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瑜伽適可而止 肌肉酸痛應立即停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瑜伽熱」持續升溫,也有不少人反映,他們在做瑜伽練習後,身體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損傷,有些人乾脆放棄了繼續練習的想法。

瑜伽,為什麼在一些人看來是養生良方而被另一些人視做洪水猛獸?

練習瑜伽適可而止 肌肉酸痛應立即停止

調查:練習不當造成肩袖撕裂

實例1

陳女士40多歲,是一名鋼琴教師,想通過練習瑜伽體位塑造健美身材。

在一次課程中,她做身體後仰、手掌撐地動作,肩關節周圍忽然一陣疼痛。

陳女士很緊張,立即去諮詢中醫門診,醫生說只是肌肉拉傷,只要敷些藥膏,休息幾天即可康復。

她沒當回事,繼續練習。

一段時間後,疼痛未見好轉,甚至肩膀都無法抬起。

陳女士輾轉至骨科,被診斷為「肩周炎」。

經過一年半治療後,雖然胳膊能被動抬起,但主動情況下仍顯無力。

無奈之下,她經朋友介紹到運動醫學門診。

檢查後發現,她並沒有患肩周炎,而是練習瑜伽體位時,上肢過度拉伸,造成肩袖撕裂。

時日長久,肩袖裂口不斷增大,達到4~5厘米。

最後通過微創手術縫補,才得以痊癒。

實例2

小趙是一位瑜伽初學者。

有一次,在完成下肢扭轉動作時,沒有站穩,突然摔倒在地,非常痛苦。

她的膝蓋出現了異常,經過醫生檢查,發現她一直有髕骨不穩定的潛在因素,做下肢扭轉練習時,因為動作變形導致髕骨向外移位,無法支撐自身重量,整個人就站不住了。

實例3

李女士練習瑜伽體位有3年了,膝關節一直感覺不舒服,尤其是盤腿的時候,膝關節內側就發生疼痛。

最近症狀越發明顯,才專門去運動醫學門診諮詢。

檢查後發現,導致疼痛的原因,竟然是內側膝關節半月板撕裂。

須經關節鏡手術縫合,才能夠康復。

瑜伽到底是什麼?

人們聽到眾多關於瑜伽的觀點,往往感覺霧裡看花,容易產生誤解。

應該如何正確認識瑜伽?

瑜伽目的是維持內心的寧靜。

瑜伽並不僅僅是一項鍛鍊身體的運動,它包括了從體位、清潔、呼吸、冥想到日常行為、思想等各個層面。

簡單來說,瑜伽是一種生活方式,其核心是通過身體和精神等方面的鍛鍊,控制情緒,保持心理平靜。

只要是科學的運動,就對身體有益。

瑜伽起源於古代印度,具有哲學色彩。

從產生之初到現在,隨著時間推移,傳播到很多地區。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練習瑜伽,形成一股潮流。

至於以後能不能繼續維持熱度,還要看瑜伽行業能否健康有序地發展。

如果單純從運動醫學角度看,瑜伽體位練習,的確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只要這些動作不違背人體正常生理結構,經得起科學檢驗,就對健康有益。

瑜伽歷史漫長,存在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經驗和方法,這有待於專業人士進一步研究。

瑜伽體位練習是否有損健康?

體位練習是瑜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老百姓對瑜伽最直觀的印象。

很多工作忙碌的女性,都希望通過體位練習來緩解壓力、修身養性。

可也有不少人在練習中出現損傷,引發了反對瑜伽的聲音.

損傷不能簡單歸咎於瑜伽本身。

瑜伽體位紛繁複雜,有3萬多個姿勢。

經過篩選後,常用的有200多個。

至於初學者,能掌握最簡單的20~30個就足夠了。

每次練習,時間維持在1~1、5小時,不宜過長。

體位練習是比較緩和的運動,強調內心的平靜。

每個動作持續時間與3~5次呼吸的時間大致相同。

如果初學者的確無法接受某一姿勢,可以及時改換。

體位練習造成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運動環境、練習方式、精神狀態等都有關係,不能簡單歸咎於瑜伽本身,否則這一傳統的養生法也不會長久流傳。

任何體育運動都可能造成損傷。

隨著全民健身不斷深入開展,人們應該意識到:只要參與運動,就可能引起損傷。

對選擇瑜伽體位練習的人來說,自然也會遇到這個問題。

首先,特殊的動作要求可能導致損傷。

在臨床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患者,經常做盤腿的「蓮花式」動作,時間久了,膝關節半月板受到擠壓、磨損。

同時,由於下肢外側儘量接觸地面,股骨頭形成扭轉,可能導致髖關節周圍軟組織牽拉損傷。

如果股骨頭和髖臼接觸面反覆碰撞,還會誘發「髖關節撞擊症」,引起疼痛。

其次,瑜伽體位練習易損傷的部位大多是膝、肩、髖等關節。

瑜伽體位主要鍛鍊身體柔韌性,可關節的柔韌性和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

某些動作會將關節「拉開」,其穩定性隨之降低,就帶來損傷隱患。

人體生理結構存在的薄弱環節各不相同,就像人們熟知的古希臘神話英雄阿喀琉斯,雖然是驍勇善戰的大力士,但其跟踵卻是薄弱之處。

由於存在個體差異,對同樣的體位姿勢,一部分練習者可能出現損傷,另一些練習者卻安然無恙。

如何避免瑜伽運動損傷?

