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傳十之九釋齊家治國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謂要把國家治理好必先能夠齊家的意思:自己的家人都教不好,還能夠教育國人,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君子沒有離開家,一樣可以把他的教化推廣到全國。

就像孝道,在家是孝順 ... 原佛子心樂園----訓文、古文賞析我的布落格將轉往http://blog.xuite.net/tanshannw/tanshannw/114563244http://panel.pixnet.cc/blog/article請前輩、兄弟、姊妹、朋友…們繼續支持、批評、指教。

謝謝!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104120930大學傳十之九釋齊家治國?大學大學傳十之九釋齊家治國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

此謂一言僨(ㄈㄣˋ)事,一人定國。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ㄓㄣ),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

詩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註解: 1、治國必先齊其家—治,音持,形容詞。

治國即國家已經治理好。

要把國家治理好必先能夠齊家。

自己的家人都不服你,如何讓國人服你?根本的問題還在修身。

2、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成教,完成教化。

君子沒有離開家,一樣可以把他的教化推廣到全國。

3、孝者所以事君也—孝,在家是孝順父母;在國就可以用來事奉國君,道理是一樣的。

4、康誥曰如保赤子—康誥,書經周公對其弟弟康叔的訓語,他要康叔對待老百姓要「像保護自己幼小的孩子一樣」。

5、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不中,不完全相合。

不遠,不會差太遠。

「用孝來事奉國君,用悌來對待長官,用慈來對待百姓。

」只要用真誠的心,努力去做,就算不是完完全全行得通,也不會差太多了。

6、一家仁一國興仁—這個人,他的家庭成員都是仁慈的,用他來治國,也會使全國人都仁慈。

7、其機如此—機,機關、關鍵。

關鍵就在這個治國的人,他是個怎樣的人就會讓國家成為怎樣的國家。

 8、一言憤事一人定國—憤事,敗事,把事情弄糟。

一句話說不好就會把事情弄糟;一個人的修養好就會讓國家安定。

9、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國君的政令和他的喜好相反,人民將不會跟從。

10、有諸己,而后求諸人—有,具備。

諸,之於。

求,要求。

自己先具備某種德性,才可以去要求他人行善事。

11、無諸己,而后非諸人—無,改過。

非,指責。

自己已經確實改過了,才可以指責別人的過錯。

12、藏乎身不恕—藏乎身(心中),隱藏在心中。

不恕,非恕道之德。

(恕道—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之人我一體觀。

視人猶己,民吾同胞,物吾所與的精神。

)如果在心中不具備恕道。

13、喻諸人—喻,明白恕道。

要求別人明白恕道。

14、桃之夭夭其葉蓁蓁(ㄓㄣ)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詩經周南桃夭篇句,夭夭,鮮艷美麗。

蓁蓁,茂盛。

宜,和睦、美滿。

用桃花桃葉的美盛來形容新娘的才貌雙全。

才貌雙全的新娘子嫁到了夫家,一定可以使他的家人和樂美滿。

15、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能夠讓全家人和樂美滿的人,才能夠去教化國人。

這裏用詩經的句意,引申到一個君子在家能夠使家人和睦,將來出仕治國也一定能教育國人,也讓國人和睦相處。

(如果不能讓家人和睦的人,是不可能教育國人的。

) 16、宜兄宜弟—宜,和睦。

17、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儀,指行為。

忒(ㄊㄜˋ),不良的,差錯的。

詩經曹風鳲鳩篇句。

行為沒有差錯才可以匡正四方的國家。

18、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在家,可以受父子兄弟效法;出仕後人民才會效法他。

簡譯: 所謂要把國家治理好必先能夠齊家的意思:自己的家人都教不好,還能夠教育國人,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君子沒有離開家,一樣可以把他的教化推廣到全國。

就像孝道,在家是孝順父母;在國就可以用來事奉國君,道理是一樣的。

悌道,在家是友愛兄弟姊妹;在國就可以用來與同僚相處;慈道,在家是用在慈愛子女;在國就可以用在愛民、勞民。

書經康誥篇上有句話:「如保赤子。

」就像在保護幼小的孩子一樣。

只要用真誠的心,努力去做,就算不是完全做得很好,也不會差太多的。

一個人,他的家庭成員都是仁慈的,用他來治國,也會使全國人都仁慈;他的家庭是懂得禮讓的,用他來治國,也會使全國人都懂得禮讓。

同樣的,用一個貪婪暴戾的人來治國,國人也會跟著貪婪暴戾,使全國大亂,關鍵就在這個領導者身上。

這就是古人說的:「一言僨(ㄈㄣˋ)事,一人定國。

」(一句話就會把事情弄糟;一個人就會讓國家安定。

)堯、舜是仁慈的聖人,他用仁政領導天下,人民也跟著仁慈;桀、紂是暴戾的國君,他用暴政領導天下,人民也跟著暴戾起來。

領導者的政令和他的喜好相反,人民將不會跟從。

所以有道的君子在位,必定是自己先具備良好的德性,才可以去要求他人行善事。

自己已經確實改過了,才可以指責別人的過錯。

如果在心中不具備恕道,卻要求別人明白恕道,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治國必先齊其家。

詩經上說:「那桃花是多麼的鮮艷,那桃葉是多麼的茂盛;才貌雙全的新娘子嫁到了夫家,一定可以使他的家人和樂美滿啊!」在家能夠讓全家人和樂美滿的人,出仕後才能去教化國人。

詩經上說:「宜兄宜弟。

」在家會使兄弟和睦的人,才可以去教化國人。

詩經上說:「行為沒有差錯,匡正四方的國家。

」因為他在家可以受父子兄弟效法;出仕後人民才會效法他。

這就是治國在齊其家的道理。

 shann/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tanshannw's新文章淡泊明志賦大雅曾子從孔子於齊師服知桓叔之亂臧僖伯諫觀魚周朝是怎麼成立的堯曰二十子張十九--23子張十九--22中庸證釋第八章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tanshannw'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