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的意義與實踐--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主旨在探討佛教忍辱法門的意義與實際修持的作法。
... 及由瞋恚之過失與忍辱功德之內涵,探討忍辱波羅蜜之所以成為大乘菩薩滅瞋之重要法門的原因;第五章,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5.22.106.144)您好!臺灣時間:2022/07/1403:29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涂慧娟研究生(外文):Tu,Hui-Juan論文名稱:忍辱的意義與實踐--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發展指導教授:黃運喜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玄奘大學系所名稱:宗教學系碩士班學門:人文學門學類:宗教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7畢業學年度:95語文別:中文中文關鍵詞:忍、瞋、戒、耐他怨害、波羅蜜相關次數:
被引用:1點閱:991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1
本文主旨在探討佛教忍辱法門的意義與實際修持的作法。
藉由從原始佛教及大乘的經論中,探討忍辱的內涵及對於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的重要性;其實踐的作法,以聲聞的《成實論》及大乘菩薩的《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兩部論著為範圍,進行忍辱之觀修法的研究。
目的在於解決應如何藉由佛法中忍辱的修行,滅除瞋恚煩惱,利己、利他,俾為處世與修行上作大利益。
本文研究章節的安排,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範圍與進程,以及就漢譯佛典中忍辱的相關主要文獻作一回顧;第二章,由探討「娑婆」世界譯名為「忍」的含義,此間之關係,以確立居於此世界之有情,皆有忍辱之必要;第三章,依文獻回顧的方式,由現代學者為忍辱相關之議題所著作之專篇中,探討儒道傳統思想中忍的意涵及佛教教典所宣揚之忍的內涵,以凸顯佛教忍辱之超越性,是佛教與非佛教徒,人人皆應學修的重要德行;第四章,由探討忍辱、慈悲之滅瞋於戒行守持之差異性,及由瞋恚之過失與忍辱功德之內涵,探討忍辱波羅蜜之所以成為大乘菩薩滅瞋之重要法門的原因;第五章,從聲聞教典《成實論》中,與大乘菩薩教典《大智度論》和《瑜伽師地論》中,探討聲聞及菩薩修持忍辱的觀想修行法。
本文的研究,顯示四項結果:第一、娑婆譯名堪忍,於經論所提示的內涵來看,居住於娑婆世界之有情,由凡至聖,人人都要能具備忍辱。
第二、佛法中的忍辱,超越於儒道傳統思想僅是克制與承受自認為受到不合理對待的忍,佛法中的忍辱,是有智慧、具慈悲、主動、積極又維護身心健康的忍辱。
第三、佛法的忍辱兼具戒行止持與作持的作用,修行忍辱,同時也圓滿了持戒的功德。
第四、忍辱要滅除瞋恚的觀修法有多門,聲聞的修行,以遠離瞋過、紛亂,不自害害他為主,菩薩則不應捨離大慈悲心,為了攝受眾生、共同趣求菩提以行忍辱。
凡 例 Ⅱ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內在因素1 二、外在因素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進程4 一、以漢譯佛典為對象4 二、研究的方法與步驟7 第三節 漢譯佛典中與忍辱相關之主要文獻9第二章 娑婆世界與忍關係之考察13 第一節 娑婆譯名忍-以眾生能忍故15 第二節 娑婆譯名忍-以佛菩薩堪忍故18 第三節 娑婆譯名忍之其他淵源21 第四節 結語22第三章 忍之傳統認知與超越24 第一節 儒道傳統思想中忍的意涵24 第二節 超越傳統意涵的佛教之忍32 一、忍、忍辱、安忍與波羅蜜多32 二、原始教典中忍辱之意涵36 三、大乘教典中忍辱波羅蜜之意涵38 第三節 結語48第四章 以忍辱滅除瞋恚與菩薩之關係51 第一節 慈心、忍辱與滅瞋之關係51 一、以慈心滅除瞋恚51 二、以忍辱滅除瞋恚58 第二節 忍辱波羅蜜於菩薩滅瞋之重要性62 一、瞋恚之過失與忍辱之功德63 二、忍辱波羅蜜之功德對菩薩的影響67 第三節 結語71第五章 忍辱之觀修法與實踐典範73 第一節 《成實論》中忍辱之實踐74 第二節 《瑜伽論》與《智論》中忍辱之實踐88 一、《瑜伽論》中耐他怨害以三思五想為因應89 二、《智論》中貪、瞋境界中令心不動的觀修法92 第三節 結語98第六章 結論101參考文獻:105
一、佛典(依《大正藏》冊次先後)1、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二十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2、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三卷),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3、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六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4、宋.天息災譯,《分別善惡報應經》(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5、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五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6、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7、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八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8、西晉.竺法護譯,《生經》(五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9、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10、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11、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六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12、後漢.康康孟詳,《佛說興起行經》(二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13、元魏.慧覺等譯,《賢愚經》(十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14、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15、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三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16、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四百一卷~第六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七冊。
17、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18、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19、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20、元魏.菩提流支譯,《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21、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十冊。
22、唐.菩提流志譯并合,《大寶積經》(百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
23、宋.法護等譯,《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四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
24、唐.不空譯,《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
