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很「返祖」,能讓現代人,享受最原始的教學體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的「STEAM」, 「Maker創客創客」教育玩得比較溜,DIY,創客教育在美國基礎教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每場活動講座都爆滿,可見教師們的興趣和熱情。

美國的創客教育,強調讓學習,回歸自然。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回歸了最原始學習體驗——人類邊玩兒邊學Play & Learn ,融學習動機」,「學習情景」,「有關知識點」,「團隊協作」,「及時反饋」,「失敗乃成功之母」等教學原理於一體。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教育學家表示。

在創客教學中,學習者可以充滿動力的去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並從中獲得新技能,還能提升自己的創造力。

美國未來教育的定位,在於從微觀上,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宏觀上,培養美國未來經濟發展之支柱,所以對於創造力的培養是空前的。

美國聯邦教育部長Betsy DeVos呼籲:「舊金山的Minerva項目走得更遠。

他們的目標不在於向學生傳遞信息,而是更關注於培養學生如何思考。

Minerva著重於培養批判性思維、協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學生幾乎在每個行業都有用的多才多藝,包括為目前尚未存在的工作職位做好準備。

Minerva沒有實體校園,學生在世界各大城市上課。

這些例子很有前途,但我們需要更多、更多的密涅瓦大學。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批判性思維、協作能力、交流能力,都是開展創客教育的目的之一。

那麼,傳統教育,到底有什麼問題呢?為什麼要對教育,做出如此大的改動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阿童木人工智慧的老師,曾給一個美國小學3年級的學生出了一道稍微難點的題,她立刻說,「噢,我還沒有學到4年級,所以不會。

」她說的很理直氣壯,然後就玩兒別的去了。

好像很有道理啊,這不是與咱們中國固有的教學背道而馳嗎?小學搞各種奧賽,不就是要孩子超越年齡的限制,超前學習嘛?哪種更符合自然規律?是美國孩子嗎?

不過,咱們是不是還可以這樣想:知識點好像宇宙里的星星彼此相互輝映,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自發探索「采星星」的過程。

「我不是四年級所以不會,而且現在不需要學。

」這樣主動放棄發掘的想法實在讓人感到不安—是埋下了一顆對學習過程錯誤認識的種子?還是澆滅了潛在的興趣?Maker/STEAM教育就是把學習的過程重組,賦予強烈的目的性和情景性。

這類教育就是一種自發「采星星」的過程,因為我們對A事物感興趣,所以咱們會積極嘗試,學會X後,咱們不甘於此,繼續嘗試Y,失敗了?沒事,繼續搞,於是我們調整策略,搞定了Y,繼續向Z發起衝鋒,最後,我們搞定了A事物,歡呼總結,至於年紀,去他的!

在這個過程中,知識點、工具,很自然的被學會和使用,是一個很自然的學習狀態,既不像中國的強迫式的學習,也不像美國孩子那樣因為沒到年紀就不學了,這才算是回歸了自然,讓孩子,獲得最原始的教學體驗。

阿童木人工智慧專注於3-18歲孩子的機器人、編程、創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更多信息請關注阿童木人工智慧公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