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信息化教學」實踐後的思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學反思◇我的教學生涯:2000年,我校啟動市級示範學校申報工作,為此我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建設了我縣第一個農村初級中學學校微機室和多媒體教室,我第一次接觸到計算機,並敏感認識到信息技術可能帶給我們教師革命性的改變。

雖然直到今日,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並沒象其他領域那樣飛速地發展,但我作為學校第一個使用計算機教學的教師來說,它給我的教學成長和自己的個人成長帶來了巨大的契機和轉變。

回顧自己的教學生涯,別人知道我,自己獲得更多機會都是由於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

自2002年起,以後的四年中,我幾乎每堂課都在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學校的多媒體教室成了我的專用教室,那是的幸福是沒人與我搶多媒體教室。

於是實踐後我有了下面的反思。

】「信息化教學」實踐後的思考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

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對人們的工作、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也促進了教育的變化和發展。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學校辦學理念、教育科研、校園建設,對獲取知識的途徑,對更新教育觀念、豐富教育內容、共享教育資源、創新教育手段和和改進教育方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高速發展的信息時,為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悄然在從課堂中單一運用到課程之間的整合發展到教育教學信息化。

我十分慶幸自己也走在課堂教學信息化大潮的前沿,親身經歷了信息化教學走過的幾個階段。

本文筆者將從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的角度,談談自己在經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演變中的一些思考和體驗。

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形式、資料、過程、手段的影響,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於教學所引起的教學媒體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資料可以採用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媒體形式存在。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可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如採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和自學,投影教學,利用網絡進行遠程教學等。

這些教學形式和手段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從文字、圖表、動畫、聲音等多個角度去刺激學生,加深學生對新理論、新知識、新觀點的理解、記憶、思考和掌握,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求學、求知興趣,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同時,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準確的信息、最靈活的方式和最佳的效果更新教學內容,甚至實現全球資源共享,使教學內容始終保持科學性、新穎性、系統性和綜合性等特點,以適應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教材形態除了傳統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外,出現了以多媒體計算機為工具的教學課件,三者構成了相互交叉的立體化教材格局。

傳統教育採取學生在學校集中學習的封閉、集中形式,受時間、空間限制,學生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有限的空間範圍中受到教育。

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廣泛使用,打破教育資源的時空限制,打破傳統單一的面對面的教學形式,使遠程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信息網絡,各種教育資源可以在網上實現資源共享,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教學,輔導答疑,批改作業,學生則可以通過網絡聽課、搜集資料、請教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需求,決定學習的內容及其順序,學習的次數,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具有鮮明的自主性和個性。

教師在組織教學中,也呈現個性化。

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可以選擇的餘地很小。

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個人的習慣和技能,選擇有個性的教學方法。

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給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且呈進一步加強的趨勢。

信息技術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的一種趨勢,但在信息技術運用中也應注意如下問題:

信息技術的應用,使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充分結合,為各學科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視聽環境,給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多維的信息,提高了形象視覺和聽覺的傳遞信息比率,縮短了教學時間、擴大了教學規模。

但是要注意的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必須使用信息技術,而且有的時候,傳統教學也有其便於教師示範等信息技術教學不能比擬的優點。

如在數學的各類運算的教學中,筆者就認為不一定要使用信息技術教學,這樣教師能實時示範規範的解題格式,也能通過讓學生上黑板演示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

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是應依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

在信息技術下,教學資源豐富多彩,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動畫於一體,多媒體課件的製作,使教學資源形象生動、絢麗多彩,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不應過分強調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上的東西。

如一些不恰當的動畫等,在使用中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

課件的製作和使用應以實現最終教學目的為宗旨,避免出現重形式輕內容的不良現象,筆者自己就經歷了從追求課件的絢麗到實用的過程,由於筆者計算機水平在本地還算不錯,曾經不知多少次為了做出一個美觀,技術含量大的課件而挑燈夜戰。

可在課堂上,卻發現有許多學生所關注的不是本節課要學什麼,而是想老師是怎樣做出這些畫面的。

如今,我在課件製作上已經向實用、簡約的方向發展,課堂教學效果反而比原來要好。

信息技術先進特性在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指導下能夠得以充分地發揮,對探討新的教改思路,培養新的教與學的思維方式,啟發活學活用的創新精神,尋找教學改革的創新點,具有現實的意義。

多媒體教學應用與教改創新的結合,是一種新型思維能力的訓練,一種先進、超前意識的強化,從而使多媒體的教學應用更有創造性,更有實用價值。

但是我們決不能重機器、輕教師,不能不分課程內容,過分依賴媒體技術。

不應僵化地使用現代化媒體,忽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甚至教師成為現代媒體課件的播放員,學生成為缺乏活力的觀眾,課件成了簡單的電子講稿。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不應喪失的。

更不能只是追求形式,好像自己能用信息技術就是好教師,課堂上用了信息技術就是一節好課,如筆者一次聽了一節所謂的網絡教學課,那位老師認為到網絡教室去上的課就是網絡教學,最後使得這一節課相當不成功,因為整節課只是老師演示自己的課件,學生沒有任何自主使用網絡的機會,可不少同學在心理卻在不停地期待著,總想自己在電腦中做點什麼,使得整節課成了老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教學方式,這說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優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當我們在教學中很容易被固化的課件結構束縛,即使老師發現學生聽不慬,跟不上,也不能發揮教學機智,靈活變通地改變教學策略,只能按照課件的預製結構將教學機械地「點擊」到底,特別是當課堂中有學生想出了新的解題策略時,卻由於不好顯示而放棄了一次珍貴的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機會。

因此,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技術運用的交互性、靈活性。

筆者通常採用的是在計算機上板書的方法。

如果熟悉PowerPoint的朋友知道,PPT自帶書寫筆,在放映狀態讓你象在黑板上一樣書寫,那麼用其它軟體做的課件呢?其實我們只要藉助一個小軟體「電子教鞭」(此軟體在筆者的個人網站http://qfjy.sshtcz.com中有下載)就能實現隨意書寫的目的,老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靈活變通。

同時,我們在課件製作中也要注重課件的交互性,如開發利用動態網頁、論壇等實時交互平台,讓師生之間能進行全面交流,甚至通過網絡將交流擴展到課外。

任何教學手段都不是萬能的,它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本身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為了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越性,對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的第一個具體的要求便是對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的掌握及熟練程度。

為了保證各種媒體在教學領域中有效地發揮作用,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掌握各種先進技術設備的操作方法。

其次,新的教學手段要求教師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即不但要掌握教材,還應有相應的現代化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還要進行教學實驗,進行教育科研。

筆者堅信教育教學信息化具有廣闊的前景,但我們的探索之路還非常漫長,任重道遠!

寫在後面:到今天,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轉變遠比本文闡述的要多。

翻轉課堂、微課程,更重要的是它正在一步步顛覆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還有大量的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信息技術帶來的改變還並不大,所以雖然此文寫與十年前,但十年對於教育的改變來說,實在有點彈指一揮間的感覺。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輕風數學家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有何不同?

信息化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