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科目二必背:主觀題全在這,中小幼都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你們翹首以盼的科目二主觀題考點匯總來啦!小學、中學和幼兒園三個學段全都有,馬上開始瘋狂背誦吧!
小學
1.近代教育的變化
(1)國家加強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視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紀後教育特徵
(1)教育的終身化
(2)教育的民主化
(3)教育的多元化
(4)教育的全民化
(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3.調查研究步驟
(1)明確調查目的
(2)制定調查計劃
(3)準備調查材料和工具
(4)實施調查
(5)整理調查材料和撰寫調查報告
4.生產力對教育影響
(1)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2)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結構變化
(3)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5.政治制度對教育影響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6.人口對教育作用
(1)人口數量與增長是制約教育事業的規模,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2)人口的質量影響教育的質量
(3)人口的結果影響教育的發展
(4)人口流動對教育的影響
7.學校教學獨特功能
(1)學校教育為個體發展作出社會性規範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價值
(4)學校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8.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其教育意義
(1)順序性→循序漸進
(2)階段性→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徵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
(3)不平衡性→抓關鍵期
(4)互補性→長善救失
(5)差異性→因材施教
9.教育目的功能
(1)導向功能
(2)激勵功能
(3)選擇功能
(4)評價功能
10.社會本位論觀點
(1)個人的發展有賴於社會,沒有社會需要就談不上個人的教育和發展
(2)教育除社會目的之外,沒有其他目的
(3)教育成果只能以社會功能來衡量
11.教師勞動特點
(1)強烈的示範性
(2)獨特的創造性
(3)勞動的複雜性
(4)空間的廣延性和時間的連續性
12.教師知識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1)學科專業素養
①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
②了解該學科的發展脈絡
③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
④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思維方法和方法論
(2)教育專業素養
①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3.福勒和布朗的教師成長階段理論
(1)關注生存階段: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過多的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花大量時間去搞好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2)關注情境階段:關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課的內容,更多的關注自己的教學效果
(3)關注學生階段:教師將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認識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實施因材施教
14.制約課程因素
(1)社會需求
(2)學科知識水平
(3)學習者身心發展特點
(4)課程理論
15.學習者中心課程論觀點
(1)學生是課程的核心
(2)課程以學生的興趣為核心來編排
(3)以學生的直接經驗作為教材內容
(4)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
16.影響遺忘的因素
(1)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
(2)材料的意義、性質和數量。
(3)學習程度。
(4)材料序列對遺忘的影響
17.影響問題解決因素
(1)問題的特徵
(2)已有的知識經驗
(3)定式與功能古著
(4)原型啟發
(5)情緒與動機
18.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維持好奇心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19.促進學習遷移教學
(1)精選教材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20.建構主義學習論
(1)知識觀:質疑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強調知識的動態性
(2)學習觀: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
(3)學生觀: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
(4)教學觀:強調情境式學習、合作學習
21.怎樣有效對知識進行概括
(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
(2)正確地使用變式
(3)科學地進行比較
(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括
22.操作技能形成過程
(1)操作定向階段
(2)操作模仿階段
(3)操作整合階段
(4)操作熟練階段
23.操作技能培訓要求
(1)準確講解與示範
(2)合理安排複習
(3)充分有效的反饋
(4)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24.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過程
(1)活動的定向階段
(2)物質化活動階段
(3)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
(4)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
(5)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25.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1)自我中心階段
(2)權威階段
(3)可逆性階段
(4)公正階段
26.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一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與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27.德育原則
(1)方向性原則
(2)知行統一原則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4)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5)因材施教原則
(6)長善救失原則
(7)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
(8)疏導性原則
(9)正面教育和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
28.長善救失原則要求
(1)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
(2)發揚積極因素,客服消極因素
(3)引到學生自覺評價自己,進行自我教育
29.疏導原則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0.說服法要求
(1)目的性明確
(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
(3)注意時機
(4)以誠待人
31.情感陶冶法要求
(1)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情境創設
(3)與啟發說服相結合
3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
(1)書面材料分析法
(2)調查訪問法
(3)問卷法,談話法
(4)觀察法(最常用)
33.良好班集體的特徵
(1)明確的共同目標
(2)健全的組織結構
(3)共同的生活和活動準則
(4)班級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氣氛
34.常見班級模式都有哪些?
