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只能半蹲不能全蹲?學會深蹲才能有效練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健身不練腿是大忌,而練腿也要講究正確的方式方法。
對於大多數健身愛好者來說,深蹲是練腿的首選,但很多人卻不能掌握深蹲的標準姿勢,這不僅會降低訓練效果,還會引起脖頸疼痛、腰背疼痛、膝蓋疼痛等一系列問題,下面就從「三位兩活」來入手,幫助你學會正確深蹲。
手肘位置
深蹲時雙手的作用是什麼?是保持槓鈴杆的平衡,因此,上背部才是主要負擔槓鈴重量的部位,雙手只要穩定住槓鈴即可,但很多人往往混淆了兩者的作用,即讓雙手承擔太多的重量,這樣就會導致一個問題:肘部向後或者向前。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為了讓槓鈴產生的壓力有效傳遞給腿部,上背部也應該承受大部分重量,因為當雙手承擔過多重量時,雙臂肌群會被迫參與進來,從而減少對腿部的刺激,並且還容易出現手臂肌群先於腿部肌群力竭的情況;此外,深蹲時雙臂的姿態是不利於其發力的,所以,很多代償動作就應運而生,即前臂向後轉動,甚至接近於水平,這時會對上半身產生向前的推力,讓你很容易失去平衡,或者前臂向前轉動,這樣會造成肘部疼痛,同時腕部也會翻轉。
根據以上所述,深蹲時手肘的方向要豎直向下,手腕也不要彎曲,雙手需接觸到槓鈴,而無需過多用力,只要處於一種相對放鬆和舒適的位置即可。
雙腳位置
在深蹲中,雙腳雖然不用像雙腿那樣發力,但其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因為雙腳的位置決定了整體的穩定性。
有種說法是要將雙腳腳尖豎直向前,即雙腳保持平行,但這不是完全正確的。
首先,每個人的骨骼結構都不同,有的人可能習慣腳尖向前的站姿,有的人可能就會失去平衡,這與髖關節的活動度也有一定的聯繫;其次,雙腳位置不同所訓練的目標肌群也不同,例如,雙腳腳尖朝向兩側時就可以有效訓練PC肌,所以,雙腳的位置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於不適合。
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採用傳統深蹲時,雙腳稍稍外旋則更有利於保持身體的穩定,並且,雙腳也可以自主發力,即產生外旋的趨勢,就像要把地面從中間撕扯開一樣。
對於新手來說,可以先採用自重深蹲或者小重量深蹲,通過調整站姿來找到適合自己的,之後再逐漸增加重量,這樣有助於肌肉產生記憶,也可以建立大腦與肌肉之間的聯繫。
膝蓋位置
有很多人說蹲下時膝蓋不應該超過腳尖,那麼在保持平衡不摔倒的情況下,有兩種辦法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 背部過於前拱,這會導致腰背疼痛。
因為在起身時,為了回歸初始位置,背部必然會抬起,即使角度很小,也會對腰背部產生額外的壓力。 - 無法完全蹲下,即半蹲,這會讓膝蓋承受最大的壓力,從而產生疼痛。
如果你沒有任何負重,並且柔韌性比較好,那麼全蹲時膝蓋有可能不會超過腳尖,而當肩扛槓鈴時,要想膝蓋不超過腳尖,那麼就不可能完全蹲下,否則槓鈴的重心就會偏離身體的重心,從而失去平衡。
蹲下時膝蓋的正確位置應是稍稍超過腳尖,同時要全蹲,大小腿之間的夾角為銳角,這樣才能讓背部不過分前拱的情況下,槓鈴重心、身體重心與雙腳支撐點呈一條直線。
此外,膝蓋也不能內扣,這同樣也會引起疼痛。
除了以上三點外,身體的靈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當某一部分過於僵硬時,可能就會影響深蹲的表現。
腳踝靈活性
即使正確的掌握了深蹲姿勢,如果腳踝的靈活度很差,那麼也會產生兩個問題:
- 為了能夠完全蹲下,雙腳腳後跟會脫離地面或者有脫離地面的趨勢,這會讓腳掌受壓不均,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 如果保持腳掌均勻的接觸地面,那麼腳踝活動性差時就不可能完全蹲下,因為腳背與小腿成一定角度時,就無法繼續蹲下去,就好像有東西卡住一樣,很多外國人不能做「亞洲蹲」也多是這個原因。
其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即深蹲前進行腳踝的放鬆訓練,讓腳尖抵住牆面,腳後跟著地,腳掌懸空,以腳後跟為軸轉動小腿,來減小腳背與小腿之間的角度,只要堅持展15-20秒。
肩部靈活性
做深蹲時,很多人忽視了肩膀的柔韌性,但想想看,當把槓鈴放在背上時,如果想要保持肘關節豎直向下的姿態,那麼肩膀必須要後展,而這樣可能會讓你感到不舒服,甚至還有可能抽筋,這就說明你的肩膀靈活性不夠;如果讓肩膀處於一個比較舒適的姿態,即向前扣,那麼槓鈴杆就會壓迫頸部。
我們同樣可以採用熱身的方式來改善肩膀僵硬,即雙手抓住一根長度適中的彈力帶,雙臂儘量同時向後旋轉,重複10-12次即可,如果一開始做不到大角度的旋轉,也沒關係,可以再身體兩側迴旋,你要做的是儘可能使肩膀的活動度更大。
深蹲是典型的多關節動作,這就意味著其比孤立動作更難掌握,所以,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模仿,要在訓練中不斷總結,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喜歡博浩的文章請點讚,分享!也可在評論區留言哦!堅持日更!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