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和動物油孰優孰劣?專家:危害健康的是這種油| 聰明飲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植物性食物的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不過椰子和棕櫚科果實除外,它們所含 ... 替代飽和脂肪並沒有任何好處,實際上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有設計有行旅我的新聞 快訊若出現5種狀況代表血液超黏稠,再不注意恐中風!做好4件事助預防udn/元氣網/養生/ 聰明飲食植物油和動物油孰優孰劣?專家:危害健康的是這種油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20-12-0111:17漫遊者文化文/摘自《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文、圖/摘自漫遊者文化《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作者布蘭達.戴維斯,薇珊托.梅麗娜】有愈來愈多具說服力的證據指出,脂肪的品質比數量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未過度攝取熱量時。

圖/ingimage尋求優質的脂肪來源正如羅馬哲學家塞內卡(Seneca)所言:「質勝於量。

」有愈來愈多具說服力的證據指出,脂肪的品質比數量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未過度攝取熱量時。

自然界中的所有脂肪(無論是源自植物或動物)都含有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相對數量取決於、或至少部分取決於氣候。

在植物中,脂肪的流動性和穩定性都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愈靠近赤道的植物,飽和脂肪的含量也愈高。

像是椰子和棕櫚科果實便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以幫助保護和維持植物生長;而酪梨和橄欖生長在較溫和的氣候,所以含有相對穩定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生長於寒帶氣候的植物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通常占多數以保持流動性,亞麻仁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動物身上也是一樣,比起冷水性深海魚,溫水性魚類的飽和脂肪含量通常更高,冷水性魚類則含更多高度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

雖然食物中的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相對含量會影響人體健康,但我們開始發現,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更大,包括人們如何處理、保存和製備食物,以及相對於人們的熱量需求,實際上吃進了多少等等。

雖然脂肪曾被當成飲食大敵,但現在則被視為整體食物結構中極有價值的一部分。

新鮮、原型和最低限度加工的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最優質的脂肪。

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含有些許脂肪,但堅果、種子、酪梨,椰子和橄欖是所有植物性飲食中,最濃縮的脂肪來源。

這些食物中的脂肪如此有益健康的原因之一,是它保留原始狀態,且含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可防止酸敗。

此外,完整的植物性全食物封存了保護性成分,例如蛋白質、未精製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植化素、植物固醇,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植物性食物的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不過椰子和棕櫚科果實除外,它們所含的主要是飽和脂肪。

雖然過度攝取飽和脂肪可能會增加罹病風險,但當植物性飲食中的飽和脂肪以全食物形態適量攝取時,幾乎沒有證據顯示會產生副作用。

反觀肉類和乳製品富含的飽和脂肪,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胰島素阻抗增加密切相關。

這些食物中的膽固醇被認為加重了脂肪對健康的影響。

證據也指出,食用動物性脂肪會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

乾淨無污染的魚類被廣泛認為是最好的脂肪來源之一,因為脂肪中的長鏈omega-3脂肪酸、EPA和DHA含量很高。

然而,由於高脂魚類—尤其是食物鏈頂端的馬鮫魚(俗名白腹仔)、鮪魚、劍旗魚和鯊魚等,牠們體內含有包括汞在內的環境污染物,因而降低了整體營養價值。

乾淨無污染的魚類被廣泛認為是最好的脂肪來源之一,因為脂肪中的長鏈omega-3脂肪酸、EPA和DHA含量很高。

圖/ingimage無論是自植物或動物提煉的脂肪,只要是透過食品加工技術進行化學改變,或者暴露於高溫下,都需要特別留意。

對健康危害最大的,是透過部分氫化作用進行化學改變和固化的脂肪,油脂會因而產生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與許多疾病的惡化有關,它們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引起發炎反應、增加胰島素阻抗性,並與必需脂肪酸競爭進入細胞膜。

遺憾的是,因為民眾普遍相信部分氫化的蔬菜油比動物脂肪更健康,縱使幾十年前的研究便已披露它黑暗的一面,但食品製造商仍持續濫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部分氫化油。

各國政府正在積極努力減少反式脂肪的使用,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從食品供應鏈中剔除反式脂肪。

