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英語學科發展現狀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英語教學發展起步較晚,發展制度和發展基礎都不是很完善,但是由於近些年來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因此英語教學在我國教學內容中占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學也發揮著重要價值,推動著我國教育產業的發展,對我國青少年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隊伍整體年齡偏高、素質偏低、優秀教師流失嚴重的現狀影響了教師隊伍結構優化、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了教育均衡發展的推進。

為了更準確地認知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我們進行了調研。

調查對象調研採取問卷調查、訪談和課堂觀察等方式。

一、違背「以人為本」的現象普遍存在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展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具體的教學改革實踐中,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但是,當我們走進課堂,會發現很多違背「以人為本」的現象:

現象之一:以教材為本。

有些教師過於重視教材,總認為教材內容就是課堂教學的內容,於是以生詞多、閱讀量大、難以完成任務為由,在課堂上減少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時間,唯恐少講幾個單詞、少講幾個句子就會影響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這種教材觀顯然是不對的。

教材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而是教學的材料,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靈活運用教材。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把握教材的要旨,對教學內容要敢舍敢取,重新組合教學內容,使教材服務於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教材。

現象之二:以教案為本。

有些教師上課時過分依賴教案,嚴格按照教案的程序組織教學,極力把學生的思維納入自己教案的軌道,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這種課堂教學儘管滿堂轟轟烈烈,我認為也不是一堂好課。

因為教師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不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

這些教師所考慮和關注的只是自己的教,而不是學生的學;是以自己的「教」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不能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進而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現象之三: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

有些教師過於相信「失敗—努力—進步—再失敗—再努力—再進步」這一規律。

他們在課堂評估和測試中喜歡難為學生,唯恐其過關,唯恐其驕傲自滿。

其實,這是一種消極的教學方式。

對有些學生來說,可能「失敗就是成功之墳墓」。

一次次失敗可能使一些學生喪失自信心,挫傷其積極性。

相反,一次成功往往會使一個學生終生難忘,變消極為積極,使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兩極分化現象的形成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呢?我想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二、課堂教學互動性差

現在的課堂教學倡導師生共同參與,所以說我們應建立起一種互動、民主、和諧、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係。

而我們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總是以自己的教為中心,找不到或不善於找互動點,產生不了互動效應。

比如在複習引入環節,我們常常採用問和答的方式,教師一味地「ask」學生,學生對答如流,但我們的老師不能及時地引導學生「ask」教師、學生之間互相「ask」,致使互動局面難以形成。

三、新舊知識聯繫性差,不能形成語段或語篇

英語學習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並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而語言能力的形成,需要日積月累,需要新舊知識的聯繫,需要一定語言知識的整合。

但是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只注重支離破碎的語言知識的傳授,不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和語段或語篇的整體性。

我們應使學生形成整體概念,以達到綜合語言能力形成的目的。

四、教學觀念陳舊,課堂教學不如人意

廣大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師仍然在按照傳統的觀念,陳舊的方法,開展日常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關注過多,而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太少,學生仍處於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狀態,沒有實現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

究其原因,農村初中因受升學壓力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講究所謂的「社會效益」,而忽視了對教師進行新《標準》的宣傳、培訓工作。

教師對《標準》的核心內容知之甚少,不能在教學工作中滲透新《標準》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

因而,英語教學陷入盲目性,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英語教學「耗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象。

五、師資力量薄弱

近幾年,農村中小學英語專業教師嚴重不足,而且鄉鎮初中小學部分專業對口、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英語骨幹教師流失情況嚴重,農村初中的英語師資力量日顯薄弱,就拿本校來說,現在上講教師就只有五個,其中兩名教師已有五十多歲了,幾年以後,如果老師退休不再此教學,就只有三名上講教師,到時會是如何的一種情況,讓人擔憂。

且由於農村小學和初中規模不大,經常出現由其他學科教師來兼任英語教學的現象。

對照《標準》對英語教師的要求,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農村初中小學現有英語師資力量是非常薄弱。

六、學校設施缺乏。

教學條件差,教研意識淡薄,將制壓著《標準》的實施。

利用電腦的聲音、影像、圖形、文字等能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聽說氛圍和有意義的言語實踐機會,有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

然而,農村初中教學條件一般比較差,不具備滿足英語教學需要的多媒體網絡設備和必要的教學軟體,致使教育技術不能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

大部分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學仍然依賴於傳統的教學媒體。

久而久之,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都大受打擊,從而影響到教學的效果。

七、學生興趣難以培育和保持,學生對英語科目感到難和厭

在現在從事的教育工作學校中會看到部分的學生對英語的迷惑,對於英語學習,他們的態度是無趣和無所謂,上課時這部分的學生會在下面發獃,聽不懂老師的英文教學,哪怕只是一少部分英語課堂用語,當老師詢問時,學生會直說:「老師,我真的一點也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內容……。

」聽到這樣的回答,讓本人陷入思考,作為一名從事農村教育教學的工作者,是不是我們的教學方法有問題無法讓學生喜歡我們的科目?是不是我們的教材有問題,對於學生來說太難呢?試比較,城區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觸英語,而農村孩子幾乎沒有這樣的環境,他們法感受英語的價值。

其重要原因是我們農村的學生在小學時期沒有能及時開設英語課,就算是開有英語也是一周兩三節,且由非專業老師授課,沒有標準的發音和良好的教學設施,因此,學生直到上初中還有多數學生感覺是從未接觸過英文,這時再用我們初中的課程開始上課,學生對英文根本一無所知,就更談不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就可想會出現學生不理解最後厭學英語的情況出現了。

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更走近「大綱」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呢?本人認為,首先,要從小學英語著手,那就得開設小學英語課程,在小學英語的開設中要注意了解幾方面的情況:

1、農村小學教學方法、手段落後於城市小學

在農村小學中還存在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的情況,而這種「滿堂貫、英譯漢」的教學方法,不僅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徵和年齡特徵,也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致於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願意繼續學習英語。

2、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

在課堂上,學生能聽到英語教師較流利的口語,但學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觸三到四次,其他任課老師則都是用漢語教學,並且有些學生甚至在英語教師上課說英語時,起鬨或吵鬧,這又影響了其他學生學習英語的情緒。

而且,目前社會上尤其是農村,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很少,甚至可說是沒有。

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

3、家庭教育與環境的負面影響

城市的家長們大都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而農村很多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以後的事,特別是小學裡只要學好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科目就足夠了,更何況一年級的孩子才六七歲,他們在學漢語拼音時還有很大的困難,更何況英語?因此,當孩子滿懷喜悅地向父母講述對學習英語的好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邀功時,父母們缺少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教育,而是心懷疑問:「這麼小的孩子,能學好嗎?」而有的家長則是雖然也能認識到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也是一竅不通,也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農村家庭很多也裝了寬頻,這為在線智能英語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可能。

目前,在線智能英語學習系統已成星火燎原之勢,尤其是國音智能英語,採用當前最先進的「E+C」學習模式,利用「學習引擎」技術研發的智能學習平台,可以讓學生一學期學完整個小學初中的英語單詞,並實現母語式記憶。

隨著智能英語的普及,農村中小學英語現在也將很快改變。

在這一問題上,希望農村中小學校長、英語老師、學生家長一定不要再錯失良機,錯過了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期,積極為孩子購買智能課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有效的途徑,讓英語成績突飛猛進!

英語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已經成為學校中一門不可缺少的課程,而目前學校生源的質量普遍較差,英語基礎尤為薄弱,大多數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有的甚至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如何才能將中職英語教學搞好呢?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