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比勤奮更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提高全縣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從2013年開始,衡東縣教育局就開展了針對縣內教師的全員培訓。

我有幸參加了2016年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26班的培訓學習。

不學不知道,一學嘆差距。

通過這一周早出晚歸的知識惡補,雖然辛苦,但收穫滿滿——

在視野上,知道了七大教育技術的趨勢:3D列印、大規模開放課程、大數據、電子教科書、遊戲化、翻轉課堂、移動學習;明白了什麼是教育信息化新名詞:雲計算、教育雲、泛在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學習、可汗學習、翻轉課堂、微課、慕課(moocs)、網易課程;了解了「三通兩平台」:寬頻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在技術上,系統學習了微課、ppt的製作,圖像的獲取和編輯,聲音的錄製與剪接等現代信息技術,解決了以往只知道從網上下載,「吃現成飯」式的拿來主義。

試想,假如學生看到老師錄製的課件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外面的花花世界,而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物,是大家熟悉的共同體驗,那取得的教育效果,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在思想上,我進一步體會到了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對於課堂教學的意義:為學生創造更多的互動機會,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更好地促進學生利用資源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得到發展。

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常常聽到教師感嘆,現在的學生不同了,難教了,不聽話了,卻不願去深究原因,試想,時代變了,還靠以前那種「一支筆、一張嘴、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能吸引學生嗎?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你能強迫他們在教室里坐上40分鐘嗎?而沒有吸引力的教學,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就沒有了繼續學習的持久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一個老師,只有認清形勢,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才能做到化難為易,化枯燥抽象為具體生動,從而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教育效果,促使自己的學生達到「累並快樂著」的最高精神狀態!

人的行為永遠受大腦支配,人的行動永遠由視野引領。

辛勤的耕耘不一定有收穫,一味的勤奮不一定會成功,只有加上超前的視野,才會大大提高成功的幾率。

正如縣教師進修學校顏亞華校長所言,視野比勤奮重要。

沒有及時更新的教育理念、廣闊的視野,只靠埋頭苦幹、而不抬頭看路,不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來武裝自己,就跟不上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就會成為教育戰線上的落伍者!(本網評論員 譚長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祝智庭---走向創造驅動的智慧學習(下)

翻 轉課堂近年來迅猛發展,因其翻轉了傳統課堂結構,對培養21世紀學生素養有先天優勢,如批判性思考、溝通協作能力。勇於創新謀求發展的學校老師雖日益增 多,但大多摸著石頭過河,走了不少彎路。1+e銀...

「微課介紹」

微課介紹一、微課(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