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中小學調整課程計劃 一年級就要上科學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學、初中的「思想品德」課程改為「道德與法治」;小學、初中的體育課程統稱為「體育與健康」;本學年起,一年級開始開設小學科學學科,下學年起,一年級至六年級全部開設科學學科……昨天,市教育局公布《鎮江市2017-2018學年度普通中小學課程計劃安排》,一些課程名稱及部分課程的課時安排均出現了一些變化。

據了解,「思想品德」課程改為「道德與法治」,不僅課程名稱變化,教材也相應改變。

「思想品德是比較抽象的概念,而道德和法治兩個關鍵詞,就說得比較清楚。

」京口區德育教研員申潔告訴記者,新的課程增加了法律知識的比重,內容也更系統,努力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方式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科學課從一年級開始開設,也引起了不少關注。

「提高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他們對科學的理論認知,增強視野,這是教育發展的必然。

」我市一小學校長表示,按照以前的省標,小學科學科目開設起始年級是三年級,調整到一年級後,科學課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啟蒙課的定位很可能提升為基礎性課程,「這不僅對於從小激發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與國際上從幼兒園到高中科學教育的主流一致。

除了這些課程改變外,部分課程的課時安排也發生了變化。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信息技術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屬於全省的地方課程,在「地方和學校安排的課程」中安排課時。

勞動技術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可以集中安排;晨(夕)會、班會、少先隊活動、科技文體活動等由學校統籌安排,整合實施。

一年級、二年級少先隊活動每周1課時,在「地方和學校安排的課程」中安排;三年級至八年級少先隊活動,每周1課時,與綜合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安排;學校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一般安排在四年級至六年級、七年級至八年級,使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

對於體育課程和美育課程,新公布的計劃安排要求,開足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時,並利用好體育活動課、課間操及其他綜合性文體活動等,增加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保障學生每個學習日有1小時體育鍛鍊時間。

在保證音樂、美術課程教學的同時,加強綜合性美育工作。

要在音樂、美術學科教學中,增加綜合性美育內容,結合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提高美育的質量,落實國家、省對學校美育工作的要求。

課程計劃還對書法教育作了明確要求,小學階段要在語文課程或地方課程中,每周安排1課時的書法課;初中階段可在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中每周安排1課時的書法課;中小學還可在美術、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中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

此外,課程計劃還強調,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內容包含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班級活動、少先隊活動、節日活動及其他傳統活動等,並將信息技術與勞動技術作為工具運用於課程的實施過程中。

各校要結合實際,以年級為單位,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和課程評價方案,保證課程的正常開設及實施質量。

三年級至九年級每學期確保學生至少完整經歷2-3個主題活動的全過程。

(唐守倫 古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每周一節科學課教什麼?

今年秋學期開學,揚州低年級學生將接觸科學課,體驗科學啟蒙。日前,《江蘇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方案》)公布,與舊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方案相比,變化較大的就是小學一...

遼寧明年秋季起小學一、二年不學外語

本報訊(華商晨報主任記者 劉桐)從明年秋季開學起,我省開設外語的起始年級為小學三年級,三至六年級每周上一節書法課,各學科不少於10%的課時用於學科實踐活動。日前,遼寧省教育廳印發《遼寧省全面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