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喆:有效教學及其實施策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人民教育

  ●北京市教科院研究員 文喆

  一、在世界教育發展史上,有效教學是個歷久彌新的話題。

從上個世紀後半葉以來,由美國開始,又不斷有人提出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並隨之而形成了若干以「有效」為熱點的討論話題,諸如「有效學校」、「有效課堂」、「有效評價」等等。

這種本質上是對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討論,與現代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機遇與新挑戰有關。

作為一種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訴求,有效教學問題的再次提出,反映了傳統的學校教育體制與機制,面對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實現自身轉型與完善的努力,也反映了傳統學校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正面臨著巨大的調整壓力。

以已開發國家為代表的當代學校教育傳統體制機制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隨著教育權利的普及,大量非傳統教育對象湧入各級各類學校,所謂「生源質量下降」成為世界性議題,那些建立在「精英教育」實踐基礎上的教育目標、內容、方法、策略等,或者效度降低,或者走向失效;第二,二戰以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三個世界劃分及經濟分工的明確化,已開發國家各階層成員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緩解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壓力,弱化了「以讀書求發展」的社會功能,從而導致了帶有普遍性的學生學業水平下降和學習動力下滑;第三、信息技術與當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促成了世界性的,至少是已開發國家民眾的生活方式的豐富化,大眾傳媒的空前普及與信息誘惑,刺激了兒童少年多樣的生活追求,分散了他們的精力,向「苦讀」的傳統發出挑戰,為「努力文化」的延續營造障礙;第四,網絡技術的普及,多種媒體間的市場競爭,使人類文化成果的傳播更加快捷方便。

各種文化快餐,為不求「甚解」的受眾,提供獲取一般文化修養的「成功」捷徑(例如所謂的「  替大家讀書」的「評述」、「聊天」的方式,以視頻為主的知識介紹方式,等等),於是,一方面減輕了學校教育在傳承文化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學習者通過學校教育來求知的動力。

  當然,隨著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現代社會也為學校改革教育途徑與方法,為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可能的機遇與方法、工具。

正是從這一雙重意義上說,有效教學才不但成為在一定程度上可解的改革訴求,並因而成為當代世界性的教育研究的重點課題。

  二、實際上,由於世界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存在諸多差異,已開發國家教育界提出的「有效教學」問題,也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

例如,美國學者瑪扎諾等人在其所著的《有效課堂——提高學生成績的實用策略》一書中,實際上把「有效」定義在「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①,其建立在歸納少則21個,多則1251個原始研究個數基礎上的「影響學生成績的教學指導策略」,則包括「鑑別相似性和相異性」、「總結和筆記」、「提倡努力和給予認可」、「家庭作業和練習」、「非語言表征」、「合作學習」、「建立目標和提供反饋」、「產生假設和檢驗假設」以及「問題、線索和先行組織者」等九項②,而其中的「鑑別相似性和相異性」、「總結和筆記」、「家庭作業和練習」等幾項,在中國似乎是盡人皆知的常識性要求,在美國卻要由學者鄭重其事地進行實證研究,才因其確實可以提升學生的成績而為社會所接受。

由此可見,由於文化背景不同,社會與家庭對學校教育的認識與需求不同,所謂的「有效教學」,不同國家地區其實也有不同的理解。

就中國當前的社會經濟與教育發展階段而言,由於「考試領導教育」、「知識改變命運」還有較大的實際效應,對大多數中國中小學而言,在考試過多,考試和作業、練習壓力過大,學生身心負擔過重的條件下,中小學生多數是能夠掌握基礎知識的,所以,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並不以或主要不以一般地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為主要難題。

對中國教師而言,最大的難題,是過多的重複性考試與練習損害了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學習興趣,是在確保學生取得較好學業成績的同時,可否減少對他們的「時空占領」,可否讓他們有機會、有餘力去追求主動而多樣的個人發展?從這個角度說,美國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有效」,主要是「有效果」,是達成基本的教學目標;中國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有效」,除了「有效果」之外,還包括「有效用」和「有效率」,對相當一批中小學校而言,重點也在「有效用」或「有效率」上。

  三、主張當代中國基礎教育的有效教學包含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三層意思,亦即主張今天中國的基礎教育,一要追求教學基本目標的達成度,要努力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能力,要促成學生在基本方法與態度上的有效轉變。

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學校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成學生掌握「以學習求發展」的基本態度與基本能力,所以,對當今所學知識與能力的追求,不能影響學習者持續學習願望、興趣與能力的發展。

這裡所謂的「有效用」,並不是指簡單地應用當下學習的知識於生活實踐之中(由於受到所學知識深度的影響,中小學生的這種應用儘管有益,而又必然有限),而是強調當下學習對後續學習、對激發學習者掌握更多、更深、更廣的人類認識工具與認識方法的興趣和效用。

第三方面,無論是對學習效果的追求,還是對興趣的追求,都應建立在確保師生身心健康的條件下,都應追求低時間投入,高效果效用產出,要為學習留出足夠的自主發展機會和發展精力。

