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和節食,一字之差,千差萬別,看清四大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斷食和節食有什麼區別?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了解到在不進食的情況下,機體會啟動燃燒脂肪的過程。

所以,作為減脂人群,正因為我們想要消耗儲存的糖原和脂肪,需要讓身體更長久地處在一個"無能量攝入"的斷食階段。

也就是"延長空腹時間"。

一直有粉絲有這樣的疑問:

不吃東西,那不就是在節食餓肚子嗎?

看來,大家對於節食已經避而遠之。

節食傷害基礎代謝,因此容易反彈的原理已經人盡皆知。

那麼,間歇性斷食和節食有什麼優勢呢?

1. 能量攝入量不同

節食的本質是什麼?——降低熱量攝入。

間歇性斷食呢?——限制進食時間。

同時,為了保護基礎代謝,我們更期待在進食時間內,至少吃夠基礎代謝,而不是像節食一樣,吃得越少越好。

由此,我們得出:

斷食是合理攝取均衡營養,只是有確切的吃的時間點。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約束。

2. 滿足感不同

節食,是每攝取一點熱量都膽戰心驚,同時要記錄在案。

一般情況的節食都相對極端,吃到的熱量尚且無法滿足人們的基礎代謝,會讓身體誤以為進入饑荒模式。

因此,一旦恢復飲食,機體更傾向於儲存脂肪。

間歇性斷食則不同。

它要求吃夠熱量,滿足基礎代謝。

同時因為進食時間儘可能短的限制,更有可能在一頓吃到心滿意足。

不要小看這個滿足感,這不僅會讓我們的減脂過程不那麼痛苦,也會讓我們擁有更飽滿的鬥志和情緒。

畢竟,減肥不是一朝一夕,可持續策略永遠是上策。

但是,有人擔心:

畢竟斷食要有至少十六個小時不吃東西,真的不會餓到前胸貼後背嗎?

首先,你只要吃對了食物——儘可能少地選擇精細碳水化合物類,更多選擇升糖慢且飽腹感強的蛋白質;

其次,只要你吃夠了能量,如果真的餓,這樣的情況也對你的健康大有裨益,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它值得你接納,畢竟之前吃撐了那麼多,總要還回來。

畢竟80%吃的時候你都不是餓,而是饞,無聊,口渴,焦慮……

我們真的攝取了太多身體不需要的熱量,同時需要一段過程的糾正,把這個不健康的方式扭轉過來。

3. 暴食的風險不同

減肥界最大的成功,不是減下來,而是一直瘦下去。

所以,是否反彈,是我們減肥所要關心的連帶問題。

正是因為擁有更好的滿足感,間歇性斷食顯然比節食更有優勢。

雖然不能隨時進食,但至少一天裡,我們總還是有,吃得滿足的幸福時刻。

4. 效果不同

間歇性斷食雖然看起來吃得不少。

但是本質上,斷食是通過對於胰島素的友好(禁食期間可以休息,進而保持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保持瘦素的分泌來達到減脂的效果。

節食雖然也是在空腹,但因為長期熱量不足,造成身體代謝速率的下降,所以熱量差(攝取能量-基礎代謝=熱量差)越來越難控制到零的附近。

換句話說,節食的體型要想維持,除非我們一直吃得那麼少。

雖然吃飽可能不利於減肥,但是過猶不及,吃不夠不僅身體進入自我防禦階段,心情也會受到較大影響而不容易控制。

這就是斷食和節食的四大區別,你了解了嗎?

#清風計劃##減肥##減肥路漫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