秋泰(生平不詳),陸秋傑的弟弟,也是少數受英文教育及歸化英籍的孫中山支持者,他是一位成功的礦家。

吉隆坡鬧市原有一條秋泰路(JalanChowThe)來紀念他,該路後來被更改成帝帝皇沙1巷(JalanTitiwangsa1)[9]。

陳占梅(1875-1944),同盟會吉隆坡分會主席,協助孫中山革命和北伐。

七七事變後,發動馬來西亞華僑捐款抗日,任南僑籌賑總會主席團常務委。

馬來西亞政府特別在吉隆坡撥出一條路,以陳占梅命名(JalanChanChinMooi),以紀念他對地方上的貢獻[10][永久失效連結]。

鄧澤如(1870-1934)是孫中山在馬來亞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並於1912年推革命成功後,回到中國出任財政部長。

森美蘭瓜拉庇拉(KualaPilah)唯一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路(鄧恩路)就是紀念他的功勳。

沈鴻柏(1873-1950)馬來西亞華教鬥士沈慕羽的父親,同盟會領袖,國民黨成立後任麻六甲埠支部長[11][永久失效連結][12]。

抗日戰爭編輯 抗日戰爭及日軍占領馬來亞的3年零8個月。

馬來亞華人從早期的動員,組織,賑款到最後的投身戰場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並引起日軍占領馬來亞後進行報復。

進行抗日動員與組織工作的重大日子有: 1937年8月馬來亞華人各界抗敵後援會成立。

1938雙十節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

1942年1月以華人為主的馬來亞人民抗日同盟和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成立。

第二世界大戰前,日本政府在馬來亞登加樓州龍運(Dungun)開辦的鐵礦生產大量的鋼鐵運往日本製造軍火。

1937年底,為了抗議日本侵華,馬來亞華人在巴株巴轄、甘馬挽及加烘的日人鐵礦罷工。

在文德甲、芙蓉、彭牙蘭等地的日人膠園,也有馬來亞華人工人罷工[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策劃龍運鐵礦華工罷工的人就是新加坡著名抗日英雄林謀盛。

[14] 在經濟上援助抗日戰爭,馬來亞華人發動賑款支持中國抗戰,捐贈方式有很多種,分別為特別捐、月捐和義賣運動。

其中南洋華僑籌賑總會最有組織領導,它根據各地區人數和經濟狀況確定月捐數目,在新加坡召集南洋僑領開會時,認定新加坡常月捐國幣40萬元,馬來西亞認定月捐國幣130餘萬元。

[15][16] 當時國民黨中央社有一評述:「各地捐款最多者為馬來半島,人數少而捐款多者為英國、菲律賓及南非三地僑胞。

個人捐款最多者為胡文虎,最熱心者為仰光僑胞葉秋蓮女士。

該女士盡將所有首飾財產變賣,以捐助政府,而自己則入寺為尼。

團體最熱心者為僑美致公會。

該會曾以會所6處拍賣,得價全數捐政府」。

祖籍福建廈門同安的新加坡華人領袖陳嘉庚也創辦《南洋商報》,大力主張國內全面抵抗,「七七」之後更是每天大篇幅報導抗戰新聞,激勵海外華人出錢出力支援中國抗日。

從抗戰爆發到星馬淪陷前的4年多時間裡,「南僑總會」以義捐、認購國民政府戰爭公債、向國內親友寄僑匯、捐贈藥品、募集衣物等形式,為中國籌款達54億國幣之多,佔全世界華人賑款的2/3以上,當時4萬5千國幣就可購軍機一架,這些巨款填補了國內近半數的戰爭開支。

[17][永久失效連結]在人力上援助上,新加坡華人領袖陳嘉庚的號召下,馬來亞華人機工前往滇緬公路,搶運抗戰物資,在三年多的時間裡運輸45萬多噸物資往抗戰後方。

在這條公路,估計有1000多名馬來亞和新加坡華人機工在滇緬公路犧牲生命。

[1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 馬來亞淪陷後,中國和英國政府組織136部隊,許多新加坡和馬來亞華人也投身太平洋戰爭。

136部隊負責聯絡敵後抗日武裝力量及增強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的軍火物資供應。