  之所以把有效果、有效用和有效率,同時作為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有效教學的工作目標,是因為當前的教學工作中,確實存在這三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雖然中國當前並沒有完成從欠發達向發達階段的轉換,但是近二十多年來,促成已開發國家教育失效的社會因素與技術條件,在中國的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都有較明顯的表現:教育對象擴大,生活條件改善,網絡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等等,確實已經影響了學校教育,確實已經使幫助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達成教學目標,特別是達成統一考試成績目標,成為眾多中小學教師頗感困難的問題,成為在學校教育中越來越突出的難題。

在傳統的教學策略失效或效能下降的條件下,許多第一線的教師已經或正在探求新的提升學生成績的策略,正在努力追求教學的效果。

第二方面,必須強調說明,由於「窮國辦大教育」的格局並未真正轉變,由於「趕超」心態的積極與消極影響,在當代中國中小學教育中,「考試領導教育」的現象,還是一種較為普遍的事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家長、社會思考教育問題、追求教育目標的出發點。

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相當一批學校、家庭不惜犧牲學生健康追求高分,相當一批師生的「苦教苦學」,絕大部分學生課業負擔沉重的現象,就成為幾十年來中國基礎教育揮之不去的夢魘,成為影響現實中小學校教學效用的主要原因。

因為基礎教育從其性質與對象的特點而言,核心任務是為學習者的後續發展打基礎,是為學習者的終身學習生活作準備。

這種基礎,固然建立在相應的知識與能力的掌握上,更重要的則是學習者持續學習的興趣、願望與習慣的養成。

所謂的「有效用」,正是指當下的學習應該對後續的學習、終身的學習有用,而不僅僅是用中小學生學得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時空占領過多,強制性的重複作業過多,反覆的考試操練……都是導致師生身心疲憊、興趣喪失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教學活動長遠效用的基本原因。

因此,當代中國基礎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認識「基礎」二字的深刻內涵,要在追求教學效果的同時,更加注重追求教學的效用和效率,要把追求效果、效用與效率統一起來,在「減負增效」上做文章。

在社會大環境依然嚴酷的條件下,從教育自身做起,從探求新的有效教學策略做起,努力使中國基礎教育從「越差越多練多考,越多練多考越差」的怪圈中擺脫出來,去爭取實現中小學生的全面主動多樣發展,實現基礎教育的良性循環。

  四、營造良好的學校文化,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滲透和促進功能,是學校教育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

  學校教學,是一種組織化、制度化的學習活動,學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進功能的組織文化、制度文化,學習者能否真正融入並適應這一學校文化,對教學活動有效與否起著奠基性的作用。

從當代中國中小學教育的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應該努力營造以和諧、進取、寬鬆為主要追求的學校文化,這樣才會有利於學習者與學習環境良性互動機制的形成,有利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和諧的本質是「和而不同」,是承認學習者之間差異的合理性,是不拋棄、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是幫助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使之成為學校班級不可或缺的成員,在求同存異的氛圍下,鼓勵每個學習者實現個人的最好發展。

進取的本質是努力做事,永不放棄,是倡導一種人人都能夠實現的人生目標。

「成功」、「聰明」、「學習好」,等等,都可能成為學習者追求的評價目標,但受社會與本人條件限制,這些目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只有努力,只有堅持「天天向上」,「不放棄」,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才有最大的包容性,能夠成為普遍適用的評價準則。

正因為「努力」是人人可以實現的目標,努力又是走向「成功」的基礎,所以崇尚努力的群體,就會營造出「和諧」、「寬鬆」的文化。

寬鬆的本質是容許犯錯誤,鼓勵反思,是承認學習者有犯錯誤的權利,是「不以成敗論英雄」。

應該承認,兒童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就始終有個爭取個人在群體中的地位和塑造個人在他者眼中形象的問題,「犯錯」會影響個人地位與形象,是出醜的重要因素,於是避免錯誤就成為保護自己的重要選擇;而另一方面,作為初學者,不論是學習與人相處,還是學習相關知識,「犯錯」又是題中應有之義,是走向正確與成功的起點,不容錯的學校與班級文化,往往會妨礙學習者真實學習活動的發生,會阻礙學習者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融入集體。

創造容錯文化,鼓勵學習者從錯誤走向正確,讓學習者從出醜的顧慮中解放出來,是良好學習環境的必備品格。

  和諧、進取、寬鬆,是實現中國中小學校有效教學的基礎文化要求,也是當前學校課堂文化中的明顯缺失,是需要學校領導者及家長、教師共同努力去實現的學校文化轉型,也是需要所有相關人員真心認同才能實現的學校文化轉型。

為此,需要相應的教育管理制度變革為先導,也需要促成學校內外人士相應的觀念轉變為前提,要有長期奮鬥的思想準備。

  五、可以認為,從以應試訓練為重心的,崇尚「苦教苦讀」的學校文化,轉變為以「和諧、進取、寬鬆」為特徵的,重在讓不同的學生實現不同發展的學校文化,是中國學校文化的重大轉型,是社會及教育系統各方面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與方式認識的重大調整,是以素質教育為標誌的中國現代教育的創生過程。