25、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26、姚秦.鳩摩羅什譯,《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27、隋.僧就合,《大方等大集經》(六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28、唐.不空譯,《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八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29、失譯,《大方廣十輪經》(八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30、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31、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大迦葉本經》(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32、西晉.法炬譯,《羅云忍辱經》(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33、西晉.竺法護譯,《修行道地經》(七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34、後漢.安世高譯,《佛說自誓三昧經》(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35、高齊.那連提耶舍譯,《月燈三昧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36、唐.玄奘譯,《解深密經》(五卷),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37、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七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38、觀無畏尊者集,宋.日稱等譯,《諸法集要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39、後漢.安世高譯,《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40、元魏.菩提流支譯,《佛說法集經》(六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41、唐.玄奘譯,《本事經》(七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42、隋.闍那崛多譯,《大法炬陀羅尼經》(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43、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四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44、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六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45、曹魏.康僧鎧譯,《曇無德律部雜羯磨》(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46、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六十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三冊。
47、失譯,《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九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三冊。
48、尊者勝友集,唐.義淨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十四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49、失譯,《毘尼母經》(八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50、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51、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七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52、失譯,《分別功德論》(五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53、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54、天親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十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55、尊者舍利子說,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56、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七冊。
57、迦栴延子造,五百羅漢釋,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六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八卷。
58、提婆菩薩造,婆藪開士釋,姚秦.鳩摩羅什譯,《百論》(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59、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60、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61、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九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62、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三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63、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64、法稱菩薩造,宋.法護等譯,《大乘集菩薩學論》(二十五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65、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十六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66、優婆底沙造,梁.僧伽婆羅譯,《解脫道論》(十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67、天親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發菩提心經論》(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68、龍樹菩薩集頌,宋.天息災譯《菩提行經》(四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69、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文句》(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70、隋.吉藏撰,《法華義疏》(十二卷),第三十四冊。
71、唐.窺基撰,《妙法蓮華經玄贊》(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72、唐.法藏述,《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五冊。
73、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74、唐.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75、唐.窺基撰,《阿彌陀經疏》(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76、宋.元照述,《佛說阿彌陀經義疏》(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77、後秦.僧肇撰,《注維摩詰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78、宋.智圓述,《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79、隋.吉藏撰,《維摩經義疏》(六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80、唐.道宣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81、宋.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十六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82、唐.定寶撰,《四分比丘戒本疏》(二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83、唐.法藏撰,《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六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84、新羅.義寂述,《菩薩戒本疏》(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85、新羅.太賢集,《梵網經古述記》(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86、宋.淨源節要,明.袾宏補註,《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87、唐.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四十八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二冊。
88、宋.子璿錄,《起信論疏筆削記》(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89、唐.慧沼撰,《勸發菩提心集》(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90、唐.道世撰,《法苑珠林》(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三冊。
