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這樣記憶,讓你的效率加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看過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小夥伴都會驚嘆於那些選手驚人的記憶力和觀察能力,覺得自己的智商深深的被碾壓了,當初我看到也是這種心情,在這裡首先請允許我做一個悲傷的表情。
實際上有些人天生就記憶力強,我們不能否認,並且強到讓你感覺,我一輩子都追不上了。
舉個例子:如果你看過電影《雨人》,那麼你一定會驚嘆於這個天才,主人公原型Peek可以同時閱讀兩個書頁,左右眼各自讀一頁,只讀一遍,他就能夠完美的記住所讀的內容。
而且他永遠都不會忘記,據說他記住的書超過 12000 本。
然而另一方面,Peek 的智商只有 87 分,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雨人們雖然能過目不忘,但卻不能理解自己所背誦內容的意思。
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細節之中,而看不到大的局面。
而現實生活中,大部分都是正常人,智商相差不大,電視上那些記憶大師,很多都是後天訓練的,訓練的方式有很多種,而主要訓練對象也是撲克,電話號碼,圓周率等等,記憶方式主要是把一些無意義的東西進行編碼,轉換成有意義的形象,而我們大可以不做這些,想成為學習上的記憶高手,可以看看世界首席記憶大師多米尼克·奧布萊恩給你的一些建議,當然,這之中也融入了我的一些思考。
什麼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美國貝瑟爾國家培訓室研究發現,如果通過閱讀獲取信息,最終只有大概10%被長期儲存下來,而看到或聽到的能保留50%,親身體驗的信息可以被保留80%。
該項研究還表明,如果把學到的知識積極地教給他人,我們就可以記住至少95%。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一方面,一個人積極地參與到某個場景中時,能保留的信息往往是最多的。
另一方面,親身體驗(需要我們動用各種感官)會大大提高我們的記憶力。
在教授某些信息時,我們不僅要被迫多次重複,而且還必須真正弄懂它們,這些活動都有助於我們將這些信息牢牢嵌入大腦。
就我看來,要想提高學習成績,不管用什麼方法,關鍵都在於四個方面:
●有效吸收知識;
●做好筆記;
●記憶;
●複習。
你不需要逐字逐句的閱讀
事實上,無論是應付考試還是學習其他的東西,我們需要獲取的大部分信息,都來自於閱讀,如果想要更加有效地通過閱讀獲取信息,你可能會告訴自己放慢速度,儘量記住每一個細節。
但研究表明,只要方法正確,你閱讀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記住相關信息。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邊讀,一邊在重點信息旁做標記。
只要有支筆或乾脆用食指就可以了。
用筆或手指輔助閱讀能大大提高你在閱讀時的專注程度,並難以置信地提高你的閱讀速度。
在關鍵點上做筆記
我的建議是,每專心閱讀20分鐘左右就停下來,做些筆記。
在剛剛讀過的內容中找出關鍵點,然後在一張紙上寫下這些關鍵信息。
思維導圖可以說是完美的信息儲存工具。
可以把一本書的脈絡整理出來,以下是思維導圖的一個示範。
當然我們在學習中經常會整理這些圖,但是經常是我們太過關注細節,我的建議是當你要複習時,可以先看大塊的東西,對哪裡不熟悉再細看。
理想情況下,當你閱讀一個新的材料時,你應當憑藉記憶從剛剛讀過的信息中抽取關鍵信息,而不用再回頭翻一遍(這樣做只會減緩你做筆記的速度),不過這點不做強求。
記憶關鍵點在哪裡
列完關鍵點之後,你可以將這些信息組織起來,並按照順序進行編碼。
在思維導圖上,首先,用數字給你要討論話題的關鍵點進行編號;其次,將這些關鍵點寫在一張清單上;再次,將每個關鍵點轉化成一個視覺形象;最後,將每個視覺形象安放在你設定的路徑上。
非常簡單,你一下子就能記住剛剛讀過的所有重要信息了。
複習你學過的東西
不管要記的東西是什麼,相信你都會遇到「遺忘門檻」——一到這個地方,你剛剛記住的東西就會逐漸衰退。
要想跨過這道門檻,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複習。