因此,在追求新的學校文化的實踐中,必須著力於整合社會、家庭對學校的多元影響,必須儘量減少或化解學校與社會、家庭的文化衝突,從而真正實現學習者成長環境的和諧、進取、寬鬆的文化特質,為有效教學的實踐創設前提條件。

  家庭文化、社會文化的多元多樣,不同文化間的矛盾衝突,以及這些文化與學校文化之間的矛盾衝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然現象,也是社會進步及其生機與活力的標誌。

但是,處在成長期中的兒童少年,無論是從身心發展需要而言,還是從他們的認識、判斷與行為能力的發展狀況而言,都需要一個較少直接衝突的環境,都難以直面太過對立的社會或家庭要求。

這樣,一方面是客觀存在著某些直接的利益與目標上的矛盾衝突,一方面是兒童、少年的成長又需要緩解矛盾衝突,需要環境的和諧與寬鬆,這就給學校、教師提出了不大不小的難題。

教育界傳統的做法是說服和教育家長,用種種教育或勸說的方法,讓家長與社會相信學校要求的正當性與合理性,讓家庭與社會「配合」學校去實現教育目標。

然而,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隨著社會、家長的權利意識與民主意識的覺醒,這種「家長學校」的效果越來越差,而家校之間的矛盾衝突,特別是家校矛盾衝突帶給學生的「成長煩惱」,也愈發嚴重地干擾學校工作,愈發嚴重地影響到學生學習,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有效程度,成為當前學校教學管理的難題。

因此,順應黨的十七大加快民主進程的工作思路,中小學校在學校發展與學生成長環境建設上,也應加強民主化進程,校長教師要虛心聽取社會、家庭的教育訴求,要學會與社會和家長的代表人士,通過討論協商確定學校的重大教育決策,乃至不排除必要的讓步或妥協,以使學校教育決策真正成為各方共識,成為較少直接矛盾衝突的可行工作目標。

在這樣的協商與討論的過程中,學校作為社會專職的教育組織,當然應該發揮引導與整合作用,應該更主動地吸納社會、家庭的積極建議,儘量主動說服社會、家庭的不同意見,並促使它們相互說服、相互妥協,從而使最終的教育決策能為大多數相關人士衷心認同,並因而營造出有利於學習者發展的環境。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在努力促成學校文化轉型的過程中,加強教育民主化建設,為成長中的學習者營造較少矛盾衝突的發展環境,不僅有利於提升教學有效性,而且有利於提升德育有效性。

這一工作,應成為校長、教師重要工作要求之一,而且應成為學校組織實現自身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途徑。

六、研究具體的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特點,從具體的學習者的需求與特點出發,結合由社會規定的課程與教學要求,去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是實現有效教學的起點,也是現代課堂教學的規定性要求。

  現代文化傳播手段、方式的長足發展,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促成了人們對課堂教學本質的重新認識。

同傳統理論把教學過程更多地解釋為教師對知識的講解與傳遞過程不同,現代教學理論,更強調教學本質上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一定製度文化規範下的,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是通過多種交往方式實現的,學習者在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積極變化過程。

既然教學過程的本質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學習的活動過程,那麼必須關注學習者的實際需求與可能,必須讓教學計劃(學習計劃)適應學習者的需要,而這一計劃的擬定者必須首先深入研究實際的學習者,就都是理所當然的要求,是實現計劃有效性的基礎條件。

  從理論上說,要求教師關注每位學習者的具體需求完全合理,但是,對於一位要同時面對四五十人乃至七八十人的中小學教師而言,怎樣既要承認同年段的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條件和學習要求上有某些共同規律,又要尊重實際存在的種種差別,努力嘗試這種大班額條件下異質異步、區別指導,讓不同的學生實現有區別發展的教學,則確實是個難題,是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工作目標。

因為,正是由於中小學生在其多年受教育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複雜的差異,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才越來越趨於失效,教師適應學習者的難度也愈來愈大。

在應試導向的課堂里,教師可以用強制性的考試目標,去要求一批學生不斷重複地聽講和練習,並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長期處於「偽學習狀態」(即學習內容沒有必要性、挑戰性,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沒有產生真實的變化),喪失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另一些人則又囿於認識水平或興趣差異,也無法從教師統一組織的學習活動中真正受益,因而也無法真正實現有效學習。

「教學要從學生的已知出發」,「教學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這些經典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當代中小學校的教學實際中,正變得愈加難以把握而成為重要的挑戰。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教師在認識上有重大轉變,要堅決地把備課的重點轉移到學習者身上來,至少要堅決地在同等程度上重視備教材與備學生,並著重在不同的學習者與教學內容要求的不同處理上做文章,要著重關注每個學習者至少是每類學習者的具體需求,了解他或他們的學習願望、學習必要性和學習可能性以及他或他們各自需要何種學習方式,等等。