(1)常規管理: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
(2)平行管理: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
(3)民主管理:調動學生,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每個人參與到班級事務
(4)目標管理:總體目標、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
35.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都有哪些?
(1)備課
(2)上課
(3)作業的布置和批改
(4)課外輔導
(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36.一堂好課標準
(1)目標明確
(2)重點突出
(3)內容正確
(4)方法得當
(5)組織嚴密
(6)表達清晰
(7)氣氛熱烈
37.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結合
(2)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
(3)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
(4)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動性相結合
38.教學過程的結構
(1)心理準備(引起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效果
39.小學常用教學原則
(1)直觀性原則
(2)啟發性原則
(3)鞏固性原則
(4)循序漸進原則
(5)因材施教原則
(6)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7)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
(8)思想性和科學性相統一原則
40.直觀性教學原則的要求有哪些?
(1)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2)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3)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41.談話法要求有哪些?
(1)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
(2)要善問
(3)要善於啟發誘導
(4)要做好歸納,小結
42.《小學生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提出了「師德為先」的理念,你如何理解?
(1)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2)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3)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43.《小學生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提出了「能力為重」的理念,你如何理解?
(1)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
(2)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
(3)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中學
1.二十世紀後教育的發展特徵
(1)教育的終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術的現代化。
【記憶口訣:全民多現身】
2.生產力對教育影響
(1)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2)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結構變化
(3)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3.政治制度對教育影響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1)教育與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具體表現:教育內容的繼承,教育方式的繼承、教育理論與經驗的繼承。
(3)教育的相對獨立性並非絕對獨立性,而是相對獨立性。
5.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
(1)遺傳——物質前提、生理基礎;
(2)環境——為人的發展提供可能;
(3)學校教育——主導;
(4)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6.如何依據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
(1)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發展的順序性,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2)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教育內容和方法上應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針對性。
(3)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關鍵期。
(4)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7.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強調要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指明了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和人才培養的政治導向。
(2)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說明了國家對培養人才的素質要求。
(3)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我國當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指明了我國培養人才的根本途徑。
8.簡述現代教育制度發展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及其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朝著綜合統一的方向發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6)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
9.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
(1)道德素養:又包括思想素養、政治素養以及職業道德素養。
(2)知識素養:教師需具有學科知識素養、教育知識素養、文化知識。
(3)能力素養:.基礎能力素養和專業能力素養。
(4)心理素養: 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人格等。
(5)身體素養。
10.簡述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知識素養
(1)教師需具有學科知識素養
(2)教師的教育知識素養
(3)文化知識
11.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
(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訓練。
(4)反思教學經驗
12.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發揚教育民主。
(5)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13.簡述學生中心課程論主張
(1)課程應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動機、需要、能力等為核心來編排;
(2)課程的組織應心理學化。
(3)以人為本課程理念,關心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突出知識的獲得過程。
14.簡述泰勒的目標模式
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即:
(1)確定課程目標;
(2)根據目標選擇課程內容;
(3)根據目標組織課程內容;
(4)根據目標評價課程。
15.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1)備課
(2)上課
(3)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4)課外輔導。
(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16.一堂好課的標準
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氣氛熱烈。
17.為什麼說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
(1)認識的間接性。
(2)認識的交往性。
(3)認識的教育性。
(4)有指導的認識
18.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教學的發展性規律)
(3)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教學的教育性規律)
(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
19.教學過程的結構(或者: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
(1)心理準備;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效果
20.常用的教學原則
(1)直觀性原則
(2)啟發性原則
(3)鞏固性原則
(4)循序漸進原則
(5)因材施教原則
(6)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7)量力性原則
(8)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的原則
21.啟發性教學原則的實施要求
(1)老師應講的「少而精」,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
(2)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學會思考。
22.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的實施要求
(1)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還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由具體到抽象;
(2)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3)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
23.簡要論述談話法的實施要求
(1)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
(2)要善問;
(3)要善於啟發誘導;
(4)要做好歸納、小結。
24.簡述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5)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6)重視複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25.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知識觀:質疑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強調知識的動態性
(2)學習觀: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
(3)學生觀: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
(4)教學觀:強調情境式學習、合作學習
26.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把需要分為五個層次,他認為人類的需要是相互聯繫、相互依賴和彼此重疊的,它們排列成一個由低到高逐級上升的層次。
其中,最低層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著是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處在最高層次的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27.簡述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1)學習情境的相似性;
(2)學習材料的性質;
(3)學習活動的多樣性;
(4)原學習的熟練和理解程度;
(5)年齡特徵;
(6)智力水平
28.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
(1)精選教材;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29.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1)創設有利於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2)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3)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
30.簡述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1)依從
(2)認同
(3)內化
31.如何培養良好態度與品德?