任何脂肪或油加熱至177∼204℃時,通常就會超過發煙點,進而產生會誘發質變的氧化物質。

最安全的作法是避免油炸食品,並在高溫烹調時盡量減少用油量。

一般而言,精煉油含有較少的易燃固體微粒,因此比未精煉油更耐高溫。

不過精煉過程會損害脂肪分子,而且會去除全食物所含的絕大部分保護性成分。

未精煉油(適當保存可作為健康脂肪來源)的發煙點較低(93∼107℃),適合拌入沙拉和其他未加熱的食物。

飽和脂肪的爭議:對頭條新聞的斷章取義長久以來,將飽和脂肪視為「壞的脂肪」的觀點,最近開始遭受抨擊,爭議點在於相關研究認為飽和脂肪不一定會增加心臟病的罹患率。

兩個關鍵報告為整個科學界帶來了衝擊,第一個是2010年由希芮.塔瑞諾(Siri-Tarino)與同事所進行的21項整合分析研究,調查了近35萬人的飽和脂肪攝取量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

第二個是喬賀瑞(Chowdhury)與同事,針對超過51萬人進行的76項整合分析研究。

這兩個研究的結果,與數十年來國內外頒布的飲食建議相矛盾,他們發現飽和脂肪的攝取與這些疾病並無明確關聯。

但媒體的狂熱報導隨之而來,使消費者相信飽和脂肪是無辜的,再也不需要對食用牛肉、奶油、培根和布里乳酪有任何顧忌。

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研究結果?首先,這些整合分析中,有許多研究比較的群體飲食型態與西方飲食極為相似,也就是攝取大量的脂肪和飽和脂肪(檢視更多樣化飽和脂肪攝取量的研究,往往顯示出更大的疾病風險差異);在這個研究群體中,即使是攝取最少量飽和脂肪的人,也還是高於建議攝取量。

其次,這些分析中使用的許多研究,只依靠回想24小時內的飲食來決定攝取量,這種方法對於確立長期的飲食模式並不可靠。

第三,有幾項研究針對血清膽固醇濃度作了調整,因為這項變數隨飽和脂肪攝取量增加而上升,控制此變數會隱蔽或混淆結果。

新鮮、原型和最低限度加工的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最優質的脂肪。

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含有些許脂肪,但堅果、種子、酪梨,椰子和橄欖是所有植物性飲食中,最濃縮的脂肪來源。

圖/ingimage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10幾項整合分析和科學評論檢驗了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

這些研究中的其中9篇指出,飽和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

2010年,美國農業部飲食指引建議協會(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DietaryGuidelinesAdvisoryCommittee)總結了有關攝取飽和脂肪,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罹病風險的證據。

他們得到的結論認為,飽和脂肪有害健康的證據非常多;而且,只要將飲食中5%的飽和脂肪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便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罹病風險,並且能改善胰島素反應。

2011年,一群被召集來審查關於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相關證據的專家小組,發表了一份共同聲明,其中的結論如下:「來自流行病學、臨床和人體機轉的研究證據一致發現,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UFA)取代飽和脂肪酸(SFA)時,能降低冠心病的罹病風險。

在採行西方飲食的族群中,將熱量中的1%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酸,即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而且可能使冠心病發病率降低2∼3%。

」(有趣的是,撰寫塔瑞諾整合分析報告的兩位共同作者,也隸屬於發表這項聲明的專家小組)。

最後,2012年考科藍實證醫學資料庫評論報告中亦指出,減少飽和脂肪可使心血管疾病突發風險降低14%。

顯然,媒體的陳述並非全貌。

就塔瑞諾的分析,媒體報導解讀為飽和脂肪已獲得平反。

事實上,該研究表明,當飽和脂肪被反式脂肪酸或精製碳水化合物取代時,對於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無改善,而且罹病風險還顯著提高。

多年來,消費者被告知以碳水化合物取代飽和脂肪,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因為碳水化合物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然而在近期的研究中顯示,以精製碳水化合物(例如白麵粉製品、白飯、含糖飲料和甜點)替代飽和脂肪並沒有任何好處,實際上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

精製碳水化合物不僅會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也會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增加三酸甘油酯濃度。

雖然攝取較少的飽和脂肪和較多未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族群,確實能預防冠狀動脈疾病,但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確認未精製碳水化合物替代飽和脂肪的相對有效性。

有證據指出,含低GI碳水化合物來源或富含未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對健康都有所助益。

.書名: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作者:布蘭達.戴維斯,薇珊托.梅麗娜.譯者:邱喜麗,謝宜暉.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日期:2020/10/06我們向克羅博士(FrancescaCrowe,2014年喬賀瑞整合分析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之一)詢問了關於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罹病風險的證據強度,她回答道:「現有的最佳證據(來自隨機對照實驗)顯示,攝取飽和脂肪會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這是心臟病的重大危險因子。

