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G20·杭州教育國際化表情大關小學:課程引領 教育國際化助推百年老校騰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時至今日,國際化已成為杭州教育的一張新名片。

杭州教育正以國際化為重要之翼,豐富擴大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發展中外合作辦學、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教育國際化示範校,促進本土教育改革與中小學辦學品質提升,積極培養兼具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

國際化,給杭州教育發展樹起了新坐標,讓學校遇見了更國際范兒的自己。

去年,杭州市首批30所教育國際化示範校創建學校和40個國際理解教育特色品牌建設立項項目誕生。

從CBD、城市新區到縣城、鄉間,從中華傳統文化到國際理解教育,從優質均衡到超越優秀放眼全球——它們的不懈探索與華麗升級,讓我們有機會用更寬廣的維度審視教育,仔細打量杭州教育國際化走過的每個腳印。

從這一刻起,讓我們共同開啟杭州教育國際化時間,一起走進30所學校和40個項目。

今天亮相的是拱墅區的大關小學。

Ideas-refreshing&Curicula-guiding&Programs-promoting

表情關鍵詞:理念刷新 課程引領 項目推動大關小學,百年老校,代代相承。

而其中,教育國際化稱得上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學校師生就活躍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舞台上。

近幾年來,大關小學更是不斷刷新師生理念、創新活動載體,探索開發國際理解課程,以項目推動教育國際化發展,把國際視野真正定位為大關學生的核心素養。

促進師生成長 培育現代公民開發具有校本特色的國際化課程

暑假進行中,很多家長正帶著孩子一起出國旅行。

旅行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語言不通。

可對於大關小學的家長來說,他們的孩子就是得力的英語小助手。

「這次去美國海關登記時,我們還沒聽明白,孩子已經懂了。

」二年級一位學生家長在班級群里分享說。

的確,這樣的日常英語交流,對大關小學的學生來說是「小菜一碟」。

他們的英語教材,有一塊內容就有機場和海關的進出,上課時教室布置成小型機場,從流程到提問學生都很熟練。

「所有這些對話,都是請我們來自英國的外教設計的,非常純正。

」大關小學英語教研組長趙吉自豪地介紹。

不得不提大關小學的這套英語教材,是學校自主開發的國際理解教育校本課程。

與一般教材相比,這套教材校本特色濃郁:全書七個單元,每個單元環環相扣,有關於機場、就餐、節慶等最接近生活的內容。

學校有兩位來自英國的專業外教,聘請他們一起開發,保證了國際理解課程推進的純正性;而且針對大關小學民樂的特色,教材又專門辟出一個單元介紹各種樂器的英語介紹。

目前該教材已經使用一年多,主要面向一二年級學生,重口語輕語法,很受學生歡迎,也受到了國內外不少專家的好評。

作為浙江省重點涉外單位,大關小學的辦學定位很早就和國際接軌。

自1999年開始,學校就試行小班化教學,開設英語口語課程。

2010年,學校又被全球知名的英國培生集團選為開展新朗文英語課程的試點學校,全國僅8所小學。

近幾年來,學校領導和一線英語教師多次赴美國、芬蘭等國,深入了解國際理解教育的目標建構、實施方法和評價方式等,從學校頂層辦學設計指導國際理解課程建設,把國外學習到的先進教學理念融入自己的課堂中,使大關的學生具有更寬闊的國際視野和更接地氣的語言表達。

「英語只是一個語言載體,關鍵是要通過這個載體,有更多的文化、禮儀等的交流。

」大關小學校長羅才軍就是這套教材的領銜人,他介紹今後學校將不斷提升課程開發能力,推出更多的國際理解教材,讓大關的孩子在國際禮儀上真正做到「入鄉隨俗」,培育合格的新一代中國公民、地球村民。

傳播藝術種子 擔任文化使者師生在交流中不斷增長見識提升素養

大關小學的一次次國際交流活動,亮點太多:

應邀參加在日本舉行的書畫、音樂交流大會暨頒獎典禮,進行書畫展示和音樂舞蹈演出,受到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和鳩山由紀夫熱情接見;

應美國亞洲協會孔子課堂項目的邀請,多次參加全美中文大會,並與當地小學結成友好學校,開展中文教學的相關活動;

應新加坡教育部邀請,與當地小學生一起學習和生活,體驗新加坡的學校教育,並進行英語學習、藝術學習以及中文學習的交流活動;

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華人藝術節」比賽中獲得器樂組銀獎;

在香港舉行的"民之樂"國際民樂展演大賽中獲得表演一等獎……

類似活動,在大關小學很頻繁。

學校素有「藝術搖籃」之美譽,藝術教育名揚海內外,創建於1954年的民樂團更是名聲在外。

近十多年來,學校熱情地接待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瑞士、丹麥等30多個國家數百批次的友好代表團。

學校藝術團用優雅的民族音樂、優美的兒童舞蹈和歡快的歌聲來歡迎客人,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弘揚了中華民族音樂文化。

與此同時,自1987年以來,應日本、韓國、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的邀請,大關小學師生作為友好使者,先後組團訪問,並與各訪問國的行政官員、當地居民和學校師生進行了廣泛的文化藝術交流,以精彩的表演傳遞中華正能量,傳播大關好聲音,樹立了中國師生良好的國際形象。

「在日本,大街上很乾凈,市容市貌給人的感覺非常清新,但幾乎看不到清潔工人。

日本的公共廁所猶如賓館般潔凈,實在令人讚嘆。

可見他們的文明程度和環保意識很高。

在大型公園,人們紛紛自覺排隊。

」「大家乘車離開酒店,工作人員會在門口揮手告別,直到看不見為止,那樣的專注和一絲不苟真是令人感動。

天涯比鄰,胸懷寰宇。

這是大關小學兩位學生的感言,他們和其他14位同學一起隨浙江省青少年書畫音樂代表團訪問日本,感受很深。

正是這樣一次次的交流和活動平台,學生走出國門,不僅增長了見識,更是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素養。

藉助國際項目推動學校整體發展把國際視野定位為學生核心素養

就在上學期,一場高大上的國際論壇在大關小學舉行——2016國際兒童閱讀大會暨兒童文學創作與教學高端論壇,來自國內外眾多的閱讀專家和語文名師參與盛會,開展了課例、演講、論壇等多種形式的研討。

作為語文名師,羅才軍校長對該內容一直很有研究。

他介紹,主題閱讀是大關小學所提倡的,有兩大亮點——分級閱讀和分文體閱讀,這次國際兒童閱讀大會的舉辦,把國際先進兒童閱讀理念在國內積極推廣,並總結兒童閱讀研究與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作為大關小學的學生,當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會上邀請了愛爾蘭繪本大師克里斯·霍頓坐鎮,他除了在閱讀大會上分享自己的創作之外,又給大關小學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繪本課。

課上,霍頓先生特別帶來了自己創作的熱銷繪本故事《小小迷路了》《別這樣,小乖!》《噓!我們有個計劃》,向孩子們展示了可愛圖案,讓孩子想像故事。

霍頓先生豐富的肢體動作和幽默風趣的上課風格,一下子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時不時引得孩子們捧腹大笑。

「故事的結尾是開放式的,需要孩子們閱讀後討論得出不同的結局猜想。

」霍頓先生說,繪本是孩子學習的工具,它的作用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是什麼,而是引導孩子思考並提出問題。

有趣的繪本課堂不僅給孩子們帶來歡樂,也為老師們的教學提供參考。

類似這樣的國際平台的活動,今後在大關小學會越來越多。

目前全校已經形成一種共識,通過一個個項目來推動學校國際化的發展。

「通過項目帶動,刷新師生的理念,真正把國際視野定位大關學生的核心素養。

」羅才軍信心十足。

(來源:杭州日報;記者:張向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