領導136部隊的是新加坡著名抗日英雄林謀盛。

1942年日軍占領馬來亞後,2月16日,日軍進入新加坡市區,隨即開始以屠殺華人抗日分子為主要目的的「大驗證」行動,命令男性華人「聽候良民登記」。

在「驗證」中,幾乎每一個華人都受到了日寇的嚴厲審問,各界華人成功人士更是日軍迫害的重點對象。

凡是被日軍「認定」的抗日華人,或被捆綁後推入海中淹死,或被活埋,或被毒死,或被集中槍殺,其狀慘不忍睹。

許多華人甚至僅僅因為接受審問時有點緊張就被當作抗日分子殺死。

後來,日軍幾乎每攻占一個地方,都要進行類似的「驗證」,致使檳城、怡保、吉隆坡、麻六甲等大中城市中成千上萬的華人蒙難。

在日軍占領馬來亞3年零8個月的日子裡,共有30多萬馬來亞華人遇難。

此外,日軍在占領期間發起了強迫馬來亞華人捐款的「獻金」運動,要求馬來亞華人款5000萬元(英國當時發行的馬來亞貨幣單位)。

馬來西亞目前擁有無數散落在各地的抗日紀念碑,最著名的是建於一九四八年的麻六甲三保山(BukitCina)「麻六甲華人抗日殉難義士紀念碑「。

這是無數紀念3年零8個月的日子裡被日軍殘殺的華人的紀念碑之一。

碑柱上刻著由蔣中正所題的「忠貞足式」四個大字。

檳城州亞依淡(AyehItam)附近也有一座馬來亞華人機工紀念碑。

馬來亞獨立後編輯 華人與現代中國編輯 在1957年馬來亞獨立後,政治上馬來亞華人已經和中國劃定界限。

由於政治上的對抗,馬來亞政府限制華人訪華和看親。

這雖然造成一種障礙,卻不影響有限制的貿易和經濟來往。

馬來亞華人訪華的限制延續到1989年馬來西亞政府和平解決馬來亞共產黨叛變問題後才取消。

除了政治問題之外,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後,為了避免其他種族的猜疑,馬來西亞華人對涉華課題上都保持沉默。

雖然英國早在1950年元旦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馬來亞在1957年獨立後卻因為馬來亞共產黨叛變問題而與中華民國建交。

這段外交關係一直維持到1974年馬來西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為止。

長久以來,馬來西亞華人團體和華人政黨都不公開宣揚任何與中國的關係。

許多邀請中華民國駐馬來西亞使節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使節出席的華人團體活動都保持低調,華人報章也不宣揚。

1988年12月11日,時任馬華公會總會長兼交通部長林良實在古晉民事中心為世界林氏第二屆懇請大會主持揭幕禮致詞時說,時至今日,全體馬來西亞華人已把馬來西亞視為自己的祖國,早已不再心向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在這個國家扎了根,生於此,長於此,也將死於此,我們已經融入馬來西亞人民的主流中。

」 歷史遺留問題編輯 根據2008年的數據,馬來西亞目前仍然有將近2萬持紅色身份證的華人[2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些人中,大部分法律上是無國籍者,因為一部分人仍然是持著已不被承認的中華民國護照。

這種現象是一個長久已被馬來西亞華人遺忘的歷史。

馬來西亞獨立前,華人目睹時代變化,在孫中山的影響下積極參加中國的革命活動。

滿清被推翻後,在英國人的允許下,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於1912年在新加坡和馬來亞建立支部[21][永久失效連結]。

1925年孫中山逝世,同年英國殖民政府禁止中國國民黨的活動。

1930年,中國國民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表明中國國民黨並非馬來亞的非法團體,同時不反對華僑入黨,只要他們的活動沒有危害當地政府的利益。

中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在抗日時代就發揮作用,積極開展華僑在財務上支持中國抗戰,華僑機工也前赴後繼在滇緬公路上維護車輛及輸送援華物資[22]。

1949年9月11日中國國民黨關閉馬來亞的支部。

加上英國於1950年1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封閉中國國民黨組織,其黨產和活動轉向俱樂部形式散布在馬來西亞民間[23]。

認同中國國民黨的人士繼續堅持中華民國護照及俱樂部活動,造成他們的後代只能以永久居民的身份持有馬來西亞紅色身份證。

這些因歷史所遺留的問題也因為中華民國在台灣本土化、馬來西亞華人主流社會忽略及政治上的排斥,漸漸被人遺忘。

華教鬥士拿督沈慕羽局紳[2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目前馬來西亞華人罕見的的國民黨人士,他於1988年7月及1993年8月分別被聘為國民黨第十三及十四屆中評委[25]。

2002年,麻六甲華團慶賀拿督沈慕羽局紳90歲壽宴,馬英九及連戰也特別托人送禮。

而在霹靂州的太平,在馬來亞獨立50年後,仍然有華人在銘旌與墓碑上採用民國[2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馬來西亞的華人節慶編輯 馬來西亞的中國節日從為華人移民先祖流傳下來,並融合了在地文化。

華人節慶可以大致分為傳統和宗教部分。

傳統節日包括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宗教節日包括中元節、九皇爺誕、衛塞節和聖誕節。

農曆新年:農曆新年的習俗與大中華地區大同小異,包括 團圓飯:團圓飯於除夕當天舉行,各個籍貫的華人年菜不盡相同,親戚互相賀年發紅包。

撈魚生:華人在農曆新年期間享用賀年食品七彩魚生添好運。

天公生:閩南裔華人在農曆正月初九祭拜玉皇大帝,為天公祝壽。

元宵節:新馬一帶元宵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慶祝方式也有所不同:未婚女性會結伴到河邊拋柑祈求姻緣(男性則撈柑)。

清明節:清明是馬來西亞華人最為關注的節慶之一,僅次於農曆新年,很多在外打工的遊子都會回鄉按照傳統上山掃墓。

當地華人通常會出動全家人,兩三輛車載著祭品到義山、公冢或靈骨塔去。

信奉基督宗教的華人基督徒會清理打掃祖墳,並放上鮮花唸聖經祈禱追思。

[74]信奉佛教、道教和中國民間信仰的華人會先祭拜大伯公(或稱后土,福德正神)。

之後把墳墓上的雜草除去、打掃乾淨,再為褪色的墓碑文字補上漆,然後奉上三牲,水果、糕點和茶酒,燒香點蠟燭,再依照輩分依序上香跪拜,並在墓碑上壓上墓紙[75],最後焚燒紙錢和紙紮祭品。