因此,目前的方針仍應建議人們盡量減少攝取飽和脂肪。

」這個答覆傳達的重點,與30年前的訊息相同:充斥動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的西式飲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以高纖、植物性全食物(例如蔬菜、豆科植物、水果、全穀物、堅果和種子)為主的飲食,則有防護效果。

心血管疾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素食推薦閱讀豆類食物助排便卻易脹氣營養師教你怎麼解決放屁困擾漫遊者文化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

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

延伸閱讀 護理師猝死疑過勞護師工會:雙北護師壓力大嚴重流失 照服員接連猝死...專家點隱憂「慢性病管理」最常忽略 氣溫驟降12月OHCA案件數增3成須注意心血管發病徵兆 防冬季最可怕的敵人中醫:按壓3穴位+喝養生茶 為何主動脈剝離如此致命?醫師曝原因及預防方法 出現小中風症狀別輕忽醫示警:勿踩生活地雷,1周內可能引發中風! 吃魚油對抗憂鬱症?權威期刊最新研究:不建議 同類文章缺鐵就吃豬肝?補鐵食物其實分2種專家教你怎麼吃吸收力高要吃蛋,就要連蛋黃一起吃!怕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醫師破迷思外食族照過來便利商店也能減重?!一日三餐菜單大解密聚餐後血脂攀升怎麼辦?6種食材助降脂、3方法判斷是否為高危險族群跨年寒冷又一波!營養師盤點5大高鈉食物,少攝取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冬天多吃蔥、薑、蒜、辣椒、九層塔,能保健暖身專家揭「食用禁宜」燒仙草含「嫩精」吃了會致癌?毒物專家:除了嫩精,更該注意更配料怎麼選40歲後骨骼肌肉漸流失!骨鬆7危險群不僅補鈣還要補蛋白質早上空腹喝咖啡不OK?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有害健康黑巧克力好處這麼多!保護心血管、提升腦力、抗發炎...5大好處+挑選眉角一次看過敏可以吃什麼舒緩?13種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大整理!喝熱檸檬水可抗癌?營養師曝真相:2種族群飲用需注意!打包火鍋湯底復熱=吃毒?專家曝恐怖禁忌:細菌會暴增有助減肥,還助防三高、癌症!營養師教彈性素食怎麼吃?愛喝茶、咖啡有助預防失智及中風!研究曝「每日飲用杯數」劉怡里/從午餐、晚餐調整!4個技巧讓你冬至吃湯圓不發胖4顆包餡湯圓等於1碗飯營養師提醒5撇步健康吃最肥不是花生營養師揭7大人氣湯圓內餡熱量排名愈熟的香蕉熱量愈低?營養師認證但3類人不宜多吃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專家揭5類應避免喝康普茶的人跟巧克力無關!巧克力牛奶絲滑口感來自添加物朱慧芳/姜老夫人的茶經冬至即將到來,你的補冬方式對了嗎?營養師:別養生不成反傷身,教你兩招聰明吃!泡菜=蔬菜?營養師「鈉含量黑名單」曝光雞絲麵竟奪冠山藥穩血糖、降三高營養師:一類人可多吃一類人不行劉德華10年不吃飯、Ella三餐都吃飯,哪個好?別再汙名化白飯,你該知道的白飯4大好處火鍋絕配「沙茶醬加生蛋黃」超美味?網道破驚人真相咖啡因會改變大腦結構?喝咖啡對記憶有影響嗎?台灣烏龍茶、台式烏龍茶傻傻分不清?已有檢驗法辨別同品種仿製茶醫病天地/吃南瓜好處多護眼助排便看更多猜你喜歡為什麼有人退休後老得快,有人卻依然充滿活力?專家:50歲後該準備3件事白天休息太多,晚上又無法休息?哈佛教授教簡單做對一事緩解失眠比跑步多燃燒1.15倍熱量!「健走」的5個科學實證好處:減緩焦慮、消除壓力…慷他人之慨!婆婆把超貴口罩轉送鄰居媳暴走網挺:直接黑化做得好聚餐後血脂攀升怎麼辦?6種食材助降脂、3方法判斷是否為高危險族群跳繩不只增肌減脂,還能預防骨鬆、按摩內臟!醫師教你正確跳繩不傷膝蓋久坐不動危害有多大?