只有教師真正了解學習者的具體需求,並能據此組織他們投入不同的學習活動,教學才能真正進入有效實施的起點。

其次,必須承認,在班級授課制的條件下,實施針對不同學習者至少是不同類型學習者的教學,會打破統一的教學秩序,會造成某種混亂甚至無序現象。

已開發國家的中小學,由於班額較小,教師可能有精力照顧差異,也可以把無序現象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中國中小學班額過大,教師精力不足分配,這種無序或失序有可能導致某種失控狀態,因而需要用創造性的工作方法來解決。

近年來,一些中小學校創造的「以教帶學」的小先生授課法;組織成績出色的學生,與教師共同研究教材,編制測試題目,再由這些學習骨幹組織小組學習的「闖關教學法」;以及各種形式的分層教學方法,等等,都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教學方式,都為我們嘗試呂型偉先生倡導的「因人施教」提供了有效途徑。

再次,必須強調的是,關注每位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讓教學活動適合於不同的學習者的要求,並不只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方法的安排上,還應該體現在教學效果的反饋與評價上。

要儘量為不同需要與能力的學習者安排不同的考評內容與考評方式,而儘量少用統一作業、統一考試的方法來對待不同的人。

考試確是檢測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用得恰當,會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幫助他們發現學習中的問題並促成有效的改進。

例如,北京師範大學梁威教授等人研發的數學分層測試卡,一批中小學校教改實驗中嘗試的「讓小學生自己出題考自己」,等等,都是有效利用學業水平檢測,促進學生不同發展的範例。

但是,如果濫用檢測手段,濫用頻繁的統一考試並以分數排隊,就會給許多學習者的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

中小學生肯定是有差異的,在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教育條件下,他們遲早也會面臨統一考試的選拔淘汰,而引導他們正確應對這些挑戰,幫助他們自主選擇自己發展目標的最好方式,絕不是在他們身心稚嫩的時候,從小學一年級起就不斷給他們排隊,不斷刺激提醒他們自己正在名落孫山,而是積極鼓勵他們嘗試多種發展途徑與方法,是讓他們在嘗試中發現自身的優勢與興趣,從而讓他們中的大多數,能夠更有信心地面向現在,面向未來。

  總之,只有從教學目標到考評方式都關注到學習者的差異性,都注意對不同的學習者有不同的對待方式,才會真正實現有效教學。

當然,在大班額的教育條件下,這是一項重大挑戰,也是中國基礎教育必須嘗試解決的難題。

  七、在學習者自主閱讀學習的基礎上授課,讓閱讀學習成為多數學習者主要的學習方式,是提升當代中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舉措。

  當學習者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以後,儘可能地用閱讀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聽講」,在他們閱讀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只就他們閱讀中提出的問題,去講解、答疑、討論、實驗、調查、探究……對他們沒有提出問題的教學內容,除非其十分重要且這裡的「沒有問題」,只是因其認識缺陷而呈現的「假象」以外,教師都應堅決地屏除於教學計劃之外,這就是所謂的「先學後教」模式的基本內涵,也是多年來中國基礎教育重要的教學改革收穫。

例如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由王永、余文森指導的福建「指導——自主學習」教學實驗,廣東華南師大郭思樂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實驗,江蘇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實驗,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其實,就現代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及其提供的條件而言,閱讀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基礎性的生存能力,也是影響個人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

這一能力,是在個人先天生理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家庭、社會、學校的多樣文化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學校教育在其中承擔著重要的奠基和整合作用。

兒童主要是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掌握了基本的讀、寫、算的能力,也是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掌握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知識系統和分析方法,學會了閱讀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書籍,從而為其一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吸收、驗證他人認識成果的能力基礎,為他們終身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不論「知識爆炸」的說法是否科學,現代人不能僅憑其在學校中習得的知識去生存與發展,則是不爭的事實。

人類社會成員,在其一生中不斷更新個人的知識儲備,是當今時代發展的特點,也是每個人發展的要求。

終身學習,應是學習者針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挑戰,從個人的需要與可能自主安排的,也應是自覺的而非強迫的,是為滿足個人非為滿足他人需要的,是隨時都會發生而非必需某種制度保證的。

從這個角度看,培養閱讀學習能力很重要,而且培養閱讀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更為根本和關鍵,現代人應該是有興趣、有需求並會閱讀的人,而不是只把學習和閱讀當成「工具」,當成「敲門磚」的人。

  培養學習者閱讀學習能力,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班額教學條件下幫助他們實現差異發展的有效方法。

因為不同需求的學習者不但可以閱讀同一冊書的不同部分,還可以閱讀完全不同的書,可以同時閱讀幾種書,這樣就能解決一位教師,面對幾十位有不同需求學生的難題,教師可以讓他們通過閱讀不同的書,去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當然,為此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習者能通過閱讀來學會知識有堅定的信念,並且在他們已養成某種依賴心理、不肯或不能主動閱讀時,也堅持不去講解或演示那些大多數學習者可以自己讀會的教學內容。