[76]衛塞節:衛塞節日期為農曆四月十五日,為新馬佛教徒紀念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的日子,紀念方式包括佈施僧侶、浴佛、茹素和至佛寺供養鮮花香火。

端午節:在馬來西亞,當地華人仍然按照傳統慶祝端午節,除了其他地區華人常見的習俗如賽龍舟、吃粽子外,有些地方還有「洗龍船」的習俗,即讓孩子在端午節到河邊簡單洗浴,據說能保孩子平安長大。

[77]而自1956年來,檳城每年都會舉辦年度國際龍舟比賽。

[78]中元節: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除了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稱之為「七月歌臺」或簡稱「歌臺」。

這些歌臺一般上是在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並在臺下觀眾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

歌臺表演通常安排於夜晚時分,臺上表演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也會聘請傳統大戲(歌仔戲、潮州戲)及木偶戲戲班來演戲。

[79]。

中秋節 九皇爺誕:九皇爺誕為道教節日,信徒會以茹素遊行來慶祝。

冬至教育編輯 主條目:馬來西亞教育 國家教育政策編輯 國家在教育方面多年來進行了幾次決定性的政策和原則。

1949年成立中央顧問教育委員會,接著1951年的巴恩報告書產生了(BarnesReport),接著又有華人提出的芬吳報告書(Fenn-WuReport),這一切導致了1952年教育條例(EducationOrdinancein1952)。

1956年拉薩報告書(RazakReport)推出了以馬來語作為國語和作為在小學除英語外的必修課,以及使用一個全國的共同性教學大綱,拉薩報告書被制定和1957年教育條例(EducationOrdinancein1957),而拉薩報告書也進一步綜合了殖民地教育體系。

1960年,國家成立委員會以審查落實教育政策。

達立報告書(RahmanTalibReport)提出了若干建議被隨後納入1961年教育法。

這些措施包括取消小學學費,使用馬來語作為馬來西亞主要教學語言,並自動晉陞格3年級,提高基礎教育至9年。

該報告還強調了學校課程的3M,也即是(讀,寫,算)在初級的水平。

在2003年,國家通過1996年教育法令成立了強制性小學教育。

[80][81] 華語教育編輯 華人初到馬來西亞時多開設私塾以教育下一代,當時的私塾多半以《三字經》、《千字文》或《四書五經》等做為教材。

那時候教書都是使用母語(閩南泉漳話、客家話、粵語、潮州話、福州話等等) 在南洋,辦學初期英殖民政府多半對其採取放任態度;然而到了1920年,殖民地政府見華人勢力日漸龐大,逐頒佈《1920年學校註冊法令》對其進行阻撓和打壓[82]。

二戰時期,日本侵佔馬來亞半島迫使民間教育陷入停頓的狀態,直至戰後方見復甦。

在這期間,殖民地政府先後頒佈《1952年教育法令》、《1956年教育(修正)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和為數眾多的報告書[82][83]。

獨立以後,聯邦政府採納1955年的《拉薩報告書(英語:Razak_Report)》和1961年的《達立報告書(英語:Razak_Report#RahmanTalibReport)》頒佈了《1961年教育法令》,大大地削弱了華語教育的發展,引起民間的極大反彈;為了維護華人接受華語教育的權利,董總和教總在1977年開始推動獨中復興運動[82][83]。

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200餘所國民型華文小學(簡稱「華小」)、60所獨立中學和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專院校[84]。

基礎教育編輯 雖然華文小學已於1957年成為馬來西亞國家教育體制的一環,但是由於馬來西亞政府各項政策和行政偏差,長期以來,華文小學面對著增建重重困難,例如:撥款、師資、設備等等重大難題[85]。

隨著時代變動,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普遍增長,特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華裔家長會面對華文小學額不足的困境,這導致許多華裔新生小小年紀就被迫到遠離住家的普語小學上課。

馬來西亞教育部官員對華人社在要求增建華小的課題上百般阻擾,以種種理由拒絕。

政府的學校保留地往往只能用來興建馬來文學校,華人社會必需自己尋找校地並獲得政府批准方能建立華文小學,這影響了華文小學的發展。

許多針對華小的國家政策(例如:第九大馬計劃)及政黨競選的承諾也往往隨著時間而沒有實現[86]。

2005年,馬來西亞首相阿都拉·巴達威不贊成增加華文小學,因為他認為這可能導致國家家出現兩種教育制度[87]。

馬來西亞教育部長久沒有均衡發展華文小學和培訓教師。

2007年,根據馬來西亞教育部學校組的資料,華文小學缺少2.1萬名華文教師[88]。

高等教育編輯 馬來西亞政府以新經濟政策為由,在教育方面的行政和政策都以馬來人利益為主進行所謂「固打制」(即種族配額制)。

除了設立只收取馬來學生而已的瑪拉工藝大學和學院(Mara)之外[89],馬來西亞政府的大部分海外升學獎學金也是頒發給馬來人。

在2008年之前,雖然只占人口的百分之54,馬來人與非馬來人獎學金的比例卻是90對10[90]。

在公立大學招生方面,馬來西亞當局也以種族政策和固打製為由,將專業領域如醫科、工程系、法律、藥劑系及生物科技等等分配給馬來人,華裔優秀生縱然成績顯著,也不一定能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課程。