(1)有效地說服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群體約定
(4)角色扮演
(5)價值辨析
(6)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32.簡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德育過程是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一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與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33.簡述中學德育的基本原則
(1)方向性原則
(2)疏導性原則
(3)知行統一原則(也稱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4)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5)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6)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的原則
(7)長善救失原則
(8)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平行主義德育原則)
【記憶口訣:書方知信,極致因善】
34.簡述疏導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5.簡述因材施教德育原則的基本要求
(1)以發展的眼光,客觀、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當代青少年學生的思想特點。
(2)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36.中學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說服教育法
(2)榜樣法
(3)指導實踐法
(4)情感陶冶法
(5)品德評價法
(6)品德修養指導法
37.簡述說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明確目的性;
(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
(3)注意時機;
(4)以誠待人。
38.簡述情感陶冶法的基本要求
(1)是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情境創設;
(3)與啟發說服相互結合。
39.簡述班主任工作內容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確立目標;建立班委會;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有計劃的組織開展班級活動
(3)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4)協調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操行評定
(6)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和總結
40.教師威信的建立途徑有哪些?
(1)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
(2)培養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徵;
(3)注重良好儀表、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4)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
幼兒園
模塊一 學前兒童發展
1.認知發展學說
代表人物是瑞士皮亞傑。
他認為,
(1)兒童心理發展的實質是個體與環境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包含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四個概念。
(2)皮亞傑把兒童心理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及主要特徵:
①感知運動階段(0~2歲):物體恆存
②前運算階段(2~7歲):出現語詞或其他符號;不守恆;泛靈論;自我為中心
③具體運算階段(7~12歲);思維可逆;守恆;去自我中心
④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2.社會學習論
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認為:
(1)強調觀察學習
(2)重視社會學習在兒童社會化中的作用
3.嬰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趨勢
(1)心理隨年齡增長而逐漸發展
(2)認識活動以具體形象性為主,開始向抽象邏輯性發展
(3)心理活動以無意性為主,開始向有意性發展
(4)情感由易外露開始向穩定和有意控制發展
(5)個性開始形成,向穩定傾向性發展
4.嬰幼兒發展的影響因素
影響嬰幼兒發展的因素可以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個方面,其中客觀因素包含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
生物因素是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物質前提與基礎,制約了嬰幼兒發展的可能性,包含遺傳素質和生理成熟兩個內容。
社會因素包含環境和教育,它使幼兒心理發展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主觀因素是指嬰幼兒自身的心理和活動,它是促進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5.幼兒初期(3—4歲)的年齡特徵
(1)具備初步的生活自理
(2)認識依靠行動
(3)情緒作用大
(4)愛模仿
6.幼兒中期(4—5歲)的年齡特徵