其次,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習者的閱讀狀況,並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一些教師嘗試的「學案導學」,用系列問題來引導初學者閱讀的方法,提供多種相關材料,讓學習者通過閱讀學習歸納分析的方法以及通過教師示範或舉例,具體指導學生髮現關鍵詞、核心概念與文本邏輯線索的方法,都不失為有效的指導方法。

第三,學習者閱讀的效果,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考核及各種反饋評價手段來調整和鞏固,對不同的學習者和不同的學習階段,要採用不同的評價和激勵手段:有時可以通過學業測量的方法,有時也可以讓先學者為後學者講解或輔導,有時還可以布置各種綜合性、展示性的作業,乃至通過布置研究性課題,要求學生寫讀書報告、文獻綜述的方法檢查評量學習者的閱讀效果以及通過實行「先學後教」,只有閱讀後提出問題時才解答或講授的辦法檢查學習者的閱讀質量。

  培養閱讀學習能力,指導閱讀學習方法,是全體教師的共同責任。

儘管語文教師負有培養學生基礎性的閱讀能力的責任,要教學習者學習識字、解詞和通曉文義,但是,他們無法指導學習者學習閱讀數學或者物理書籍。

因為,每一門可以稱為科學的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術語系統和表述認識的規則,都是對社會與自然事物的獨特的觀察與分析的角度及成果,所以,只能由熟悉本學科理論知識系統的專科教師,來承擔指導閱讀學習本學科書籍的責任。

依據首都師範大學喬際平教授的大樣本調查,北京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初中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完全讀懂或大部分讀懂語文教材,百分之八十八的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完全讀懂或大部分讀懂數學教材,而只有百分之三十幾的學生認為可以讀懂物理教材,可見學科教師的指導對形成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有重要作用。

  從教師有組織有指導的閱讀學習,到學習者能夠自行選擇材料、自行確定進度安排和學習方式,並自行反饋調整的自主的閱讀學習,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學習者從「需要教」到「不需要教」的轉變過程,就是兒童的「成人」過程,也是現代人從「自發」的主體轉變為「自為」的主體的發展過程。

我們必須充分重視閱讀學習在人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重視探求培養兒童少年閱讀學習能力的規律。

  八、努力培養學習者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是解決難點、深化認識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地實施探究性、研究性學習的前提。

  問題是學習的先導,是引發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會學習的人才會有問題,不會學習的人沒有問題,或是提不出明確的問題。

所以要促成學生的有效學習,要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著力培養學習者提出問題並思考研究問題的能力與習慣。

所謂問題,並不是在一個概念或判斷上,加一個「為什麼」的前綴或後綴就成功了。

這種簡單的「為什麼」,可能是一個較好的能引發學習活動的問題,也可能只是一種無思考價值的表述。

學習需要的問題,關鍵是發現學習內容與主體認識之間,學習內容之間,乃至主體自身既有認識之間的一般矛盾或深層矛盾,並通過對這些矛盾的分析探求和尋找答案的過程,求得認識的深化、改造和提升、變革。

這種新信息、新材料與既有認識之間的往復運動過程,也是學習者不斷深化加工信息的過程,是他們擴大自身認識範圍與改變思考角度的過程。

人們發現問題的基礎,是多方面篩選接受新的信息,是個人頭腦中有相應的知識積累與認識準備,是自身養成了對比聯想、思考分析的習慣。

一般說來,沒有新信息傳入,沒有個人相應的信息儲備,沒有聯想比較分析的習慣,都不可能提出真正有科學思考價值的問題,而僅滿足於提出問題,卻不去追求有根據的解答,也不會帶來有意義的學習與研究活動。

「問題意識」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反映,而科學精神的本質,一是懷疑,不相信任何沒依據的、不合理的論斷或主張;二是積極規範地求證、求解。

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天問》,提出了一系列關於宇宙起源萬物本質之類的大問題,但只停留於「問」,而不曾引發積極的求證、求解,結果不僅沒有帶來中國現代意義的科學發展,而且也使問題本身深刻的哲學意義被埋沒。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習慣,應成為有效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也應視為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

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提升學習者的問題意識和能力?從近年來中國教育改革的實踐經驗看,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首先,教師要帶頭向學生提出問題,提出那些學習者固有認識與新知識矛盾衝突的問題,提出那些新知識中存在的內在矛盾衝突的問題,提出那些社會或學習者中間普遍存在認識差異的問題,從而引發他們分析比較性的思維活動。

此時教師的提問,其實是一種示範,目的是引發學生從不疑到疑的轉變,是改變學習者被動接受教師教導的習慣。

所以,教師所提問題必須適合於學生,必須既有一定深度、難度,又有適當的梯度,有一定的可選擇性,從而滿足不同學習主體的不同學習需求。

必要時,教師還可以故意設置障礙,或堅持某種不盡合理的意見,以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思考。

在教師主動提出問題時,不但要做較充分的學情調查,以保證問題的針對性,而且要注意為不同的學習群體準備不同的問題,從而讓學習者有選擇適合於自己問題的機會,讓他們能從自己的真實問題出發,開始新的學習活動。