例如,出生於馬來西亞的新加坡國會議員李美花,以優秀的成績的確考進了馬來西亞最有名的馬來亞大學,但當局分配的卻不是她選擇的工程系,最後她獲得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工程系的錄取而離開了馬來西亞[91]。

此外,2008年7月,2007度全國最佳成績的優秀學生江韻兒因未獲選進入馬來亞大學醫學系,結果決定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系就讀[92]。

2002年5月,為了平息非馬來人的不滿,公立大學錄取新生首次採用以成績為標準(績效制,Merit)而不是按種族配額為標準(固打制/配額制)的辦法。

然而,大多馬來族理科生可選擇報讀難度較低的大學預科班(英語:Malaysian_Matriculation_Programme)(Matriculation),而大多數非馬來人卻無法被大學預科班錄取,而需報考與英國A-Level相同水準的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

2008年8月10日,根據報導,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務大臣卡立建議開放瑪拉工藝大學給其他族群以營造健康的競爭。

他認為該大學在未來也應開放百分之十的學額讓非土著和外國學生升學。

基於瑪拉工藝大學是一間只招收土著學生的學府,卡立的建議不旦遭到馬來政治領袖的譴責,而且還引發400名瑪拉工藝大學的馬來學生舉行集會和遊行至沙亞南的雪州政府大廈示威。

根據報導,參與示威的學生呈交一份反對開放的備忘錄,並要求州務大臣卡立收回言論和公開道歉[93]。

由於學位分配不公,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馬來西亞學生到海外升學,他們首選為澳洲,其次為英國,埃及、俄羅斯、台灣等也在考慮之列[94]。

人才流失編輯 馬來西亞政府實行對華人不平等的教育政策是華人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為了賺取更高的薪酬[95]。

離馬來西亞一水之隔的新加坡則是得益者,其他移民國家或地區包括美國、澳洲及中國大陸、台灣。

新加坡許多優秀的國會議員、政府官員和部長都是馬來西亞移民。

例如新加坡現任發展部部長許文遠,是檳城鐘靈中學的畢業生,憑新加坡政府頒發的哥倫坡計劃獎學金到澳洲深造[96],畢業後留在新加坡。

除了以上談到的李美花和許文遠外,新加坡前國會議員伍碧虹也是馬來西亞移民。

2004年,這個問題引起了當時馬來西亞青年及體育部華人副部長翁詩傑的注意。

他認為,馬來西亞國內的獎貸學金不足,造成華人人才流失。

因此,翁詩傑建議馬來西亞華團組織設立獎貸學金以供華人學生申請,協助馬來西亞留住華人人才[97]。

社團編輯 主條目:馬來西亞華人社團 華人初到僑居地時,由於對地緣和血緣的凝聚力和認同感,自發性的組織同鄉會館和宗親會館以便彼此之間互相照應。

經過時代的演變,華人在經濟和教育上都有了顯著的成長,逐衍生出了工商會、校友會、公益組織和宗教團體等不同類型的組織。

早期的社團多半為秘密結社組織而成,這些社團代入寺廟和義山的管理形式為社員舉辦祭祀活動,同時藉著「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的觀念,在不驚動政府的情況下執行制裁和調解糾紛的工作。

社團中的領導人物通過複雜的關係網絡支配社員,社員必須通過領導人物接觸外部訊息,也間接切斷社員的自主能力,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社團開始尋求法律的途徑註冊成立合法的組織,早期的秘密結社則受到司法機構的掃蕩轉移到地下活動。

馬來西亞較具規模的華人社團有:華總、總商會和董教總等[98],這些團體在當地華人的經濟、文化和教育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上更是重要的施壓集團。

政治參與編輯 主條目:馬來西亞政治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是馬來西亞歷史悠久且規模最大的華人政黨,亦是政黨聯盟國民陣線的主要成員黨之一,該黨成員皆是馬來西亞華裔公民。

馬華公會於馬來亞聯合邦獨立之前就與巫統及國大黨合作組成聯盟,為國陣之前身。

馬華公會於獨立後至林良實領導期間曾獲華人廣泛支持,但在2008年馬來西亞大選以後不斷流失華裔選票,而華社傾向投選多元族群政黨如民主行動黨及人民公正黨。

1969年5月13日,華人不滿馬來特權的情緒,導致在選舉中華人為主的民政黨(此黨曾經加入以巫統為主的「國陣」聯盟,但是在2018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後脫離「國陣」)大勝,馬華公會大敗。

馬華公會當時宣佈退出巫統為主的執政聯盟,同時表示不甘於失敗。

巫統激進份子和馬來至上極端份子上街挑釁勝選慶祝的華人,利用種族暴動導致513事件的發生。

之後,馬華公會重新加入執政聯盟至今,但是以馬來人居多的臨時政府創立的一連串獨厚馬來族的新經濟政策卻已成定局,從此馬來西亞的華裔和印裔國民成為在政壇上被剝削的族群。

內閣成員編輯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8年8月9日)請協助將有關資料重新編排成連貫性的文章,安置於適當章節或條目內。