(1)活潑好動
(2)具體形象思維開始
(3)開始接受任務
(4)開始自己組織遊戲
7.幼兒晚期(5—6歲)的年齡特徵
(1)好問好學
(2)抽象思維能力開始萌芽
(3)開始掌握認識方法
(4)個性初具雛形
8.幼兒記憶的特點
(1)以無意識記為主導,有意識記逐漸發展
(2)以機械識記為主導,意義識記逐步發展
(3)形象記憶占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
(4)記憶的恢復現象
(5)回憶的發展
9.幼兒記憶能力的培養
(1)激發興趣與主動性
(2)豐富生活經驗
(3)培養有意記憶
(4)教授記憶策略
10.幼兒想像的特點
(1)無意想像占主導地位,有意想像逐漸發展。
(2)再造想像占主導地位,創造想像開始發展。
(3)想像的內容由貧乏、零碎逐漸向豐富、完整發展。
(4)容易把現實與想像混淆,有誇大與虛構的現象。
11.幼兒想像力的培養
(1)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積累想像的素材。
(2)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培養想像的主動性。
(3)開展各種遊戲活動,創設想像的情境。
(4)充分利用文學、藝術等形式,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5)鼓勵大膽想像,營造寬鬆的心理氛圍。
(6)教給幼兒表達想像形象的技能技巧
12.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
(1)為幼兒創設直接感知和動手操作的機會
(2)教學活動中突出具體性、形象性
(3)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4)發展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
(5)重視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13.幼兒情緒發展的一般特點(其中第1、3點要能展開說明)
(1)情緒的社會化
①情緒中社會性交往的成分不斷增加
②引起情緒反應的社會性動因不斷增加
③情緒表達的社會化表情是情緒的外部表現
(2)情緒的豐富和深刻化
(3)情緒的自我調節化
①情緒的衝動性逐漸減少
②情緒的穩定性逐漸提高
③情緒從外露到內隱
14.幼兒情緒培養的方法
(1)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
(2)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培養幼兒的情感
(3)成人的情緒自控
(4)正確疏導幼兒的不良情緒
15.氣質的類型及對應的教育措施(能結合題干進行分析,多用於材料分析題)
根據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及靈活性的不同,一般將人的氣質劃分為四種: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及抑鬱質。
(1)膽汁質: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
因此,要培養其勇於進取的精神,防止其任性。
(2)多血質:反應迅速、有朝氣、活潑好動、動作敏捷、情緒不穩定、粗枝大葉。
因此,要培養其開朗樂觀性格及穩定興趣,防止粗枝大葉。
(3)粘液質:穩重有餘而又靈活性不足、踏實但有些死板、沉著冷靜但缺乏生氣。
因此,培養積極探索的精神,防止他們墨守成規。
(4)抑鬱質:敏銳、穩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獨、行動緩慢。
因此,要培養其自信心,防止孤獨。
16.達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本做法
(1)消除幼兒對教師的恐懼。
(2)讓幼兒學會如何尊重他人。
(3)與兒童共同制定良好師生關係的基本原則。
17.影響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因素
(1)社會生活環境
(2)兒童日常的生活環境
(3)移情
18.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
(1)從整體到局部的規律
(2)首尾規律
(3)近遠規律
(4)大小規律
(5)無有規律
19.如何在實踐中提高幼兒的言語能力?
(1)有目的、有計劃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發展幼兒言語能力的重要途徑
(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提供幼兒交往的機會
(3)把言語活動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4)教師良好的言語榜樣
(5)注重個別教育
模塊二 學前教育原理
1.教育要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1)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和階段性。
(2)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3)身心發展具有穩定性和可變性。
(4)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
2.我國幼兒園的任務
(1)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2)為幼兒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經驗和指導。
3.蒙台梭利教育理論(思想論點既可以整體出題,也可以單獨出題。
)
(1)兒童的心理發展觀
①具有獨特的心理胚胎期。
②心理具有吸收力。
③具有敏感期。
④發展具有階段性
(2)重視教育環境的作用
有準備的幼兒教育環境的特點:
①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
②一個有秩序的環境;
③一個生氣勃勃的環境;
④一個愉快的環境。
(3)教師的作用:環境的創設者、觀察者、指導者
(4)幼兒的自由和作業的組織相結合的原則
(5)教育(課程)的基本內容
強調感官教育,並制定一些教具。
(6)對蒙台梭利教育的缺點和貢獻(簡答):