其次,在學習者初步形成問題意識以後,教師要善於提供比較豐富,又存在某種矛盾衝突的學習材料或事實證據,從而讓學習者在閱讀、觀察、聯想、分析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並進而探求可能的解答。

教師還可以在組織學生閱讀、觀察、聯想、分析的過程中,採用有針對性的提示思維活動重點、提示對比分析的角度方法、提出更多的相關理論或事實等措施,幫助或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並探求可能的解答,從而使教學過程的重點,由傳授知識轉變為分析整合知識,轉變為問題的發現與解決的實踐活動,亦即所謂的探究或研究過程。

這是一種通過實踐體驗培養學習者問題意識和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種較為費時又較有實效的方法。

培養問題意識與能力的第三條途徑,是教師本人現身說法,是完整意義的示範性教學活動。

亦即教師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完完全全地敘述報告給學習者,尤其要詳盡地陳述分析自己思考過程的曲折與得失,從而讓學習者不僅可以破除對教師本人的迷信或盲從,並從而體驗到科學的懷疑態度的真諦,而且可以從借鑑比較中發展本人的思考分析能力,學習思考與分析的方法。

許多大師級的學者,在其教學生涯中,留給學生印象最深的,並不只是他們的博學與睿智,而是他們坦誠的科學態度,是他們那種與學生共同思考分析疑難問題時的純真與自然。

在多數情況下,教師與學習者共同學習學科知識,並不是教學的常態,但是,當教師有勇氣承認自己的某種無知,並與學習者共同去破解它,當教師有勇氣向學習者展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苦惱與挫折,並詳細陳述其解決途徑時,它對於學習者的示範與激勵作用,則必將是超乎尋常的,也是會讓他們受益終身的。

當然,培養問題意識與能力的根本性要求,是培養學習者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是培養他們對一切新的異常信息,都採取「先懷疑,後求證,再接受」的基本態度。

毛澤東同志早就要求我們,對任何問題都要問個「為什麼」,都要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真有道理。

可惜的是,多年來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沒有太多的改進,不加思考的盲從與迷信,依然還有相當大的市場。

所以,要從小培養學習者的懷疑與求證精神,教師還應鼓勵他們質疑自己和自己所傳達的知識信息,鼓勵他們用自身的經驗去嘗試證實或證偽,從而真正營造出對學習者相對寬鬆的成長環境。

當然,在注重培養學習者懷疑精神時,必須同時注重培養他們尊重他人發表意見權利的態度,獨生子女條件下的自我中心傾向,只關注個人經驗而不學習他人經驗,只懷疑他人而不懷疑自己的態度,都不會帶來真正的科學精神,也不會形成有價值的問題意識,這是應該引起警惕的。

培養學習者的問題意識與能力,是有效地進行探究、研究的基礎,也是有效教學的工作目標與實現途徑。

這一任務將伴隨學習者發展的全過程,也需要落實在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只有學校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共同投入,持之以恆地做好培養工作,才會真正收到實效。

  九、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尤其是充分利用社會與網絡教育資源、學生資源和課堂中產生的活的教育資源,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

  學習者的學習活動,是學習者運用自己的各種感知器官,在學校教師的組織與影響下,通過與外在世界進行實時地感知、體驗和聯想分析而實現的。

學習活動一定要有觀察、體驗、認知、思考的對象,只能建立在信息的收集、篩選與加工的基礎上。

從這個角度說,學習者對各種資源的充分利用,是學習活動發生與持續的前提,資源越充分、越多樣,學習者對資源感知、體驗活動越全面、越深入,學習活動就會越加豐富多樣,學習效果也會越加持久深刻。

當然,就學校教育而言,由於學習者的不成熟性,由於社會對於教育的效能需求,也不是資源越豐富就越好。

只有相對豐富且導向明確、切合學習者最近發展區需要的資源,才最有利於初學者;而引導學習者逐步學會自主利用複雜矛盾的網絡與社會資源,則是他們實現完全意義的自主學習的需要,是學校教育成功的目標。

要指導學習者學會利用教育資源,教師就要著力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並以這種需要為中心,有目的有計劃地由少到多、由相對集中到適度分散、由有指導到逐步淡化指導地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源,不但讓他們有篩選加工的機會,而且讓他們有可能成為資源的主動利用者和生產者,成為個人學習活動的主人。

  在教育資源的利用上,當前中小學校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不能全面利用資源,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比較重視教師的「講解」和自身的「聽講」,重視各種有計劃的「展示」或「實驗」,而不太重視對教材、對學生資源、對課堂上的隨機事件、對網絡與書籍的利用。

這個問題的解決,除了努力轉變師生雙方關於教與學的觀念,努力通過實踐去體驗去深化對資源的認識以外,也需要解決利用的方法和工具問題。

因為,正是缺乏對有效利用資源的方法研究,缺乏對整合資源方式的深入探討,不但影響了師生認識,而且影響了學校教育實踐。

其實,所謂的教育資源,雖然廣泛存在於教育生活內外,但其中的許多並不是以教育之名存在的,它們只是一般的日常生活現象和生活常識,它們確有教育作用,因為它們會有意無意地影響發展主體,會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作用。