參見:馬來西亞下議院華裔國會議員(英語:EthnicChineseintheDewanRakyat) 現任編輯 職位(姓名) 備註 第七次馬哈迪內閣 部長:財政部(林冠英) 首相署部(法律)(劉偉強) 交通部(陸兆福) 原產業部(郭素沁) 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及環境部(楊美盈)副部長:首相署部(法律)(傅芝雅) 國防部(劉鎮東) 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楊巧雙) 衛生部(李文材) 教育部(張念群) 農業及農基工業部(沈志勤) 國際貿易及工業部(王建民) 國內貿易及消費人事務部(張健仁) 青年及體育部(沈志強) 2018年7月 傅芝雅和馬智禮之母為華裔[99]曾任編輯 職位(姓名) 備註 部長:交通部(李孝式1900—1988,1957—1959) 衛生部(梁宇皋1888—1963,1959) 人力及社會福利部(翁毓麟1917—2010,1959)副部長: 教育部(朱運興1911—2002[100],1959) 參見: 第一次拉曼內閣社會地位編輯 依據《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英語:Article153oftheConstitutionofMalaysia):馬來西亞華人是屬於「非土著」(Non-Bumiputra)的身份,而馬來族及沙巴、砂拉越的原住民族則屬於「土著」(Bumiputra)。



此外,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NEP),不利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和其他非馬來人,使他們的身份形同「第二等公民」。

公民權編輯 主條目:馬來西亞原住民 早年華人領袖陳禎祿在1947年出版《MalayanProblems》一書中反對《馬來亞聯邦憲法報告書》中歧視性的條款。

在當年緊急狀態期間,英國殖民地政府以同情和支持馬共為由,擬驅逐數以萬計的華人出境。

陳禎祿為此而親身向英國欽差大臣葛尼(Gurney)交涉,反對英國殖民地政府這種殘忍手段。

最終英國殖民地政府撤銷了遣送華人返回中國的計劃。

[101] 社會契約論編輯 某些巫統的政治人物經常使用「社會契約論(英語:SocialcontractMalaysia)」以捍衛「馬來人至上」的原則。

一般有關於「社會契約論」的說法是提及有關給予非馬來人公民身份,和《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中賦予馬來人特殊權利和特權。

種族歧視問題編輯 主條目:華人寄居論 2008年檳城威省峇東埔舉行國會補選,當時的巫統升旗山區部主席阿末依斯邁爾在選戰中批評「華人只是寄居,即使得權也不會平均分配財富給各族」[102]。

阿末依斯邁爾的種族言論引起了華人的不滿,在壓力下副首相納吉代表執政黨巫統向馬來西亞華人道歉[103]。

然而,阿末依斯邁爾卻堅持自己的立場並於2008年9月8日召開記者會強烈警告馬來西亞華人「切莫嘗試像『美國猶太人』一樣,在掌控經濟之餘,得寸進尺要掌控政治」[104]。

隨後,巫統最高理事會宣布將阿末依斯邁爾凍結黨籍三年,以示懲罰[105]。

通婚和移民編輯 通婚編輯 和馬來人通婚編輯 馬來西亞華人一般來説會維持一個較爲獨特的群體認同,由於宗教和文化差異,華人極少跟馬來人通婚。

依據穆斯林法律,若華人與馬來人穆斯林聯姻必須改宗為穆斯林。

華人和馬來人混血後裔在現代被認定是馬來人,而非認定為峇峇娘惹或華人。

一些峇峇娘惹保有純粹的華人血統,而其他一些人與馬來人婦女聯姻。

[106][107] 和印度裔通婚編輯 一些馬來西亞華人與馬來西亞印度人通婚,華印聯姻生下的後代為中印混血兒。

[108]一些中印混血兒在華校讀書,能夠流利的使用普通話,但母語泉漳閩南話、潮州話等漢語就不一定會說。

而父親為華人,母親為印度裔的中印混血兒則有中文名字。

[109]一些馬來西亞華人也領養馬來西亞印度人。

比如被領養的馬來西亞達米亞人像陳美嬌認為自己是華人,她說:「IknowmyskinisdarkerthanmostandImightlookdifferent,butIseemyselfasChinese」。

[110] 移民編輯 主條目:海外馬來西亞人 從馬來西亞移民往海外移民的各種族中,華裔為人數最多的種族。

自1957年以來,已有二百萬以上的馬來西亞移民。

[111]2006年至2016年4月期間,約49,900名馬來西亞華人放棄其公民身份(包括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以及英國海外公民護照的人士)。

[112]根據世界銀行報告指出,2010年馬來西亞海外僑民的數量估計約為一百萬,但實際數字可能還要高更多,其中大部分是馬來西亞華人。

馬來西亞僑民中有57%移居鄰國新加坡,其中近90%為華人。

這些移民因經濟和教育等問題移居新加坡。

新加坡編輯 由於新馬兩國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相似,距離相近而且新加坡華人眾多,不少馬來西亞華人移居新加坡,成為新加坡華人,這個比例達到57%[113]。

根據201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新加坡華人中,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華人為338,501人。

[2]在2015年,移居新加坡的馬來西亞華人最高比例為47.2%。

[114] 澳洲編輯 主條目:在澳洲的馬來西亞人 澳洲為繼新加坡後第二個馬來西亞華人移居地。

[114]澳洲華人中,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占了10%,[115]在2001年人口普查中,大馬華人為澳洲所有馬來西亞僑民中最大的種族群體,其中72%的馬來西亞僑民聲稱擁有華人血統,而有馬來人血統的只有11%。