當然複習方法有很多種,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些人們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其他「效應」,這些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弄清楚複習的重要性。
下面舉一個例子。
首因效應和近期效應
一方面,如果不用任何記憶策略,直接記憶20個數字,你會發現自己可能會只記住最前面的5到10個,這被稱為「首因效應」。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人在記憶過程中腦力集中的模式。
剛開始記憶時,人的記憶力效率會非常高,但隨著大腦吸收的信息越來越多,它開始逐漸走神,效率就會逐漸降低。
另一方面,在快要結束時,你的記憶力效率會再度提高,這時大腦會告訴你該記的東西快要完了,它會立刻覺醒——這就是所謂的「近期效應」。
下面的圖形告訴我們,首因效應和近期效應之間有一段巨大的陷落帶。
在這段陷落帶中,人的注意力水平會嚴重下降,此時人的記憶力水平至少會下降25個百分點。
要想克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重複,通過重複或加入一些出格的信息來喚醒我們的大腦,讓某些信息更加突出,更加容易記住。
想想看,你在廣播或電視里接觸過多少被重複多次的廣告?有時甚至在短短30秒中就數次重複——根據研究,人的大腦更容易吸收那些聽到多次的名字。
但必須提醒的是,如果你是通過閱讀吸收某些信息,上面這些方法可能不適用,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中斷。
比如本來打算學習120分鐘,我建議你最好將其分解為6個20分鐘的片段。
按照慣例,在學習20分鐘後,如果能休息4到5分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首因效應和近期效應,從而讓你記住更多的信息。
在休息過程中,即便你本人在忙一些毫不相干的事情,你的記憶力也會不斷地自我重複,加固剛剛學到的內容。
遺忘有什麼規律?
相信大部分小夥伴都曾經挑燈夜戰:考試在即,只好把之前幾個月學過的東西都複習一遍。
可打開書本一看,感覺都是全新的內容,之前學過的全忘了,沒辦法,馬上要考試了,只好死記硬背。
然而你也同時會驚異於那些考前淡定自若,但考試成績一點也不差的學霸吧。
其實,究其原因,就是把功夫用到了平時,無論你學的是什麼,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平時複習極其關鍵。
大概你也聽說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無論要學什麼,為什麼學,一旦讀完這些信息,就要立刻做筆記,並盡力記住它。
該曲線表明,人遺忘最快的時間是在記住信息之後的最初兩個小時之內。
也就是說,要想牢牢記住某條信息,你必須在記憶過程之中和記憶之後經常複習。
怎樣複習最有效
艾賓浩斯發現,只要在聽講時做好筆記,並在結束後立刻複習,就可以記住至少80%的信息。
無論時間是長是短,只要在結束之後立刻複習,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上圖給出了兩種複習策略所導致的結果,一種是間隔性複習,一種是只複習一次。
實驗表明,如果能在學習之後立刻複習,記住的內容可高達60%~80%。
但如果不做複習,24小時後能記住的內容大概就只有20%了,而且這些內容,也只能記住一段時間。
要想在考試之前想起之前學過的內容,就必須在平時進行有效的複習。
按照艾賓浩斯的建議,最有效的複習是在一天、一周、一個月和六個月之後這些時間點進行複習,這可以幫助你記住至少80%的所學內容,這也正是艾賓浩斯所說的「分配練習效應」。
通過對所接收信息進行間隔性的回顧,逐漸拉大回顧時間的間隔,你便能牢牢記住至少80%的所學內容。
這也就意味著你可以完全將其嵌入你的長期記憶,再也不用臨時抱佛腳了。
當然,說是這麼說,在繁忙的課業中,我們很難保證這一點,其實我們不妨做一個學習計劃表,類似於to do list。
用約束的方式來進行複習,也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下是我們來舉個例子。
學習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你看完這篇文章你一下子就能學習變的更好,你需要做的,就是多多練習,在實踐中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