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交誼舞 國際標準交誼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規範交誼舞
1950年,英國「黑池」由英國ICBD(世界舞蹈組織)主辦了首屆世界性的大賽--「BLACKPOOLDANCE
FESTIVAL1950」(「黑池舞蹈節」),並把規範後的舞蹈命名為國際標準交誼舞,以後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國的「黑池」舉辦一屆世界性的大賽。
隨著此種舞蹈在世界的不斷推廣,自身也得到了發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維也納華爾茲。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國家的民間舞經過了規範加工後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賽,拉丁舞也有五種舞:倫巴、恰恰恰、桑巴、牛仔、鬥牛。
摩登舞和拉丁舞風格迥異。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於歐洲大陸,它的音樂時而激情昂揚,時而纏綿性感,動作細膩嚴謹,穿著十分講究,體現歐洲國家男士的紳士風度和女士們的嫵媚。
男士需身著燕尾服,白領結;女士則以飄逸,艷麗長裙表現出她們的華貴、美麗、高雅、閨秀之美態。
拉丁舞除鬥牛舞外,都源於美洲各國,它的音樂熱情洋溢,奔放特具節奏感。
以淋漓盡致的腳法律動的引導,自由流暢,展現女性優美線條,動人入情,氣氛迷人,生動活潑,熱情奔放,充分表達了青春歡樂的氣息,男士展現驃悍鋼強,氣勢軒昂,威武雄壯的個性美。
國際標準交誼舞作為一項高貴優雅的運動,不但可以調適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舒展身心, 並且有良好的社交功能。
由於她實質上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和經濟水平,世界各國各地區竟相提倡,風行日盛,我國自一九八六年正式引進後,隨著這幾年的大力推廣,發展迅速。
從有無嚴格標準規範的角度來看,交誼舞可分為國際標準交誼舞(簡稱「國標舞」,也叫「體育舞蹈」) 和現代舞廳交誼舞(簡稱「舞廳舞」)兩大類。
二十年代初,舞廳舞風靡英國,進入皇宮。
因為英國社會素有講究嚴謹行為規範的傳統風尚,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通過召開幾次國際性會議。
在舞姿和舞步等方面,為舞廳舞制定了—套嚴格的標準規範。
從此交誼舞有了國標舞和舞廳舞的區別。
國標舞又有新老的不同。
新國標有十個舞種,現代舞五個為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舞和快步舞,拉丁舞五個為倫巴、恰恰恰、桑巴、鬥牛舞和牛仔舞。
老國標只有七個舞
種,現代舞多一個布魯斯,拉丁舞只有倫巴一個舞種。
我們今天學習推廣的是新國標舞。
其確切的全稱是「當代國際標準交誼舞」。
在交誼舞的發展過程中,國標舞一方面以舞廳舞為基礎,一方面對舞廳舞起著滲透和提高的作用。
國標舞的舞姿、技巧和某些可在舞廳施展的舞步、造型,完全可以融化到舞廳舞中去,使舞廳舞朝著高度文明典雅和豐富多彩的方向發展。
交誼舞也稱舞廳舞,它作為國標舞的簡化,要求不是很嚴格,適合在大眾中開展。
包括慢三(華爾茲)、快三(維也納華爾茲)、慢四(布魯斯)、快四(蹦四、吉特巴)、探戈、倫巴、恰恰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