為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育工作者要有意地整合、加工各種社會與教育生活及文化現象,促成其向可資利用的教育資源轉化,從而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質量。

例如,近年來北京教育學會主持下由顧德希等多名特級教師指導的高中選修課程網絡化教學的嘗試,原山東高密一中李希貴等老師創造的「文科實驗室」改革經驗,都不是簡單地或讓學生上網際網路,或把學生請進閱覽室,而是先由教師和學生,對網絡中和閱覽室的相關資源進行必要的篩選、整理,從而使豐富的信息數據或書刊資料中體現出某種程度的方向引導,體現出在自由選擇中的邊界限制,這樣才能在充分發揮豐富的網絡或書刊資料的正面效應時,有效地遏制它們可能的負面影響,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因此,教育資源雖然廣泛存在於社會生活之中,而教育資源要真正實現有效利用,還需要學校教育工作者的艱苦勞動。

  第二個問題是,部分學校教師之所以對教育資源的發現、加工、整合,感到為難,感到力不從心,固然與當前中小學教師普遍壓力過大、工作負擔過重的現狀有關,也與一些教師自身教育觀念陳舊、學識修養有虧有關,與教師自身的成長經歷有關。

長期以來,中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存在只重灌輸、傳遞,而不甚重視學習者主動探究、閱讀、思考的問題,都存在著只重理論認知和答題作業,而不甚重視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在「做中學」的問題。

所以,新一輪課改以來,當倡導者提倡探究性、研究性學習和問題導引式學習時,不但學生感到陌生,教師本人也往往缺乏體驗。

既然大多數教師都是靠學教材、考教材的方法學出來的,他們當然會對廣泛收集利用各種同教材並無直接關聯的素材的要求感到為難,也會由於這些教學的額外負擔感到困惑疑慮。

但是,這是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邁過的門檻,是提升教師自身學力與修養的有效階梯,一切有志於教育事業的人,都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彌補時代變遷帶給自身的缺憾,都只能藉助自身在實踐學習求知新方式時獲得的經驗,去促成自己工作對象實現類似的轉變或發展。

  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不但與觀念方法技術有關,也與靈感或智慧有關。

課堂教學作為一種以人與人交往為主的實踐活動,其實是有許多藝術或隨機因素的,並不像按圖紙施工那麼循規蹈矩。

所以,要讓教師和學習者在放鬆的心態下開展有設計、有準備的學習活動,又不要讓事先的設計限制了真實的學習活動的發生髮展,這中間需要的是教育智慧,是快速準確地發現學生及其學習活動中的教育資源因素,並及時引導其發展成可以讓大家(至少是一些人)共享的教育資源,讓更多人從少數人的迷惑或思維火花中受益。

這種成功的教育範例,在現實生活中不勝枚舉,一些思想深刻的專家對教師課堂教學中神來之筆的開掘,也往往會讓人為之耳目一新。

而關鍵是要努力培養教師本人的反思開掘能力,教育智慧是長期經驗積累和認識沉澱的結果,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而養成反思習慣,不斷對個人的教育實踐進行再思考、再分析,則是培養提升教育智慧的可行途徑。

  教育資源的豐富性與導向性是一組矛盾,成功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審慎地處理這一組矛盾。

從當前中國基礎教育的實際狀況看,則應該關注加強資源的豐富性,應該關注各類資源的充分利用,因為它是影響當前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十、依據課堂教學的實時反饋,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努力滿足不同的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並及時利用多種評價手段,去鞏固落實學習者的學習發展成果,是有效教學的保障環節。

  我們認為,課堂教學是學習者學習活動長河中的關鍵環節,是他們學習活動的整合與提升的環節,所以必須從培養鞏固學習者的學習活動方式與效果入手,去影響和引導他們的學習行為,去提升和改造他們對學習的認識和學習習慣。

學校教學肯定應該以間接經驗為主,肯定應該建立在學習者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但是學習過程並不僅是知識的獲取與加工過程,也不僅是態度和能力的形成或提升過程,而是一個學習者學習習慣、學習興趣與學習方法的形成過程,是學習者學會學習的活動過程。

因此,要重視課堂教學的養成作用,要努力運用種種測量與評價手段,去促成學習者全方位的轉變。

目前部分高中在嘗試學分制,嘗試用平時的作業、練習及課堂學習表現,結合期末考試成績來綜合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

然而在教育實踐中,卻出現了少數學生因平時考評成績太差,致使雖然模塊考試成績及格,而最終卻只能因不及格而被迫重讀的現象,以致讓學分制度的設計者大跌眼鏡。

因為,實施學分制改革,本來是想改變一考定終身的現象,是想讓部分考試失利的學生,可以憑藉平時合格的付出而免於重讀。

前述現象的產生,恰恰反映了「應試教育」的影響,說明一些教師忽視了及時利用反饋手段,培養學習者良好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