[115]自1987年後,馬來西亞華人以依親、商業及技術移民至澳洲。

[116]在聖誕島的華人中,來自馬來西亞佔了65%。

[117] 其他西方英語系國家編輯 其他移居的西方國家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和紐西蘭。

[114] 對國家的貢獻編輯 主條目:馬來西亞封銜和馬來西亞聯邦授勳及嘉獎制度 馬來西亞華人歷來都為馬來西亞做出偉大貢獻,更為其爭光。

在各方面都有傑出人才也達到了相當理想的成績,而且人數也不少。

由於馬來西亞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體制,為國家做出貢獻者都有機會榮獲馬來西亞國家勳銜,而華人也有不少人才榮獲馬來西亞國家最高榮譽。

著名榮獲國家最高榮譽的華裔馬來西亞人有: 敦陳禎祿爵士:馬來亞華人公會的創始人及第一任總會長、成功的商人及政治家並積極參與馬來亞自治及獨立運動。

敦林蒼祐醫生:前檳城首席部長、前馬華公會總會長、民政黨的創立人之一。

敦林良實醫生:前交通部長兼前馬華總會長,曾擔任馬來西亞過渡首相。

敦陳修信:馬來西亞首任財政部長、第三任馬華公會總會長,為馬華公會創黨領袖敦陳禎祿之子。

敦李孝式爵士:馬來西亞華裔政治家和商人、馬來亞聯合邦首任財政部長、以及馬華公會和馬來西亞聯盟(即國民陣線前身)創始人之一。

敦梁宇皋:麻六甲首任州元首,曾在內閣擔任要職。

敦翁毓麟:曾在內閣擔任要職、第5任馬來西亞國會上議院主席,也是馬華公會的創始人之一。

敦曾永森:第13任馬來西亞國會上議院主席、前馬華公會署理總會長、前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

敦林敬益醫生:第三任民政黨全國主席、前原產業部長。

「敦」(馬來文:Tun)是馬來西亞的最高榮譽,全國只可以有25人擁有此名銜。

另外還有其他國家高榮譽封銜,例如: 「丹斯里」(馬來文:TanSri):是繼敦之後第二高的榮譽,全國只可以有75人擁有此名銜。

「拿督斯里」(馬來文:Dato'Seri):是馬來西亞的州封銜中的最高封銜。

「拿督」(馬來文:Datuk):馬來西亞的一種封銜。

政府評價編輯 2018年11月9日,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為世界華人經濟論壇(WCEF)主持開幕時肯定華裔先賢對馬來西亞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並直言若非華人,馬來西亞的發展就會落後許多。

他表示,華人幾乎遍布全世界,並相信無論華人到哪個國家落地生根,都會為該國的發展帶來巨大貢獻[118]。

參見編輯 華社三大支柱 峇峇娘惹、華嘉族 檳城華人、砂拉越華人、沙巴華人 按華人人口百分比排列的馬來西亞城市列表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泰國華人、印尼華人、新加坡華人、汶萊華人 中華民族、華人移民史、海外華人 唐人、炎黃子孫、華商 中華文化/華夏文明 儒家文化圈、漢字文化圈註釋編輯 ^「唐人」一詞多用於閩南語及廣府話口語,華人一詞多用於華語,因此「唐人」甚少在書面上使用。

^馬來西亞華人簡稱大馬華人或大馬華裔,早期華人大多自稱為華人或唐人[註1]。

民國以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近代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大馬華人已經大幅減少[3]。

