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學迎來「課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新學期開學已經半個月,部分學校的學生髮現,學校的課表變了:小學長短課、大小課「交錯」進行,部分低年級取消統一下課鈴聲;綜合實踐課實現多學科「聯動」、知識點共融……而這,正是得益於北京市今年開始實施的「課程計劃」。
今年7月,市教委出台了《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修訂)》(以下簡稱「課程計劃」),學校可根據學科和課型開展長短課、大小課課程實驗,同時,要求七、八年級開展科學實踐活動,並將其成績計入中考分數。
課時之變
小課20分鐘大課一小時
根據「課程計劃」要求,本學期鼓勵學校在周總學時不超過相應年級規定的前提下,根據學科、課型等積極開展長短課、大小課相結合的課程實驗。
這意味著,以前每節為40或45分鐘的固定課時將被打破。
新學期,東城區景泰小學的學生們發現課表里的課時長度不一樣了,出現了20分鐘、30分鐘、40分鐘以及60分鐘長短不同的課。
景泰小學副校長劉松梅介紹,學校的校本課程「快樂英語人人唱」「經典名篇人人讀」等是20分鐘一節。
這學期新增的籃球課是30分鐘一節,此外還有60分鐘一節的職業體驗課等。
本學期,一直走在課改前沿的清華附小在課程改革上也有大動作。
據清華附小副校長王玲湘介紹,開學後一年級和二年級的16個班級將實行「包圓制」,所有課程均由兩位班主任「一手包辦」。
這兩位班級「大總管」分別是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他們同時承擔除藝術、體育、英語外的所有學科教學,並互為助教。
沒有了不同科目的任課老師,清華附小一、二年級的課程全部用「模塊時間」來代替。
兩個班主任在總學時中擁有整體設計及運用的自主權,他們可以就課程的進展靈活安排教學的長度、主題教學科目等。
施行模塊時間後,老師們的下課時間不用再一起「踩點」下課鈴,一、二年級將不再統一打下課鈴。
相較小學裡更為靈活的大小課,不少中學老師表示,受知識體系影響,中學短課、小課比例較少,大課相對更多。
以北京市五十七中為例,其在除畢業年級開設的閱讀課為80分鐘,需要學生在圖書館上課;北京市二十七中周五下午的綜合實踐課,則多為2-3小時一節。
內容之變
社會實踐漸成「必修課」
社會實踐活動比例的大幅提升是此次「課程計劃」的亮點之一。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課程計劃的核心變化之一,就是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
為了讓學生動起來,部分學科拿出10%的學時用於開設學科實踐活動,共計453學時。
此次修訂強調加強學科間的聯繫與整合,鼓勵學校開展圍繞主題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
朝陽區白家莊小學開設了科技、藝術、文化、體育四類120多門校本課程,並將尊重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構建了「4+1」課程機構模式,「4」指一周里有4天上基礎課,「1」指一周集中1天上主題課,圍繞「尊重規律、尊重人人、尊重差異、尊重需求」四個主題開展探究式學習。
校長祖雪媛介紹,主題課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完成。
如主題課程《走進北京文化名人——老舍》,學生在語文相關課文學習後提出了這一主題,利用班會課進行開題論證,課題確立後,感興趣的學生組成課程開發小組,利用綜合實踐課進行小課題研究,小組成員上網查閱老舍經典作品、實地走訪老舍故居、組內研討課程形式和要點,最後將小課題研究成果進行匯總,形成主題課程。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起到的作用是鼓勵和引導,以及對語文、綜合實踐、校本美術、校本音樂、校本表演等相關課程進行整合,豐富主題課程的組織形式。
朝陽實驗小學則將繼續擴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範圍。
早在2008年,學校正式掛牌成立了校內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先後開闢了廚藝教室、工藝教室、棋牌教室、模型教室、影音工作室、演藝廳、排練廳等校內實踐活動基地。
學校還打破學科界限,開設了供學生選擇的實踐課程。
於此同時,朝陽實驗小學還從綜合、藝術、人文、科普四個領域選取了不同的社會實踐基地。
包括中國科技館、北京海洋館、自然博物館、農業博物館、美術館、電影博物館等。
在學校教學部門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每月開展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實際的社會情境中,直接參與並親歷各種社會生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累社會生活經驗。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則將每周五下午變成為固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時間約3小時。