真正有效的教學反饋,必須體現在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全要素上,而不能只是體現在學業成就水平的測量上。

學習者的學習活動本來就有多重目標,而學會學習,學會自我調控下的自主學習,更是中小學教育的根本目標之一。

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方法與習慣,又需要在學習者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活動中實現,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幫助和準確的批評或獎勵下實現。

這是一個積極的構建過程,是一步一個腳印的進步過程,也是一個教師必須及時關注與悉心培養的過程。

只憑學業水平測量來發現問題和進行調控,不注意平時對點滴細節的反饋和調控,不但無法做到有效教學,而且其實它也不是真正意義的教學。

  反饋評價對實現有效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反饋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次考試成績,一次提問後的表揚或讚許目光,一份對作業不乏嚴厲的批語,一個專為某人布置的任務或作業,一次有區別的檢查或提問……都可能是有效的反饋評價手段。

關鍵是要準確,要恰當,要切合學業的實際,要建立在對學習者心理和學習狀況的真切了解上,要讓學習主體在最需要的時刻,得到最實在最有用的鼓勵或提醒。

反饋可以是表揚,也可以是批評或者警示。

必須明確,表彰、批評和懲戒,都有教育價值。

以獨生子女為代表的新一代,在生活中更多接受的是長輩的關心甚至溺愛,因而在成長中就更加需要恰如其分的準確批評。

雖然中國教育傳統上是比較強調「苦讀」,強調「師道尊嚴」,教育實踐中也不無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案例,而教師不注意尊重學生人格的現象也較為常見,所以在推動教育變革時,強調「師愛」,強調「更多利用表揚與激勵手段」,等等,確是有針對性的主張。

但是,也要防止矯枉過正,要恰當合理地運用多樣的教育反饋評價機制,而不能只是不加區別的肯定和褒揚。

除了準確以外,在反饋評價問題上,當前應該注意的另一個問題是教師的情感投入,所有的反饋評價方式都必須建立在教師對學習者的真心關注的基礎上。

就是說,要讓反饋評價的對象切實地感受到評價者的真誠,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覺察教師不是在「敷衍」或「找茬」。

當學習者認為教師偏愛、歧視和漠視自己或別人時,教師的反饋評價就不會產生預期的教育效果。

其實,許多有經驗而又與學習者心心相通的教師,並不需要把自己的批評或表揚說出來,浮出一片笑容,遞過一個眼神,皺一下眉頭,都可以讓對方心領神會而起到久遠的教育作用。

當然,達到這種境界不僅需要有很好的經驗積累,更重要的是要時刻真心地關注學習者,真正與他們建立起默契的師生關係,而不是只在發生問題時,才注意到他們的存在,才注意到他們作為人的全面需求。

要重視發展性評價,特別是重視讓學習者學習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自己記錄自己的進步,自己去探尋促成新的進步的途徑與方法,從而讓他們在有計劃的積累與反思中增添信心,增長才幹,這是促進學習者自主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之一,是「學會學習」的反映。

要注意的是,發展性評價強調的是對人的縱向比較,是自己的今天與自己的過去相比,然而,人的發展不僅是改善自己內在品質的過程,而且是改善人與外在世界關係的過程,橫向的聯繫與比較是不可缺乏的維度,也是人的發展的重要內涵。

所以,發展性評價只是一種評價方式,而不是唯一評價方式,與合情合理的標準要求參照比較,與相似相關夥伴發展狀況的參照比較,都是有助於學習者全面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重要方法,都應該恰當地利用。

其實,以鼓舞學習者成長信心而言,用發展性評價方法可以鼓勵他們發現自己,固然可以激勵他們上進的信心,而教育者如果能夠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發現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與他人相較的長處,發現那些他們自己有所感悟而又沒有勇氣宣示的長處,並加以入情入理的分析和肯定,其激勵與促進作用更是極為顯著的。

  總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與教育條件下,在大班額集體授課的學習條件下,如何全面實現有效教學,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如何在新一輪課改的背景下,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效用和效率,是擺在中國中小學幹部教師面前的一道待解難題。

所有的理念宣示、理論設計或他國他人的實踐經驗,都只是我們破解這一難題的借鑑和參考,而真正有實際效用的答案,還有待於中小學一線教師自己去嘗試與創造。

本文所述,只是筆者近年來的觀察與思考所得,希望它能有助於讀者們的嘗試與創造。

  注釋:

  ①、②:參見《有效課堂——提高學生成績的實用策略》(美)瑪扎諾等著,張新立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原載《人民教育》2009年第5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讓我們一生幸福成長

李建成,洪澤縣實驗小學校長,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他認為:教育的使命是「讓我們一生幸福成長」,教育的內容是科學文化,教...

教師職業的專業性表現在哪裡?

與醫生、律師等很多專業性的職業相比,社會上很多人對教師的專業性頗多微詞,認為教師職業的專業性不強,很模糊,因為教師所教的知識並非是獨家的,是各行各業的人們都不同程度知曉和掌握的。隨著人們受教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