^羅惹是一種蔬果沙拉,羅惹語言意指語言像沙拉裡的雜菜一樣混雜。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01.11.21.31.41.5DepartmentofStatisticsMalaysia.LAUNCHINGOFREPORTONTHEKEYFINDINGSPOPULATIONANDHOUSINGCENSUSOFMALAYSIA2020(PDF).2022[17Febuary20202].(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2-02-17).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2.02.1CensusofPopulation2010(PDF).SingaporeDepartmentofStatistics.[2016-05-20].(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6-10-16). 已忽略未知參數|archive-dat]e=(幫助) ^3.03.1張從興:《誰是華人?華人是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D]:華語橋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4月20日更新 ^存档副本(PDF).[2011-10-04].(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11-13).  ^許雲樵《南洋史》上卷第二篇古代史96 ^許雲樵《南洋史》165頁 ^朱傑勤著《東南亞華僑史》第四節《元明時代中國人在東南亞各國的活動》中華書局15頁 ^2040年人口跌破20%華裔大衝擊.馬來西亞東方日報OrientalDailyNews.2017-04-21[2017-11-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8).  ^人民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馬來西亞華人多生孩子有獎》(作者/《人民日報》駐馬來西亞特約記者:孟青) ^DepartmentofStatistics,Malaysia.PopulationDistributionandBasic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PDF).DepartmentofStatistics,Malaysia:11,62–81.2010[2005-07-06].(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年11月13日).  ^SawSweeHock.ThePopulationofPeninsularMalaysia.ISEASPublishing.2007-01-30:65[2017-07-02].ISBN 978-981230427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DorothyZ.Fernandez,AmosH.Hawley,SilviaPredaza.ThePopulationofMalaysia(PDF).CICREDseries.[2017-07-02].(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0-12-25).  ^13.013.113.2CharlesHirschman.DemographicTrendsinPeninsularMalaysia1937-1970(PDF).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March1980,6(1):103–125[2017-07-02].(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1-10-31).  ^Prof.Dato'DrAsmahHajiOmar,edt:"EncyclopediaofMalaysia-LanguagesandLitera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p52-53,KualaLumpur:EditionsDidierMillet,2004,ISBN 981-3018-52-6 ^SlightlymorementhanwomeninMalaysianpopulation.Thestar.com.my.Retrievedon23April2012. ^PopulationDistributionandBasic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Report2010(Updated:05/08/2011-Corrigend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tatistics.gov.my.Retrievedon23April2012. ^ColonialConstructionofMalayness:TheInfluenceofPopulationSizeandPopulation,KiranSagoo,27November2006,InternationalGraduateStudentConferenceSeries,p.9/16 ^Tan(1984),p.3 ^Goh(1990),p.148 ^TheStar,WongChunWai,9May2010 ^21.021.121.221.3ColonialConstructionofMalayness:TheInfluenceofPopulationSizeandComposition(PDF).[2014-11-09].(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4-10-06).  ^22.022.1Ball(1903),p.129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South-EastAsianHistorians(1962),p.102 ^24.024.124.2Ember,Melvin;Ember,CarolR.;Skoggard,Ian.EncyclopediaofDiasporas:ImmigrantandRefugeeCulturesAroundtheWorld.VolumeI:OverviewsandTopics;VolumeII:DiasporaCommunities.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004-11-30[2017-12-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透過GoogleBooks.  ^[1][失效連結] ^Yan(2008),p.71 ^Tan(2002),p.1 ^28.028.1Tan,Kam(2000),p.47 ^Pan(1999),p.185-6 ^LimHowPim.Quanzhou–springboardoftheChinesediaspora.TheBorneoPost.2016-07-10[2017-05-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Pan(1999),p.173 ^32.032.1Tan,Kam(2000),p.39 ^Villagers,churchauthoritiesinstandoffinMalacca.TheStar.2008-10-22[2021-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5). 參數|newspaper=與模板{{cite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news}}或|website=)(幫助) ^Backman,Butler(2003),p.27 ^AstroAEC-Behindthedialectgroups,Year2012 ^Toong,SiongShih,p.1976 ^Star2MonthlyChallenge:YongPenginJohorisHockchewcentral-Star2.com.2015-07-25[2017-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6).  ^PhilipA.Kuhn.ChineseAmongOthers:EmigrationinModernTimes.Rowman&Littlefield.2009:48–[2017-05-30].ISBN 978-0-7425-6749-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Tan(1984),p.20-2 ^Butcher(2004),p.80 ^Pan(1999),p.43 ^42.042.1Gin,OoiKeat.HistoricalDictionaryofMalaysia.ScarecrowPress.2009-05-11[2017-12-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透過GoogleBooks.  ^43.043.143.243.3AstroAEC,BehindtheDialectGroups,Year2012 ^44.044.1Ember,Melvin;Ember,CarolR.;Skoggard,Ian.EncyclopediaofDiasporas:ImmigrantandRefugeeCulturesAroundtheWorld.VolumeI:OverviewsandTopics;VolumeII:DiasporaCommunities.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004-11-30[2017-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透過GoogleBooks.  ^Constable(2005),p.138 ^Constable(2005),p.129 ^Constable(1988),p.137 ^Hara(2003),p.24 ^NicoleConstable(編).GuestPeople:HakkaIdentityinChinaandAbroad. :128–129[2017-05-30].ISBN 978029580545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DelaiZhang.TheHakkasofSabah :asurveyoftheirimpactonthemodernizationoftheBorneanMalaysianState.SabahTheologicalSeminary.2002:32–33.  ^JessiecaLeo.GlobalHakka:HakkaIdentityintheRemaking.Brill. :87[2017-05-30].ISBN 978900430027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走访沙巴“山东村”甲必丹记略.美國中文作家協會.2019年6月21日[2019年11月11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8日)(中文(中國大陸)).  ^東方上電台:大馬三江人何去何從 延續三江情須靠好舵手.東方網.[2017-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  ^Samantha2016.sfnerror:notarget:CITEREFSamantha2016(help) ^麥留芳(1987),"表3.11,各方言為在三州府的百分比,1881-1947",p.71 ^56.056.156.256.356.456.556.6麥留芳(1987),"表3.19,柔佛州內的中國方言為分布,1911-1947",p.89-90 ^57.057.1麥留芳(1987),"表3.17,吉打州內的中國方言為分布,1881-1947",p.86 ^58.058.158.258.3麥留芳(1987),"表3.18,吉蘭丹州內的中國方言為分布,1881-1947",p.88 ^59.059.159.2麥留芳(1987),"表3.16,玻璃市州及丁加奴州內的主要地區之中國方言為分布,1881-1947",p.85 ^麥留芳(1987),"表3.12,雪蘭莪州內的中國方言為分布,1881-1947",p.73-74 ^61.061.161.261.361.4麥留芳(1987),"表3.13,霹靂州州內的中國方言為分布,1881-1947",p.76-78 ^62.062.1麥留芳(1987),"表3.14,森美蘭州內的中國方言為分布,1881-1947",p.80-1 ^麥留芳(1987),"表3.15,彭亨州內的中國方言為分布,1881-1947",p.83-84 ^SheridanMahavera.SomeChinesedon'tspeakBahasaatall.馬來西亞內幕者.2011年10月4日[2011年5月14日].(-at-all/原始內容請檢查|url=值(幫助)存檔於2013年12月3日)(英語).  ^文平強.馬來西亞華人人口與方言群的分佈(PDF).華研通訊第一期.2007:27–35[2015-03-06].(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0-08-21)(中文).  ^2010PopulationandHousingCensusofMalaysia(PDF).DepartmentofStatistics,Malaysia.[2012-06-17].(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11-13)(馬來語及英語). p.97 ^槟城鸭蛋炒粿条.2013-01-02[2017年6月1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月25日).  ^Behold,thePenangHokkienMee.2014-04-13[2017-03-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7).  ^ThemanwhoputTehinbakkutteh-Nation-TheStarOnline.[2017-0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PCL.,PostPublishing.TimeforsomeBakKutTeh.  ^KeeHiongEnterprise奇香食品科技企业.[2017-0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6).  ^FlorenceA.Samy.Nointentiontopatentlocalfood,DrNgsays.TheStar.2009-09-23[2017-0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2001年7月26日,全球華社網:[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華文報業180年歷史 ^FamiliesmarkQingMingatChristiancemeterytoo-Nation-TheStarOnline.[2017-0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DidyouknowsomeQingmingpracticesaremyths?-Star2.com.2016-04-02[2017-0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Giftsforthedeardeparted-Community-TheStarOnline.[2017-0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马来西亚端午节庆粽飘香.[2014-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6). ] ^PenangDragonBoatRace-BrilliantExhibitionofPower,SpeedandEndurance..[2017-0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0).  ^關於電影《881》、七月歌台和陳金浪…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9-082009年9月3日查閱。