91、唐.道世集,《諸經要集》(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92、宋.道誠集,《釋氏要覽》(三卷),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93、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94、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七卷),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95、《維摩經抄》(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96、唐.道掖撰,《淨名經集解關中疏》(二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97、《地持義記卷第四》(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二、一般論著及專書(依姓氏筆劃)1、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
2、太虛大師著,〈成實論大意〉,《大虛大師全書》第三部,「法藏:三乘共學(全)」,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印行。
3、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
4、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五卷,第六講,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91年7月。
5、倫珠梭巴 格西主講,翁仕杰譯,《喜樂泉源》,台北,春天出版,民國92年。
6、釋依日,《六波羅蜜的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76年。
7、釋體韜,「六度四攝於《瑜伽論》中之意義」,〈《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台北,法鼓文化,民國86年。
(《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13》)三、期刊及會議論文(依姓氏筆劃,自教外而教內)1、王開府,〈「動心忍性」釋疑〉,《孔孟月刊》第23卷第10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85年6月。
2、李敏龍、楊國樞撰,〈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1)〉,《本土心理學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民國87年12月。
3、林真功,〈孟子「動心忍性」之義理疏解〉,《孔孟月刊》第24卷第10期,1986年6月。
4、林碧珠,〈能「忍」為現代人的美德—以「訓儉示康」、「留候論」、「陳情表」為例〉,《中國語文》第562期,台北,中國語文月刊社,民國93年4月。
5、林憶芝,〈孟子「不忍人之心」釋義〉,《鵝湖學誌》,台北,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中國哲學研究中心,民國89年12月。
6、陳大齊,〈就忍的意義及忍不忍的可否試作探討〉,《孔孟月刊》第26卷第5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88年1月。
7、人生雜誌編輯室,〈甘露門〉,《人生雜誌》第195期,台北,人生雜誌社,民國88年11月。
8、昭慧,〈「忍辱」新詮〉,《弘誓通訊》第4期,中壢,佛教弘誓學院,1993年8月。
9、能仁,〈什麼是忍辱?〉,《南洋佛教》第311期,新加坡,南洋佛教,1995年3月。
10、能仁,〈忍辱述義〉,《閩南佛學院學報》第1期,厦門,閩南佛學院,1995年6月。
11、能仁,〈波羅蜜忍辱之我見〉,《十方雜誌》第9期,台北,十方雜誌社,1997年6月。
12、郭明靜,〈波羅蜜忍辱之我見(二)〉,《十方雜誌》第10期,台北,十方雜誌社,1997年7月。
13、能仁,〈波羅蜜忍辱之我見(三)〉,《十方雜誌》第11期,台北,十方雜誌社,1997年8月。
14、徐真友,〈關於佛典語言的一些研究〉,《正觀雜誌》第1期,台北:正觀雜誌社,1997年6月。
15、高銘,〈世俗的忍辱觀與佛教的忍辱觀〉,《內明雜誌》第289期,香港,內明雜誌,1996年4月。
16、黃運喜,〈中國佛教史研究方法初探-〈以佛法研究佛法〉理論的開擴〉,《獅子吼》第33卷第六期,台北:獅子吼,民國83年6月。
17、楊麗娟,〈《入菩薩行》安忍思想之研究-以瞋的對治為中心〉,高雄:國立師範大學(學位論文),民國91年6月。
18、簟竹,〈忍辱與禪定波羅蜜〉,《獅子吼》第30期,台北,獅子吼雜誌社,1991年3月。
19、釋如石,〈「安忍」今詮〉,《法光》月刊第184期,台北,法光雜誌編委會,民國94年1月。
可參見網頁: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檢索後再點閱全文。
民國96年5月6日,pm.05:47。
20、釋性廣撰,〈印順法師禪觀思想與研究〉,新竹,玄奘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民國89年6月。
21、釋悟耿,〈《智論》中「無生法忍」之初探〉,《福嚴佛學院第八屆初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網頁:http://www.fuyan.org.tw/8l/10.htm,民國96年5月6日,pm.05:58。
22、釋慈汶,〈《華嚴經.十地品》發光地之研究〉,《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七》,台北,華嚴蓮社,民86年10月。
四、辭書、目錄(依教外、教內;目錄)1、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修訂版)》,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民國69年9月。
2、張之傑、黃台香主編,革新版《百科大辭典》台北,名揚出版社,民國75年1月。
3、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臺灣版),台北,東華書局,1997年9月。
4、荻原雲來編纂,《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5、平川彰編著,《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霊友会,1997年1月。
6、如實佛學研究室編著,《新譯梵文佛典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五)〉,台北,如實出版社,民國84年11月。
7、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共十冊,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8、會性法師,《大藏會閱》,共四冊,台北,天華出版,民國84年5月。
9、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修訂新版大藏經總目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81年。
五、電子佛典、個人專集光碟1、〈CBETA讀經器V2.0〉,《CBETA電子佛典集成April2004》,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4年4月9日。
2、Accelone-Book《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版,新竹縣: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2000年9月30日。
3、「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內聯網版]」,1.2版本,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7月。
六、網址(依筆劃順序,自官方再個人)1、《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北,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網頁http://140.111.34.46/chengyu/mandarin/fulu/dict/cyd/6/cyd06151.htm。
95.12.29。
民國96年5月6日,pm.06:00。
2、《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台北,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網頁http://140.111.1.40/yitia/a_std/a01312.htm。
95.12.29。
民國96年5月6日,pm.06:01。
3、久美多杰堪布講授《入菩薩行》第九講第七頁,參見http://www.kathokbox.idv.tw/subpage/ta/tba/a09.doc,2001.08.08。
民國96年5月6日,pm.05:59。
4、昭慧法師主講.善森、宏誠、巽慧記錄.法印講堂、妙心寫作讀書會整理,《妙雲集導讀(廿一)》-「僧伽與律制」教學概述暨重要觀念探討(二),民國79年12月3~4日,轉引自網頁http://www.mst.org.tw/Magazine/magazinep/satamegha/91-%E5%83%A7%E4%BC%BD%E8%88%87%E5%BE%8B%E5%88%B6%20-%E4%BA%8C.htm。
民國96年5月6日,pm.05:27。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清淨道論》說梵住品之研究-兼論南傳菩薩道之修持
1.