既然瑜伽體位練習和其他運動一樣,都可能造成損傷。

針對這種情況,普通練習者應採取哪些預防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1、選擇柔和的體位瑜伽。

2、「暖身」活動必不可少。

很多人做體位練習之前,沒有進行準備活動,也就是常說的「暖身」,可能導致動作不規範。

3、溫度要適宜。

體位練習時,要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不能過低,否則會引起身體僵硬,動作變形。

4、選擇有資質、口碑好的瑜伽培訓機構。

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訓機構或培訓師,本身沒有達到相應資格,無法對練習者進行正確指導,也不能及時發現練習者存在的問題。

5、遵守運動規律,練習要循序漸進。

有些人往往抱著「速成」心理,以為動作難度越大、時間越長就越有效果。

殊不知,這違反了運動規律,容易導致損傷。

6、結合自身條件選擇運動方案。

每個人身體條件和需求不同,鍛鍊的內容和方式也要相應調整。

如果不考慮自身情況,就存在損傷隱患。

尤其是骨質疏鬆、關節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要思量再三。

這些患者如果想練習瑜伽,要經過專科醫生評估。

7、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

參與任何運動之前,都應充分做好熱身活動。

可依照個人愛好選擇跑步、跳躍、伏地挺身、活動四肢關節、舒展身體、按摩肌肉等,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8、肌肉酸痛時應停止練習。

肌肉酸痛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保護機制,對瑜伽練習者來說,如果出現酸痛的感覺還堅持練習,就可能離損傷不遠了。

運動損傷的原因比較複雜,一旦在練習瑜伽體位的過程中,肌肉、四肢關節等出現問題,如何在第一時間應對?

1、肌肉牽拉傷 如果熱身活動充分,肌肉拉傷可能性較小。

一旦損傷,要及時用冰塊冷敷,防止傷處淤血。

舊的觀念認為,肌肉拉傷需要慢慢恢復,不需特別治療。

隨著運動醫學不斷進步,人們認識到肌肉拉傷後,可能在損傷處形成瘢痕,使肌肉縮短。

再次運動時,瘢痕會影響整個肌肉收縮,造成繼發性損傷。

因此,即使僅僅是肌肉拉傷,也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康復。

2、四肢關節損傷 主要是韌帶、關節軟骨、關節盂唇的損傷。

如果出現意外,要及時去專科醫院,做ct、核磁共振等檢查方能判斷出嚴重程度。

由於這些損傷部位缺乏血液供應,一般無法自行痊癒。

需做微創手術修復,並至少休息2~3個月。

瑜伽的呼吸控制是否符合科學?

瑜伽重視呼吸控制。

有些初學者在練習後,感到頭暈,因此對瑜伽的呼吸規則是否符合科學產生了懷疑。

呼吸控制是瑜伽重要的組成部分。

人的情緒和意識與呼吸有一定關係,當呼吸能夠受到良好控制時,意識就比較清晰,心態也比較穩定。

比如穿針引線,屏息一會兒就可以集中精力去做了。

因此,呼吸並不單純為了「補氧」,而是有意識調整幅度,調整節奏,以達到心態平和的目的。

瑜伽的呼吸有很多規則,初學者要順其自然,不可強求。

至於一些人在練習後頭暈,可能和不正確的呼吸方法有關。

呼吸實現氣體交換,維持運動所需充足的氧。

比如在長跑過程中,及時調整呼吸節奏就很有必要,能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

適當的呼吸控制對瑜伽練習者是有益的。

但過於深長、快速的呼吸,可能引起呼吸性鹼中毒,造成頭暈甚至昏厥。

最近有報導稱,一名游泳運動員在結束比賽後暈倒,就是過度換氣造成的。

因此,無論瑜伽練習者採取怎樣的呼吸方式,都不應違背正常的生理功能,也不可操之過急。

以上是為你提供的有關瑜伽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果你想獲得更多更詳細的瑜伽教學、瑜伽瘦身的方法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瑜伽健身瘦身(長按複製),除了可以和數十萬瑜伽愛好者一起感悟瑜伽的魅力外,更可以獲得在線教學以及瑜伽音樂免費下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