最瞭解人類身體的哈佛教授揭怎麼坐才不傷身人生最划算的投資!李偉文:如何不花大錢,得到健康的身體和最棒的朋友?要吃蛋,就要連蛋黃一起吃!怕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醫師破迷思冬天多吃蔥、薑、蒜、辣椒、九層塔,能保健暖身專家揭「食用禁宜」喝燕麥奶代替牛奶補鈣?專家揭營養價值:多數人都喝錯你要健康地老化還是患病狀態的延長?哈佛教授揭關鍵3大因素燒仙草含「嫩精」吃了會致癌?毒物專家:除了嫩精,更該注意更配料怎麼選堅決終結人人稱羨婚姻!何妤玟:女人們該問自己「在好媳婦、好媽媽、好妻子之外,我是誰?」有片!虐腹超有感!15分鐘腹部有氧訓練嘴破、痠痛、解酒...吃B群有用?覺得累就狂吞?吃「B群」10個正確觀念暖暖包並非搓到發熱放口袋!專家教正確用法:放對部位全身熱缺鐵就吃豬肝?補鐵食物其實分2種專家教你怎麼吃吸收力高40歲後骨骼肌肉漸流失!骨鬆7危險群不僅補鈣還要補蛋白質嫁出去就不是女兒?她過年想回娘家遭父母罵「想帶衰」外食族照過來便利商店也能減重?!一日三餐菜單大解密小S曾愛攀比,當媽後大轉變:絕對不拿孩子做比較,面對差異只有全力支持與鼓勵!有片|湯滾過蓋鍋蓋就可放隔夜? 營養師:小心吃進一堆毒!早上空腹喝咖啡不OK?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有害健康黑巧克力好處這麼多!保護心血管、提升腦力、抗發炎...5大好處+挑選眉角一次看有助減肥,還助防三高、癌症!營養師教彈性素食怎麼吃?精神病患比一般人缺乏維生素D能治精神病?最新研究出爐跨年寒冷又一波!營養師盤點5大高鈉食物,少攝取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北一女「全盲學生」帶動跳!自信舞動身影不畏懼萬人紅了眼眶山藥穩血糖、降三高營養師:一類人可多吃一類人不行愈熟的香蕉熱量愈低?營養師認證但3類人不宜多吃看更多贊助廣告商品推薦留言 最新文章more不想給媳婦壓力!85歲婆婆堅持獨居:同是別人女兒,女人不為難女人若出現5種狀況代表血液超黏稠,再不注意恐中風!做好4件事助預防入境旅客傳染率0.37%柯文哲:等於每220人就有1確診很難防守高瘦身材男性注意!胸痛、呼吸困難來襲,恐為這疾病引發,避免潛水、高空跳傘大家都在看more新莊男與妻行房突暴斃家屬:四天前才打疫苗為什麼有人退休後老得快,有人卻依然充滿活力?專家:50歲後該準備3件事桃機員工確診列本土個案CT值11曾在中壢忠貞市場擺攤白天休息太多,晚上又無法休息?哈佛教授教簡單做對一事緩解失眠疾病百科more糖尿病新冠肺炎腹膜癌肺栓塞視網膜剝離勃起功能障礙陰道炎足底筋膜炎粉瘤膽囊炎我要投稿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作者登入E-mail訂閱電子報udn健康報e報好心肝.好健康馬上訂閱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刊登網站廣告︱網站總覽︱FAQ‧客服︱新聞授權︱服務條款‧著作權‧隱私權聲明︱聯合報系︱訂報紙︱關於我們︱招募夥伴聯合線上公司著作權所有©udn.comAllRightsReserved. 全產品速覽新聞評論聯合新聞網願景工程聯合報數位版聯合70轉角國際鳴人堂倡議家時事話題世界日報新聞話題 服務會員中心U利點數我的新聞歷史新聞活動專區udn粉絲團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經濟日報網房地產基金中經社樂透發票 生活娛樂噓!星聞優人物udnSTYLE500輯遊戲角落發燒車訊元氣網橘世代有好美 運動NBA台灣野球夢田HBL運動筆記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讀書吧讀創故事聯副70udn部落格u值媒體聯合文學聯經出版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數位文創IP授權瘋活動售票網報時光 更多產品聯合知識庫聯合電子報聯合影音網聯合學苑有行旅APP行動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