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KE資訊:離過年不足70天,細數19年十大實戰籃球鞋(下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同於上篇,下篇選取了目前主要的球鞋廠商各取了一雙鞋款。
然後很多朋友都和我推薦了這雙ZK4的復刻款:
包裹性:事實證明動態飛線啥的都是噱頭多於實際,zk4的是使用的以前的固定飛線,比現在所謂的動態飛線完全不差,鞋子整體是很完美的包裹,從材質用料和外觀設計上都給人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雖然說皮革材質鞋面沒有編織面那樣的舒適貼合,但是在包裹和支撐方面絕對靠譜。
抓地力:ZK4的外底採用的是水晶底和橡膠底混搭的風格設計,很有特點。
各向分布的人字形紋路,保證了做各種腳步動作所需的抓地力。
在略有灰塵的木地板打的,抓地一點問題都沒有,即停即走。
緩震:整個中底的感覺是,前掌PHYLON調教的很不錯,軟硬適中。
既不會讓你覺得硬如板磚,也有著很清晰的場地感,瞬間啟動時的反饋很迅速。
後跟氣墊的面積和厚度決定了穿著時十分舒適的回彈緩震體驗,基本上不需要刻意的用力踩踏就能感覺到氣墊所帶來的軟彈感。
穩定性:皮革材質在支撐性能上有著材質上的優勢性。
雖然ZK4是一款低幫球鞋,但是與現在的低幫鞋相比,它的後跟高度還是比較高的。
在支撐方面的表現要明顯優於現在的低幫球鞋。
耐磨性:水晶底和橡膠底混搭的風格設計,很有特點。
橡膠部分沒有問題,但是水晶底部分實戰後則出現了明顯的毛邊。
不建議外場實戰。
缺點:雖然在支撐方面的表現值得稱讚。
但在包裹性和中底配置有所欠缺,復刻版本的用料和腳感始終不同於老款,鞋子後跟的填充物差距很大,老款腳踝海綿很厚,新款不厚,也不太包裹腳踝。
但總體來說,zk4的用料和配置放在今天依然能夠秒殺不少實戰鞋。
包裹性:匹克的編織鞋面似乎一直在延展性、編織鞋面內襯厚度、定楦時是否收緊鞋身的設計一直有問題,許多鞋款上都感覺到編織鞋面又薄又大,而且支撐性的確一般。
抓地力:帕克7除了中底之外,最值得一夸的應該是它的大底了。
水晶底因為複雜的紋路設計,將抓地力提升到了一個不錯的水準。
事實是,無論是橫向抓地還是縱向啟動,這雙鞋真的都能為你牢牢抓住地面。
緩震:中底整個態極科技,踩起來是非常的軟,走動、跳躍落地的感覺都是非常舒服的。
這個態極科技的落地緩震是在我穿過所有的籃球鞋,記憶當中應該是最爽的了。
在實戰中,「連續彈跳時的反饋」以及「行走期間的軟度」上,態極給的反饋都算不錯。
但是在啟動時過軟的腳感還是讓這雙鞋會有稍稍的拖沓感。
穩定性:帕克7的外包TPU既限制了緩震材料的形變,也同時增加了防側翻模塊,可以說是十分新奇的配置設計。
耐磨性:鞋款的耐磨也的確足夠喜人。
一周半的實戰+壓街之後大底的磨損幾乎不可見,算是秉承匹克一貫的紮實做工。
缺點:過分綿軟的中底反饋不及時,這雙鞋在跑跳的時候總給人的感覺就是發力要比平常的籃球鞋的消耗更大。
儘管這雙鞋鞋底的防滑紋路設計不錯,抓地表現也非常牢固,但由於內側毫無支撐的設計,還是有所欠缺。
包裹性:閃擊6使用了一體式的襪套設計,使用了彈力更強的編織材料,鞋舌內側也單獨增加了一塊海綿,這樣的設計很好地解決了以往一體式襪套不穩定的問題,而且不會給到腳背很大的壓力。
加上開放式外露血管(脈管)系帶系統,從球鞋的一側一直環繞到球鞋的另外一側。
當你綁緊鞋帶時,就能感受到它帶來的全方位的包裹。
抓地力:木地板抓地更牢,運動中急停急起、變向蹬地時,球鞋帶來的反饋信心很足,能夠支持快速又爆發力的移動,有助於運動表現。
當然水泥刷膠場地抓地也過關,但沒有室內地板好。
