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讀是一個與實踐對話並不斷完善的過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管進行什麼樣的教育改革,誰也繞不過課程與課堂這兩個領域。

否則,任何改革都只會偏離航向,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教與學」和「教師專業成長」問題,也必須圍繞課程與課堂展開,以聚焦課程與課堂作為解決問題、改變師生生活樣態的著力點。

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自然成為改革實踐和檢驗成果的主陣地。

因此,各個學校都紛紛進行課堂改革,於是,各種各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如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達標」、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濰坊十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等等。

「自主、合作、互助、探究」正在成為學生們的主要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堂上不再是滔滔不絕的講解者,而變成了導演,課堂上少講精講,儘量把學習和展示的時空留給學生。

說到此,似乎我們的改革是很成功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當我們具體到一節課時,卻發現:一是老師的教學設計以教材內容為中心,教學目標單一,知識與技能目標強,過程、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弱;二是教學方式方法運用單一。

活動內容上多機械重複、活動形式上多一問一答、活動效果上多教師評價,聯繫生活實際的內容少、針對個體的分層指導少、多維互動的評價交流少;三是師生、生生深度互動性不強,合作學習實效性不高,忽略了人際交往因素對學生髮展的促進作用;四是在班級學習機會懸殊,部分學生課堂實用時間少;五是課堂教學密度量小、質量差,等等。

這些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因為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

最近筆者發現了一個現象,人們在苦苦追尋課堂教學有效性時,似乎忽略了一項重要內容:教材解讀。

而這才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支撐點,缺了它,有效性就不會長久。

教材解讀是教育教學中一項很基礎的工作。

這種基礎性,使得它被多數教師忽略。

教材是課程理念、教學思想、有關知識的「集結體」,也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個基本憑靠。

對於新課程改革,不少教師有如下希望:得到具體指導,獲得成功的實踐經驗;有更多外出培訓的機會,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有及時科學的評價機制;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和家長更多的理解改革;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各級管理部門重視,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學資源;得到學校長期堅持不懈的支持。

從這些希望中,我們可以感覺到教師們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本領恐慌」。

而消除這一恐慌,老師們大多想到的是選擇和依賴外部力量,而較少考慮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更好地解決問題。

筆者認為,可從解讀教材入手,它是有效教學的保障和支撐。

如果不能踏踏實實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就不可能有合理的批判、科學的質疑,當然也就達不到「用教材教」的自由境界。

但是,由於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大部分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停留在解讀習題和教輔材料上,沒有很好地研究諸如「課標在教材中是如何實施的」,「單元知識間的內在邏輯關係」,「教材編者的意圖」,「各個知識板塊的起始點和發展方向」,「如何梳理知識網絡圖」;不會挖掘隱含在教材中的有用信息,不能掌握學科教學的規律。

其實,如果真正讀懂了一套教材,就讀懂了一個教學流派,一套教學主張,就會生成自己的教學主張和教學價值觀。

教材解讀是一個與實踐對話並不斷完善的過程,是一段生命旅程;讀的是教材,真正謀求的是專業發展;探求的是知識與方法,著眼的是有效教學的實施。

因此,解讀教材應該回歸本原,讓它成為破除教師本領恐慌的力量源泉,激發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熱情和智慧。

(作者李志欣,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文章第34次入選「銳評」欄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改中教師和學生的轉變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課程標準取代了教學大綱,不僅關注了學生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提高,更加關注了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以及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積極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也就是說,新課程將...

高效課堂模式之殤及實踐超越

花文鳳,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甘肅 蘭州 730070)。 內容提要:高效課堂是落實課程改革價值理性的應然期待,但由於對教學模式的認識存在偏差,實際上卻「淪...

「翻轉課堂」翻轉的是什麼?

「翻 轉課堂」這種顛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教師加入到了「翻轉課堂」的實踐中。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 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