陳玉玲(1995)。
目標設定、目標投入與自我效能對國小學生數學作業表現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2.
楊豐華、李泊諺、陳玫陵、楊豐松(2013)。
組織政治知覺,職場靈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
致理學報,33,193-223。
3.
黃郁文(1994)。
自我效能概念及其與學業成就表現之關係。
諮商與輔導,106,39-41。
4.
孫志麟(1991)。
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
教育研究雙月刊,22,47-54。
5.
29. 廖天賜、方榮坤、郭志誠.1993.水分對楓香及烏心石苗生長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研究報告15:103-112.
6.
5. 王經文、廖天賜、陳忠義、楊凱愉、林睿思、陳宜敏、許立勳.2008.木賊葉木麻黃苗對水分逆境之反應.林業研究季刊30:31-44.
7.
4. 王進學、葉德銘.2013.菊花之細胞膜熱穩定性檢測及其應用於篩選耐熱實生苗.臺灣園藝59:153-166.
8.
2. 王昭月、曾夢蛟.2010.利用葉綠素螢光與有效授粉估測甜椒之耐熱性.臺灣農業研究59:237-248.
1.
《大智度論》羼提(忍辱)波羅蜜之研究
2.
《清淨道論》說梵住品之研究-兼論南傳菩薩道之修持
3.
《法華經》弘傳中之忍辱行
4.
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的佛身論
5.
《六度集經》的菩薩行思想及其對當代生命教育的啟發
6.
天台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之研究
7.
論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空義發展的轉折
8.
一行禪師「入世佛教」與星雲法師「人間佛教」之研究
9.
巴利《中部‧譬喻品》之文獻與思想研究
10.
佛身觀的研究──從部派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
11.
四梵住實踐義涵之比較研究—以《清淨道論》、《大智度論》、《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思想傳承為主
12.
原始佛教之生命觀
13.
《大智度論》菩薩思想之研究
14.
菩薩行願思想之研究從「不墮惡趣」到「無生法忍」思想之形成
15.
原始佛教戒學之初探-以「小小戒可捨」為中心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真正的忍辱境地, 是無怨、無悔、無求--談修忍辱波羅蜜
佛教徒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忍辱」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忍辱是六波羅蜜多之一,意思是安忍、忍耐。從原始的《阿含經》到大乘的許多經典,處處提到 ...
- 2學佛Q&A:忍辱與壓抑的差別?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但是佛法反其道而行,要人們忍一口氣並靠自己消化之,屬於「吞下去」的忍辱。請問這要如何做到?又忍辱和壓抑之間有何區別? ... 答:面對瞋怒時,心理學 ...
- 3忍氣吞聲就是修忍辱行嗎?--聖嚴法師 - 牟尼佛法流通網
聖嚴法師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過煩惱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確也有忍氣吞聲的意思。 ...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也說:「云何忍辱? ... 佛教佛法-15 ...
- 4找回質樸的心128-7-1
或者佛教徒與其他宗教之間沒有戰爭,原因即是能忍。 「忍辱」在《大般若經》中叫做安忍,是安於忍耐。《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
- 5忍辱的意義與實踐--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發展
本文主旨在探討佛教忍辱法門的意義與實際修持的作法。 ... 及由瞋恚之過失與忍辱功德之內涵,探討忍辱波羅蜜之所以成為大乘菩薩滅瞋之重要法門的原因;第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