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KE資訊:離過年不足70天,細數19年十大實戰藍球鞋(上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SNAKE潮鞋獲取第一手球鞋資訊

轉眼間2019年已經快到末尾

離春節只有70天不到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年度性能最強實戰籃球鞋排行榜

盤點2019年度十大高性能實戰籃球鞋

adidas marquee boost

包裹性:鞋身由彈性織布、編織和皮革材質打造而成,我腳偏瘦點點,包裹很緊實,壓迫感比較強,但是前腳指還有空間(阿迪祖傳的前掌寬如海)

抓地力:人字紋鞋底,紋路厚度都不錯,偶爾打水泥地,抓地力很好

緩震:搭載了阿迪達斯引以為傲的boost,並且boost的厚度與寬度相當可觀,比哈登3厚實很多,厚度比哈登2都有餘,只是感覺啟動不夠快速( 腳感和EQT BOOST 差不多,緩震壓馬路打球反饋都很實在 )

穩定性:前掌的boost跟其他阿迪達斯的籃球鞋款一樣,仍然被一塊tpu包裹,增加鞋子的穩定性。

耐磨性:不是太看重耐磨,打水泥地肯定幾個月就掛了,從鞋底厚度和紋路來說我覺得算可以的了


缺點: Marquee BOOST有點偏大,鞋身偏長。

腳背被包裹的嚴嚴實實,壓迫感比較強。

對於腳背高的小夥伴,小編覺得是不友好的。

AJ34

包裹性:AJ34的鞋面,整個鞋面依舊貫徹輕量化的設計理念,採用實戰鞋中少見的蟬翼材質鞋面。

鞋面以高強度抗撕裂材質打造,達到輕質、透明、光滑的效果。

鞋面真的是非常薄非常薄,僅僅比Zoom Fly SP的蟬翼鞋面厚了那麼一點點,讓人頗為擔憂實戰性能,防側翻性和包裹性會不會受到影響。

抓地力:根據上一代33的抓地表現,34做了改進,鞋底採用人字紋路,進灰之後也不會如同33代一樣產生「溜冰」的體驗感。

緩震:34的緩震感受,前掌優秀的Zoom感受反饋強烈,後掌感受並不明顯。

後掌的六邊形Zoom,本來應該也不錯,但是由於Eclipse Plate支撐板的副作用,使得它常規體驗不明顯,單後跟落地,這個支撐又限制了它,使得後跟有點硬!

穩定性:前掌側邊加入防側翻設計,並印有 Jumpman Logo,半透明材質隱約能看到 Zoom Air 氣墊。

鞋身的包裹感一般。

​耐磨性:在耐磨問題上,無論是目前我們的實際穿著,還是經過機器的測試。

AJ34的表現都要比AJ33優秀!但還是不建議外場實戰。



缺點:鞋墊在出汗之後會有些打滑;後跟的支撐導致起跳落地後的腳感一般。

蟬翼鞋面雖然包裹感不錯,但總是讓人質疑他的穩定性。

KD12

包裹性:相比前幾代,KD12的鞋型更能適應國人的腳型,有種「KD的鞋型終於正常了」的感覺,畢竟前幾代給我的印象就是整雙鞋又長又窄。

鞋子的內襯的用料厚實,尤其是鞋舌,拉緊鞋帶之後就能感受到強烈且舒服的包裹感。

抓地力:鞋底採用的是類似於指紋一樣的紋路,看似簡單但抓地效果出眾,我認為很大的原因是水晶底的版本紋路比較軟,在接觸地面時可以像吸盤一樣穩穩抓住地面。

實戰中不曾出現打滑的跡象。

緩震:近幾代KD系列的中底緩震一直是比較用心的,幾乎每一代都有新的花樣。

而KD12這一次採用是全掌氣墊加上後掌雙氣墊的配置,KD12能滿足你做各種跳投或者上籃時落地所需的緩震,即便是大體重也完全不需要擔心。

如果你只是單純地追求緩震的腳感,不怎麼依賴第一步啟動的話,KD12會是你的首選。


穩定性:鞋身外側的TPU結合上中底的Phylon,整體抗扭差強人意,在打球中做轉身之類的動作時鞋子的形變完全可以接受。

​耐磨性:鞋子的耐久度主要就是外底拖了後腿,水晶底的紋路始終是太軟,雖然磨損速度看起來比一開始慢了許多,但是這種平整的大底當到達一個臨界點時就會出現大片大片的磨損。