緩震:透過中底我們就能看出這次閃擊6 Premium最大的改變就是使用了雙密度的緩震技術,上層黃色的是李寧雲緩震,而下層則是LightFoam緩震。
而這次李寧將兩大緩震技術雲和Lightfoam的結合效果也做到了1+1大於2
穩定性:鞋面的材質改用了一種分離式的編製鞋面,能看得出來在鞋頭和鞋側處的編制材料會更硬一些。
這次閃擊6 Premium的一大亮點——中底上的支撐板,這塊支撐板從中底處一直延伸到鞋底,大而厚實,並且硬度也是十分給力,你用手是很難掰彎它的,給人一種無比放心的感覺。
耐磨性:升級鞋底採用了半透明的水晶底,那麼水晶底也就存在著耐磨度不夠的問題,在鞋底的耐磨度上就不夠閃擊6普通版那麼耐操。
缺點:繫緊鞋帶時有點勒腳背。
鞋舌彈性一體織材料太薄,雖然李寧在鞋舌內縫上了塊長條狀海綿,但不足以完全消除打結處勒腳的感受。
實戰中,感到右腳腳後跟磨腳,摸鞋子內磨腳處,左右腳相同位置比較,右腳同一位置似乎更向內突出一點點,應該是部分出場的問題。
包裹性:KT5並不是那種通過堆填充厚度來提升包裹感的鞋子,它的優秀包裹感是建立在細緻考慮的鞋楦形狀、合理的填充加厚、中底與港寶的加固支撐等基礎上。
抓地力:抓地很不錯,湯普森堅持使用這個外底紋路不是沒有道理的,實戰中能夠很好地咬合地面,對於腳掌各個方向的動作鞋底都能提供很好的制動力。
緩震:整體緩震體驗很不錯,這絕對不是一雙你會用「硬」去形容的球鞋,運動中和平時走路你都能感受到A-Flashfoam的形變,即使長時間實戰後,腳底也不會因為緩震不夠而感覺不適。
穩定性:在球場上做各種技術動作都能感受到鞋子的支持,變向的時候,中底外側的大弧度上延能立刻感知,讓腳掌的側向發力更加堅決。
背身動作的時候,後跟港寶也能讓腳跟緊緊咬合地面,讓雙腳在向後用力的時候更加利落
耐磨性:外底材質並不是特別堅韌,實戰一次就有少許磨損,還好外底的指紋紋路比較厚也比較深,因此即使在水泥場地溜達也可以堅挺一段時間,不過還是建議儘量在木地板或者塑料場使用。
缺點:歷經5代,KT系列越來越好,但也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
過高的後跟導致運動戰時的拖沓。
單鞋475克的數據也算不得亮眼。
中規中矩的緩震也不如其他幾家來的反饋強烈。
雖然總說也是一雙實戰利器,還是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包裹性:鞋確實偏大,正常腳型建議買小半碼。
這是阿迪系球鞋常年伴隨的問題了。
網面的強度很大,用手去按壓一下,它並不是那種軟趴趴的感覺,反而是很有質感的,所以它沒有在增強透氣性的基礎上降低鞋面的支撐以及包裹。
抓地力:大底紅藍分區,其上是經典的人字底紋,但紅藍部位排布方向不同,抓地效果穩紮穩打,無論是水泥地還是木地板,都是指哪兒打哪兒的存在,不會出現打滑,但是有灰的場地就不確定了
緩震:初上腳的時候,我竟然體驗到一點點AlphaBounce跑鞋腳感,軟彈舒適。
再然後,實戰了幾次,它就回歸了常規Bounce的感覺。
所以能調校的 Bounce科技,在籃球鞋上的表現,很少會有像利拉德2代那樣的軟彈體驗。
穩定性:前掌外側增加額外的 TPU 支撐補強,搭配向外延展的前掌防側翻外底、後跟內置環繞 TPU 穩定片。
加寬的外底,穩得一批,做任何動作底盤都非常穩健,像常年扎馬步一樣紮實,很安穩,不會因為是低幫而有所顧忌。
耐磨性:此次紋路粗、深,一場水泥地打下來,幾乎沒有磨損,橡膠的紅藍大底格外給力。
缺點:阿迪這個祖傳的不跟腳,上腳鞋要掉的感覺更加明顯,同時後跟的位置感覺起來空曠,包裹性顯得非常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