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過徒手/街頭健身來增肌?你應該這樣練!詳解5大要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點擊上方關注,不錯過更多徒手健身文章。
這是單槓派6月份的第7篇文章。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徒手/街健增肌這個話題。
徒手/街頭健身到底能不能增肌,練出大塊頭?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小夥伴。
並不奇怪,畢竟器械健身已經風靡全球幾十年了,而徒手/街健似乎只是萌芽階段。
對於大部分新手來說,看到一個肌肉男,一般都會認為他在健身房裡擼鐵的。
雖然我自己肌肉塊頭不大,在訓練上更多追求的是徒手動作和技巧;
但作為一名擁有專業證書的教練,基本的理論知識我還是具備的。
在早期的這篇文章中為什麼徒手健身者的肌肉塊頭不大?答案原來這麼簡單,我就對此有所提及。
通過徒手/街健來增肌,可能比不了健體健美運動員,但絕對可以練出符合大眾審美的塊頭。
(當然能練多大得看個人基因和其他因素)
今天這篇文章,撇開了其他影響因素,比如遺傳、激素水平、年齡等等,就給大家談訓練方式和恢復手段。
什麼叫「增肌」
首先來聊聊啥是「增肌」。
說簡單點,我們平時所說的增肌,就是讓肌肉塊頭看起來更大。
其專業術語叫肌肥大(這詞我也不知道誰翻譯的)
而肌肥大分為肌原纖維肥大和肌漿肥大。
肌原纖維(即肌肉的收縮成分)的肥大可以很好地促進力量的增長,但對肌肉維度的增大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而肌漿肥大雖然無法提高肌肉力量,但可以非常有效地增加肌肉維度。
(注:肌漿包饒著肌原纖維,包含有糖原、肌紅蛋白等等)
這也是為什麼健美運動員的塊頭更大,但力量卻比不上力量舉運動員的原因。
其中:
高強度動作更能促進肌原纖維肥大。
中強度、深程度的力竭更能促進肌漿肥大。
因此,如果你想最大程度地增肌,一定要重視中等強度且力竭的訓練。
下面是重點
想通過徒手/街頭健身來增肌,具體怎麼做
1、按照「身體部位」劃分訓練內容
學會像健美健體運動員一樣,將身體劃分為幾個部位去練,比如今天練「胸「」明天練」背」,後天練「手臂」
而不是依然像街健/徒手一樣按照動作模式來劃分,區分「推力」「拉力」,
對每塊肌肉進行針對性的刺激,才能使增肌效果最大化。
注意!!!
我不是讓大家去做孤立性動作,把每個肌肉完全孤立起來練,
確切地說,徒手/街健裡面幾乎沒有孤立性動作。
要說完全孤立的話,那只能讓大家去練固定器械或槓鈴了。
而是說,我們在刺激肌肉的時候有側重點。
比如寬距引體是更針對背闊肌,那就可作為專門練背的動作。
而反手窄距引體更針對肱二頭肌,那就可作為專門練二頭的動作。
是這麼個意思。
2、重視動作節奏
如果你想讓增肌效果更好,就不要像我們平時那樣快速地完成動作,而是要控制合理的速度,過程中感覺肌肉的拉伸和收縮。
以引體向上為例。
如果想增肌,像我這樣的速度就有點快了。
建議以這樣的速度進行:
拉起1秒,最高點定1秒,下放3秒
放慢下放過程,可以更好地增加肌肉維度。
說到這裡,可能有夥伴會問,這樣練會不會導致我們的爆發力減弱?
當然會,練快則快,練慢則慢。
所以說,我們要有所取捨。
3、合適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
現代研究表明,6-12次的強度對於增肌效果是最理想的。
(這能夠在肌肥大類型裡面得到合理的解釋。
)
所以你如果你想最大化地增肌,
不應該想力量舉運動員那樣,或者像是徒手/街健裡面的GTG訓練法一樣,高強度、低次數、每組休息超過3分鐘,逛一圈再繼續練。
也不要把基礎動作做爛了(比如伏地挺身),一組超過30次了還在做。
試著在中等強度(6-12次)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提高訓練量,5-10組都是個不錯的選擇(新手除外),高階的夥伴可以嘗試更多
4、愛上「負重」
正如第3點所說,要把次數控制在6-12次。
然而基礎動作的話可能花上幾個月就能超過12次了,這時候要怎麼加大難度呢?
比如引體,是增加力臂嗎?(比如低階前水平),還是過渡為單側動?(進階為偏重引體)
這些雖說都是很好的進階方法,但已經改變了原來的發力模式,而且對相關肌群的刺激程度也發生了變化。
所以最簡單直接的方法,還是—負重。
(醒醒,你還沒有這麼強,請選擇合適的重量)
5、注意恢復
在上一篇文章中街頭健身後如何快速恢復?別只是簡單休息,3種方法讓恢復加速給大家介紹了促進恢復的具體內容,其中包括了兩種基本的恢復手段,即睡眠和飲食。
別以為毅力可以征服一切。
如果這兩點你做不好,就算訓練得再刻苦,效果也不盡人意。
除了這兩點之外,其他恢復手段也非常重要。
如果都能夠切實做好的話,能夠大大加快我們的健身進程。
(還沒看過的夥伴,請戳上面的連結回顧。
)
結語
訓練方式很大程度決定了我們的訓練效果。
訓練目的變了,訓練方式自然也要變。
如果你是想增肌,一定改變你的訓練方式和思路,而借鑑健美健體領域是個不錯的選擇。
open your mind
———————————————
想看更多徒手健身文章?
可以在公眾號上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