^EducationPolicyinMalaysia(PDF).[2008-10-10].(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8-10-31).  ^MinistryofEducationMalaysia.[2008-10-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0).  ^82.082.182.2《船山學刊》2007年第2期: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史簡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3.083.1拉曼大學,林水豪:《堅持與成長:馬來西亞華教發展之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資料來自董教總簡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僑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馬來西亞董教總華小工委會 ^存档副本.[2008-08-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9).  ^新華網/海外華人[永久失效連結]:馬來西亞總理與馬華領袖探討華小問題 ^僑務工作研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馬來西亞缺2.1萬華小華文教師 ^暴米花論壇. [永久失效連結] ^大馬通/馬來西亞中文門戶網站. [永久失效連結] ^中青在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人才變身新加坡精英 ^存档副本.[2008-08-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0).  ^同意与雪大臣谈开放学额玛拉学生开出会谈三条件.2008-08-13[2008-08-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5PopularInternationalStudyDestinationsforMalaysianStudents.[2021-1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兌換率誘人 年輕人湧獅城賺新幣.東方網-馬來西亞東方日報.[2015-1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www.zaobao.com.sg.聯合早報網.[2008-08-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7).  ^存档副本.[2008-08-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2001年12月21日,孝恩文化《馬來西亞華團組織的困局與展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稀土廠左右關丹選情.星洲網.2013年4月15日[2018年8月9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8月9日).  ^大马前海南会馆总会长朱运兴先生.中新海南網.2004年3月23日[2018年8月10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3月1日).  ^存档副本.[2008-05-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7).  ^陳雲清.採訪手記‧記者:我沒聽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星洲日報,2008,9(5) ^不能接受納吉的「二手道歉」:吉祥批評阿末依斯邁沒悔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當今大馬,2008-9-3 ^劉嘉銘.警告華人別學猶太人政經兼掌:阿末稱若爆發不測要子根負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當今大馬,2008-9-8 ^巫統懲治阿末凍結黨籍3年:促成員黨效仿對付肇亂黨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當今大馬,2008-9-10 ^Dervin,Fred;Machart,Regis.CulturalEssentialisminInterculturalRelations.Springer.2016-04-29[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透過GoogleBooks.  ^MalaccaCulture&Heritage-MalaccaAttractions.[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Daniels,TimothyP.BuildingCulturalNationalisminMalaysia.Routledge.2005:189.ISBN 0-415-94971-8.  ^KeithFoo,ex-strugglingactorinIndonesianowMalaysia'supcomingsuperstar-News-TheStarOnline.[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6).  ^存档副本.[2021-03-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Gobutdon’tgiveuponMalaysia,MarinaMahathirtellsyouthsquittingcountry.2014-11-22[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1).  ^Over56,000Malaysiansrenouncecitizenshippast10years-Nation-TheStarOnline.[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Erodedpoliticalpowerfromdwindlingpopulation—SinChewDaily.2016-02-16[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9).  ^114.0114.1114.2Takealookatusnow-OnTheBeat-TheStarOnline.[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115.0115.1Chapter-Populationcharacteristics:AncestryofAustralia'spopulation.AustralianBureauofStatistics.[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1).  ^Origins:HistoryofimmigrationfromMalaysia-ImmigrationMuseum,MelbourneAustralia.[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5).  ^NoparadiseonChristmasIs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yPaigeTaylor(TheAustralian,25May2009) ^带动大马发展敦马肯定华人贡献国内.東方網馬來西亞東方日報.[2021-02-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3)(中文(簡體)).  來源編輯 書籍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1987年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印行(InstituteofEthnologyAcademiaSinica,MonographSeriesB,No.14)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馬來西亞華人malaysia-chinese.com 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馬來西亞華人&oldid=7159538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