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遊戲中的兒童是綻放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浙江安吉,黃浦江之源。
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這裡是中國竹鄉、白茶之鄉。
如今安吉遊戲已然成為蜚聲海內外的一張名片。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虞永平認為:「安吉幼兒遊戲教育對教學環境、主體、方式進行了重大革新,顛覆了中國傳統幼兒教育形式,其生態式教育,極其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求,具有普適性和有效性,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這樣的幼教目標與國際幼教倡導的先進理念不謀而合。
」走近安吉遊戲,幼兒園的遊戲場景設置,遊戲中孩子專注的神情、朗朗的笑聲、小心翼翼的動作、熱烈的討論、創意的塗鴉無不令人驚嘆,這些為我們揭開了安吉遊戲的神秘面紗。
「我的遊戲我做主」
安吉遊戲提出了保障兒童遊戲的權利這一觀點。
從專家的介紹、孩子的活動現場,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在安吉幼兒園,「孩子想玩什麼、怎麼玩、和誰一起玩都是孩子說了算」,真正體現了尊重幼兒的遊戲意願,而老師們只是為孩子提供遊戲的材料,創設遊戲的環境,並保證他們遊戲的時間和安全。
提供給幼兒的遊戲材料源自生活,多是低結構的,兒童可以在遊戲中任意組合,讓幼兒有更多的探究可能。
竹林里的竹梯、竹竿、竹筒,樹林裡的石頭、樹墩、鑽桶、木板、盪椅、鞦韆等充滿鄉土氣息的資源和廢舊材料為兒童營造了充滿自然氣息的遊戲環境。
廢舊輪胎、廢舊汽車、綁著許多輪胎的高大攀援架、木推車、繩網、混凝土塊、磚石,這些富有挑戰的遊戲材料,不僅給孩子提供了鍛鍊的機會,更給孩子創造遊戲想像的空間,極大地滿足了孩子的探險願望與發展需要,這些材料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原始生態性。
「我的遊戲我創造」
安吉遊戲創始人、安吉縣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長程學琴告訴我們:讓孩子完全自由參與遊戲,孩子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構想遊戲情節,這就是「真遊戲」。
安吉遊戲從無到有走過了15個年頭,歷經三個階段:無遊戲、假遊戲、真遊戲。
他們去功利主義、形式主義,去除教師的高控,還孩子自主。
孩子在自主遊戲的時候,教師最重要的事就是觀察孩子遊戲的狀況,看孩子是怎麼樣玩的?他們用了什麼材料?發生矛盾後是怎麼樣解決的?在觀察之後再分析該如何去介入?用什麼方法去介入?用什麼方法去指導?
放手讓孩子去玩,讓孩子在寬鬆的遊戲氛圍中真正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的沙池四周安裝了水龍頭,便於孩子隨時取水。
長短粗細不一的水管,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地玩水、研究水。
沙池內,孩子三兩成群,手持各種塑料工具,挖沙開渠引水、建造城堡、用沙做飯炒菜扮家家……孩子沉浸在遊戲的情境中,忙碌著、嬉笑著,無拘無束、無憂無慮,洋溢的笑容溢滿了幸福。
我們聽到這樣的倡導:閉上嘴巴管住手,睜大眼睛豎起耳。
安吉幼兒園要求教師管住嘴和手,通過觀察分析看懂幼兒的行為,適當回應幼兒的行為。
如今在安吉,百分之百的老師管住了嘴和手,百分之三十的老師能看懂幼兒的行為,百分之十的教師能適當回應幼兒的行為。
安吉實驗幼兒園的章潔園長告訴我們:在這樣的改革中,老師們發生著實實在在的變化:變「遊戲內容的創造者」為「幼兒遊戲的欣賞者」,變「遊戲計劃的執行者」為「遊戲材料的調整者」,變「遊戲主題的指揮者」為「幼兒興趣的追隨者」。
「我的遊戲我發展」
遊戲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途徑,觀察孩子是老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平台。
安吉倡導的是遊戲,其目的實際上是通過遊戲這一方式讓老師在遊戲當中看到孩子的學習,也就是學會觀察、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說:「我們發現了孩子有創造力,認識了孩子有創造力,就必須進一步把孩子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
在遊戲中學習與發展。
遊戲是兒童的拿手好戲,老師的教育來自孩子。
我們老師首先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這個時候看到的都是傑作,然後還會給老師啟示。
華愛華教授常常說,孩子只要有遊戲,他就會小步遞進地發展。
所以老師一定要相信孩子自己玩會有不一樣的發展,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重複行為當中的變化,思考這樣的變化。
有時候孩子玩著玩著就會嘗試新內容,嘗試新內容的時候就是一種挑戰,就在推動自己的發展。
而他的挑戰往往是小步的、略高於原來的水平,接著又高一點點水平,再高一點點水平。
程學琴科長說:「對0—6歲的孩子來說,遊戲是最基本的學習方式,而一旦錯過了這個階段就無法再複製。
」「只有在遊戲當中,孩子的智力、身體協調能力、對情感的體驗能力才能得到最全面的發展。
」
在觀摩安吉遊戲時,我們看到了孩子的自由自在,看到了老師對孩子的觀察和理解,正是觀察讓教師成為了主動建構者;在觀察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成為認識和理解兒童學習的主體。
換言之,教師解讀自己觀察和記錄兒童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主動建構兒童學習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加入了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也摻入了他人的觀點和想法,更有意義的是,反思和對話的過程會在教師的頭腦中逐漸形成屬於教師自己的、對兒童學習的嶄新的認識。
這種對兒童學習的新認識和對認識的不斷更新是鮮活的,是富有現實意義的,它能使教師獲得一種審視兒童學習的「眼光」,並進入一種能不斷從兒童的學習中發現和捕捉教育問題的研究境界,而這種研究境界正是「讓教學有意義」的過程。
安吉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有了安吉遊戲;安吉的教師是幸運的,因為有了安吉遊戲。
在遊戲中,孩子和教師共同成長,共同建構著他們的幸福人生。
我們應共同努力,讓我們的老師和孩子也能享受這種幸福人生。
(作者:蔣正雲,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官莊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11日第2版
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不能刻舟求劍
貫徹落實《指南》不能刻舟求劍編者按:今天,恰逢教育部印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4周年。回望《指南》貫徹落實4周年,廣大幼教工作者在收穫的同時,也有一些困惑。為進一步在實踐的基礎上,深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