缺點:有一說一,過軟的腳感依舊犧牲了一定的啟動性能,讓我的突破慾望大大減少,和AJ33SE的彈射感比起來顯得有點拖沓了。

當你啟動的時候,需要先踩扁全掌氣墊以及不怎麼薄的中底Phylon,非常考驗腳部的爆發力了。

NIKE 歐文5

包裹性:歐文5前掌的採用了類似捕蠅草的結構,當你把鞋帶拉進的時候整個一塊貼合你的腳,卻不會帶來卡腳等問題,所以包裹性真的不錯。

抓地力:外底採用了與歐文4相似的上翻但並非球面的外底,眼睛一樣的紋路,靈感來自歐文身上的Hamasahand(法蒂瑪只手)這種紋路抓地里還是不錯的。

緩震:搭載全新研發的氣墊形態 Zoom Turbo,面積幾乎覆蓋前掌,不僅緩震範圍更全面,而且響應更靈活。

我對後掌的評價——貼地感十足,說人話就是硬的一批,不吹不黑,這個後掌緩震一般。

穩定性:網上說這雙鞋子中底沒有TPU,只有後跟有後跟穩定板,但是從我個人的穿著體驗來講中底的抗扭轉還是不錯的,至少不像Kobe11那樣隨便轉,所以我也質疑到底有沒有tpu,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的。

耐磨性:採用了XRD的外底加持耐用性還是不錯的。

這個價位的所有球鞋裡,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外場水泥地殺手了,雖然相對前幾代歐文略有不足,但也是NIKE近幾代球鞋較為用心的了。

缺點:延續了中低幫設計的該作,在腳踝保護上讓筆者較為擔憂,儘管穿著過程中並沒有感到異樣,但是腳踝在做急停急起的時候會出現晃動

PG3

包裹性:鞋面前掌內外側有紅藍兩塊質地較硬的塑料支撐片,鞋帶孔均為普通鞋帶孔,取消了前兩代的內靴,包裹性不可避免得下滑,實際穿著體驗包裹感受尚可

抓地力:大底採用了圓形紋路,大小不一的圓形紋理在抓地方面的表現同樣值得信賴,在啟動和急停方面都能做到隨心所欲,沒有出現腳底打滑的情況。

緩震:pg3跟前兩代一樣外底材料緊貼zoom氣墊,在氣墊外圈輪廓形成了一圈凹槽。

雖然這塊氣墊根據來自極客鞋談的拆解是跟2代一樣貫穿中底,厚度達到10mm的氣墊,但是實際上腳感受甚至不如將厚度更薄的氣墊鑲嵌在中底材料中的使節九以及HD2018。

穩定性:雖然中底在前掌外側有一定的外擴,但是並沒有明顯得防側翻設計,中底前掌TPU區域比後跟區域硬很多,提升了這塊原來應有防側翻設計的中底材質的支撐性能,對於防側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耐磨性:基礎鞋款有XDR加持,材質較硬,耐磨性不錯。

其他鞋款帶有水晶外底的,就不用考慮外場的耐磨性了。

缺點:腳踝部分是沒有保護性的,看似中幫,其實只是裝飾,鞋內幫真的很低,重心不算很高(至少我覺得),正常投手鞋的高度,我還是覺得適合小中體重的投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羅斯8和Marquee Boost哪個實戰性強

說起阿迪達斯在去年發售的籃球鞋Marquee Boost,不少小夥伴給予的評價還算是不錯的,作為一雙中端實戰籃球鞋,不少小夥伴喜歡拿這雙Marquee Boost和羅斯8作對比,畢竟兩雙鞋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