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敢說市場上沒有一家真正的STEAM教育機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0秒讀懂今日內容:

5年的教學體系、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孩子學習後的評價方法是真正STEAM課程的三要素

探究式教學才能讓孩子真正學到STEAM教育的精髓

一個好的STEAM課程體系應該有評價體系

耐撕爸爸之前有發過STEAM線下培訓機構的觀察報告(後台回復「機構」查看),很多家長還是其中「課程體系的好壞」怎麼分辨比較困惑。

今天耐撕爸爸請到FutureX Edu 創始人—R·斯迪姆,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8年教育培訓行業老兵,他說市場上沒有一家真正的STEAM教育機構,因為他們根本無法建立一個完整的STEAM課程體系。

「要注意區分雕蟲小技與科技創新的不同。

創客教育可以從小製作起步,但是誤把雕蟲小技當作科技創新,這是科技創新教育的大忌!「多次擔任國際科技競賽評委的姜院長總是會這樣提醒評委們。

這提醒了我,說明目前流行的STEAM或創客教育熱潮中,還是有優劣之分的。

怎麼分辨呢?

STEAM是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政府針對美國理工科人才短缺提出的一個教育概念,主要目標是加大整個國家對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

這其實都是政府行為,政府的目標是為國家培養人才。

那做為孩子家長,要理解STEAM是帶領孩子向科學家和工程師學習的教育項目。

沒有體系、沒有深度,課程拼湊而成

沒有體系,沒有深度,停留在對科學實驗或教學內容的拼湊,這是市面上的很多STEAM機構的本質。

目前,科學實驗類的機構的課程(包括一些小機構和號稱幾輪融資的機構),產品基本上是把能找到的好玩有趣的實驗做個大拼盤,一般能做到200-300個不同的實驗,做個簡單的分類,背後完全沒有體系和篩選。

孩子能得到的就是每個實驗的一點點知識和好玩。

機器人培訓機構基本就是國外引進一套硬體,然後拼湊一些好玩的搭建的盒子,背後根本看不到對能力培養的體系,基本也就是一個高級玩具,個別機構更是直接買一套國外的硬體和課程,數年沒有更新和研發,而且整套內容在國外已經被淘汰了。

真正具有價值的課程體系有三個必備要素

真正立足於培養孩子的,具備完整教育價值的教學產品,應該具備完整的教學體系,這套教學體系的內容選擇是符合國家教育標準的(美國)。

在整個教學體系的背後還有系統的對科學&工程技術能力的覆蓋,這些技能包括觀察、測量、收集信息、設計模型、控制變量等過程技能和綜合技能。

至少有5年的教學體系+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孩子學習後的評價方法,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孩子的STEAM學習一定是基於現實問題

一個完整的STEAM教學應該是基於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思路。

如果缺乏了這一步,STEAM教學的意義缺失了最根本的基礎。

探究式教學才能讓孩子真正學到STEAM教育的精髓

真正的STEAM教育,是遵循科學探究的流程或工程實踐的流程的,這是一個項目化的課程設,教學方式以項目為周期,帶著孩子去探究或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自己建構知識和技能,達到培養內內在的綜合能力的的目標。

這個過程中,孩子要能自己描述問題,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限制條件;接著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找出前人的方法;在已獲得的資料的基礎上,根據自己擁有的知識提出所有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在這些方法中篩選出最好的一個,建立模型;利用材料,創造出實物,實現自己的想法;測試作品;為作品作出評估,並進一步完善設計。

這是一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

當然,探究式學習對老師的要求比較高,而大部分機構能給到老師的待遇大概在4000-7000之間,註定了整體老師水平偏低,不足以支撐探究式教學的要求。

沒有評價體系,教學目標不明確,老師自己都說不明白怎麼培養創造力

你去絕大部分機器人培訓機構問他們的課程對孩子有什麼作用,標準的回答是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你再問,是如何培訓這些能力,到底有沒有效果?基本上得到的反饋就是茫然了。

你去絕大部分的科學實驗類的機構問同樣的問題,他們會說啟蒙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事實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是天生的,他們對孩子保持興趣是有些作用,但是也僅僅如此。

他們之所以強調興趣的重要性, 其實本質上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更深入的思考,更談不上教學體系。

這整個會導致課程和老師都是目標模糊,完成上課任務而已。

正確的有明確的評價體系,教學目標分配應該是三分之一的知識,三分之一的技術能力,三分之一的綜合能力。

技術能力和綜合能力需要明確的教學環節進行支撐。

你以為你跟上了時代,結果卻走了一條大彎路

家長跟風,以為選擇了一個機器人培訓班或者科學課程,就完成了孩子科學&科技教育的任務,就培養了孩子的創新能力。

但其實最後耽誤的是孩子寶貴的教育時間。

我們有責任把教育的目標清楚,以便我們在培養兒童時能審慎地根據這個目的來選擇施教的科目和方法。

我們非但不應該不假思索地就趕教育上的時髦,那些比任何其他時髦並無較好根據的東西;同那些多少關心子女心智培養的、教育才智的人們所表現的粗枝大葉的、單憑經驗的評判方式比起來,我們的評判方式還必須提高一步。

畢竟孩子的時間是寶貴的,在孩子自己不具備選擇能力的時候,我們的選擇就必需格外慎重。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未來世界什麼樣我們不可預測,能為他做到最好的就是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科學是他們能選擇的最好的工具。

如果你也對教育感興趣,歡迎關注公眾號:耐撕爸爸(或hinicepapa)

搜索方法如下:

1.打開微信

2.點擊通訊錄

3.點擊「公眾號」之後點擊上方「+」號

4.搜索hinicepap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狀況分析與探索

作者簡介:吳雪芬,女,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園藝、園林、花卉、大田作物等病蟲害防治的教學和科研。 內容提要: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培養符合行業、企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