1.缺點:①偏重智能而較忽視幼兒情感的陶冶;②其感覺教育教具脫離幼兒的實際生活,過於狹隘、呆板,操作法過於機械等等;
2.優點:重視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重視幼兒的自主性和自我學習,重視環境的作用,以及她對教師作用的觀點等等,無論在蒙台梭利時代還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4.福祿貝爾教育思想
(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
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命令式的、強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的發展是無效的,而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幼兒的自我活動。
(2)遊戲理論
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遊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認為幼兒是通過遊戲將內在的精神活動表現出來的;他強調遊戲對幼兒人格發展、智慧發展有重要意義。
(3)協調原理
讓孩子和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
(4)親子教育
他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為母親們開辦的「講習會」,後來還專門寫了一本《母親之歌與愛撫之歌》
(5)兒童的本能
教育的任務在於促進兒童內在本能的發展,以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6)教學即生活
強調只有當家庭與學校生活一致時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5.陳鶴琴教育思想:(思想論點既可以整體出題,也可以單獨出題。
)
(1)反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兒教育,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
(2)教育觀:教師必須「以自動代替被動」,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
(3)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三大目標是——①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②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③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
1.教育目標: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應當是育人,培養那種身體健康、能建設、能創造、能合作、能服務的「現代中國人」。
2.教育方法:「做中教,做中學」。
3.教育內容:以大自然、大社會為活教材。
4.教育原則:尊重幼兒的主體性,重視幼兒動手動腦,重視直接經驗的價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兒園教育原則的基礎。
(4)幼兒園課程理論
1.課程的中心---大自然、大社會的環境
2.課程的結構:即「五指活動」。
陳鶴琴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文學活動等五項,但這五種活動是一個整體,如人的手指與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連,血脈相通。
3.課程的實施:強調以幼兒經驗、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選擇教材的標準;反對實行分科教學,提倡綜合的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的「整個教學法」;主張遊戲式的教學。
(5)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
6.學前教育的特殊原則(可整體出題,也可把3、4點單獨拿出來論述)
(1)保教合一的原則
(2)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3)教育的活動性和直觀性原則
(4)生活化和一日活動整體性的原則
7.幼兒教師的職業角色特點
(1)教師是兒童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引導者和組織者
(2)教師是兒童社會溝通的中介者
(3)教師是社區資源的整合者
8.幼兒教師必備的能力(經常用於材料分析題)
(1)觀察力
(2)溝通的能力
1.教師與幼兒的溝通:①非語言溝通 ②言語的溝通。
2.教師與家長的溝通:①了解家長②與家長交流的技巧③與家長的情感溝通
3.促進幼兒之間的溝通:①幼兒之間的口語溝通②幼兒間衝突的解決。
模塊四 幼兒園環境創設
1.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意義
(1)提供發展保障
(2)促進身心健康
(3)激發創造潛能
2.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1)目標導向性原則
(2)發展適宜性原則
(3)幼兒參與性原則
(4)開放性原則
(5)經濟性原則
3.幼兒園心理環境創設的意義
(1)有利於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2)有利於幼兒形成良好個性,適應社會生活
(3)有利於幼兒園員工的成長與發展
4.幼小銜接題組(這幾年的熱點)
(一)造成幼兒園與小學不銜接的原因
(1)學前階段與小學階段的不同教育特點
1.學習環境的改變。
2.生活制度上的不同。
3.師生關係的變化。
4.兒童的主導活動和學習方式不同。
5.社會及成人對兒童的教育要求不同。
(2)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規律
(二)幼兒園方面的幼小銜接工作
