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車後買票」,能讓駕考更輕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駕考「先培訓後付費」模式再度被關注。
交通部日前發布《機動車駕駛培訓先學後付、計時收費模式服務合同(示範文本)》,該文本自今年10月1日起實施。
合同示範文本列明學駕人按預約時段學時價格支付培訓費用等。
(9月19日《京華時報》)
點讚派
「先學後付」有助打破潛規則
靴子終於落地。
今年年初,交通部就將「50%的駕校試點將先培訓後付費」列為今年將推進的民生實事之一。
從列入實事名單到《服務合同》的出台,這表明駕考「先培訓後付費」制度即將大面積推廣。
「先學後付」的駕考模式有點類似網購中的「貨到付款」,只有當自己覺得滿意的時候,才需要交付學費。
這也就讓學員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對於傳統的駕照學習中會出現的「潛規則」造成最直接的影響。
倘若教練有故意索要紅包的行為,學員可以選擇不支付學費來進行反制。
同時,針對教練故意擺臉色等行為,也有了用腳投票的權力。
總而言之,教練只有更用心地教,才會喚回學員「按時交學費」。
這有助於提高駕校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劉頌寒)
憂慮派
先付後付,學駕人應有選擇權
雖然新模式是一種進步,但傳統駕培模式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
比如,學員一次性付費,不用擔心駕培費用漲價;在規定期限內,可相對自由支配學習時間,不用擔心多付費。
對教練來說,不用擔心被學員「放鴿子」,利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這樣的雙向關係,有的學員還是比較認可的。
「先學後付、計時收費」的模式,也有讓學員不安的地方。
比如,越是周末、下班後,參加學習的人可能越多,實施「計時收費」,學員會不會要比傳統模式付出更多費用呢?
所以,實施新模式,也應留給學駕人一定選擇權。
這樣,既不違反學員和駕校雙方協商一致的原則,也可以讓學員根據自己的學駕特點排除收費增加的憂慮。
(卞廣春)
建議派
應雙向約束,及時完善細則
觀察目前情形,駕考「先培訓後付費」模式實施之下,至少有這樣幾個問題有待索解:站在駕校的角度,如何在培訓水準提高,以及防止學員隨意跑單之間,找到現實的平衡點?站在學車人的角度,雖然此次交通部出台的《服務合同》明確了駕校不同時段的學時單價,以及具體費用的繳納時間與方式,但並未對學員可以拒付學車費用的臨界點進行清晰的界定,沒有提供一個駕校和學車人可以共同接受的拒付標準。
如此之下,難免在現實中會招致種種糾紛、激化矛盾。
駕考「先培訓後付費」模式即將推行,當下最迫切的是完善市場化規則與前提,並及時出台相關細則。
譬如,可以設置第三方機構收費。
即學員的學費不是先付給駕校,是先交到第三方手中,相關監管部門可根據駕校培訓情況、學員學習情況,再通知第三方撥付學費給駕校。
(王聃)
駕考新規10月1日起實施 學車計時收費 可「先學後付」
駕考新規10月1日起實施學車計時收費 可「先學後付」計時收費包括模擬教學「分段收費」和場內道路、場外道路實操訓練「按時收費」二種方式。通過配備計時收費設備,學員、教練員和駕校三方的相互監督制約,...
10月1日起學車計時收費先學後付 教練:太貴,學車的人越來越少
:9月19日,交通運輸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印發《機動車駕駛培訓先學後付、計時收費模式服務合同(示範文本)》,要求推行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後付費的服務模式,並於10月1日開始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