據介紹,初一、初二年級的綜合實踐課將會安排學生外出參觀,或者在校進行研究性學習,例如有些學科要走進博物館,要去科技館等場館進行。
作業之變
作業減少,學生負擔減輕
新學期,不少學生也驚喜地發現,作業數量比以前少了,作業內容更鮮活了,作業形式也更靈活了。
「課程計劃」要求,小學低年級作業要在課內完成,不得布置課外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形式課外作業一周布置一次,教師應全批全改。
同時,鼓勵小學各年級布置跨學科、跨年級的綜合類、探究類作業。
事實上,減少作業為學生減負,這是北京多年來減負政策的延續。
「我上二年級的時候,學校基本不留課外作業了,在學校作業就寫完了。
」北京廠橋小學五年級學生李想說,回家後主要就是玩耍。
不過,他周末要去課外輔導班學英語,因為「家長很著急」。
羅先生的女兒在海淀實驗小學上三年級,這個學期他就感覺孩子的作業少了,「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回來還得花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寫作業。
到了這學期,作業基本上在課堂上就能完成了。
現在她在家裡基本上就是看看課外書,有時也會練練古箏。
」羅先生說。
朝陽區鼓勵中小學跨界教學
日前,朝陽區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試行)》,鼓勵各學校突出「整體育人」的基本理念,加強學科間的聯繫與整合,突破學科課程邊界,設置跨學科綜合學習、主題化學習及實踐活動課程,鼓勵開設圍繞主題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
方案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九年一貫整體設置課程,各學科平均應有不低於10%的學時用於開設學科實踐活動課程,開展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
其中市級地方課程包括專題教育綜合課程、職業生涯、我們的城市、我愛北京等。
專題教育綜合課程整合毒品預防、預防愛滋病、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
區級地方課程包括「三生教育」、「三禮教育」、朝陽、陽光足球等。
在課時安排上,建議小學每學時以40分鐘為基數,初中每學時以45分鐘為基數。
學校可以根據學科、課型等積極開展長短課、大小課相結合的課程實驗,周總學時不得超過相應年級規定的學時總量。
例如一年級每周總教學時間不得超過1170分鐘。
中關村二小:推出畢業年級銜接課
新學期開始,中關村二小原來的固定課時變成長短課,每學期還配備了15周的綜合實踐活動課。
學校今年重點在一年級和六年級進行了課程改革。
在六年級學生的課表上,今年還新增了小升初銜接課程。
據介紹,學校利用周五半天時間給六年級學生上「小升初銜接課」。
此舉則源於一些中學反饋「孩子們在國學素養和創新意識方面比較薄弱」,因此,學校每周安排半天時間開設「國學素養課程」以及創新素養課、日語、法語等小語種課。
對此,學校在假期里還專門邀請了北京一零一中學等學校的相關教師進行了交流。
在一年級起始課程方面,中關村二小推出跨學科的整合課程,課時也根據授課需要進行了相應調整。
學生每周有半天可以學習綜合課程。
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少學科都有總課時10%的學科實踐活動,並會把適合跨學科的主題拎出來,做詳細方案的整理,把課程梳理,好以做備選。
此外,學校還會為學生提供到尖端的國家科普場館去實踐學習的機會。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學校的新生入學、二到六年級的開學總動員等,都已列入實踐活動課程。
□文/本報記者 鄭祖偉 蘇金柱
遼寧明年秋季起小學一、二年不學外語
本報訊(華商晨報主任記者 劉桐)從明年秋季開學起,我省開設外語的起始年級為小學三年級,三至六年級每周上一節書法課,各學科不少於10%的課時用於學科實踐活動。日前,遼寧省教育廳印發《遼寧省全面深化...
鎮江中小學調整課程計劃 一年級就要上科學課
小學、初中的「思想品德」課程改為「道德與法治」;小學、初中的體育課程統稱為「體育與健康」;本學年起,一年級開始開設小學科學學科,下學年起,一年級至六年級全部開設科學學科……昨天,市教育局公布《鎮...
鞍山中小學課程將有重大變化 三年級開設英語課
小學外語從三年級開始「教」;今秋新學期,小學一年開「科學課」;三至六年每周課時書法課(毛筆字);全面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中考試題,將增強聯繫生活實際;中小學可探索「跨學科課、跨年級課」;研學旅行...
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全面開設到位
本報訊(記者 劉博智)近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突出強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語文、數學等學科課程並列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