(1)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2)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
1.培養幼兒的主動性
2.培養獨立性
3.發展人際交往能力
4.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3)做好兒童入學前的準備工作
(三)幼小銜接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1)幼小銜接工作並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工作,要幼兒園、家庭、小學形成合力。
(2)幼小銜接工作要貫穿整個幼兒期,並非僅僅大班。
(3)全面培養幼兒素質,防止「小學化」傾向。
模塊五 幼兒園遊戲指導
1.兒童遊戲的特徵
(1)遊戲是兒童自主自願的活動
(2)遊戲是兒童感到快樂的活動
(3)遊戲是充滿想像和創造的活動
(4)遊戲是虛構與現實統一的活動
(5)遊戲是具體的活動
2.兒童遊戲的條件創設(經常用於材料分析題)
(1)遊戲的時間
(2)遊戲的環境
(3)遊戲的材料
1.要為兒童提供足夠的遊戲材料
2.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提供遊戲材料
3.提供與階段教育目標、內容相匹配的遊戲材料
4.儘量提供無固定功能的遊戲材料
5.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複雜程度的遊戲材料
6.將遊戲材料放在可見位置
(4)豐富知識經驗
3.教師對幼兒遊戲的指導策略(經常用於材料分析題)
(1)指導以觀察為依據
(2)確定指導的方式方法
(3)確定指導的時機
(4)把握好指導的對象範圍
(5)把握好互動的節奏
4.角色遊戲的指導(經常用於材料分析題)
小班角色遊戲
(1)特點
①處於獨自遊戲、平行遊戲的高峰時期;
②角色意識差,遊戲內容主要是重複操作、擺弄玩具,主題單一,情節簡單;
③兒童之間交往少,主要是與玩具發生作用,與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遊戲。
(2)指導
①教師要根據兒童的生活經驗為其提供種類少、數量多且形狀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其為爭搶玩具而發生糾紛,滿足其平行遊戲的需要;
②以平行遊戲法指導遊戲,也可以遊戲中的角色身份加入遊戲,在與兒童遊戲的過程中達到指導的目的;
③注意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兒童在遊戲中逐漸學會獨立。
中班角色遊戲
(1)特點
①遊戲內容,情節比小班豐富多了;
②處於聯合遊戲階段,想嘗試所有的遊戲主題,遊戲主題不穩定;
③有了與別人交往的願望,但還不具備交往的技能,常與同伴發生糾紛;
④有較強的角色意識,有了角色歸屬感。
(2)指導
①教師應根據兒童需要提供豐富的遊戲材料,鼓勵兒童玩多種主題或相同主題的遊戲;
②注意觀察兒童遊戲的情節及發生糾紛的原因,以平行遊戲或合作遊戲的方式指導;
③通過遊戲講評引導兒童分享遊戲經驗,以豐富遊戲主題和內容;
④指導兒童學會並掌握交往技能及規範,促進兒童與同伴交往,使兒童學會在遊戲中解決簡單問題。
大班角色遊戲
(1)特點
①遊戲主題新穎,內容豐富,能主動反映多種生活經驗和較為複雜的人際關係;
②處於合作遊戲階段,喜歡與同伴一起遊戲,能按自己的願望主動選擇並有計劃地遊戲;③在遊戲中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
(2)指導
①教師應根據兒童遊戲的特點,引導兒童一起準備遊戲材料和場地,多用語言指導遊戲,在遊戲中培養兒童的獨立性;
②觀察兒童遊戲的種種意圖,給兒童提供開展遊戲的練習機會和必要幫助;
③允許並鼓勵兒童在遊戲中的點滴創造,通過講評讓兒童相互學習,拓展思路,不斷提高角色遊戲水平。
模塊六 幼兒園課程及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1.健康領域總目標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2.語言領域總目標目標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3.科學領域總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4.藝術領域總目標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教師資格證筆試准考證列印中,截止到11月4日(明日)。
在會話窗口中回復「准考證列印」即可進入列印入口!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將在11月4日(明日)開始進行,在會話窗口中回復「學科預測報」領取對應科目《考前預測報》。
「最後衝刺」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40道主觀題!
《教育知識與能力》作為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科目二,其系統性和難度要甩綜合素質幾條街,對於各位學員複習也更加難啦……小編為各位中學階段的考生準備了40多道主觀題的考點,拿去,不謝!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歷年簡答題匯總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近年來的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簡答題,希望能對大家起到一定幫助。簡述學科中心論的主要觀點。學科中心課程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主張教學內容應以學科為中心, 與不同學科對應設置課 程,通過...
教師招聘:教育學——每天背道簡答題年前匯總版
1. 簡述古代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徵(1) 古代產生了學校,教育成為社會專門職能(2) 古代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具有非生產性(3) 古代學校的教育具有階級性,封建社會的教育還具有等級性(唐朝六...